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午
你到波以後常常提到精神極度疲乏,除了工作的“時間”以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工作時“消耗精力”的問題。倘使練琴時能多抑製情感,多著重於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減少疲勞。比賽距今尚有三個多月,長時期的心理緊張與感情高昂,足以影響你的成績;千萬小心,自己警惕,盡量冷靜為要!我十幾年前譯書,有時也一邊譯一邊感情衝動得很,後來慢慢改好了。
因為天氣太好了,忍不住到杭州去溜了三天,在黃賓翁家看了一整天他收藏的畫,元、明、清都有。回滬後便格外忙碌,上星期日全天“加班”。除了自己工作以外,尚有朋友們托的事。例如最近xxx譯了一篇羅曼羅蘭寫的童年回憶,拿來要我校閱,從頭至尾花了大半日功夫,把五千字的譯文用紅筆畫出問題,又花了三小時和x當麵說明。他原來文字修養很好,但譯的經驗太少,根本體會不到原作的風格、節奏。原文中的短句子,和一個一個的形容詞,都譯成長句,拚在一起,那就走了樣,失了原文的神韻。而且用字不恰當的地方,幾乎每行都有。毛病就是他功夫用得不夠;沒吃足苦頭決不能有好成績!
星期一(十五日)晚上到音樂院去聽蘇聯鋼琴專家(目前在上海教課)的個人演奏。節目如下:Ⅰ(1)Handel[韓德爾]①:Suite G Min. [G小調組曲](2)Beethoven[貝多芬]:Poudo,Op,51[回旋曲,作品第51號](3)Beethoven[貝多芬]:Sonata,Op. 111[奏鳴曲,作品第111號]Ⅱ(4)Choph[蕭邦]:Polonaise C Min,[C小調波洛奈茲](5)——Mazurka EMin.[E小調瑪祖卡]Mazrka C# Min.[升C小調瑪祖卡](6)Ballad No. 4[第四敘事曲](7)Nocturlne Db Maj.[降D大調夜曲](8)Scherzo No.3[第三詼諧曲]Ⅲ Encore[加奏]3支(1)Mazurka[瑪祖卡](2)Etude[練習曲](3)Berceuse[搖籃曲](1)(2)兩支彈得很普通,(1)兩手的線條都不夠突出,對比不夠,沒有華彩;(2)沒有貝多芬早期那種清新、可愛的陽剛之氣。(3)第二樂章一大段的trill[顫音](你記得一共有好幾pages[頁]呢)!彈得很輕,而且tempo[速度]太慢,使那段variation[變奏](第二樂章共有五個variations[變奏])毫無特點。(4)POlonaise[波洛奈茲]沒有印象。(5)兩支瑪祖卡毫無詩意;(6)對比不夠,平凡之極,深度更談不到。(7)夜曲的tone[音質]毫無變化,melody[旋律]的線條不夠柔媚。(8)算是全部節目中彈得最好的,因為技巧成分較多。總的批評是技巧相當好,但是敲出夾音也不少;tone[音質]沒有變化,隻有p、mp、mf、f、ff①,所以從頭至尾呆板,詩意極少,沒有細膩柔婉之美,也沒有光芒四射的華彩,也沒有大刀闊斧的豪氣。他年紀不過三十歲,人看來溫文爾雅,頗有學者風度。大概教書不會壞的。但他上課,不但第一次就要學生把曲子背出(比如今天他指定你彈三個曲於,三天後上課,就要把那三支全部背;否則他根本不給你上課),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