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段(3 / 3)

這樣的溫存,多看一天是一天。頭枕黃粱驚坐起,賺得一場春芳夢,多好。

明明這樣想著,卻忽然鼻子發酸,慌忙把掩笑的手往上挪了一挪。

早在常洪嘉出屋的一瞬間,魏晴嵐便睜開了眼睛。

身旁空空蕩蕩,隻有床榻一角還殘留著常洪嘉端坐一夜後的餘溫。即便閉上雙眼,僅憑五感,也能清清楚楚地知道那人在看著自己。心跳亂過幾回,歎息過幾回,在靜得仿佛可以聽見數十裏外雨水聲的夜裏,統統一清二楚。

這樣一個容易安然入睡的晚上,煩惱盡去,像是一伸手就能抓住美夢,因為這人未曾合眼,他也跟著強打精神。然而常洪嘉越是看,他便越是心緒不定,先前還是三分疑惑、七分暗喜,到最後已是半喜半憂。☉思☉兔☉在☉線☉閱☉讀☉

為何要歎氣?

為何夜不能寐?

為何坐得……這樣遠?

七年聽銀鎮,臥在青簷上看他施針下藥的時候,便時常覺得這人的身影與故人重疊在一起,尤其是薄雨飄飛,撐傘而行的時候,多看兩眼,便覺得胸膛滿溢,再不是空無一物:和尚也叫這個名字,和尚也這樣未語先笑、待人一團和氣,和尚也喜著布衣,身上也有藥香……

那時還隻是心存僥幸之心,現在則變成抓著唯一一根救命稻草,不能放手,怎麽能放手。三千年孤行獨坐,閉口參佛,指尖頻掄,弦音顫顫,幾乎奏盡了世間淒清慘淡之音。好不容易熬到年數,遠去白石峰野狐嶺,請住在那裏的老狐狸算了一卦,結果卻是九死一生的下下簽。

說到底,什麽願力,什麽閉口禪,都是鏡花水月的願景。究竟有多少勝算,連自己也說不清。心裏無論如何忘不了那一卦,等回過神來,人已困在沙池,三揮琴弦,依舊斬不斷紛遝而至的魔障。時而是和尚生前的音容;時而是石洞內盤腿圓寂的一具白骨;時而看見和尚魂魄不滅,飄飄渺渺坐渡船地過了忘川,入輪回去也;時而變成和尚魂魄不齊,在灰飛煙滅前,曾步出石洞,與自己辭別。見自己哭睡在洞外,還笑了一下,伸出手來,隔空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就這樣一會狂喜,一會極悲,身上溫度散盡,漸漸墜入迷夢,原以為萬事皆休,卻突然有人來喚,有人伸手來握,有人落淚,有人撐傘引路。他說他不是和尚,就算不是和尚……自己真能放手嗎?

作家的話:

祝自己生日快樂,嗬嗬

第三十五章

還沒想出答案,人已坐了起來。

隨著一陣緩緩散開的青霧,魏晴嵐又變回華服加身的模樣。如絲鬢發在腦後用一根玉笄鬆鬆挽起,露出眉心的金色佛印,不像是穀底清修的妖怪,倒像是瑤池赴宴的上仙。這妖怪從石製屏風後走出,在盛滿清水的水盆前再三駐足,確認過容貌無可指摘,才向著夥房走去。

那頭常洪嘉剛將瑣事做完,端起濕漉漉的竹筐,四處找向陽的地方。魏晴嵐站在繁花深處,看著看著,竟然有些出神。這人從前……也長這般模樣嗎?直如藏玉之石,輕輕一叩,就露出石中清瑩的玉色,多看幾眼,心跳便漸漸失速,反反複複地理正衣冠,跟出門時一樣,盡想著該著錦衣還是布衣,換哪件新裳,佩玉抑或佩蘭。

奇怪,這些煩惱,到底從何而來……

常洪嘉一抬頭,看見站在花樹下的魏晴嵐,臉上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