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笑笑:“那你見過幾個小人呢?”
清心默然:“大人,我懂了。”片刻又問:“大人,那你在這兒等誰呢?”
顧秉看他:“我就不能來茶館坐坐?”↙思↙兔↙在↙線↙閱↙讀↙
清心搖搖頭:“大人從前很忙,哪裏有這種閑工夫。”
顧秉還未搭話,就聽隔壁桌有兩人在竊竊私語,顧秉聽見聲音就有些樂了。那鬼鬼祟祟咋咋呼呼的不是吳庸又是誰?此君乃是朝中第一消息靈通人士,很多事情,連顧秉都要專程找他打聽。
吳庸對麵前的孟堯神秘兮兮道:“聽說沒有,要打仗了!”
孟堯愁眉苦臉道:“打不打仗我倒是不知道,但侍郎大人最近急壞了,上麵突然要我們修繕河東道,山南道還有劍南道六郡城池土木。我都好幾天沒合眼了,今天好不容易找到機會溜出來。”
吳庸老神在在:“聽說燕王和西蜀王反了,聽了你的話,恐怕是真的。我還聽說啊,陛下要禦駕親征,這幾日盡在建章那裏練兵呢。”
孟堯歎氣:“最近朝中真不太平,先是顧大人被抓起來了,接著史蘇兩黨一個接一個的倒黴。你說蘇景明怎麼那麼狠心啊,就那麼看著自己全家被流放?”
吳庸滿臉嗤笑地看著他:“這你就不知道了,這才是聰明人,不然憑什麼他全家都在煙瘴之地受盡苦役,他依然官居原職,吃香的喝辣的啊?”
孟堯又低低問:“我聽說燕王西蜀王造反的理由是清君側,你說,他們要清除的那個奸臣是誰啊?”
顧秉微微一笑,躲在窗後,吳庸四處看看,沒看見人,便放心說道:“這還用問麼,肯定是東宮一係的,想想之前的事情,是顧大人提出來要削藩,還牽連了史閣老和蘇太傅,壞了燕王他們的好事,還不知道有多恨顧大人呢。上次他們派人構陷顧大人,結果顧大人到底是清官查不出什麼問題,下獄一遭,這麼快又放回來了,聽說還要升官。”
孟堯瞪大眼睛:“顧秉才二十八多些就已經當了兩年大理寺卿了,還要升官,那豈不是正三品以上?”
吳庸搖頭:“我也不知道升到哪裏去,我覺得陛下若真要禦駕親征,八成是要帶著他的罷。”
孟堯抱怨:“你不是和他同科進士麼?他現在剛剛劫後逢生,你應該去看望一二,順便探聽一下。何況籠絡籠絡關係總沒有壞處。”
吳庸也跟著歎氣:“他的同科多的是,鍾衡臣還是呢,還不是落井下石參了他一本?”
二人對坐沉默半晌,吳庸突然輕輕問:“孟堯,你說我們會打贏麼?”
孟堯還未回答,就聽一個清冽的聲音傳過來:“陛下有真龍護佑,又是正義之師,必會凱旋而歸。”
第一章:固知遠別難為情
顧秉在中書省行走已有兩年,由於黃雍年老體弱,平日裏常代其處理事務,故而此次升遷,倒也並不覺得不適。唯一覺得別扭的恐怕還是周遭人對自己的態度,此時朝局極為複雜,史蘇兩黨紛紛覆滅讓士族元氣大傷,牽扯不深的餘黨紛紛開始另謀出路,或頑固不靈,蓄謀反撲,或改換門庭,另擇明主。本是整頓朝綱,順服人心的大好時機,偏偏此時西北戰事不明,群臣對朝廷取勝並無完全把握,於是乎,朝野上下頗有些搖擺不定,隔岸觀火的意思。
作為此事最大的受益者,燕蜀二王聲討的對象,顧秉身處風暴中心,日子不可謂不難過。每日府邸門前周遭均有多人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