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量都不能承受,你如果不信可以拿食用酒精倒40%進去喝喝看,痛苦死了。你想想,你打針的時候塗點酒精消毒都那麼難受,你把40%的酒精喝進去是什麼感覺?其實你根本不是在喝酒精,那麼你在喝什麼?

我們怎麼測算酒精的濃度?各位讀者都學過密度吧?學過。水的密度是多少?1。酒精的密度是多少?0.8。如果酒做好之後測量結果顯示密度是0.9的話,那是什麼意思呢?那就表示酒精濃度是50%吧?很簡單。我們的國際標準"GB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就認可用這種密度法來測算酒精含量。因此,如果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計算,隻要密度是0.9就表示酒精濃度為50%。我告訴你,這是誤導。為什麼這麼說?以濃香型的酒為例,你知道你真正喝的是什麼?乙酸乙酯,這是真正讓你感覺有酒香味的東西。這種香料會溶解在酒精裏,你喝酒的時候就會喝到這種香料,你知道這種香料的密度是多少嗎?0.9。這代表什麼呢?你高估了白酒中的酒精含量。

我們來玩一個數字遊戲,假如水、酒精和香料各占1/3,我們已經知道,水的密度是1,酒精的密度是0.8,香料的密度是0.9,現在來計算一下,這三種物質加在一起除以3就是0.9,這就是50度的白酒的密度。可是不要忘了,還有這個香料呢,它的密度剛好是0.9。那麼最後的結果是什麼?真正的酒精含量隻有33%,這是你從度數上讀不出來的。所謂52度的白酒中酒精其實可能隻有33%,因為其中有1/3是香料。聽謂高度酒的酒精濃度絕對是胡說八道,因為有很多香料溶解在裏麵,所以高度酒特別香醇。1/3香料加1/3酒精和1/3水的密度是0.9,所以標示的酒精度數還是50度。反過來說,我們市麵上的白酒,實際的酒精含量都不可能有度數標的那麼高。

當然了,實際上白酒裏麵不可能有1/3那麼多的香料。為什麼呢?這就好像大家吃日本菜時喝的味噌湯,這種湯非常鮮美,就是因為裏麵也有“香料”。但是大廚並沒有專門放香料,什麼五香粉啊,辣椒粉啊,都沒放。1907年,有個日本人叫池田菊苗,是東京大學的教授,閑著沒事兒就琢磨了,既然這個香料不是大廚特意放進去的,那味噌湯的鮮味肯定是來源於某種原料吧?想來想去,他發現海帶的嫌疑最大,於是就把海帶拿來煮,煮好以後隻留下湯,然後把湯完全蒸幹,就留下了一種棕色的晶體。最後不斷分離提純,發現裏麵的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味精”。味精不能多放,太多了湯會鹹,當然也不能太少,太少了湯的鮮味不夠。我們的白酒也跟味噌湯一樣,上好的純糧食釀造的白酒並沒有特意放香料。但凡是好酒就肯定離不開兩個工藝,一個是反複發酵,多次取酒,另一個就是勾兌。反複發酵才能確保產生足夠多的香料,而每次取出來的酒含不同香料的比例還不一樣,這樣再勾兌才能調出合適的比例。所以不管什麼白酒,整個產品的核心就是香料。越是老酒,香料的比例越是完美。剛釀出來的酒就跟剛煲出來的湯差不多,98%的東西都具備了,隻需要加那麼一點兒“味精”就完美了。就這麼一點兒“味精”,就讓你感覺不到酒精有多辣了。因此,50度的白酒喝起來很香醇,而一半水一半酒精調出來的東西就隻有嗆人的感覺。

三、日本人為什麼偷不走五糧液

背景提示

酒從發明至今,已經曆了由家庭院落到輻射方圓百裏的作坊,再到工業生產擴展至全球每個角落的巨大變遷。中國酒類企業的工業化、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2008年,中國白酒產量達到569.3萬噸。同年,茅台酒也創出曆史最好成績,當年產量達到2萬噸。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500強企業排行榜中,貴州茅台榜上有名,列全球500強企業第363位,在全球飲料行業排名第九位,成為此次中國飲料行業唯一上榜企業。然而,高速工業化過程中的酒精已經與古老的釀酒技術不同,其中包含著眾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在世界馳名的茅台酒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