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科技驅動產品的銷售。
3. 日化產品。我們以寶潔的四大產品為例:洗衣粉、牙青、洗發水和化妝品。其中,隻有洗衣粉是純粹以性價比1為行業本質,也就是要洗得幹淨(性能),外觀都不太重要,同時價格要便宜。而從洗衣粉到牙青,到洗發水,再到化妝品過渡的過程當中,“個性化的精神感受”(這就是行業本質)越來越重要,性價比1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而性價比2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例如,全家人會用同一支牙膏,但是不可能全家人用同一瓶化妝品。化妝品一定要多品牌,講感覺,弱化產品特性,這就是行業本質。
4. 手機。手機的行業本質就是先提高品牌形象,進入高端市場,積累大量“勢能”之後,再殺向中低端市場。做得好的手機品牌都有這個特性,例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索愛等。這些手機品牌都是通過提高品牌形象積累勢能,例如LG通過生產普拉達(Prada)手機提高品牌形象,積累勢能。但是成功殺入中低端手機市場的隻有諾基亞,這就是為什麼諾基亞的銷售總是排名第一,因為它的中低端手機賣得好。很多中國品牌直接進入中低端市場,就不容易成功,因為沒有積累“勢能”。
5. 飲料和食品。飲料要賣得好,虛擬感覺很重要,比如將年輕人的特質打進百事可樂,或者把去火的概念和王老吉聯係在一起。此外,傳統食品要打入方便食品的“方便”的概念,比如易拉罐、小包裝、方便攜帶等,像把豬肉加工成小包裝而且食用方便的火腿腸。而速食食品則要打入傳統食品的營養概念,例如很多海鮮方便麵的包裝就以漂亮的海鮮圖片為主,實際上方便麵當中根本沒有海鮮。
6. 電腦。電腦的本質就是親密夥伴的感覺。20世紀80年代是以高科技拉近了人與電腦的距離,今天要以其他方式拉近電腦與人的距離,包括人性化,像朋友一樣的電腦功能和外觀。舉個例子,蘋果電腦為什麼賣得好?主要是因為蘋果推出了一個消費者會帶在身邊的親密夥伴——iPod,從而使消費者聯想到另外一個包裝人性化而且可愛的親密夥伴——蘋果電腦。
7. 保健品。保健品首先需要一個“核心”,就是產品必須有功效,例如腦白金的核心就是褪黑激素,這個成分對於睡眠是有幫助的。但是送禮可不能送安眠藥,這太可笑了。因此必須找個“連接”將“核心”和消費者聯係起來,這個連接就是為了老年人的健康。所以廣告中兩個老人在跳舞,廣告語就是“送禮就送腦白金”,幾乎完全不強調腦白金的褪黑激素。
8. 照相機。照相機的行業本質就是要給使用者“專業攝影師的感覺”。佳能的成功就是因為佳能把EOS數碼單鏡反光半自動專業相機的主要功能賦予了普通玩家使用的相機,包括PowerShot(普通及半專業玩家使用)和Digtial IXUS(年輕人的時尚版),從而推動了佳能的突破。
9. 玩具。玩具的行業本質必須包含三點:第一,玩具的成分必須安全;第二,玩具觸摸必須符合要求,比如洋娃娃摸起來要很舒服;第三,玩具必須符合情感訴求。以Elmo為例,紅色的Elmo就像小孩一樣會瘋狂大笑、倒著走路、歇斯底裏、捶胸頓足。Elmo的這個特性通過“芝麻街”的連接,就和小孩子的情感訴求聯係起來了。
10. 化妝品。化妝品的行業本質也包括三點:第一,化妝品的成分必須安全;第二,化妝品必須有功效;第三,化妝品的品牌必須人格化。例如SK-II的形象代言人是琦琦,她代表的形象就是“女孩子婚後也要有自己的事業,才能有自信,與丈夫的溝通會更好……女孩子一定要工作才跟得上社會……工作使人不會落伍”,因此SK-II就被定位為麵向高端中年女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