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宣傳應該遵從哪些準則呢?

這就是它的廣告詞,“減震,還看李寧”,怎麼看?如果是我們請劉翔來做廣告,一定是劉翔跑,跑,跑,跑到終點,拿冠軍了,雙手一揮,從腳上把鞋子脫下來往天上一扔,“減震,還看李寧”。馬上什麼感覺都沒有了。這就是我們中國企業做的廣告,這就是為什麼外國的品牌企業進人中國之後基本不找中國的廣告公司。

我想奉勸做廣告行業的讀者,廣告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在這個行業中要生存下去都很難。但是隻要你聽了我的觀點,你就發了。為什麼呢?因為當大家都在通過廣告打產品知名度、打企業知名度的時候,你通過本書發現廣告的目的是要打產品的精神。隻要你能想到這一步,整個廣告行業對你而言就是一個從未開發的處女地。所以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能否有所突破,最重要的是什麼?思想的突破是第一步,而不是靠資金啊、技術啊、人才啊這些。

那麼請你看看我講的運動的故事。阿迪達斯和耐克做廣告已經做到什麼地步了?一提到耐克就會想到籃球,想到邁克爾?喬丹;一提到阿迪達斯就會想到貝克漢姆,想到足球。那麼一提到李寧呢,就會想到李鐵,什麼感覺都沒有了。這個廣告真是太有意思了,如何通過廣告來打產品精神?這是需要下非常大的工夫的。

八、中國企業家欠缺的是什麼

背景提示

有人說今天的時代就是一個傳播的時代,而作為傳播的媒介,廣告與現代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郎教授認為,好的廣告並不是宣傳企業的知名度、產品的知名度,而是打產品的精神》可是如何尋找產品的精神呢?

我在想,劉翔這次犯了什麼錯?他太年輕、太成功,在這樣重大的場合,他竟然選擇了退卻。如果我是他的經紀人的話,我一定讓他一炮而紅。他這次應該怎麼做?很多媒體說我們要理解他,他有困難。我告訴你,我不理解他。為什麼不理解他?你享受了鮮花、享受了掌聲,你就要承擔壓力。還有這樣的好事,錢你拿走了,壓力讓我們承擔,這算什麼呢?你是運動員,就應該承擔壓力,就應該拿第一。說國人給他的壓力太大,胡說八道。他一年廣告費多少錢?比我多幾十倍,我都想去跑了,隻是腿短沒辦法。

如果我是劉翔的教練,我會怎麼跟他講?我姑且相信劉翔腳傷,他應該怎麼做?他應該一衝起來用力跑,跑上十幾步之後轟然跌倒,然後痛苦地爬起來,一步一步爬到終點,這正是我們中國人“發揮潛能”的表現,也是我們中國人“一切皆有可能”的表現。這樣的話大家都會找他做廣告,耐克的廣告語是什麼?“發揮潛能”。阿迪達斯的廣告語是什麼?它抄李寧的,“一切皆有可能”。劉翔成功的那一刹那正是中國人“發揮潛能”和“一切皆有可能”的表現,這就是你劉翔該做的事。可是你不但讓我們失望,讓我白跑一趟北京,更可恨的是,你把我們中國人的弱點,比如臨陣脫逃、不負責任、推卸責任等缺點全部發揮出來了。一切皆有可能,發揮起來樣樣沒有,什麼相反做什麼,到最後還發動媒體要我們理解,理解什麼?劉翔不跑百米之後我們發現後繼無人,到了這時候我們中國人的自卑情結又出來了,你如果不能在田徑賽中奪得冠軍,你就永遠不是體育大國,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九、運動精神救得了耐克和阿迪達斯嗎

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個運動品牌通過把握行業本質而淩駕於國產品牌之上,但是在蕭條時期,這兩個品牌也遇上了麻煩。

耐克2008年6月到11月運動鞋和服裝產品訂單金額隻有78億美元,同比減少12%。而阿迪達斯2009年第一季度純利潤暴跌97%,銷售額下降2%。由於中國和日本的市場需求不振,阿迪達斯的銷最減少了6%。為扭轉頹勢,阿迪達斯計劃撤銷在亞洲和歐洲的地區總部,關閉部分門店,每年節省1.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