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泰控製定價權,它可以隨意決定價格,隨便給你多少錢,你隻有接受的份兒,因為價格是由它決定的。比如說你的成本是9.99元,它給你10元的訂單,你做不做?你隻能做,隻能賺1分錢,你不做沒辦法,因為它掌控定價權,結果它把你的利潤全部吸幹了。這就是為什麼美囯要把製造環節放在中國,因為它們掌控了最能創造價值、利潤最高的六大環節。這才是我們廣東、浙江、江蘇這些出口製造業的困境,我們當初的製造業產業發展定位就是錯的,這才是我們傳統勞動力密集行業毛利率低的原因。①思①兔①網①文①檔①共①享①與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五、避免高科技產業重蹈玩具產業的覆轍

如果你不認清這個事實,非要轉型不可,那你轉型做什麼呢?你轉型之後還是做芯片,還是做“1”嗎?那我告訴你,明天的芯片就是今天的玩具。將來,美國人一定會掌控芯片的六大環節,把我們芯片的利潤完全吸幹,因此明天的芯片必然重蹈今天玩具的覆轍。擺在我們企業家麵前的選擇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選擇,是一個隻看表麵現象的選擇,因為產業升級本身就是簡單地拿玩具的利潤率和芯片的利潤率做一個表麵上的比較,而這個表麵上的比較會驅使很多學者簡單地得出結論,認為中國應該拋棄這些產業,直接進入高科技或資本密集行業。而且這個選擇還被以克魯格曼為首的學者極度誇張了。其實克魯格曼在美國發表的論文我基本上都讀過,他在宏觀經濟方麵確實有成就,否則也不會拿諾貝爾獎,但是他在產業經濟方麵卻是涉獵不多,他的轉型理論讓我失望。如果真走到產業轉型這一步的話,玩具行業的命運將在高科技和資本密集行業重演。這就是奢侈品銷售火暴的原因所在,我們擺在企業家麵前的是一個重蹈覆轍的選擇。對於企業家的這種無奈,把原本應該投資在傳統勞動力密集行業的資金拿去炒樓、炒股、買汽車、買奢侈品,我不想苛責,我隻能表示理解。

此外,假如我們真的轉型成功了,我們還將麵對兩大不可避免的悲劇。

第一個悲劇。如果我們要轉型,你知道我們要用多少個玩具工廠才能換一個芯片工廠嗎?1 000個。因為芯片的投資非常大,是玩具的上千倍。1 000個玩具工廠可以聘用100萬人,而一個芯片工廠隻能聘用2萬人,因此,我們如果轉型成功,將立刻麵臨98萬人的失業。

第二個悲劇。日本就是一個以高科技和資本密集行業為主的國家。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的GDP下跌12%,2009年第一季度下跌15.2%。為什麼呢?很簡單,高科技和資本密集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可有可無的產品,例如手機、數碼相機等等,這種產品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多買一點,經濟環境不好就少買一點。而真正抗壓的就是像內衣、速凍水餃這些我們看不起的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如果我們放棄了這些傳統行業,升級到高科技和資本密集產業,我們將立刻麵臨第二個悲劇,那就是產品更不抗壓。

六、產業轉型不能潛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