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段(1 / 3)

服飾前往龍船拜見幼帝。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朝見這位象征著宋國存在的小皇帝。

當年幼的端宗因溺水死去後,他們曾參與了這位幼小皇帝的登基,在潮州一處簡陋的“宮殿”裏。

當時的幼帝一臉的稚氣,眼裏還有幾分天真,坐在他身側已失去一子,疲倦、悲痛的皇後一臉的凝重。

再次見到幼帝,他弱小的身子幾乎陷入了那張龍椅裏,臉上再無一絲稚氣,有的是與年齡不附的凝重與焦慮。

他的聲音還是孩子的聲音,所說的話語卻是大人的話語,夾帶著對死亡的覺悟及黎民百姓的愧疚,站在他身後的太傅張世傑將他和他那已經死去的哥哥都教育得很好。

孫昕與其餘參與海戰的船主領命下了龍船,他們這些海商的戰船火炮優良,被安置在了龍船的一翼,必要的時候可以保護龍船。

孫昕出龍船後,攜帶著手下上岸,岸上密麻布滿了跟隨流亡至此的無數百姓,這些百姓經過旅途的顛簸,疲憊而饑餓。

這都是有些年老婦幼,因為能打仗的都被招集了起來,發配兵器。

“慶新,讓水手將食物搬到這裏分發百姓,隻需留一日的口糧便行。”

孫昕吩咐道,他們已無需再存放那麼多的食物。

根據情報,海戰大概會於明日清早開戰,夜晚,眾將領聚集在議事廳裏分析了敵方船隊的相關信息。

敵方有號稱十多萬的士兵,一千多餘艘精良戰船。而宋雖也有二十萬左右的人,卻主要是文弱的大臣宮女,年老婦幼的百姓,何況戰船皆有損毀,且良莠不齊。

這一戰誰都知道沒勝算,卻不能不打。因為已沒有任何退路,這是最後一寸土地了,連這裏也淪落了,宋皇帝隻能攜帶著它的遺民便隻能消失於曆史之中了。

議事廳裏的聚會散後,眾人都不再言語,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船隊。

* * *

孫昕回自家船,官廳裏的人都聚集在了一起,以往用來吃飯的大桌上堆積了一堆皮甲戰袍和武器。

“早些休息,明日一早開戰。”

孫昕隻留下這句話便返回了自己的居所,他不認再看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一眼,是他將他們帶往崖山,也帶往了死亡。

雖然如此交代,但這一夜,官廳裏的人誰也沒睡下,最後離開房間聚集在官廳裏,小聲的交談、飲酒。

講了很多以前不曾講過的話語,聊著聊著還聊起了多年航海的有趣經曆,懷念著往昔。

寶生也與大夥呆在官廳裏,他心裏明白不能去找孫昕,孫昕雖讓人覺得是冷漠的人,但卻又是個極重感情的人。大夥雖自願上他的船,但他內心裏還是有愧疚的吧。

一夜閑聊,天快亮的時候,孫昕走了出來,說了一句:“都去準備吧。”

他身上的衣服也沒脫過,他也是一夜不眠。

官廳裏的人取走了皮甲戰炮和武器,各自返回寢室換上。

寶生也取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他抱著這些笨重的東西進了孫昕的房間。孫昕有一套自己的戰袍,那是當初朝廷授封他時給的,他鮮少穿。寶生進孫昕寢室,見他已經將戰袍取出,放在床上,便上前協助孫昕穿戴。

低頭幫孫昕係幫好,寶生的心情越發地沉重。孫昕也是一臉凝重,他拿過屬於寶生皮甲與戰袍,也細細地幫寶生捆綁好。這是他們唯一一次相互為對方穿上戰袍,也是最後一次。

“寶生,開戰的時候,你就跟許夜他們在一起,負責放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