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1 / 3)

為官或一遊都好,我定盡地主之誼。」

信誓旦旦的保證打散了將近的離情,被半推著移步的鳳懷將側首,見他笑得恣意,忍不住跟著笑了。

文韜,你天資聰穎,定知我為何將畢生所學傳授於你;不瞞說,我是惜才亦是私心。若說驍陽是影響天下局勢的樞鈕,你就是開啟天機樞鈕與否的關鍵,你倆的出世,一個走刻意催生、一個是不該出世,你與驍陽都太早來到這世上,逆天必須付出代價,我不希望你們倆嚐到這苦果,切記切記……

當年的懇切叮囑,鳳懷將字字句句銘記在心。

他會記得的,一輩子謹守朝臣本分輔佐天子,絕對。

但隻有一事他不會放過!追思緬懷的愁腸被恨意取代,這事他永不或忘。

殺他師尊之仇、亦是害他親人之仇!

此仇——不、共、戴、天!

第三章

天恩王朝 洪祥十六年季秋

天恩王朝,以冀北最繁華的北都城為首,天子轄領冀、兗、豫、司隸等十州最廣,東南西北四方各立一郡,並兩州為一郡,分別是東川、南陽、西紹、北武——各由赤、龍、鳳、墨四姓族掌理,司護天子領地、佐天子治天下之職,自太祖立朝以來,曆經十二代帝胄更迭,今為第十三任帝王繼位。

過去的十二年當中,因為有名相輔佐、四郡齊心,天恩王朝頗有盛世跡象;然而當宰相何田過世之後,皇帝便醜態盡露,聽信寵臣愛妃讒言,以致朝政日壞。

天恩王朝的官製自開國便立,嚴謹的程度不亞於曆代官製;照往例,每年四郡郡王必須輪次趕赴北都城麵見天子述職。

今年亦不例外,正當西紹郡王府上下忙不可抑,準備著半個月後前往北都城述職這大事之際,一道聖旨卻如雷破驚蟄,更動了百年來的慣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威佩西紹鳳姓氏族長年戍守邊強,保我王朝盛世,

朕意欲延攬世子入國子監為學,待他日大用。

今已命工匠於京建郡府一座贈予世子。

盼此番述職,西紹世子隨同赴京。

欽此

洪祥十六年九月十九

慫恿天子立詔的佞臣暗地為目的達成沾沾自喜,甚至連下詔的天子也為自己的決意感到自豪,以為此詔將帶來最長久的安定太平。

孰不知,此舉竟隱隱策動另一道天命運轉——

◇◇◇

今日,西紹王府內泰半家丁穿梭不停,忙著將主子所需用品搬上府外馬車,一名相貌俊秀的男子端坐廳中看著家丁在廳門前來來去去,細長深邃的烏眸泛冷,唇邊念著淡笑,笑意卻怎麼也染不進眼底。

一道詔書,美其名是盼,其實與威逼無異。

試問:世人誰敢抗旨?

表麵上說是栽培,實則是想拿各郡世子當人質,要脅四郡不得謀反——這一點心思誰看不出?

此等手法拙劣得有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暗嗤道。

據消息,東川、南陽、北武三郡也收到一模一樣的詔書,但是這段期間三郡並沒有任何異動,大概是因為這三郡的郡王都二話不說地遵旨照辦了,他想。

當一國君王讓賢臣能人掛官求去,開始施展挾人質的手段來防止臣下謀反,就等於是將國運帶往滅絕之路。男子忍不住在心裏暗評道,曆史上多少末代君主都會做過這檔子裏,想不到天恩王朝亦不能避免。

這幾年來從北都城傳來的消息並非佳音,就連爹也時常搖頭歎息。

當真回天乏術嗎?他自問,突然想到什麼而斷然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