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懂得與歲月磨合,才能真正不老(2 / 3)

真正不老的人,懂得和歲月處好關係,接受它,不排斥,相信少有少的光彩,老有老的妙處。年輕時可以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一切盡在掌握;年長些可以心無掛礙周遊世界,萬事都可包容理解。

一生就像不再輪回的四季,春天溫暖,夏天熱烈,秋天收獲,冬天有雪,歲月給每個人都精心配備這樣的安排,讓你體會和領悟生命各個階段的變化。過完六一過重陽,一年如此,一生也是如此,有什麼好悲秋的呢。

——

【把心安放在一個新的地方】

日曆翻到12月底,就像一個人活到七老八十,來日可數,主旋律已經定調,階段性game over,免不了要上總結下計劃,收拾身心,準備後話。但再翻翻,1月又像一個新生嬰兒,一切全新的東西開始延展。一年行將過去,未來變已來,未知變已知,所期盼、等待、焦慮、恐懼的都已經成為事實,塵埃落地。

一總結起來就會發現,年初想做到的事情,做到了的固然有三五樁,但沒幹成的有八九件,還得忽悠自己一回,下一年再下決心,把願望清單複製加粘貼,改個日期,來年再戰。

原來,那些宏偉的人生目標,就像一道自助餐,你把想吃的裝滿盤子,以為都能輕鬆搞掂,沒想到眼大肚子小,吃兩口就撐得再也吃不下去了。

所以,這一年,我要給自己減負,目標不高遠但簡便易行,能執行能實現;希望自己平衡工作生活,身心健康陪伴家人;白天有時間鍛煉,夜裏有瞌睡能入眠;學會做幾道菜,多吃青菜水果,少糾結多愉快,平淡安心過好這來年。

大學剛畢業那陣子,目標可真大呀,動不動就愛討論國家社稷、政經話題,覺得世界毛病這麼多,都等著我們去改造。人要像拯救世界的奧特曼,肩負改變風向的重大壓力。

工作了才知道,作為整體的一員,做好螺絲釘是自己的本分,越界不但讓自己累,還讓團隊更忙亂。你不可能包打天下,關鍵是做好自己的那部分。

後來又頓悟到,別以為你工作有多出色團隊多需要你,離開誰地球都照樣轉,你首要的任務是照顧好家人和自己。

後來的後來你發現,其實家人也不需要你照顧,你需要搞掂的是自己——生活和情緒不要拖一家人的後腿,大家做好分內的事情,才能都輕裝前進。

可是,這樣也未必能實現。奮鬥病、勵誌病讓自己勤於熬夜,落下了失眠的後遺症,睡個好覺已經是奢侈品;吃什麼也不科學,忙的時候對付著吃,聚會時又撐得不像樣子,偏好辛辣油膩高熱量,以為碳酸飲料是好東西,哪怕戴上登陸火星這樣目標高遠的光環,生活質量也高大上不起來。

所以,我的願望越來越沒出息,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小。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從自我實現歸位為吃飽睡好的生理需要,可以理解為中年人戳破生活泡沫的無趣務實,也可以解釋為參透生活後斷舍離的腳踏實地。

除了修訂願望清單,我還要縮短計劃周期。

作為一個曾經過度規劃的人,我給自己有過長期的職業設計,長的人生規劃,短的五年,年度、月度計劃,以及每周的工作日誌,每天要幹的事項清單。我要求自己每年幹一件“大事”,買這買那的物質激勵,出書寫作的課外目標,或者是學習語言的較勁挑戰。我把自己背負得重重的,安排得滿滿的,以為到了目的地就會happy,贏了就會爽快,但是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並沒有,因為路上的風景被全盤忽略,無心觀察和欣賞,我體會到的隻是抵達目標後的虛無。

於是,這一段時間,不得不慢了下來。我希望自己先過好眼前的這一天,日程合理,不至於趕路般氣喘籲籲;內容適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上下;挑戰有序,不要像霧霾一樣先汙染再治理;關注當下,不念過去,不畏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