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段(3 / 3)

我向右前方轉向,這裏有一個緩坡,地麵稍高出一截,要是把土刨開,大概還能看見下麵的水泥平台和幾級台階吧。在坡上一角,幾塊塌落的水泥板斜靠在殘牆上,搭出了一個小空間,這就是儲藏間的位置了。一塊彎折的薄門板橫在前方,半遮半掩,仿佛在為地下密道做最後的守護。

我兩步就走到了門板前,一眼望進去,瞬時周圍的所有幻景煙消雲散。

一個黑洞洞的入口!

還是那塊長方型的水泥蓋子,這次它被平置在一旁,拖痕是新的。

終究是比鍾儀晚了一步。

還不太晚,她仍在裏麵。

心裏有一個懦弱的聲音慫恿我把蓋子蓋上,我沒去理會,手腳並用地爬了下去。

我爬得很小心,盡量不發出聲音。幹燥的泥土氣息直往鼻子裏鑽,仿佛前一位探訪者揚起的塵灰還沒有落回地上。最初的一段非常狹窄,比盜墓者打的盜洞寬敞不了多少,台階又淺又窄。往下挪了兩米多,忽然就寬暢了一些,四周用規整的長條花崗岩石料加固,和先前一段的土壁截然不同。

喀什拉罕宮的地下迷宮,實際上並非一個完整的體係。每幢房子大都會挖地下室,一代新樓換舊樓時,地下室或沿用或棄置,千百年下來,棄置的空間有的塌陷了,有的還留存著,和製陶者數百年來挖出的一處處深洞一起構成了複雜的地下世界。當然另一個重要構成,是當年喀什拉罕王朝在宮殿下挖的地下通道。其用途是藏寶、防禦還是逃生已不可考,具體規模也無詳細記載。這三者在曆年的一次次地震中相互擠壓交錯,許多地方塌毀,也有少數地方反而相互貫通了起來。

我現在所處,從規模形製上看,當屬喀什拉罕宮建成時所挖的地下通道。這兒原本就是一處通道出口,但一千多年後這原本的出口已經埋到了地下兩米,在建樓時被發現,又費了力氣重新打通。

腳踩到了地。通道高不過兩米,已經算是寬暢了,和中原諸王朝的地下皇陵當然是沒得比,往前走一點更會慢慢變低矮。卸下背包扔在地上,我隻取了手電和刀在手。我處於一段通道的中間位置,往前或往後皆可。實際上我隻有一種選擇,因為另一個方向上走不了多遠,前路就被堵死了。十二年前我試過。

左手光右手刀,我慢慢往前。耳朵裏聽得仔細,沒有特別的動靜,鍾儀像是已經走到了極遠處,或者正屏住呼吸守在暗處。走了沒幾步,左右就各出現了小岔路,高隻一米五許,也更窄許多。相比起來,我現在走的像是主道。這兩條小路也是不必走的,一樣因為塌陷早堵死了。

我順著記憶前進,前方彎折向西,曾經這裏頂上吊了個鎢絲燈泡,當然現在燈泡也在,隻是電早就斷了,再亮不起來。手電晃動,光斑四下遊移,圈進的石塊土壁都有一種活轉過來的假象。這無疑把我暴露在了明處,如果鍾儀要襲擊我,會有先手優勢,但我並不很擔憂,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殺人,比的是狠,我不信她能狠到第一下就把我搞死。

我記得,再走幾步就將到達一個超過五十平的長方型密室,那是老頭子的藏寶間,擺了許多木架子,架子上是他最好的玉石。十二年前,我取了藏寶間入口處架子上的一塊小石頭——那一年我們最大的收獲,由我親手在玉龍河上遊淘到的,現在正掛在我的胸`前。

十二年前的我隻二十歲出頭,鼓蕩著午後的冒險心情,在地下密道裏四處亂撞。我把所有的岔道一一試過,終於走到了藏寶室,那時我就明白,這一段地下密道,大概四下都已經堵塞,不與它處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