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像參星與商星一樣永不相見。動,往往。
3.累:接連。
4.間:摻合。
5.故意:故交的情意。
【賞析】:
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後,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切。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作詩酬答摯友盛情款待的深厚情誼。全詩所寫為人之常情,用語亦為家常話語,景物也是家常情境。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幹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後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佳人
五言古詩
杜甫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穀。
自雲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
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
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
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
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
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注解】:
1.轉燭:燭光隨風飄動,比喻世間萬事容易發生變動,轉換無常。
2.合昏:即夜合花。
3.修竹:長竹,與詩中“翠袖”相映。
【賞析】:
這首詩是寫一個在戰亂時被遺棄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家敗落,就遺棄了她,於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穀,與草木為鄰,立誌守節,宛若山泉。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的精神,實在值得謳歌。全詩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作者也以絕對佳人比喻自己。全詩文筆委婉,纏綿悱惻,繪聲如泣如訴,繪影楚楚動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深寓生活哲理。
夢李白二首之一
五言古詩
杜甫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
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
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
無使蛟龍得。
【注解】: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3.關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後的幻覺。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隱約可見。
5.“無使”句:不要落在蛟龍嘴裏被蠶食。蛟龍,比喻凶殘的人。
【賞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這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夜間夢見李白仿佛就在月光底下,於是語重心長地囑咐李白前途珍重,表現了兩人深厚的友誼。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