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健康專家怒洛?塗金頓說,人們生活中承受的壓力有兩種,一是對身體的物理壓力,如大氣壓、地心引力、心髒壓力等;二是內在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壓力等。壓力與生命相連——隻要活著就有壓力。
調整身體狀況,減壓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減壓不如抗壓。抗壓不是簡單地與壓力對抗,而是要對壓力進行管理和控製。抗壓,首先要改變對待壓力的態度。很多人一想到壓力就感到焦慮和恐慌,一件事還沒開始做就被嚇倒了。其次是學習管理壓力。有一個有意思的抗壓辦法你不妨一試。當你感到焦慮時,你可以去想:有什麼可以焦慮的呢?擔心的事情,70%還沒有發生,20%已怒過去,隻有10%正在發生。也就是說你隻需要全力應對這10%就可以了。
當然,無論采取什麼方式,都必須學會如何麵對壓力,而不是被動地減少壓力。抗壓是積極的,減壓是消極的。
心理美容之快樂放鬆
美國暢銷書《如何快樂》的作者、心理學博士怒倫?撒爾瑪索恩女士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以下是專家給你推薦的20個美國式即刻快樂的方法,也許中國人可以嚐試一下,看看自己的快樂度是不是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思=兔=網=
1.每天拍幾張照片。
心理學家建議,每天用相機拍下一些身邊的人和事,如窗外的樹木、路邊的小花、鄰居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婚禮。將這些隨時可能被遺忘的片段記錄下來,當你不定期整理照片時,你會覺得所有的細節都是美好的回憶,沒什麼可抱怨的,於是人會很容易變得快樂起來。
2.看悲傷的電影。
看一部令人傷感的電影,如《當男人愛上女人》,情難自禁時,不妨盡情地放聲哭出來,然後安慰自己說,還好這隻是電影情節,並不是真實的生活,心情便會大有改觀。這是一種反向思考的方法,常運用在心理學中,幫助人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3.在周末的清晨做白日夢。
不少能幹的主婦,會從星期六一大早起床開始,馬不停蹄地做家務活,如收拾屋子、清洗馬桶等。這樣的習慣常常會讓人在星期六晚上疲憊不堪,並影響到星期日的睡眠。不妨暫時拋開那些瑣碎的家務活,在周末的清晨做一個美美的白日夢。不要自責,而應安慰自己說:“我工作那麼辛苦,揮霍一下自己的休息時間,無可厚非。”
4.定期寫郵件。
和相識多年的朋友定期以郵件的形式保持聯係。有寫日記習慣的人,隻是在紙上隨手塗鴉或草草地寫上幾句,便能反映出潛意識中的心理狀態,寫郵件也是如此。而定期與朋友通郵件,聊聊最近的生活,不僅能幫助你放下心裏的事情,還能幫助你拾起被忘的友情。
剪不斷,理還亂
假如天空中沒有光芒——壓力(3)
作者:張曉梅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5.在水邊散步。
有研究指出,因為在胎兒時期便置身於羊水中,因此人與生俱來就是親水的。在水邊散步,能有效地幫助人放鬆身心,即使煩惱再多,在有綠樹有流水的環境中,你也能暫時拋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