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1 / 3)

他的背。

顧懷昭明明知道這就是“藏鋒歸劍”,心裏仍打了一個寒顫,隻有一雙手還不停使喚的鼓著掌。

他顫聲問了句:“應師兄?”

見應雪堂沒有說話,又發著抖喊了一句:“師兄?”背上的劍柄這才挪開,應雪堂走到他身邊,微笑著把劍柄交到他手裏,像沒事人一樣:“就這兩招,懷昭,你試試。”

顧懷昭握著那把沉甸甸的劍,渾身還抖個不停,前世陷落重圍,揮劍亂擋,虎口出血,被人一劍削去頭顱的恐懼突然活了過來。

他提著劍,渾身發抖。應雪堂等了他一會,發現顧懷昭還坐著不動,於是輕聲問:“師弟,是傷口開始疼了?”

☆、第六章

顧懷昭怕得臉色發青,迷茫地看著應雪堂,眼睛裏空空洞洞的,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應雪堂忍不住皺緊了眉頭,又把語氣放柔了幾分:“懷昭?”

顧懷昭還沒明白過來,紅著眼眶,目光越過應雪堂,不知道在看哪裏,嘴裏極小聲地重複著一句話:“師兄我怕。”

應雪堂怔了怔,難以置信似的,喊了句:“顧懷昭?”

顧懷昭這下才徹底醒了,他晃了晃腦袋,像做了一場大夢,想拄著長劍站起來:“我,這就試著學、學這兩招。”

他拿著劍,想好了隻學個七成,拔劍出鞘的時候,又改了主意。

那一招“狂雲遮天”到了顧懷昭手裏,雖然少了幾分劍意,但仍然似模似樣地使了出來,起手如銀練當空,後招似天羅地網。顧懷昭氣喘籲籲地收劍後,看了應雪堂一眼,才繼續道:“師兄,藏鋒歸劍……”

他照著上一世應師兄教的,身形騰挪,繞到應雪堂身後,想拿劍鞘頂著師兄的背,應雪堂卻突然動了,毫不客氣地擋下了顧懷昭這一式。

顧懷昭手上沒用一點力氣,輕而易舉地被應雪堂擊飛了長劍。他呆站了好一會,才一瘸一拐地走過去把劍撿了回來,雙手奉還給應雪堂,臉上怯怯笑著:“應師兄。”

應雪堂看著他,一點點擠出笑來:“懷昭,我真想不到,你藏得真深。”

顧懷昭一身的傷,勉強使了劍,已經疲憊地睜不開眼睛,好不容易等到自己想聽的話,費力地看著應雪堂,滿臉堆笑,喘著氣說:“師兄、信我了?”

應雪堂並不答話,隻是欽佩似的注視著顧懷昭,重複了一遍:“我真想不到。”

顧懷昭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裏,然而發現應雪堂向來縹緲的目光,沉甸甸地落在自己身上,像發怒一般帶著熱意和情感,又開始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從手把手教劍的過去,到你追我趕的現在。

無時無刻,祈盼被一個人多看一眼。

用滿手劍繭,想換取一個眼波。

等天氣再度冷下來,顧懷昭養好一身皮肉傷,才知道應雪堂下山遊曆去了。

紫陽山弟子學藝小成的時候,往往會擔下幾個差事,到山下曆練一番。應雪堂在年輕一輩弟子中鶴立雞群,又肩負眾望,下山更是常事。

隻是過去應雪堂都會托人給顧懷昭留下口信,說是去挑一個不入流的匪寨,抓兩三個采花賊,三五日便回雲雲。然而這一次,顧懷昭在山上毫無音訊地等了兩個多月,仍等不見應師兄回山的消息。

他實在按捺不住,趁著年關俗家弟子回鄉探親的長假,也一個人下了山,往應雪堂去的南邊尋去。由於身上沒幾兩碎銀,顧懷昭有時撘一搭順路的牛車,有時在村驛租匹瘦馬,大多時候都是自己步行。

他一路拿麵餅充饑,也自己煮些野菜,靠著打聽到的零零碎碎的線索,從一個鎮走到另一個鎮,從一家店走到另一家店。這樣找了大半個月,顧懷昭好不容易問到有位應少俠出現在鳳城,連忙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