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音樂相伴成長: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
一、給孩子插上音樂的翅膀
1.發現孩子的特長
特長好比騰飛的翅膀,它不僅會帶來各方麵的成功,還會帶來持久愉快的心情和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甚至引領你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因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一種甚至多種特長。我們也抱有同樣的心態,不過我們的做法和大多數父母不同。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考上特長生,給孩子報了不止一個特長班,一到周六、周日就拉著孩子東奔西跑,這種生活不僅讓孩子厭煩,大人也覺得很累。我們絲毫沒有這種負擔,因為孩子所學的特長不是由我們選擇的,而是完全出自他的興趣愛好。我們培養孩子特長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考上特長生,而是希望他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走得遠一些。我們認為,孩子學什麼特長應該由他自己來做決定,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中發展特長。這個過程分為好幾步,一是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二是挖掘孩子的天賦,三是協助他掌握一技之長。
天辰從小興趣廣泛,這跟我們的做法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很喜歡帶他做短途旅行,讓他多接觸大自然;朋友聚會的時候,我們也不丟下他,讓他多跟別人交流;在家裏,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多,感情很
親密。在跟外界接觸的過程中,他漸漸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接觸的事物非常多,所以他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這是十分可貴的,一個沒有興趣愛好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枯燥乏味。
天辰的童年是很愉快的,因為我們鼓勵他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為他的興趣愛好提供條件和引導,使他獲得了很多愉快的體驗,同時學習到許多科學知識。在他的興趣愛好中,數學和音樂比較突出。天辰有數學天賦,這在前麵的故事中已經講過。天辰媽媽從小愛唱歌,發音很準,上小學的時候是宣傳隊歌唱演員,上大學時參加過北大學生合唱團,因常在水房唱歌被同學戲稱為“地球歌後”(我們是地球物理係的,簡稱地球係),參加工作後也算是行業內的“歌星”。在媽媽的熏陶下,天辰自小就對音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發現之後同樣進行了積極引導(這些故事將在本章中詳細講述),把他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培養成他的藝術特長。
天辰的興趣愛好很廣泛,不可能每一個都培養成特長。我們是怎麼發現哪一個興趣愛好可以培養成特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試探孩子,看孩子哪一個興趣愛好值得挖掘。如果孩子隻是三分鍾熱度,我們不會進行引導;如果孩子有某方麵的天賦,而且熱情持續高漲,我們會積極回應,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引導和訓練。
培養特長需不需要上興趣班呢?我們認為有必要,一是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們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報名之前,我們先對課堂知識進行了解,和課堂知識重複的,我們就讓孩子在課堂上學習。經過一係列考察之後,我們初步選定了音樂班、繪畫班和武術班,然後征詢孩子的意見。天辰對音樂班表現出了強烈的意願,而對繪畫班和武術班卻沒有興趣。這樣,我們就隻給孩子報了一個音樂班。我們覺得,針對孩子的興趣報班是能否成功
培養孩子特長的關鍵,因為強扭的瓜不甜,孩子不喜歡的必定會學不下去,最後造成既浪費時間和金錢,又打擊孩子積極性的雙重惡果。
2.培養特長關鍵在於堅持
培養特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能有收獲的。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覺得很容易,但其實那還停留在興趣愛好的階段,要真正培養成特長,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不下苦功、不克服重重困難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
我們從 3歲半開始就讓他接受音樂教育,一直持續到 13歲,為了備戰高考才停止鋼琴課。在準備高考那段時間,學校要安排晚自習,周六還有講座,幾乎沒有空閑學習音樂了。天辰上大學後計劃繼續深入學習音樂,恢複鋼琴課。大多數孩子上了初中就很少再上興趣班了,高中生更少,幾乎沒有了,而我們卻堅持讓孩子上鋼琴課。相比之下,天辰付出的努力比大多數孩子要大得多。期間,他揮灑了無數汗水,克服了重重困難。
天辰學習鋼琴經曆了很大的波折。在 8歲的時候,他的鋼琴課進入了一個困難時期。當時,他正在深入學習更高的技巧,需要做比平時多很多的練習。他覺得有些枯燥,彈琴時表現出了急躁的情緒,甚至哭鬧起來。他當時的狀態就如同進入了長跑的困難期,如果調整不好,將前功盡棄。我們的想法是讓他堅持住,具體做法是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在他特別厭煩那幾天,讓他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期間不強迫他去做任何事情,比如彈琴、學習、做作業等。等孩子緩一緩之後,再慢慢地給他講學鋼琴的意義,最後讓他自己做出選擇:學還是不學。我們認為,一開始選擇學鋼琴要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的時候,也要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他決定繼續學下去還是放棄。我們內心當然十分希望孩子繼續學下去,因為假如孩子被困難打倒了,不僅孩子的心靈會因為失敗而留下極大的陰影,而且我們前期的所有付出,包括時間、精力、期望、金錢,都會打水漂。但是,與其我們強迫孩子繼續學下去,不如給孩子一個鍛煉選擇能力的機會,讓他看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對鋼琴感興趣。後來,孩子想通了,下定決心要把鋼琴學好,我們都為他的選擇感到高興。度過了這個困難時期,孩子學習鋼琴就順利了很多。
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現厭倦情緒的時候,強迫他們繼續學下去,不學就天天責罵。其實,這樣做隻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學習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要想取得最好的成績,必須讓孩子自如地學習。孩子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困難,父母應該積極引導,幫助他克服困難,切忌越俎代庖,代替孩子解決困難。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必定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父母不問緣由就厲聲責罵,會挫傷孩子的勇氣和積極性,讓他無法好好地學下去。正確的做法是了解孩子的困境,從精神上、物質上、技術上幫助孩子,讓他們渡過難關。
培養孩子的特長是一件全家齊參與的事情,首先要把父母和孩子的心擰成一股繩,用一家人的合力支持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獲得巨大精神力量,做到堅定信心、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
3.特長與學習的平衡關係
培養特長和課堂學習會不會有衝突呢?在天辰身上,我們沒有發現兩者之間的衝突,相反,我們發現它們之間形成了平衡關係:天辰的學習不僅沒有受到上特長班的影響,反而在音樂的熏陶下越來越好;而他上特長班也沒有因為上學受到影響,哪怕是備戰高考中斷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使他對鋼琴降低一分熱忱。我們認為,隻要合理分配時間,兩者會取得平衡。
上特長班表麵上看占用了一部分時間,讓本來已經被繁重的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孩子得不到休息,其實,在孩子喜歡的前提下,上特長班是一種愉快而有益的經曆,會讓大腦得到更好的休息。上特長班不僅可以讓孩子放鬆身心,讓大腦飛離沉悶的課堂,沉浸在藝術的氛圍當中,還可以讓孩子和有相同愛好的人進行交流,獲得許多寶貴的學習心得,促進特長的培養。
一個孩子擁有特長,是他增強自信心的重要砝碼。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樣樣精通,要在眾人麵前鶴立雞群,就要集中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一種特長。一旦學成,不僅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會上一個台階,別人也會另眼相看。這樣一來,孩子的自我價值觀便有了生長的土壤,他的自信心就會隨之得到提高,積極性也大大增強。這些心理因素不僅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還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的學習。
我們給孩子報音樂興趣班不單隻考慮到了上麵的因素以及受孩子媽媽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認識到了音樂的巨大作用。音樂可以對人的心理產生多種有益的影響,它可以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趕走孩子的急躁情緒。音樂體現出來的實質上是一種心理上的協調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孩子就可以快速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學習階段,增強學習的效果。許多孩子都會有急躁的毛病,具體表現為經常把自己搞亂,想把學習搞好卻不知道從何學起,拿起一本書看不了多久就放下,拿起另外一本也是如此。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內心焦躁不安。聆聽音樂、學習音樂、彈奏音樂可以很好地改變這種現狀,通過音樂的心理協調作用,孩子的內心會漸漸平和下來,注意力得以集中,記憶力也會增強。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總結出,特長和學習並不存在衝突和矛盾,它們是互相促進的關係。那些處理不好兩者關係的家長,肯定是某個方麵甚至兩個方麵都出了問題。在特長方麵,父母可能沒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學習方麵,父母可能給孩子的壓力太大。對於天辰的學習,第一章已經詳細地講過了,我們從來沒有為孩子製定詳細的教學計劃,也沒有給他報課外輔導班,我們把選擇權交給了孩子,把課餘時間交給了孩子。在充分自由、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孩子得以自如地發展他的興趣愛好。我們認為,這和天辰癡迷音樂,投入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來學習音樂有不可分割的聯係。
特長的作用不僅促進孩子的學習,它對孩子的價值觀念、知識技能以及綜合素質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內容將在後麵的章節中講到。在這裏,我們先通過下麵的故事,講一講天辰對音樂的癡迷是如何形成的,他又是如何自如地培養自己的音樂特長的。
二、在媽媽的歌聲中成長
1.從“藏貓貓”開始練習聽力(5個月)
天辰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跟他玩“藏貓貓”遊戲。她用充滿疑問的語氣緩慢地問道:“媽媽在哪兒呢?”天辰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慢慢地轉過頭去找媽媽。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把臉湊近他,微笑著說:“媽媽在這兒呢!”天辰看見了媽媽,笑了起來,媽媽也笑了起來。幾天之後,天辰的大舅抓了一隻蛐蛐回來。蛐蛐的叫聲清脆、悅耳,吸引了天辰的注意。蛐蛐一叫,他就朝著叫聲傳來的方向看過去。為了鍛煉他的聽力,媽媽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蛐蛐換一個地方。天辰每次都能準確地找到叫聲傳來的方向。
通過這些訓練,我們發現天辰具有十分敏銳的聽覺,是一個耳聰目明的孩子。這是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後來在給孩子報音樂班的時候,我們回想起這些情節,由此確定孩子具有一定的音樂天賦,於是萌發了培養他音樂特長的堅定想法。
擁有敏銳的聽覺是學習音樂的首要條件,這是因為音樂是流動的音符,不同的音符發出不同的聲音,聽覺敏銳的孩子才能準確地捕捉到音符的變換,從而形成細膩的音樂欣賞能力。訓練孩子敏銳聽覺的方法很多,但是父母需要知道,嬰幼兒喜歡聽柔和、緩慢的聲音,對有節奏的聲音特別敏感,比如故事中講到的蛐蛐的聲音,因此,父母必須挑選合適的音源。此外,刺耳的噪音會損傷孩子的聽覺,而雜亂的背景音則會擾亂孩子的視聽,因此,父母必須在安靜、光線柔和的環境中開展訓練。
2.跟著電視咿呀地唱(1歲)
5個多月的時候,天辰就對電視裏的音樂很感興趣,做出了一些有趣的反應。那時候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正在播出,一家人都很愛看。時間一到,我們和姥姥就坐到電視機前,把天辰放在旁邊的搖籃裏。主題曲響起來了,劉歡唱完一句“千萬裏我追尋著你”,天辰就接上一句:“咿呀!”劉歡又唱一句“可是你卻並不在意”,天辰又接了一句:“咿呀!”他一邊哼,一邊激動得手舞足蹈。我們看見後認定他比較有音樂天賦,於是經常教他唱幾句旋律簡單、適合孩子唱的歌曲,比如《東方紅》《滿天都是小星星》等,還經常和他一起唱。
孩子當時隻會咿呀地唱,從他的歌聲中,我們看出了他對音樂很敏感,同時充滿渴望。為了更好地開發他的音樂天賦,我們在 1994年花 3000多元買了一套質量很好的音響。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開支,因為我們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才 500多元。我們用這套音響播放一些音樂給他聽,也把他說話、哼唱的聲音錄下來放給他聽。
在這種環境熏陶下,天辰兩歲時就會唱《歌唱祖國》《東方紅》等歌曲。我們曾經用金屬磁帶給他錄了一盤他自己唱的歌,有一張照片就是他拿著話筒在很投入地唱歌。現在看來,這些啟蒙對天辰音樂天賦的發展起到了很好、很及時的作用。
如何開發孩子的音樂天賦呢?從聆聽開始。聆聽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音樂感覺,這是他們走進音樂殿堂的開始,是他們學習音樂的關鍵一步。那麼,父母應該讓孩子聽哪些音樂呢?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說音質的問題。同一首樂曲,用音質好的和音質差的器材放出來,孩子的反應是大不一樣的。聽音質好的樂曲,孩子會覺得心情愉快;而聽音質差的樂曲,孩子的情緒會明顯低落,這就是聽覺經驗對孩子的影響。愉快的聽覺經驗對孩子的音樂感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不愉快的聽覺經驗將損害孩子的音樂天賦。因此,父母要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優質的音樂器材和素材,讓孩子盡可能多地積累愉快的聽覺經驗。我們決定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開發孩子的音樂天賦,而不是讓孩子把聽音樂當成一種純粹的娛樂活動。
給孩子聽音樂需要慎重選擇素材,目前較為流行的是給孩子聽古典音樂。聽高雅的音樂當然能夠對孩子的心靈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喜不喜歡,父母應該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嬰幼兒不可能明確做出選擇,但是聽到喜歡的音樂時,他們會做出反應。這時,父母要及時、準確地捕捉孩子發出的信息,購買孩子喜歡的音樂素材。
在接下來的過程當中,父母的參與很重要。我們教孩子哼唱以及和孩子一起唱對孩子是一種鼓舞。天辰兩歲就能唱出不少歌曲,與父母的積極參與是分不開的。孩子喜歡聽熟悉的聲音,每當聽到熟悉的聲音,他們就會放鬆身心,全身心投入地學習音樂,最大限度地積累愉快的聽覺經驗。因而,在孩子不具有自如學習能力之前,父母要陪孩子走過一段“同窗”之路。
3.用玩具電子琴彈奏歌曲(3歲)
天辰 3歲多的時候,媽媽出差去天津開會,回來的時候給孩子買了一架可以彈出 13個音符的玩具電子琴作為禮物,沒想到這成了孩子最喜歡的玩具。那時,他已經上幼兒園了,學會了一些兒童歌曲。回到家,他就憑著記憶把那些歌曲彈了出來,他最愛彈的是《滿天都是小星星》。當時,天辰還不會看簡譜,也不會看玩具電子琴上的音
符標識,完全是經過自己的摸索,逐個琴鍵去按,然後對比記憶中的音符,逐漸把音符和琴鍵一一對應起來,最後彈奏出完整樂曲的。雖然他彈得不算流暢,但我們還是可以聽出一段段動人而熟悉的旋律。
天辰自學音樂的能力很強,這與我們平時教他哼唱歌曲以及和他一起唱歌有緊密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天辰對各個音符熟記於心。於是,他才能在不懂簡譜的情況下,把音符和琴鍵對應起來,最後彈奏出完整的曲子。這個故事再一次反映出天辰具有音樂天賦,我們對培養孩子的音樂特長更加充滿信心。
聽覺經驗是一座寶庫,天辰正是通過這座寶庫把音符和琴鍵對應起來的。這座寶庫對孩子的音樂天賦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在通往音樂殿堂的道路上自己摸索著前進。比如對於從來沒有聽過的一首樂曲,孩子可以對照聽覺經驗,判斷樂曲是否動聽;又比如對於一件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樂器,孩子可以通過反複演奏,確定哪一個琴鍵或者哪一根琴弦對應著某個音符。可見,聽覺經驗關乎孩子音樂學習能力的強弱,聽覺經驗越豐富,音樂辨別能力越強,記憶力也越強。因此,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幫助孩子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