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浮世繪本來不隻限於木版畫。師宣、政信、懷月堂等諸家,除版畫之外,還製作了肉筆畫。鳥居清信專門繪製演員畫木版原稿,而宮川長春則專門繪製肉筆仕女,故有人認為中古的浮世繪確乎可以分為肉筆派和板稿派兩大流派。然而到了明和二年,鈴木春信首先發明了精巧的木板彩色印刷術,自此浮世繪的傑作多限於木版畫,肉筆製作除了湖龍齋、春章、清長、北齋等人的某些作品之外,多數不足以鑒賞。浮世繪肉筆畫趕不上木版畫的理由,全決定於色彩的調和這一點上。由於木板印刷中工藝製作的必然結果,產生特殊的色調,憑著各種色彩音樂般的協調,畫麵上自然產生空靈的感情。而肉筆畫中的朱砂、胡粉和墨等顏料毫無變化,隻能形成各自獨立的雜亂的色彩。這不怪畫家,而是日本畫物質材料的缺點。今觀諸家製作,在木板彩印尚未獲得進步的“紅繪”浮世繪初期以紅色為主的彩墨印刷方法。時代,板稿畫家常常仰慕肉筆畫中色彩的規範。但到後來完全相反,肉筆畫卻從木版畫中學習用色方法。龔古爾認為,歌麿的蚊帳仕女掛軸,其蚊帳的綠色和衣帶的黑色的技法完全取法於木版畫。肉筆畫不及木版畫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布局。春信以後的木版畫所描畫的人物都必定具有一定的背景,整個畫麵渾然一體;或者憑借底色的淡彩產生一種誘人的溫柔而美妙的感情。這些都是肉筆畫無法企及的。現試將土佐、狩野、圓山各派的製作和浮世繪相比較,浮世繪肉筆畫從東方固有的審美趣味看,其筆力以及墨色的品位決不應該占據最高的地位。唯有在木板彩印方麵才開始產生不可動搖的獨特的價值。浮世繪的特色在於板畫,板畫的特色在於優雅的色調。為此,浮世繪才得以和泰西美術相抗爭。
七
在那新的國民音樂尚未興起、新的國民美術尚未出現、唯有一時的模仿和試作濫出的時代,不用說是無法預測我們民族藝術的前途的。我隻是徒抱有眾多的疑問而已。鋼琴果真適於演奏日本固有的感情嗎?油畫和大理石果真是介紹日本特有造型美的唯一途徑嗎?我不能不驚詫於數理性的西洋音樂的根本性質和落花落葉蟲語鳥聲等單純可愛的日本自然音樂的天壤般的懸隔。我時常對於日本人畫的油畫,對於描繪日本婦女和日本風景以及室內的作品給予熱心的注意,然而不幸的是,對於油畫中描繪的日本婦女的發束,還有對於友禪織、飛白、紮染等衣服的花色,從未產生過美妙的感觸。對於所描繪的廊緣、門牆、紙窗、櫃櫥等日本的住居及雜物,也未曾產生過親密的特殊的情趣。我經常麵對同一畫家的製作,感到他所描繪的西洋風景遠比日本風景優秀。我不憚進一步妄斷,油畫隻適於描繪金發女郎和西洋風景。我決不是厭棄國人製作的現代油畫,然而無可奈何,較之今日的油畫,歌麿和北齋向我的感覺訴說著更多更多的日本婦女和日本風景所包含的秘密。為此,我隻能說,我在接觸以上這些新秀的天才製作之前,我無法忘記江戶的美術家。日本都市的外觀和社會的風俗人情不久就要全部改觀。即使不情願也要美國化,不甘心也要德國化。然而,隻要日本的氣候、天象、草木和被暖流所浸潤的火山質的島嶼存在,那麼,初夏晚秋的夕陽就會永遠緋然猩紅;中秋月夜的山水就會永遠青如藍靛;降落於茶花和紅梅上的春雪也會永遠如友禪染色一般斑斕絢麗;婦女頭發隻要不用烙鐵過分燙縮,那水梳的鬢雲自有一番風情。對於永遠生活在日本這個太平洋島嶼上的國民來說,浮世繪必定永遠傳遞著親密的情話。浮世繪的生命確實和日本的風土同在。但是,它的傑出的作品現在已經全部輸出國外,不亦悲夫!
大正二年正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