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入妄。丹道中入妄由師長護持,施法令弟子進入妄境。妄境皆有不同,是內心之欲的外化。

八戒的妄境或許是在廣寒宮與嫦娥雲雨,師父也許會在妄境中興佛法於東土大唐。哈利·波特應該在妄心中成為救世主構建一個和平的、沒有伏地魔的世界……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又是何人?

妄境沒有對錯,在妄境中當個救世主與成為采花賊一般,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分別隻在於所作所為是不是心中真正所想,破除妄心要完全按照心中欲念行事。│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譬如八戒心係嫦娥,妄境中嫦娥便會出現,她便要八戒雲雨,是拒絕還是接受?如果因顧及禮義廉恥而拒絕,八戒就破不了妄心。

修行人初入妄境,還會顧忌到禮義廉恥。後來發現在妄境中可以做任何事,不會傷害現實中的任何人,也不必承擔任何責任,就會變得肆無忌憚,什麼都敢幹!殺人放火,□擄掠,開國稱帝,一統江山……

當一切欲望都滿足後,才會覺得虛無,才會去尋找真正大道,此時妄心才會淡去,才會想到如何破妄。這樣一來,往往妄境中幾十年光陰已經過去。妄心天劫,實際上是修行人的退欲之法。

楊戩又道:“從丹道而論,破妄之法有二。其一是收妄境歸真心,在妄境中行事,與實境中行事一般無二,妄心天劫就能破了。其二是化真心合妄境。第二種破關之法凶險異常,也非正道。所謂化真心合妄境,就是把妄境中所見的一切帶到世間來,以現實為自己的妄境,如此一來便是入魔。”

妄境與實景相合,便能破妄……悟空看著兩人緊緊握在一起的手,不知所言。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七回:

禍兮福依福禍倚,

此緣當擔亦擔當

靈台定境中,隱約聽得菩提祖師道:“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悟空亦於靈台定境中叩首道:“弟子明白。”

菩提祖師揮了揮拂塵,笑道:“明白了什麼?”

悟空垂手道:“要過妄心天劫其實甚是容易,不論妄境如何,真心不隨妄境而走,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是什麼人,就做什麼人。”

菩提祖師笑讚道:“俗世之人以為道法神奇,其實大道至簡:真能破妄,關鍵不在心念善惡,隻關乎真如常在。”

悟空連連點頭道:“弟子知道為何修行中有妄心天劫了。”

菩提祖師道:“不錯,神通越大,對他人能夠施加的影響越大。難保有人不在俗世間運用這種影響,強行幹涉他人,卻借口說出於一番好意。世間的因果,並不是那麼簡單,是善是惡,也非表麵上看的說的那樣。所以修行人才有三大戒律,紅塵內外有一道界線。而能過妄心天劫,說明這個人在世間所行如一,就算得到了大神通,還會像從前一樣做人,而不會把俗世間當成妄境那而肆意妄為。”

見悟空聽明白了,菩提祖師又問道:“悟空,為師再問最後一問:何為魔?”

悟空肅然道:“能破妄,卻不以真破妄,反而以妄修真。不在妄境中做現實中人,而在現實中做妄境中人,當真妄合一,便也過了妄心天劫,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