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驚喜(2 / 3)

木工組在東街上的小學校裏,小學校總共有20間教室,最後一排的兩間空著,就給木工組用了。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學校裏空蕩蕩的,一家人一排教室一排教室地走過,發現門窗上的油漆都脫落了,不少的窗玻璃也沒有了,有的好好的一扇門,門中間捅了個大窟窿,幾乎能鑽進個人去。秋月說,木工組白呆在這裏了。父親說,學生淘的,頭腳修了後腳又壞了,哪修得過來。這時秋菊指了一間教室說道,看,這間怎麼好好的?大家看去,就見門窗關得嚴嚴的,窗玻璃擦得幹幹淨淨,沒一處破損的地方。母親說,那是你爸教的班,這種事你爸不會馬虎的。父親有些得意,但又反駁母親說,這種事,哪種事我馬虎過啊?我教的班,你說學習成績,你說教室衛生,你說組織紀律,哪項不是全校第一?母親說,第一又怎麼樣,還不是教一二年級。父親就不吱聲了,腳下的步子快了許多,一下子將大家落出去了好遠。後麵的李三定也將步子加快了,因為他已經聞到木料的香味兒了,這味道讓他不由地生出了一種錯覺,就仿佛又回到了豆腐村,正在走向姑夫的木工房一樣。

木工組的人已開始叮叮當當地幹起來了,有的在修理桌椅板凳,有的在刨木板,有的則在室外哧拉哧拉地拉著大鋸。一位四十多歲麵龐黝黑的漢子,耳朵上夾了隻鉛筆,手上拿了根折尺,這裏走走那裏看看的,像是這裏的管事的。見父親走過來,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

這笑容讓大家很有些放心,果然,待父親說明來意,那漢子向李三定看了看,立刻點了頭。漢子點頭時,頗有些謙恭的模樣,而父親反是不卑不亢的樣子。這樣的情景往日真是少見,大家高興著,卻也有些驚奇,心想父親這樣的人,竟也是有人敬重的。

父親給大家介紹說這是焦叔,木工組長,本村一流的木匠,然後就讓李三定叫師傅。焦叔急忙擺手說,還是先叫焦叔吧,進了木工組再叫師傅不遲,我今兒的權限,也就是讓大侄子試試手,見識見識大侄子的技術。

大家覺出,這焦叔雖說謙恭,但說話做事卻有一定之規,任何人都不好逾越的。即便這樣,大家也很滿足了,目光就都投向李三定,要看他今兒的表現了。

父親、母親自是盼望他能有好的表現,“今後幹點什麼”的問題一直是他們的心病,人總要有點本領,沒有當老師的本領,有當木匠的本領也將就了。秋菊、秋月雖說嘴上刻薄,但今後若真有個木匠弟弟,也是讓她們高興的事,隻不過她們對李三定不大相信罷了。

現在,就見李三定在焦叔的引領下,已經坐在一條長凳子上了,凳子上是一塊木板,木板上是一隻推刨。焦叔沒讓李三定拿自個兒的工具,木板、工具都屬他的權限,連原來凳子上的人也被他趕到一邊去了。

李三定,拿起推刨,兩手握緊,嚓——嚓——地推了兩下,可是,第一下推漂了,第二下又絆住了。焦叔說,別緊張,慢慢來。大家看出,這李三定也實在是太緊張了,拿推刨的手都有些抖呢。姐妹倆不由小聲哧哧地笑著,母親說,你也真是的,緊張什麼,都是自個兒家人。父親則皺起眉頭,幹脆把臉別過去不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