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二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十三)(2 / 3)

在發現分散射擊效果不大後,中日指揮官幾乎是同時做出了調整。

“集中射擊!”

命令迅速傳達到各個日艦、各個炮兵陣地。

分別在空中和前沿炮兵觀測員的調動之下,日艦和中國官兵相繼集中火力向各自的目標射出了密集的榴彈群。兩撥彈群在空中一錯,極速掠向各自的目標。

“轟轟轟!”層疊在一起的爆炸聲中,兩個野炮陣位、一個岸防炮陣位籠罩在此起彼伏的火團中。爆炸過後,除了滿地的彈坑外,所有直立的物體全部消失,到處灑滿野炮的零部件和人體碎片,連笨重的岸防炮也被掀到數米開外,精大的炮筒扭成麻花狀。

日艦也沒有好到哪兒去,十六枚榴彈組成的集群將一艘炮艇直接轟成碎片。

如同輸紅了眼的賭徒般,雙方再次調整炮口,又是一輪對射,三門野炮和一艘炮艇連同它們的操作者消失。

如同那位少尉所說的,就是所有火炮加起來也及不上日軍一艘炮艇的價值,日艦編隊指揮官當然也清楚這一點,因此當收到戰機因彈盡需返航的報告後明智的下達撤退命令。

接到日軍全麵退去的電報後,第99軍第197師師長丁炳權的嚴峻表情卻沒有一點鬆馳。在接到第九戰區司令部死守湘陰城待援的那一刻時,他就知道其部凶多吉少。憑借有利地形節節抗擊從而將登陸日軍擋在湘陰城下,丁炳權還是有把握的,但此戰的關鍵是日軍第3師團和中國援軍誰先能抵達湘陰。

結果如丁炳權估計的那樣,隻有益陽第18師第56團能在上午十時趕到湘陰城外,其餘援軍要麼被日軍擋在湘江西岸,要麼最快也要在明晨到達。

給還有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的第56團布置了防禦區域之後,在城北再次響徹天空的爆炸聲中,丁炳權的眼光緩緩轉到桌上那對鋥亮的銅鎮紙上,望著上麵親手鐫刻的“努力東方民族解放,促進世界人類平等”,十六字,眼神漸漸決然。

八時許,第二波日機到達戰場上空,急於登陸的日軍在空中掩護下發動全麵進攻。除再次猛攻錫江口、牛心山、畎口陣地外,日軍還分兵進攻鬥米嘴、老龍潭。

不顧自身的安危,第99軍炮兵們全力轟炸日軍汽艇,雖然將近十艘日艦擊沉,但由於日軍的攻擊點多,根本無法一一提供火力壓製,而自身在日機、軍艦火力聯合壓製下一一被摧毀。

八時半,日軍在炮火支援下攻占牛心山,第590團一營殘餘兵力退到馬頭山與二營死守;八時三十五分,日軍攻占鬥米嘴,中國守軍一個連犧牲殆盡;與此同時日軍成功登陸錫江口的蘆林潭;八時四十五分,畎口陣地因側翼老龍潭失陷,中國守軍主動後撤。

九時,為了掩護殘存的炮兵轉移,第591團團長李佐才親率兩個連、一個機槍排增援江防之要點——蘆林潭。激戰近一個小時,多次擊退日軍,但陣地工事幾乎被日軍炮火摧毀,終因彈盡失守,近兩營的官兵無一生還,他們的犧牲為炮兵和傷員的轉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隨著蘆林潭的失守,三千餘日軍全部登岸,但在第590、591團的層層抗擊下推進的速度極其緩慢。

十時許,第18師第56團抵達湘陰城,顧不上休息就進入規定的防禦區域構築工事、掩體。

十二時,日軍第4師團的殘餘兵力抵達湘陰西南鳳歧一帶後,隨即向湘陰城猛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