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目標華北
第32節:目標華北
第32節:目標華北
“1935年5月,支那駐屯軍兵力配置為北平2個中隊、天津8個中隊。1936年4月17日,日本陸軍大臣寺內壽一在內閣會議上要求強化支那駐屯軍,內閣一致同意。18日發布陸甲第6號軍令,確定將支那駐屯軍的編製升格為獨立兵團,增加兵力6000人,達到8400人。司令官也由少將級升為中將級。” ——平山大俠
1、近衛文麿:(1891年10月12日—1945):東京人。日本貴族政治家,法西斯獨裁政治的推行者,侵華戰爭的罪魁之一。日本皇族、甲級戰犯、後陽城天皇12世孫。
1891年10月12日,近衛出生在東京的顯赫貴族家庭。其先祖大織冠內大臣藤原鐮足,輔弼中大兄皇子誅滅勁敵蘇我氏,立有汗馬功勞。此後,藤原氏成為輔佐天皇的股肱之臣,長期任攝政、關白等要職。源賴朝時攝家分立,成立了近衛、九條鷹司、二條、一條五攝家。後來近衛家絕嗣,後陽成天皇將四皇子過繼給近衛家,近衛家從此享有皇室血統。其父近衛篤麿是明治時期的知名人物,曾任學習院院長和貴族議長等要職。在這樣的顯貴家庭影響下,近衛文麿自幼深受保皇思想的熏陶。
1903年,畢業於貴族子弟學校學習院初等科。1904年,其父去世,近衛文麿作為長子承襲公爵爵位,成為近衛家族的弱冠之主。1909年3月,畢業於學習院中等科,4月轉入第一高等學校英文科。1912年3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科,10月轉人法學科。這一時期他結識了號稱“最後元老”的西園寺公望,後者對近衛的仕途生涯影響極大。
1937年6月第1次組閣,1939年1月,因對蔣介石誘降失敗而下台。
1940年7月22日,第2次組閣。1941年7月18日,第3次組閣,因與東條英機在對美開戰時間上發生爭執而下台。
1945年12月16日清晨,在被捕前數小時畏罪服毒自殺。
2、米內光政:(1878年——1962年5月10日)內閣海相
3、山本五十六:(18年——1944年)日本新瀉縣長岡市人。1904年畢業於江田島海軍學校。
1925年——1927年任駐美武官。1928年任五十鈴巡洋艦長、
赤城號航空母艦艦長。1930年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1933年任第1航空隊司令。1935年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1936年任海軍副大臣。1939年任海軍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晉升為大將。
4、今井清:(1878年——1944年)日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
5、武藤章:(1878年——1948年)甲級戰犯。
1928年——1930年任日本陸大教官。
1930年——1932年陸軍省軍務局要員。
1937年任參謀本部作戰部作戰課課長。
1937年11月任華中方麵軍副參謀長。1938年7月轉任華北方麵軍副參謀長。1939年晉升少將。1941年晉升中將。
1942年任近衛師團長。
1943年——1945年任蘇門答臘第2守備師團長。
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鴨巢監獄與東條英機、鬆井石根等被處以絞刑。
“不!”陸軍省次官,梅津美治郎大將環顧四座開口說: “我們應趁蘇俄顧頭不顧尾,取守衛態勢之機,在華北大力發展、擴張。”
東條英機叫囂著:“對!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已經以《關東軍關於對蘇對華戰略意見書》為題,寫了一份報告,請帝國陸軍省審閱。”
說著東條英機將一份厚厚的文件,鄭重其事地交給梅津美治郎。
近衛饒有興味地問:“東條君,可以說一說你的這一份報告的要點嗎?”
“完全可以,首相閣下。”東條英機得意地看了一下在座的軍政要員,提高嗓門道“我認為,帝國今後應在中國華北和江南采取軍事行動!”
杉山元大將點頭讚許道:“給南京蔣介石政權以有力地一擊!解除後顧之憂,再對蘇俄發動戰爭,此為上策。東條君,你很有戰略眼光嘛!”
東條英機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轉向內閣海相米內光政大將、海軍副大臣山本五十六中將,請求道:“屆時還須海軍大力支持、配合。”
米內光政大將麵無表情地問:“東條君,你是想要海軍配合攻打南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