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赤化川陝省-三十六、 川陝肅反(3)
1933年8月1日,張國燾以“右派首領”、“與托陳派、改組派等聯合起來形成的小組織活動”等罪名,逮捕了西北軍事委員會參謀長曾中生。接著,張國燾在《幹部必讀》上發表《右派的根本錯誤》,汙蔑反對過他的曾中生等在小河口時“公開組織開小差”,“公開開會,在中生指導下,托陳派、右派、改組派們一致聯合反對黨的領導,提出其政綱,並分配其反革命黨羽到各師去活動,圖其反革命組織”,是“以反對個人來掩蓋其反革命,到處活動,宣傳黨的領導不正確。所謂‘個人獨裁’,‘軍閥投機’,‘家長製度’,企圖以推翻黨的領導來間接推翻紅軍。”(於吉楠《張國燾和<我的回憶>》第181—182頁。)隨後,張國燾宣布撤銷曾中生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職務。然後,他下令對曾中生施以嚴刑拷打,強迫承認上述指控,並強令寫“自首書”,交代小河口會議和鄂豫皖時期所犯錯誤。曾中生據理駁斥,拒絕強加給他的種種罪名,並以大量事實,陳述了他從鄂豫皖以來的主張是正確的。於是,曾中生被長期監禁起來。
徐以新曾對成仿吾說過:“曾中生同誌可以說是黨在鄂豫皖、川陝根據地的正確路線的一個代表。在政治上,他關於建立根據地政權和進行土地革命的主張都是正確的。在軍事上,他是主張收緊陣地,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反對和敵人硬拚,主張把軍事鬥爭同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結合起來。在經濟上,他主張要發展和繁榮根據地內的經濟,來支援戰爭。在工作作風上,他很講民主,聯係群眾,平等待人,不搞肅反擴大化那一套錯誤的鬥爭。”(成仿吾《記叛徒張國燾》第89頁。)
曾中生在鐵窗囚禁中,忍受著戰傷和刑傷的痛苦折磨,幫助看守人員學文化,講革命道理,鼓勵他們堅定革命信心。同時,他還以驚人的毅力,回顧和總結了鄂豫皖紅軍曆次反“圍剿”和入川作戰經驗。憑借一盞小桐油燈,夜以繼日地寫成了《遊擊戰爭要訣》和《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著名軍事著作。早在紅軍入川之初,他就號召紅軍指戰員努力學習軍事理論,提高軍事指揮能力,創造新的戰術。他在《幹部必讀》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介紹軍事知識和實戰經驗。1933年7月初,曾中生寫的《與川軍作戰要點》,以通俗易懂易記的四字口訣為主配以具體解釋的寫法,對四川敵情、地形和紅軍的作戰要領作了詳細的分析和精辟而很有見地的解釋,找出了川軍的弱點和紅軍對付的辦法。他在分析川軍情況時說:“編製甚老,兵器不好,係統混亂,戰鬥力小”;對此提出紅軍的相應戰術要點是“紅軍作戰,群眾力量,處處配合,聲威大壯,”“乘敵矛盾,利敵衝突,各個擊破,此為上著”;“敵情不明,不可妄動,敵情既明,先發製人”;“主力迂回,包抄背後,殲敵之效,以此為最;前進包圍,後進包圍,勝利之後,必須窮追。”10月8日,《幹部必讀》發表了曾中生為紅四方麵軍起草的《遊擊戰爭要訣》。他在文中指出了遊擊戰爭的性質、任務和具體條件,闡述了遊擊戰爭的通則,特別詳細地解釋了毛澤東的遊擊戰爭十六字訣以及具體運用的方法,提出了開展遊擊戰的十六條規定。(《川陝革命根據地英烈傳》第21頁。)1934年初,張國燾還以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把曾中生在獄中寫的洋洋三萬餘字的《與“剿赤”軍作戰要訣》印成單行本,發給部隊。張國燾承認“此書甚有價值”,並且加了批注。曾中生的這些軍事著作,受到廣大指戰員的熱烈歡迎,對提高紅軍幹部指揮能力和戰術水平以及反六路圍攻的鬥爭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曾中生被捕不久,張國燾又下令逮捕了原獨立師政治委員劉杞,並開出了他的黨籍。在曾中生被捕前夕,張國燾還以突然襲擊手段,要原紅四方麵軍政治部主任張琴秋揭發檢舉曾中生等人的所謂“右派”活動,並要求她交代與曾中生等人的關係,還勒令她寫出《申明書》,公開承認錯誤。張琴秋沒有屈服於張國燾的高壓,堅持真理,事事求實地擺出事實真相,開誠布公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她在《我的聲明書》中寫道:“我曾經同李特同誌談過,我們總覺得這樣將部隊開跑,領導上總是不正確的。”(《川陝革命根據地英烈傳》第62頁。)張國燾礙於張琴秋是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的夫人和她在紅軍中的威望,未敢貿然加害。1933年春,張國燾竟借故撤消了張琴秋紅四方麵軍政治部主任的職務,調任紅江縣委代理書記。至此,所有在小河口會議上反對張國燾錯誤領導的幹部,被殺害、關押、打擊、排斥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