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壯西路軍-五十九、血染“蜂腰”(2)
在西至山丹,東至涼州西四十裏鋪長300餘裏一線,陳昌浩將紅軍由東到西分散布置,擺成一字長蛇陣。21日,總指揮部移駐永昌城。22日,西路軍政委員會發出告指戰員書,號召全軍指戰員戰勝一切困難,建立永、涼根據地,為執行黨中央和軍委給予的光榮任務而英勇鬥爭。
紅軍各項戰鬥準備尚未完成,馬步芳和馬步青就以前敵步騎總指揮馬元海指揮海南警備第1旅、騎5師、新2軍、第100師等主力近10個旅並結合大批民團,集結到了永昌至山丹一帶,擺出與紅軍決戰的架勢。胡宗南的補充旅也抵近涼山一帶,作為二馬的預備隊。一場惡戰就在這300多裏的平川上展開了,許多村子和寨堡晝夜不停地在廝殺,在死人!
損失過半的紅9軍進入永昌城還沒有來得及休整,馬家軍的兩個騎兵旅就分別從東、南、北三麵包圍了永昌城,並隨之發起攻擊。
紅30軍主力於11月22日進至武威西部的四十裏鋪,先頭部隊第89師布防尚未就緒,敵祈明山旅即趕來攻擊。紅軍奮起還擊,經數小時激戰才擊潰敵軍。不久,馬元海又糾集了1個騎兵旅、青海民團、炮兵團、手槍團及地方武裝並結合祈明山旅又向紅軍發起猛攻。馬家軍在強大火力掩護下,派兵炸開了圍牆,隨之潮水般地湧向缺口。紅軍以猛烈的火力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戰至下午,馬元海又增加兵力,從好幾個地方同時炸開圍牆,並投入大量兵力不斷擴大突破口,不久,1個旅的敵人突入土寨子圍牆內紅軍陣地。紅軍與二三十倍的敵人頑強戰鬥,數次肉搏,敵軍在圍牆內丟下數百具屍體後退下去了。下午5時許,馬元海令部下阻止了一支四五十人的敢死隊,用手榴彈開路,用炸藥包炸開了東大門圍牆。馬家軍乘勢潮水般湧向缺口。堅守在這裏的紅軍隻剩下11人,在第1連指導員林玉成的帶領下與敵搏鬥,刀刃砍卷了,就和敵人扭打在一起,林玉成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黃昏時,正當馬家軍攻擊東大門圍牆最緊張的時刻,紅30軍政委李先念和軍長程世才親自率領4個團的兵力向馬家軍發起猛烈反擊,但仍未能將敵逐出四十裏鋪。激戰3天3夜後,馬家軍力漸不支,被迫退走。此戰,紅軍斃敵2400餘人,僅用大刀砍死的就有700餘人。紅30軍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接著,紅30軍主力一部進至水磨關,另一部撤至永昌東南八壩。25日,馬元海又組織了2個旅進攻八壩,紅30軍與敵激戰兩天一夜,最後將敵擊退。
紅88師政委鄭維山
12初,馬元海指揮5個旅和7個民團猛攻永昌以西之水磨關,企圖切斷永昌、山丹之間的聯係,實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紅88師在熊厚發師長和鄭維山政委的率領下,與敵激戰一晝夜,後89師馳援水磨關,終將馬家軍打退。連日來,紅軍布置在城外的警戒部隊常遭凶悍的馬家軍襲擊,損失較大,不得不撤回永昌城內固守。紅9軍和紅88師與西征軍指揮部的聯係通道也被馬家軍切斷。遭到重創的紅9軍與紅88師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堅守著被馬家軍層層包圍的永昌城。12月7日,馬家軍總指揮馬元海親自率領3個主力旅增援永昌,並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東關實施突擊。紅9軍和紅88師重新調整了部署,居高臨下以猛烈的火力予敵大量殺傷,但馬家軍仍蜂擁而至,戰鬥在東關城牆上激烈展開。熊厚發師長親自率領“夜老虎”265團及時趕來增援,終將馬家軍打退。8日,馬元海又從西南攻城,再次被紅軍打退。9日,馬元海又改為從西南麵攻城,仍被紅軍打退。連續數日激戰,紅9軍和88師給馬家軍以大量殺傷,甚至還擊落敵機一架,但是,紅軍再也無力粉碎馬家軍的輪番瘋狂進攻了,部隊疲憊不堪,兵員、武器、彈藥、藥品和糧食等得不到必要補充,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實力日漸削弱。城內各寺廟、空房都住滿了傷員。當初,每個指戰員每天還能吃上一兩頓稀飯,到後來,連一頓稀飯也喝不飽了。到了晚上,寒氣襲來,身著單衣的紅軍凍得不能入睡。極度的饑餓和疲勞,紅軍的體質和體力也越來越差,成批地餓昏倒在陣地上。有的人一天竟昏倒數次。開飯時,大家麵對少得可憐的幾碗照得見人影的小米稀飯,誰也不肯喝,總是你推我讓。有的幹部戰士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就摸鍬築工事,拿刀奮起殺敵人。紅軍指戰員就這樣憑著崇高理想、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在缺彈少糧,孤立無援,極端饑餓和疲勞的情況下,以大刀和石塊同數倍於紅軍的敵人血戰多日,斃傷敵2000餘人。單是永昌東南八壩紅軍與敵激戰兩晝夜,光用大刀砍死的敵人,至少有800具敵屍橫七豎八的散擺在土圍子內外。
在永昌戰鬥激烈之時,馬家軍兩個旅又兩個團數次進襲山丹,紅軍據城固守,予敵以大量殺傷,鞏固了陣地,有力地配合了永昌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