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線——————————
縉王手下的忠心將士們也隨後殺出了京城,投奔魯南的縉王世子而來。淳於釗趁著現在天下大亂、淳於燨的大軍尚未開來,便抓住時機,連日征戰,迅速占領了魯南附近的大片土地,並隨即大規模征兵。因為縉王在魯南地區經營多年,名聲尤佳,老百姓聽說是縉王世子要為父報仇,都十分踴躍地投軍,淳於釗的軍隊實力飛速壯大,不過幾日就擁十萬之眾,雄踞一方。
沒多久傳來消息,淳於燨於帝京稱帝,改年號為盛元,並點起大軍五十萬,命太子監國,奔魯南而來。
議事廳內,眾謀臣眾說紛紜。
一謀臣忽然跪下,神情肅穆而誠摯地說了一通,大意就是:淳於釗也應該馬上即位稱帝,因為淳於燨如今當了皇帝,占了兩大利,一是他標榜自己有討逆之大功,二來在眾所矚目的京城稱帝,住著大晉朝曆來的皇帝們都住著的皇宮,似乎是皇室正統,時間久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說不定就真以為他是真龍天子,咱們這裏反而是亂臣賊子呢,所以,淳於釗也應該立即稱帝,地方遠點沒關係,曆朝曆代中還有以更小的縣城為都府,最後取了天下的。再者,淳於釗稱了帝,有幾個好處,一來表明自己師出有名,因為淳於钜那一脈據說是逃出去了個半歲多的皇長子,但是沒有擁立的人,又有淳於钜那名聲臭大街的爹,隻怕是沒什麼搞頭了。而當初的皇室正統嫡子就是縉王這一脈,淳於釗算是皇嫡長孫,理應承繼大統,而淳於燨呢,不過是普通皇子而已,又不占嫡又不占長,謀害了兄長才坐上龍椅,算是篡位之奸人,淳於釗稱帝後去討伐他才顯得名正言順;二來,淳於燨雖然沒資格當皇帝,但是,他的勢力現在著實大,他手上的朵顏三衛可不是紙紮的,那是有實實在在的超強戰鬥力的。淳於釗麵前的實力,隻能避其鋒芒,這一稱帝嘛,說不準,皇室中還有的皇叔們也起了乘亂造反的心思,紛紛稱帝,正好緩解了魯南的困境,實乃一石二鳥之計。
淳於釗尚在猶豫之間,謀臣們紛紛跪下,一個個說:“臣附議。”
淳於釗的眼睛不禁望向了林默:怎麼辦?這一旦稱了帝,就騎虎難下,再說什麼比翼雙飛之類的話,隻怕是身不由己了!
Ψ本Ψ作Ψ品Ψ由Ψ思Ψ兔Ψ網Ψ提Ψ供Ψ線Ψ上Ψ閱Ψ讀Ψ
林默垂著鴉羽一般的睫毛,略薄的嘴唇微微抿著,一言不發。
淳於釗心中忐忑,便說:“這個事情,容後再議吧,我父王屍骨未寒,我……”
這時,忽然又傳來“噗通”一聲膝蓋落地的聲音,跪地的人說:“臣附議,請世子閣下即皇帝位,以安軍心乃至天下臣民之心。”
是林默!
===================
作者有話要說:這裏是原本的防盜章,增加了500字,謝謝大家對俺的防盜工作的支持。
咳咳,居然大結局還木有寫完,嚶嚶嚶,這麼細節控真是強迫症啊。
122第 122 章
第 122 章
淳於釗緊緊地盯著林默,用眼神質疑他的話:你是真心的嗎?這樣一來,我就和皇位綁在了一起,幾年之內都走不了了,以後的事情就真難說了!
林默垂下眼眸,再次清楚地說:“請世子閣下即皇帝位,以安軍心乃至天下臣民之心。”
其他的謀臣亦是紛紛附和,烏壓壓跪了一地,眾人長揖不起,大有淳於釗不答應就不起來的架勢。
淳於釗固執地盯著林默,捕捉林默的視線,林默則固執地低著頭,不與他的視線接觸。
謀臣們都詫異了起來,這勸進皇帝位嘛,按著禮節,是要搞三次的,頭兩次,新君都要拒絕,擺擺樣子,顯出自己天潢貴胄的氣度來,一般到了第三次,新君才會說些什麼:“遺命在躬,不敢固遜,勉所以請”,接受眾人的勸進。可是這一次,勸進了五六次了,這縉王世子還神叨叨地推辭著,可真是奇怪了。
一位年長的謀臣忽然老淚縱橫,在地上“咚咚咚”地將頭叩得山響,說:“世子閣下,請您想想王爺以往的胸襟抱負,不要再推辭了啊……”
淳於釗心中一痛,是啊,成為天下之主是父王一生的夢想,卻在最後一刻戛然而止,壯誌未酬身先死,若是我即了皇帝位,就可以為父王上諡號,追認他為某某皇帝,也好圓他一個夢想,略盡一點人子之心。再者,父王去了,我就是家裏的頂梁柱,這種時候我不出來挑起這副擔子卻又怎麼辦呢?
恰在此時,淳於釗的幼弟淳於鋌飛奔而入,抱住淳於釗大哭著說:“大哥,母妃她……”
縉王妃因為哀痛過度而病倒,又因為在戰時,沒能得到很好的醫治,以至病情惡化,並於當夜撒手人寰。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淳於釗和弟弟妹妹們就成了無父無母之人!其中,最小的孩子淳於鋌才不過九歲。以往金尊玉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