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還有人在幫趙構開脫。

這種聲音很長時間都沒有停歇,甚至在趙構上朝的時候,都聽到過這種聲音,但那些隻是竊竊私語,一看到他來了,就馬上閉嘴。

趙構有些愜意的想:同樣是殺人,當初殺那個人的時候,聽到這種聲音,心中就好像被刀割一般,終身都不能夠安寧。卻如今,聽到這種聲音,竟泰然自若,絲毫不能夠撼動自己內心半點。

他有些出神的看著殿中的柱子,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個玩笑:莫須有的風波冤獄,唯一的好處,就是讓自己更加的無恥不要臉。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沉浸在什麼美好的事物之中。

隨即,他回過神來,神色漠然:“兩位天眷以上皇禮安葬,這件事情到此結束。王樞密,嶽飛何時班師回朝?”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唯唯的四個地雷~麼麼

另外,今天和明天,作者都在外地,留言可能沒法及時回複了,還請諸位見諒。

☆、謎底

樞密使躬身而出,道:“回陛下,剛剛收到嶽少保的奏報,他已於十五天前班師,算算日子,大概再等半個月,他就到了吧。”

趙構的雙眼微眯,他看著殿外漏盡的陽光,灰塵在這些光束中跳躍,仿佛飛舞的精靈。他的鼻尖甚至聞到了春日花的香味。

趙構想起嶽飛曾經說過的話:它時過此,勒功金石。

趙構決定送給此次的大功臣一個讓他喜歡的禮物。

當嶽飛率軍抵達黃河渡口的時候,他忽然意外的看到了對岸新立了一個石碑,石碑上的字,異常熟悉。

嶽飛跳下馬,朝著那石碑走去,上麵的字跡溫雅,刻著一首字。

“將軍提三軍雄師,討蕩賊穴,蕩清天下,內安百姓民心,外揚中華威風,使君上枕虞,社稷無憂,立當世之奇功,建萬世之偉業。朕每思之,心向往之,唯精忠嶽飛也。”

落款是:炎興八年春三月二十八日,書與黃河岸邊。

末尾畫著趙構專用的押。

嶽飛一時之間感概萬千,他在石碑前立了一會兒,回顧左右道:“我知道近日有些不利於陛下的謠言,但從今往後,不準再提。”

王貴一直跟隨嶽飛左右,這個時候忽然開口問:“大哥,陛下如此厚恩,你還打算辭官歸田嗎?”

嶽飛心頭一陣茫然,他搖了搖頭,說:“不知道,等見了陛下再說吧。”

趙構自在城樓迎接,將眾將迎入城中,接風洗塵自不必提,酒宴上趙構滿眼都是笑意,絲毫不掩飾他剛死了父親大哥。

嶽飛看著趙構微微蹙眉,趙構亦看到了嶽飛的神情,他有些挑釁般的朝他挑了挑眉,嶽飛隻能夠無奈的笑。

此次北伐成功,各人都按功封賞,功勞最大的嶽飛也不例外。第二日上朝的時候,趙構宣布此次各人的封賞,以嶽飛最多,封萬戶,拜太尉。

如同趙構所預料的那般,嶽飛當時就請辭,執意不肯受,趙構不置可否,命其站在一側,又封了其餘諸人,才對嶽飛道:“嶽卿既不肯受,待散朝後且留下,朕先前答應過你的話,該說了。”

嶽飛便立在一旁,心中些微有些忐忑。他一會兒擔心等散朝後趙構會為難自己,一會兒又微微抬頭去看趙構,見到身穿紅紗的皇帝今日顯得格外清俊。

等了很長時間後,才散了朝,趙構將嶽飛請入內殿,換了一套淡褐色的常服,對嶽飛笑道:“你還是和以前一樣,給你的東西既然不肯要,朕也不強人所難。你想要什麼,說出來,隻要不太過分,朕都答應。”

嶽飛見趙構笑語盈盈,臉上絲毫不見半點神傷之色,便道:“看到陛下心情很好,臣就放心了。沒什麼想要的,陛下還記得答應的事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