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1 / 3)

論聲音很低,還是清清楚楚的鑽進葉昊天的耳朵裏,他心如刀割,胡亂吃了幾口飯就回房間了。

葉昊天打開書,先從頭到尾翻閱一遍,發現沒有一副圖畫,全是築基,爐鼎,鉛汞,嬰兒,元嬰,出竅,寂滅,大劫,虛空之類的詞彙,語言艱澀,其意難明。全文約五萬字。葉昊天花了一個時辰才將其勉強背誦下來。又花了一個時辰仔細琢磨,心裏模糊有個印象,卻又說不出是什麼。

此後的十天,葉昊天一直沉迷在書裏。

臘月二十,葉昊天回到長沙城。城門依舊,兵丁跟往常差不多了。他的圖像被掛在城頭,隻不過沒幾個人去看,因為那裏掛著的少說也有二十餘張,都是江洋大盜,采花淫賊之類。他帶了麵具,從容進入城門。

進了城,先找了一家普通的客店安頓下來。他按捺下想回蘇府查看的念頭,因為可能還有人在那裏監視著。他唯一想作的是找到那個算命的老人,那不是一個普通的算命先生。因為那靈符竟然能瞞過棺木中的超級高手,可見他在符咒方麵的研究非比尋常,說不定是符界元老。

葉昊天滿城尋找,過了五六天也沒有找到。隻得放棄。

年關已近。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外出的人逐漸減少。往日喧鬧的街道清靜下來,清脆的鞭炮聲卻傳入耳中,其間夾雜著兒童的歡笑聲。葉昊天遙望城南如黛的遠山,心頭湧出幾句話“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沙夜半秋,風前幾人老”。“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雪花飄飄,銀裝素裹,室內火爐難敵門縫裏湧入的寒氣。在別人的歡聲笑語中,葉昊天一個人在客店中度過了他有生以來最冷的年關。

第 二 章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

正月初九。大雪還未化盡,嶽麓書院門口聚集了上千的學子。這些學子都是全國各地趕過來的。大多是湘贛人士,也有川陝豫皖的書生,甚至有人不遠萬裏從嶺南趕來。因為嶽麓書院為天下五大書院之一,每屆的進士大比都有十餘人入圍,在百人的進士中比例極大。所以天下聞名。書院收費極貴,三年學習要交五百兩紋銀,單是報名費就要十兩銀子。然而每年想入嶽麓書院的人還是有幾千人,畢竟一旦高中進士,飛越龍門,就可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想進書院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每年嶽麓書院隻收兩百人。

今年已經報名的有兩千八百人。外麵的千餘人是還在等待報名的,估計總數將有四千人。葉昊天也在等待報名的人裏麵,今天他戴上另外一個麵色蒼白的麵具,身著一襲藍布長衫,長衫半新不舊,洗的略微有點泛白,肘部還有個大大的補丁。他排在隊伍的中間,報名的時候用的是李昊。交了十兩銀子,領到一個號碼,寫著三千四百二十一號。有人通知他明日上午巳時來初試。今年的考試分初試,複試和麵試三關。

第二天早上,葉昊天緩緩用完早餐,慢步來到嶽麓書院考場,這是一個可坐千人的大殿,擺滿了一排排的桌椅,可以隨便入座,裏麵早早地坐了很多人,隻有寥寥幾個空位。葉昊天在後排找個座位坐了下來。

等了片刻,有個老先生走到前台宣布巳時已到,考試開始,限時一個時辰,然後朗誦了幾條考試紀律,大體是交頭接耳者,試圖抄襲者一經發現取消資格。試卷發下來,葉昊天略一瀏覽已知大概。共有三十個題目,每題一句話,有個空格需要填寫。分別取自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中庸、大學等。比如第一題極其簡單,取自書,“關關(),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