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2 / 3)

很多人一看第一題就樂了,每個人都露出笑意,考場略顯輕鬆,不過漸漸的大家就笑不出來,因為有的題目實在難答。比如有一題出自書,“天發殺機,鬥轉星移;地發殺機,()”。

葉昊天從容不迫,一一答出,至最後一題出自書“君子貧窮而誌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他知道應該填容貌不枯,故意寫成容貌不俗。他不想過於引人注目。盞茶功夫他已完成。抬頭看時,有人抓耳撓腮,有人揪發垂首,有人抬頭望天,有人閉目苦思。他略待片刻,按規定將試卷翻過來扣在桌上,緩緩起身,離開了考場。

一夜無話,第三天是正月十一,晨時,葉昊天來到書院門口,已經有很多人在看榜。幾張大大的紅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號碼。從一號到三千九百八十號的成績都羅列出來。二十五分以上者入選,共有八百三十二人,凡是入選的人員名字全部列出,未入選人員則隻有號碼沒有名字。葉昊天得分二十九分。滿分的竟然有兩個,一個叫羅開山,一個叫殷東平。

然後是複試。複試要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是考中庸之道了。限時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其實很短暫,因為進士大比是六個時辰。眼看時間匆匆,眾人都在奮筆疾書,他卻遲遲難以落筆,家族大劫,滿腔憂怨,何為中庸?眨眼一個時辰過去了,葉昊天不再猶豫,手腕輕抖,蠅頭小楷源源不絕。當他停下來的時候,發現竟然隻用了半個時辰。待墨跡略幹,他轉身離開考場,絲毫不願回頭。

兩天以後,正月十三日,嶽麓書院入選的兩百人名單已經出來了。

葉昊天排在第五位,前兩位竟然還是羅開山和殷東平。

考試並未結束,最後是麵試。雖然這兩百人已經可以全部入選,但還要經過麵試挑出最優秀者。最好的四十人進入準進士班,剩下的一百六十人進入準舉人班。準進士班人員將配備最好的教授,可以自由查看一切圖書資料,學費減半,但要求考中進士十年後捐獻學院銀子兩千兩。

到葉昊天麵試的時候,題目很簡單。三位教師在座,一個筆錄人員。首先主考教授問:“你是哪裏人士?“葉昊天不慌不忙回答“嶺南人”。教授說:“我看了你的文章,文采飛揚,才華橫溢,比第一第二的文章還好,唯一缺點是略有滯塞之感,似乎意氣微有不平”。葉昊天答道:“學生久居嶺南,地薄民苦,眼見汙吏橫行,心內頗為不平,更兼長途跋涉,中途染病,故失平和中庸之道,望老師見諒”。主考老師看了看他蒼白的麵色,未再詢問別的,隻是勉勵了他幾句,發給他一個金色的牌子,告訴他已經進入準進士班了。

準進士班的學子休息的地方每人一個房間。準舉人班卻是兩人一個房間。學習很簡單。每天上午巳時開始,上課一個時辰,專門有教授講解進士大比需要知道的學問,其餘時間自由安排。平時有問題可以去問教授。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葉昊天到書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藏書館在哪裏。有人告訴他,離宿舍很近的一棟竹林掩映中的小樓就是。他掛上證明身份的牌子就向那小樓走去,沒有攜帶任何筆墨紙硯。

藏書小樓有兩個管理人員,一個是留著長髯的老夫子,還有一個年輕的夥計。葉昊天向他們展示了金色的牌子,他們就打開藏書室大門讓他進去自己翻閱。藏書室有二十餘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很多高高的書架,書架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房間裏還有一些桌椅,那是供人翻看圖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