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母見了媒婆,喜得心花怒放,當下便允了。兩家便依照規矩,走了程序,給薛蟠和夏金桂定了這麼親事。
薛蟠心裏惦記著夏金桂,好不容易才將她娶到家裏,對夏金桂百般愛憐,洞房花燭夜自然是圓圓滿滿,歡喜地不行。
那薛蟠就是個見一個愛一個的貨色,剛剛成親的時候因著貪圖新鮮,對夏金桂是好,等過了一陣子,便又惦記起了倒黴的香菱來。
夏金桂性子厲害,哪裏能夠容忍薛蟠吃著碗裏的還看著鍋裏的,便和薛蟠鬧騰起來。
薛姨媽心疼兒子,但更加心疼還沒到手的夏家家業,便罵了薛蟠一頓,給夏金桂撐腰。
薛蟠雖然糊塗不堪,但對薛姨媽的話還是聽從的,便不敢再和夏金桂發脾氣。
夏金桂本來以為嫁到薛家是來享福的,沒想到赫赫有名的“珍珠如土金如鐵”薛家居然過得也不過如此,薛蟠又貪花好色,看上了自己的陪嫁寶蟾,和她勾搭上了,頓時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她在家裏說一不二慣了,便三日一大吵、五日一大鬧,將薛家鬧得人仰馬翻,不得安寧。-思-兔-網-
薛姨媽見她這幅性子,倒覺瞠目結舌。四大家族的女孩子,便是再厲害,也是鬥心眼,誰也不會說搞得跟潑婦罵街似的,偏偏夏金桂做的出來,若是惹了她,不管什麼難聽話她都說得出來,還會撒潑裝賴。自己在王家和薛家學到的這些東西,到了夏金桂跟前,是一點用處也沒有,隻有甘拜下風、自愧不如的份了。
潘金蓮對於賈寶玉駁斥夏金桂的做法,心裏是不以為然的。原因無他,對付像薛蟠和薛姨媽這樣的人,尋常的做法是不行的。更何況,人家好好的一個女孩子嫁給你,是要你疼愛憐惜的,可不是要你打罵算計的。
香菱再是無辜可憐,沒有絲毫爭寵之心,但在夏金桂眼裏頭,還是個勁敵,且又是薛蟠打著服侍薛姨媽的名頭買來的,後來給薛蟠當屋裏人的時候,薛姨媽還擺了幾桌酒,明公正道的成了薛蟠的人。
這樣的人若是留下來,難保不和薛姨媽一條心,至少也不會和自己同心,不趁早打發了,難道還要留作後患不成?
薛姨媽這樣虛偽的人,還真是就該娶個夏金桂這樣彪悍不按常理出牌的兒媳婦。尋常的女兒家碰到這麼一個口蜜腹劍、兩麵三刀的厲害婆婆,隻怕是連嫁妝都保不住了,得虧夏金桂性子烈,才沒被薛姨媽拿捏住,反倒把薛姨媽氣得心肝兒疼。
想要人家的家業,也得看看你有那個本事沒有。想到這裏,潘金蓮還真是想要看看薛姨媽如今後悔的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好心好事自有好報
次日一早,林黛玉那裏就打發了一個老嬤嬤來送請柬,說是請潘金蓮到林家一聚。
潘金蓮笑著問那嬤嬤林黛玉這一向可好,都邀了誰?那嬤嬤答道,還請了榮國府的璉二奶奶、三姑娘、四姑娘。潘金蓮心中明了,大約是張嬤嬤的兒媳婦兒說了什麼與王熙鳳,王熙鳳這是尋了林黛玉來給自己撐腰呢。想想也是,孫紹祖與榮國府結親,目的不是就為了攀附富貴?隻看自己與林家、楊家交好,孫紹祖也不好太過分。便說自己明日一定過去,又叫司棋給了賞錢,才打發了那嬤嬤。
到了次日,潘金蓮帶了司棋和繡橘就往林家去了。幾人說些閑話,因林黛玉的婚期定在年後,幾人不免又說起林黛玉的親事來。
林黛玉的這門親事,其實還是她姑媽楊太太的手筆。
林如海早就開始暗暗留心與林黛玉年齡匹配的上佳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