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好像出身榮國府有多麼了不起似的。到底是個小婦生養的,休說別的,隻這一點,你我就比她強上千百倍了。”
這倒是真的,韓氏之父到死也就是個秀才,韓大郎連個秀才都不是,又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也沒有那多餘的銀錢來討小老婆,韓氏與韓玉恒都是嫡出。
時人看重嫡庶之別,任是你再美貌,再有才,再賢惠大度,是如何如何的好,隻要一提起出身來,庶出的總是在嫡出的跟前抬不起頭來。旁的事情倒是還好說,隻是這婚嫁之事上頭卻是最為明顯的,嫡出之女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是司空見慣的,若是有那等出色的,高嫁也是常見。然而若是庶女,高嫁你就別想了,門當戶對的人家也不願意娶你,當然若是你願意去給人當小妾姨娘那又是另外一說了。即便是榮國府門第不差,又出了一位貴妃娘娘,然而賈迎春和賈探春這樣的庶女想要嫁給同樣高門大戶的人家給嫡出子當正妻,難度那真是相當大。
別看韓氏和韓玉恒娘家不顯,自打見了潘金蓮,在鬥爭中也沒占上什麼便宜,然而隻要一提起嫡庶之別,心裏頓時覺得自己占到了上風。這就是庶出女子的悲哀了。
韓玉恒容貌不如潘金蓮,氣度不如潘金蓮,娘家也不如潘金蓮,前次使出渾身解數勾引孫紹祖,又沒能成功,本來心中正覺得沒底,如今終於能壓潘金蓮一頭,心中也覺得解氣,忙附和道:“姑姑說的是,賈氏就是個從奴才秧子腸子裏爬出來的,哪裏算什麼大家閨秀了,虧她平日裏一副趾高氣揚樣子。如今她有這麼一門好親戚,等會兒我們見了她,倒要好好看看她,還得意不得意的起來。”
韓氏笑道:“就是如此。賈氏忘本,居然忘了自己的親娘,不願意認何大郎,我們韓家可是好人家的教養,哪裏能見了親戚上門還不相認呢?恒兒,快隨我一起去見你嫂子的娘舅去。”
韓玉恒見韓氏話裏有話,笑道:“姑姑仁慈,想必那何大郎也會感念姑姑,也正好教教我那嫂子要如何做人才好。”
韓氏便使人去門房上接何大郎,自己隨後就帶了韓玉恒往正廳去了。
那何大郎在門房上等了半晌,好不容易等到有人來迎接自己了,忙站了起來,又覺得太急切了些,便又坐了下來,翹著二郎腿問道:“我那外甥女兒怎麼沒來?”
來者正是韓氏身邊頗受重視的老媽媽,她見何大郎如此做派,渾然不是個正經人家的男子,心中也覺得十分瞧不上,然而韓氏親口吩咐她來,隻得陪著笑道:“何家舅老爺想必不知道,老奴並不是大奶奶身邊的人,而是我家太太聽說舅老爺來了,大奶奶又不肯相見,覺得不妥,這才派了老奴來。舅老爺快隨老奴來吧?”
何大郎一聽這潘金蓮居然不肯認她,登時火冒三丈,厲聲道:“不肯認我?難道她忘了昔日是如何從我妹子腸子裏頭爬出來的?真是忘恩負義!”
那老婆子笑道:“大奶奶年輕,舅老爺日後再說她就是了,還是快隨老奴來吧,免得叫我家太太久等。”
何大郎雖然滿心不甘隻有一個老婆子來迎接自己,可一想正主兒潘金蓮拒不相見,還是不要得罪了孫家太太為好,忙隨著那老婆子一同去了。
何大郎與老婆子剛一動身,方六家的派來盯梢的小丫鬟忙一溜煙地將消息往潘金蓮處回稟。
潘金蓮聽得韓氏上鉤,心中大樂,心話兒,何大郎哎,你這輩子總算做了一件好事。
作者有話要說:換好了,多了幾百字。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那何大郎一路上左顧右盼,打量孫府布局,不由得暗暗點頭,心話兒,雖說比不得當年榮國府豪奢,也算是不錯了,到時候隻要自己擺出一副沒錢的樣子來,想必孫家怎麼著也要給自己一筆銀子,又夠自己逍遙一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