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鉤沉1949 第二節 君臣(3 / 3)

何應欽靈機一動,不大不小的先推了一個太極球出去。另外他雖不太喜歡戴笠,但這些年近衛隊在抗日戰場上喋血拚勇、屢立奇功,其中不乏軍統的協同和配合,許多事兒事後都是軍統頂的缸。這次他還想如法炮製,不但想讓軍統為此事事後頂缸,還想私下和戴笠商量一下,看看軍統能不能幫忙偷梁換柱替近衛隊把這事給辦了。何應欽一瞬間就想好了方略,他知道戴笠正為他手裏的那二十多萬遊擊軍的人馬編製鬧心呢,這次隻要姓戴的不是獅子大開口,他咬咬牙打算就給他兩個番號,當然隻能是臨時編製。隻是此事要謀略得宜,否則會觸了蔣公的逆鱗。

君臣多年,蔣介石如何不了解何應欽的這點算計。

他皺了皺眉,道:“2個月可能時間太長,我恐中共方麵會有所察覺。我會讓嶽軍、文白他們盡量拖延時間,爭取1個月應該不成問題。我知道時間非常局促,也隻有辛苦敬之你了。”

蔣介石停頓了一下,盯了何應欽一眼,語氣稍重道:“此次行動,雨農和祖燕那裏一概不許介入,這次就由近衛隊獨立完成使命。”

何應欽聽完一愣神,未及反應過來,就見蔣介石狡黠的目光一閃,繼而一抹寒光倏地斂去。

何應欽心裏立時一沉。以他多年伴君左右的經驗,迅速揣摩出蔣介石的真實意圖。隻是一念迭起,何應欽立感脊骨發寒,惴惴惶然。

身居官場顯位多年,他熟知規則和帝王之術。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有一些不能示人,也絕對不能記入史書的秘密。而那些秘密的參與者注定要成為秘密的殉葬者,因為隻有死人才不會有大嘴漏風泄密之虞。那支神蹤詭秘、鐵血忠勇的近衛隊八年來執行的諸多任務中,就有許多是不能示人、不能入史、永遠也不能說出去的秘密。

何應欽心裏雪亮。以蔣介石的梟雄本色,他絕對不能容忍知曉他和國家太多最高級別機密的小人物存在下去,他認為隻有死人才會讓他安心。借近衛隊的手和技能狙殺毛澤東,然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意想不到的屠殺。之後安個理直氣壯的罪名,既有借口,又占大義之名,一舉解決保密問題和中共的隱患問題。他蔣介石這招真夠陰的。

“殺毛就是剃毛,”蔣介石狠狠地咬著假牙說到,“我看此次行動就叫‘理發行動’吧。敬之你速去辦理,中間不要假他人之手。讓近衛隊盡快歸巢,他們幹這個經驗豐富,回來後就讓他們盡快擬定詳細的行動方案,執行區域就在重慶,你直接向我彙報。”

說完,蔣介石拍了拍何應欽的肩膀,語氣懇切道:“國家是否能早日統一,全賴敬之一人之擔當了。”

“請委座放心,應欽定不負委座厚望。”何應欽鎮靜的答道。

走出房間,何應欽後背的軍裝已被冷汗浸濕。

自古伴君如伴虎啊。想想剛才委員長眼中閃過的殺機,他的心就是一抖。身為近臣,他經手和掌握的秘密太多了。他清楚,知曉了朋友的一些秘密,可能隻是有一些心理負擔;但知曉了君王太多的秘密,那就是一種罪過了。一時間,他的心冰涼冰涼。

否極泰至!想想自己單單掌理軍政部就15年,現下又以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之職榮膺中國戰區受降主官,接受日本投降,定會隨這份殊榮載入史冊。自己人生已至峰巔,該藏鋒露拙以保平安了。

可是近衛隊怎麼辦?

如今硝煙未散,戰塵未消,他蔣介石就迅疾出手,使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手段,確實讓何應欽措手不及,同時也讓他心悸不已。既然國共必將開戰,黨國內部必傾軋紛爭是非迭起,此時遠離君側不失為上策,不妨借用近衛隊……

何應欽心中計較著,上了專車,絕塵而去。

喧囂燠熱的重慶夜晚已悄悄的籠罩了一層陰霾。

山城山雨欲來,風正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