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美洲-第二十七章:老兵不朽(四)下(3 / 3)

據說為了躲避追捕,科隆納改變了外貌,增加了體重,留起了長頭發和絡腮胡子。但是向來敢作敢當的他卻聲稱自己與艾利納克的死毫無關係無關。與上屆政府在科西嘉問題上的作為相比,科隆納的被捕令本屆法國政府備感鼓舞。更令時任法國內政部長薩科齊再度成為了媒體的焦點。麵對法國媒體的聚光燈,薩科齊當時顯得頗為淡定:“對法國來說,這是個重大新聞。經過日日夜夜艱苦的努力,我們做到了我們所保證過的事。”但他拒絕就此事件的影響作出預言,他說:“我不能預言任何事情。”

而科隆納被押送往巴黎接受審查的同時,法國政府在科西嘉島就該島的行政機構改革方案舉行全民公投,法國總統希拉克曾呼籲科西嘉省的19萬多選民支持此次公投,以便結束當地的分離主義暴力事件。在科隆納落網的背景之下,民意調查顯示51%到55%的當地選民支持進行改革。本次公投將改革科西嘉省的政治體製,建立一個執行委員會來管理該省的事務。這個新的機構將有權征稅,在過去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務方麵,委員會將擁有較大的控製權。這種對地方自治的放權對於傳統上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的法國政治體製來說具有極大的指標意義。

對此法國左翼政黨的人士紛紛表態,指警方逮到這名主張采取暴力手段尋求科島獨立的民族獨立運動領袖,目的在以障眼法向法國民眾討好,同時影響星期日的公投活動。 而取消當地三個地方議會及三個行政單位,以單一的議會及行政機構取代。則是希拉克所領導的法國右翼政黨希望藉此推動地方分權的目標,提升科西嘉的經濟發能力;這種改革將助長獨立運動的氣焰。

但是公投的結果卻出乎了希拉克的預料。法國科西嘉島阿雅克肖市約1萬名民族主義者隨後在伊萬.科隆納的妹妹—克裏斯蒂娜.科隆納的帶領之下舉行遊行示威,抗議警方逮捕她的哥哥,並與警方發生激烈的衝突。衝突是在示威者行進至政府大樓前,向防暴警察投擲石塊並遭警方驅散時發生的。衝突中,憤怒的示威者點著了一輛警車,砸碎了商店櫥窗,並放火焚燒城內的垃圾桶。警方使用了催淚瓦斯,最終驅散了示威人群。隨後以權力下放為目的的行政機構改革舉行公民表決遭到了科西嘉人的否決,顯然科西嘉人要的不是所謂的自治權力,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不過對於薩科齊而言,當時的科西嘉公投完全是希拉克的煩惱,而他則借由逮捕“法國頭號通緝犯”—伊萬.科隆納撈足了政治資本。但是他並沒有想到本應在法國本土的監獄之中服刑的伊萬.科隆納最終竟能逃出生天,並重新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麵上。有趣的是雖然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曾經發生過一係列嚴重的暴力事件,但是在伊萬.科隆納掌管“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之後科西嘉追求獨立的運動基本上還是和平的,其領導人之一的伊萬.科隆納甚至還被稱為是當地人認為是“科西嘉的甘地”和羅賓漢式的俠客。而經過了多年的階下囚的生活之後,伊萬.科隆納顯然改變了他的初衷。

“對於巴黎那些卑劣的政客而言,和平的方式永遠無法成功。我們必須拿起武器,去奪取屬於的權力。不僅如此,我們將和所有和我們一樣仍在接受著法國人統治的殖民地人民並肩作戰。阿爾及利亞和越南才是科西嘉人民最好的榜樣。” 在伊萬.科隆納的慷慨演說的背後,是巴黎市中心從淩晨時分突然出現在街頭的規模龐大的遊行隊伍,和包括法國各主要海外領地獨立運動領導人在內的由伊萬.科隆納組織的“反法獨立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