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寧夏。阿依莎依依不舍地把黃錚送到了門口,逐漸隆起的小腹讓她越來越依戀她的男人,可她知道留不住他,即使是在中日戰爭結束、東南亞戰爭陷入僵局時總司令也沒閑著,北平、寧夏、朝鮮、日本、新疆四處奔波,除了指導救國軍應對戰爭,中國的戰後建設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始終困擾著他。這次是黃錚留在寧夏時間最長的一次,這說明他要離開很長時間,這一點劉益禮也知道,所以親自送他到機場,她也很忙,雖然她把楊偉、王靜等人都調到了身邊工作,但很多工作還是離不開她的。
“你對英國新成立的戰時內閣怎麼看?”裝甲車上,劉益禮依偎著黃錚問。
“他們會極力煽動美國參戰,東南亞的英軍會發動一輪反擊。”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黃錚,按照他對丘吉爾的了解,在他的指揮下保守的英國人會試圖擺脫被動挨打的困境,關鍵是在它們會在何處發動怎樣的反擊?劉益禮和聯合政府都把黃錚的判斷作為風向標,救國軍也對他的預見及決策能力深信不疑,但他對戰爭將走向何處及國際形勢怎樣變化都充滿了迷茫,曆史已麵目全非,敵人和朋友已錯位。蘇芬戰爭是個訊號,歐洲大戰即將全麵爆發,人們往往把德國入侵波蘭作為二戰的起點,對於中國來說世界大戰早就開始了,多年來中國人民沒有停止過為民族解放而戰鬥。現在黃錚考慮最多的是:中國怎樣在這場浩劫中爭取到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從而在戰後一躍成為主宰世界的力量。這促使他建立一個更大的防禦圈,救國軍占領日本後,東海、黃海已成為中國的內海,從最北日本的千島群島開始向南,北海道島——本州島——琉球群島——台灣一線,形成了一個東側外海防禦圈,缺口就是被蘇聯侵占的西伯利亞地區,庫頁島成為鍥入蘇控區的一把尖刀;在黃錚心中的宏偉藍圖上,南海也是中國的內海,美控菲律賓成了一個無法彌補的缺口,也是救國軍南進的絆腳石。中國與美國無領土之爭,表麵上可以相安無事,但救國軍宣布對原日控北馬裏亞納群島(包括塞班島)擁有主權,雖沒有派兵駐守,勢力範圍已經與美控關島一下子拉近了幾千公裏;如果救國軍繼續南進占領荷屬東印度,美控菲律賓就會被救國軍勢力包圍。美國人很快就會意識到救國軍的威脅和強大,是參戰還是繼續保持旁觀?美國人的底限是什麼?這些黃錚都不知道。
劉益禮沒再說話,她的問題已經引起了黃錚的沉思,直至到機場看到正在集合的警衛連才想起有筆帳要算,扳起臉正色對黃錚說:“你把辛辛苦苦培訓出來的女兵當禮物送人,有沒有經過我同意?”
“別那麼小氣”
黃錚自知理虧,他把警衛連的女兵二排劃給自願留在日本工作的顯玗指揮,把一排留在寧夏保護阿依莎,又指使唐春華以三排(男兵排)為底擴充警衛連,他要的是一支隨時能上前線的隊伍,雖然原來的女兵都不是繡花枕頭,但很多方麵不可能與男兵比,救國軍也從未讓女兵上過正麵戰場。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想些什麼,還敢說我小氣,警衛團是我作主的,你把兵還我。”劉益禮抓住突破口不放,看到黃錚作了一個投降動作,繼續說:“我要撤了唐春華的連長職務,降為副連長,調傅亞芬(她的衛隊長)任連長,小蘭任機要處處長兼任我的情報員。”
“同意”
“還有”黃錚想下車逃走卻被劉益禮拉住,突然撲進他懷裏,用隻有他能聽見的聲音呢喃:“我知道沒人能管住你,但你不能忘了你的使命和責任,更不能忘了你即將出生的孩子,這份報告你有空時看一看。”
23日,英聯軍退守吉隆坡防線,從本土調來的援軍主力第11師、第16師也趕到了前線投入防禦,英聯軍終於守住了防線。綜合了各部的報告,帕西瓦爾認為救國軍的海軍陸戰隊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英聯軍的潰敗原因是在猛烈的海空火力襲擊下的驚慌失措,重城哥打巴魯、海空軍基地檳城都是英軍主動放棄的,救國軍雖然有裝甲部隊但不多,有些還是英式坦克,裝備了裝甲兵的英軍主力師投入戰鬥就穩住了戰線,等荷蘭的援軍趕到即可以發動反擊。不過他沒高興多長時間,救國軍空軍對馬來半島尚未被地麵部隊占領的機場和新加坡航空基地進行多次空襲,大英帝國的空軍已損失殆盡,救國軍已開始使用英軍在檳城建設了多年的空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