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不對勁”,宋宸雖然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但是已經斷定了爐子肯定是有一點問題的。
不過既然一時之間想不出來,那麼還是得燒一下看看,真發現不了也隻能作罷,總不能沒有問題就非要找出來瑕疵。
“黑鐵,拿些木炭過來”,冶煉金屬需要大量的木炭,一般都是就放在不遠出來的柴房裏的,要用的時候倒也方便。
至於這個爐子的蓋子也早就做好了,和爐子一比,蓋子做起來可就容易的多了,蓋子就是一塊青銅板,然後中間會有一個洞,這是留著燒水的,不過洞也不是很大,不用的時候也能用銅板或者陶板蓋起來。
蓋子的右上角是一個凸出來的管子,長度也就是十厘米的樣子,這就是用來通風的了,雖然比較短,但是後麵可以用其他的管子接起來,就和之前做的蒸餾器一樣,不管是用竹子還是陶管,將它接到外麵去就好,這樣燒起木炭來幾乎是不會再有什麼安全隱患了。
黑鐵不僅將木炭直接拿了過來,順便還給他們點燃了,高爐的火還沒有完全熄滅,放進去很快就燒了起來,然後放進盆子裏麵直接就倒進了爐子裏麵,這一片雖然四處都漏著風,但周圍的幾個窯都在燒著磚頭,高爐也還沒有熄滅,所以溫度沒有那麼低,幾人又是隻好將這個爐子抬到了距離最近的一間空房子裏麵。
由於爐壁不是很厚,而且蓋子也沒有蓋住,所以溫度很快就散發了出來,周圍一圈都是暖洋洋的,效果目前看起來還算是可以的,這也才是剛開始呢,要是時間再長一點,房間再關好,效果應該還會好上不少。
就當宋宸也覺得這個爐子已經沒有什麼問題的時候,突然一拍大腿,這個爐子好像沒有灶口啊,想要往裏麵加木炭就隻能從最上麵加,沒有進風口那就隻能是加多少就燒多少了,而且必須得敞開蓋子才行,這樣一來,弄個管道的豈不就是一點用都沒有了。
幾個人也都是部落裏的老師傅了,誰能想到集體將這個問題給搞忘記了,聽了宋宸的話之後,幾人當場也就醒悟了過來,都是尷尬的撓了撓頭,這還好宋宸將問題給發現了,要是沒有發現都按照現在這個做出來,後麵可就麻煩了,部落裏現在可沒有能將這樣的青銅給切卡的水平,到時候就隻能采取回爐重造的方式了,那麼之前做的所有模子可都得重新來過,工程量不可說不小啊。
但是問題發現了也好解決,需要回爐的也隻有現在的這個了,而且這個本來也就是做出來試試看的,就當做沒有做成功好了,至於解決的方法也不難,後麵做模子的時候這一塊填實就好,或者是模子還是這樣的做,後麵再做一個板子放在這個位置就好,由於灶口還是需要一定的高度的,所以宋宸還是更加的傾向於後一種方法。
模子想要在中間突然就凸起來一塊,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是這樣做了以後就不好找平了,反而會影響後麵的鑄造,但是要是用板子插進去可就方便多了,做一塊這樣厚的陶板對於陶和瓷兩人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雖然模子之間的縫隙不能做到完全一致,但板子可以稍微薄一點,然後再更具具體的情況貼上去,反正也是一次性的,隻要在澆築的過程中不掉就好,不過具體采用什麼方法還是得看陶和瓷,他們倆才是真正做這些東西的人,隻要兩人覺得好用那就好。
多烤了一會兒,周圍的溫度果然又是上升了一點,至少現在周圍一米左右的地方都是能夠感覺到有溫度,這個範圍白天取暖也差不多,而且後麵肯定是要比這個範圍大的,加了灶門之後,還會更熱一點。
“神使,這個灶門是不是可以多做幾個”,烤著烤著,黑鐵就說出來這個意見,大多數的灶都是一個門,所以宋宸下意識的就準備否定黑鐵了,但是轉念一想,這個既然是用來取暖的,那麼灶門多一點豈不是升溫要快上不少。
反正到時候這個灶門肯定是能夠調節的,多做幾個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啊,想通了之後,宋宸看向黑鐵的眼神也開始有些不一樣了,能想出來這個問題,就說明黑鐵剛才肯定是在認真的思考過的,而且已經開始想象後麵取暖的樣子了,這才是宋宸最欣慰的地方,隻要能夠獨立思考,就說明黑鐵已經能夠有獨自撐起來青銅冶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