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靠近趙似,壓低聲音道:“此處不宜敘談,我們且換個地方說話。”

趙似同意,章惇便把三人餛飩錢付了,帶趙似蕙羅出去。見趙似與蕙羅同行於京中,他不慍不惱,亦無指責之意,和言對二人道:“難得宮外相逢,望大王和內人賞臉,容我宴請二位。曲院街南有一家分茶店,菜做得好,也比這裏安靜,我們不妨去那裏坐坐。”

他們沿著禦街至朱雀門街西過橋,走到曲院街章惇所說的分茶店“遇仙正店”旁,卻見鄰近的一家香藥鋪在門口鋪陳了兩種香藥,掛牌販售,牌上寫的是“韓魏公濃梅香”和“章公百和香”。商販正手舉一盒濃梅香叫賣:“韓魏公濃梅香,按韓魏公家傳秘方配製,九百文一盒……”

章惇頓時好奇,走近拿起盒子看看,再問商販:“這一盒僅十丸,為何賣得這樣貴?”

商販道:“官人有所不知,一則宮中傳來消息,官家前幾日薰衣用的正是韓魏公濃梅香,二則……”他故作神秘頭向三人湊湊,低聲道,“我朝中有人,告訴我說,章相公已被官家任命為山陵使,不日將離京督造皇陵,你也知道,做山陵使的相公多半是要被罷免的,官家有啟用新人之意,這個新人,據說就是韓魏公之子韓忠彥……”

章惇臉色沉了沉,商販隻道他是被這消息震撼到了,傲然道:“官人買香藥要趁早,此時不買,待韓相公走馬上任,這香價還得翻幾番呢。”

章惇強忍怒氣,再問他:“那這章公百和香如今價值幾何?”

章惇喜用以沉水香、雞骨香、兜婁婆香、甲香、薰陸香、白檀香、零陵香、藿香、青木香、甘鬆香、安息香、麝香等二十餘味香藥配製成的百和香,自己曾按喜好稍改配方,京中人紛紛效仿,名為“章公百和香”,也曾熱銷一時。

豈料此時商販道:“章公百和香是贈品,官人若買了韓魏公濃梅香,就奉送一盒。”

章惇憤然拂袖而去,進了分茶店。蕙羅拾起一盒章公百和香聞了聞,問商販:“若隻買章公百和香,是多少錢?”

商販道:“二百文。”

蕙羅取出自己隨身的錢,見尚不足此數,遂問趙似:“大王可否借我些錢?”

趙似取出錢袋遞給她:“都給你罷。”

蕙羅便用自己和趙似的錢盡數買了幾盒百和香。

進至分茶店,章惇見他們手提百和香,拉下臉問道:“這香已過時,你們買它做甚?”

蕙羅道:“這香我聞過,其中用的沉水、白檀、兜婁婆、麝香品質均屬上乘,值得購買。”

趙似亦說:“若真是好香,時勢改變的隻能是價格,不是價值。”

章惇歎歎氣:“罷了,我們上樓罷。”

東京大的食店名為“分茶”,規模大者比之酒肆不遑多讓,隻是不能住宿。如今他們光顧的這家遇仙正店前有樓子後有台,門口立有漆紅帳柱,頂部釘半月形彩雕木板,如酒肆歡門,入門後內部亦是有廳有院,花竹掩映,垂簾下幕,景象優美。三人上到二樓,麵前是一寬敞走廊,走廊兩邊以鏤花雕窗和彩繪屏風做隔斷,隔出一個個被稱為“閣子”的雅間。章惇挑了一間僻靜閣子,與趙似蕙羅一同入內坐下。

旋即有侍者入內,是一位樣貌俊俏的姑娘,奉上狀如雕版的木製食牌請他們點菜。

章惇請趙似與蕙羅點菜,二人皆推辭,章惇便虛睨著眼睛盯著食牌看了一陣,點了若幹道菜。稍待片刻,菜逐一呈上,有百味羹、金絲肚羹、洗手蟹、糟淮白魚、兩熟紫蘇魚、白肉夾麵子茸割肉、乳炊羊、鵝鴨排蒸荔枝腰子、入爐細項蓮花鴨、炒蛤蜊、旋切萵苣生菜、西京筍等,另外還有榛子、榧子、炒銀杏、海紅嘉慶子、林檎旋烏李、李子旋櫻桃、煎西京雨梨、綿棖金橘、龍眼、荔枝、蜜煎香藥、黨梅等幹果水果蜜餞若幹。

先前吃過餛飩,趙似與蕙羅不能遍嚐,章惇便指著糟淮白魚說:“這魚是仁宗皇帝最愛吃的,一定要嚐。”

趙似頷首:“我知道。聽孃孃說過,仁祖愛吃糟淮白魚,但祖宗舊製,不能取食味於四方,他便很少吃到。有一次病了,宰相呂夷簡的夫人入內朝見皇後,皇後說,呂相公既是壽州人,想必能送兩奩入內廷給官家品嚐。呂夫人歸家後想送十奩,但呂相公怕引人非議,隻讓送了兩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