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回憶說,有一天,一家人晚上玩牌,他很埋怨自己手氣不好。母親突然停下,告訴他玩牌的時候要接受自己抓來的牌,並說明生活也是這樣,上帝為每個人發牌,而你隻能盡自己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總統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這條教誨,並且一直遵循它。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奉行這個法則的偉人,他同時是一個堅毅、積極的思考者。他的兒子查爾斯·愛迪生在任新澤西州的州長時,曾講述有關他父親的一段精彩的故事。1914年12月9日的晚上,西橘城規模龐大的愛迪生工廠突遭大火,工廠幾乎全毀了。那一晚,老愛迪生損失了200萬美元,他許多精心的研究也付之一炬。更令人心痛的是,他的工廠保險投資很少,每一塊錢隻保了一角錢,因為那些廠房是鋼筋水泥所造,當時人們認為那是可以防火的。查爾斯·愛迪生當時24歲,他的父親已經67歲。當小愛迪生緊張地跑來跑去找他的父親時。他發現父親站在火場附近,滿麵通紅,滿頭白發在寒風中飄揚。查爾斯說:我的心情很悲痛,他已經不再年輕,所有的心血卻毀於一旦。”可是他一看到我卻大叫:查爾斯,你媽呢?”我說:我不知道。”他又在叫:快去找找,立刻找她來,她這一生不可能再看到這種場麵了。”隔天一早,老愛迪生走過火場,看著所有的希望和夢想毀於一旦。卻說:這場火災絕對有價值。我們所有的過錯,都隨著火災而毀滅。感謝上帝,我們可以從頭做起。”三周後,也就是那場大火之後的21天,他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也許由此你應該領悟到:愛迪生能夠成為偉大的發明家,不僅僅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更重要的還在於他麵對失敗、困境的積極態度。他總是抓住困境的“刀柄”,讓它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服務。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地把握住“刀柄”,但你起碼應學會如何避免“刀刃”的傷害。
首先,你應當學會在困境麵前冷靜下來,沉著思考,要以寧靜平和的心境來看待全局,然後,一步接一步,有係統地剖析它的形成原因,不利和有利兩方麵的影響。當然,最重要的,還需要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失敗和困境。冷靜地接受,然後不懈地努力。隻有這樣,在避免傷害的同時,才能擁有握住“刀柄”的機會。也才能在利用困境這一人生途徑上邁開步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北非登陸作戰開始前,為了嚴格保守登陸作戰的秘密,盟軍製定了許多保密規定。3月,停止集結上船地區與英國其他地區間的非軍事運輸;停止軍人到英國以外的地區休假;禁止外國外交官從英國發出密碼電報。4月,英國政府禁止居民進入諾爾弗克與康沃爾半島之間的海岸;各級指揮機構提高了作戰文書的秘密等級;登陸的日期以“Y日加4”的代號來表示,按照英文字母順序,第四個字母為D,D日為登陸發起日。4月17日,英國戰時內閣決定:從即日起,外國外交代表不得收發未經檢查的通信,這類機構的信使不得離開英國。這項限製適用於除美國和蘇聯以外的一切國家。5月下旬,所有艦員都被關在各自的艦艇上,陸軍部隊都被圍在有鐵絲網的駐地內,受到2000名反情報人員嚴密監視。5月25日,參加海王行動人員的信件全部被扣留……實踐證明上述保密措施極為成功。登陸前,美國海道測量局駐英分局給所有艦隻發放了大約28萬張海圖和6.5萬份文件,英國海軍部發出的更多。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因粗心而造成泄密的。以後獲取的德軍大量情報也表明,登陸時間這些極為重要的秘密並未落到德軍的手中。要想不泄密,其實是很難的,因為盟軍情報機關麵對的是上百萬大軍,而盟軍的情報人員卻遠遠不夠,於是,就想出了上述絕招:禁止和外麵通信。徹底切除與外界的聯係,你就無法泄密,這也是一種極致的簡單!實踐證明,這種簡單的招數卻比任何高明的儀器檢查都管用!電影電視裏的武打設計,總要設計一些奇招、怪招、絕招,觀賞性強了,使觀眾賞心悅目;但大多不符合實際生活,而且還誤導了青少年,使他們總認為生活中也是這樣——一招通吃。但當這些觀眾再去看散打比賽的時候,方才明白打架並不是那麼好看的,再厲害的冠軍選手也始終沒用上所謂的“絕招”。武術本沒有絕招,生活和工作中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絕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並不見什麼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壞了,就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連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紿弄垮了。極致的簡單就是絕招,隻要把細節做好了,成功同樣會接踵而來。帕克是一家快遞公司的職員,其實他的工作非常簡單,那就是把顧客托運的東西快速準確地遞交到顧客指定的接收人手中。因為在途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因此,公司允許每一個職員的運送時間可以延遲5%,以便給職員留出處理意外情況的足夠時間,對這一點,一般顧客都會表示理解。然而帕克卻不允許自己使用這5%的延遲時間,因為他認為,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才是一個職員的職責。他送的東西往往會更快、更安全地到達顧客的手中,時間一長,許多顧客便記住了帕克的名字,並且在下一次托運物品的時候,指定由帕克運送。得到顧客的認可以後,帕克對自己的要求更嚴,逐漸地,帕克成為快遞公司的王牌職員。幾年以後,帕克被擢升為公司的經理。帕克隻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最好,他的秘訣更為簡單,那就是比別的職員更快,更安全,沒有更多更複雜的技術,也沒有更多的創意,但帕克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很明顯,他就是一個把簡單做到極致的高手。
把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也會成為一個成功者。當你發現你的工作平淡乏味時,那麼就把你的工作做到別人挑不出毛病來。當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享受到了工作的快樂,你也會愛上你的工作!
成功就是這麼簡單!
即使是在講求服從的美軍中,也允許下級軍官提出不同的但是卻絕對實用的意見,哪怕這條意見是和上級的命令背道而馳的。與之相反,二戰中美軍的最大對手德軍卻是由希特勒一人說了算,哪怕他對戰場的情況是完全無知的,也要處處維護他那元首的尊嚴。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希特勒發出錯誤的指令,下麵的人照做,然後戰鬥失敗,希特勒找個替罪羊,繼續下一輪的惡循環。在諾曼底登陸中,德軍的部署主要依照他們的元首的指示做出。然而對於希特勒的部署,連前線指揮官隆美爾也感到不滿。他憂心仲仲地對一名親信說:戰場上的情況簡直讓人無法忍受,我們的士兵什麼也沒有,沒有彈藥,沒有食品,沒有援助。統帥部總是讓節省彈藥,可是,節省彈藥實際上是節省敵人的鮮血!”為了保存實力,擺脫被動的局麵,隆美爾決定命令第7集團軍向北撤退。這道命令由他的參謀長斯派達爾下達給第7集團軍參謀長貝姆塞。然而,當希特勒看到這一命令的副本後,十分惱怒,在沒有通知隆美爾的情況下,希特勒當即電令第7集團軍,要求他們不準沿瑟堡半島北端後撤。6月17日,希特勒飛到西線。隆美爾和倫德施泰特分別向希特勒彙報了西線戰役的殘酷戰況,但希特勒對他們經過充分準備的彙報並不感興趣,而是滔滔不絕地談論德國向英國發射V型飛彈所產生的威力,反複說明V然而,隆美爾和倫德施泰特期望利用這次機會說服希特勒,讓希特勒從德軍的實際情況出發,下令部隊放棄瑟堡防線,進行撤退。沒有想到的是,希特勒卻狠狠地瞪了隆美爾一眼,眼裏冒著凶光,冷冷地說:“這不是你應該關心的事。你應該守好你的前線,這些事由我來決定!”結局可想而知。要想使重要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你就要學會說“不”。比如要是在全年最忙的幾天,有人要請假,或者別的經理想從你部門借一名員工用一周,你很可能會一口回絕:不行。”一些平常你有可能同意的要求,在某些場合下卻不得不回絕。所有人都想順人意、討人愛,但在工作中難免要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有的要求合情合理,另一些卻可能是非分要求。
下麵的例子你隻能也必須采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堅決說不。
(1)員工要求休假。有兩種情況:一是你的下屬沒有按照安排休假計劃的規定辦事,二是這段時間已經安排給其他員工休假了。
要是前一種情況,就應該讓下屬知道他沒有遵守製度。你應該這麼對他說:“很抱歉,我們打算在那個星期盤點存貨,一個人手也不能缺。你知道,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規定安排每年的一個月休假計劃。”
有時,員工的請假要求與別人預先計劃好的休假有衝突。遇到這種情況,你要讓他明白,批假的原則是“先申請先安排”,所以不能批準他的請求。不過,可以準許他與已安排休假的那個員工協商調換休假日期。
(2)員工要求加薪或升職。遇到那些特別盡職盡力的員工請求加薪或升職時,要開口說“不行”實在是一件很為難的事。
特別是有時員工的職位、薪酬早該變了,但預算緊縮,生意清淡,或其他因素使你無法對他們的勤力予以獎勵,要說“不行”更是難上加難。
這時,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如實相告,說清楚為什麼不能提職或加薪。
處理這類問題時,切忌做超出你職權的承諾。即便你說你承諾的事要視將來情況而定,如等生意出現轉機、預算鬆動之後等等,員工仍可能把它看成是正式的承諾。
(3)員工要求調到另一部門。如果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請求調動,那就趕快批準,你還應該慶幸自己的運氣,但要是自己部門的核心員工,如果調動以後會明顯影響到部門的工作,那就要考慮對他說“不”,畢竟作為一個管理人員,你是有這一項權利的。同時,還要想法搞清楚他之所以要求調離的原因,然後對工作做出相應改進,以便讓他安心在你的部門裏“終老一生”。
說“不”很難,但該說“不”的時候一定不要猶豫,否則後悔的隻有你自己。
1950年8月,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的目光逐漸轉到朝鮮半島中部的仁川港。
仁川是朝鮮中部西海岸的一個港口,距離漢城僅40公裏,是朝鮮島東西最狹窄的“蜂腰部位”。一旦美軍在這裏登陸並且展開部隊,就等於從北朝鮮軍隊的後方把朝鮮半島攔腰斬斷,從而使在南朝鮮土地上的北朝鮮軍隊陷入被包圍之中,北朝鮮軍隊將會兩麵受敵。稍微具備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後果是怎樣的。但是,美軍在仁川登陸,在理論上又恰恰違反了最基本的軍事常識,因為仁川港有著由巨大的海潮落差而形成的寬達3公裏的淤泥,被判為“世界上最不宜進行登陸作戰的港口之一”。也許正是這一點,使北朝鮮忽視了仁川港的軍事價值,而給了美軍以可乘之機。
在戰場上,美國贏了日本,而在現代的商場上,恰恰出現了戲劇性的結果:日本又反回來贏了美國。憑的就是美軍最常用的一招:靈活主動,避實擊虛。
近幾十年來,日本在商業發展的過程中,進軍國際市場主要就是采用了這一招,即采取迅速行動,趁著對方管不及、想不到而出現的空隙,進攻對方實力空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