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你和敵人都在對方射程內(1 / 3)

第11章你和敵人都在對方射程內

巴頓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看見身邊有一位年輕的海軍少尉,巴頓眼前一亮,仿佛想起了什麼,衝著這位海軍少尉喊:“喂,你帶著對講機嗎?”“有什麼吩咐嗎,長官?”海軍少尉問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快同你們的海軍聯絡,請他們打掉那幾輛過了公路的坦克,並向公路開炮。擋住他們!”“是,長官!”這名年輕的上尉正是海軍派給巴頓的“海軍岸上火力控製組”的軍官。停在傑拉灣的兩艘美國巡洋艦——“博西斯號”和“薩凡納號”,接到岸上的呼喚,立刻把18門200毫米的主炮對準德軍坦克。隻聽見一陣巨響,第一排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直奔德軍坦克,緊接著又是第二、第三排……德軍坦克在頃刻之間被彈雨淹沒了,沒有任何坦克能經得住直徑為200毫米、重達100公斤的炮彈的轟擊,坦克被炸得東倒西歪。美國兵也被震得暈頭轉向,目瞪口呆,一時不知炮彈從何處來,待明白過來時,又是叫喊,又是破口大罵:這實在太危險了,差點打著自己!在樓頂觀察的巴頓鬆了口氣,海岸終於守住了。在這次行動中,巴頓冒的險不可謂不大,因為稍有偏差,便會打到自己人。然而巴頓明白守住這個灘頭對整個戰役的影響有多大。況且,當時的情況如果在那裏等待援兵的到來簡直等於在等死,隻有從上帝手裏去和德國鬼子搶時間,誰先搶到,誰才是贏家。戰場上如此,商業競爭中同樣如此。現代社會變化的速度,是曆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生活於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社會,需要人們具有最靈活、最敏捷的應變能力,審時度勢,縱觀全局,於千頭萬緒之中找出關鍵所在,權衡利弊,及時做出可行、有效的決斷。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素質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存能力。誰能最及時地正確洞察社會變化,並能最迅速地做出反應,誰就將走在前頭。而頭腦封閉、反應遲、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人,隻會一再地坐失良機。

這一點體現在商業競爭中,那就是: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生命,而最具有現代產品性質的電腦軟件更是一種時間性極強的產品,一旦落後於人,就會麵臨失敗的危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深深地了解這一點,在公司的若幹重大危機關頭,他總是搶在別人前麵,斷然出擊,因而獲得了成功。1982年,新成立的蓮花公司推出了一套“蓮花123”軟件,它將為那些不能使用電子表格的客戶提供幫助。麵對這一嚴峻形勢,1983年9月,蓋茨秘密地安排了一次小型會議,把微軟最高決策人物和軟件專家關在西雅圖的彙獅賓館,開了整整三天的“頭腦風暴會”。蓋茨宣布會議的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的電子表格軟件。

當時,青年學者克郎德自動請纓,要主持這套軟件的設計。從不論資排輩的微軟,將機會給了克郎德。由此,克郎德脫穎而出。他們在會議上透徹地分析和比較了“蓮花123”和“多元計劃”的優劣,議定了新的電子表格軟件的規格和應具備的特性。而蓋茨也沒有隱瞞設計這套電子表格軟件的意圖,從最後確定的名字“超越”中,誰都能夠嗅出挑戰者的氣息。

對於微軟公司來說,他們要實現比爾·蓋茨所號召的超越,首先意味著要超越自我。但是,事實很快就發展得出乎人們意料。

1984年元旦,計算機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個人電腦誕生了:蘋果公司推出了以獨有的圖形“窗口”為用戶界麵的個人電腦,喬布斯將其命名為“麥金塔”。“麥金塔”以其更好的用戶界麵走向市場,向IBM個人電腦挑戰。1984年元旦,正當克郎德和程序設計師們揮汗大幹、忘我工作,使“超越”電子表格軟件已見雛形之時,蓋茨正式通知克郎德放棄IBM個人電腦“超越”軟件的開發,轉向為蘋果公司“麥金塔”開發同樣的軟件。克郎德急匆匆地闖進蓋茨的辦公室,“比爾,你簡直把我搞糊塗了!我沒日沒夜地幹,為的是什麼?‘蓮花’是在IBM個人電腦上打敗我們的!微軟隻能在這裏奪回失去的一切!”

比爾·蓋茨耐心地解釋事情的緣由:“麥金塔是目前最好的用戶界麵電腦,它代表計算機的未來,而且具有512K內存,能夠充分發揮我們‘超越’的功能,這是IBM個人電腦不能比擬的。我們想,先在麥金塔上取得經驗,正是為了今後……”克郎德惱火地打斷蓋茨的解釋,嚷道:“我絕不接受!”一氣之下,年輕氣盛的克郎德向蓋茨遞交了辭職書。無論蓋茨怎麼挽留,他也毫不鬆口。

不過設計師的職業道德驅使著克郎德盡心盡力地做完善後工作,他把已寫好的部分程序向麥金塔電腦移植,製作了幾盤如何操作“超越”的錄像帶。九個月後,克郎德頭也不回走出了微軟的大門。

克郎德離開微軟後,在西雅圖謀職未果,準備前往加州碰運氣。在火車上,小偷乘他睡覺的時候,將其全部財物洗劫一空。克郎德身無分文,隻得沮喪地返回出發地。當可憐的克郎德出現在微軟大門時,蓋茨鬆了一口氣:“上帝,你可總算回來了!”此後,克郎德專心致誌地把“超越”認真收尾完工,無意中還為它加進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模擬顯示。

此時的蓮花公司在“蓮花123”的基礎上乘勢推出了“交響樂”軟件,拚裝了文字處理和通訊、表、庫、圖、文,五位一體,堪稱集成軟件文字大全。最讓蓋茨擔心的是:蓮花公司也正為“麥金塔”電腦開發軟件,名為“爵士樂”。微軟決心加快“超越”的研製步伐,搶在“爵土樂”之前吹響“超越”的號角。

1985年5月的一天,蓋茨一行千裏迢迢來到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一家賓館,隆重舉行“超越”新聞發布會。可頭天的彩排又出波瀾。在預演時,“超越”的演示程序竟不聽使喚。這可急壞了蓋茨,他下命令要求操作人員立即刪掉部分演示程序。

正式演示還算順利。蘋果公司的喬布斯親臨講話以示支持。此後,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大量配置超越軟件。許多人把這次聯姻看成是“天作之合”。

蓮花公司的“爵士樂”比“超越”慢了五個星期。這五個星期就決定了它失敗的命運。到1987年時,市場報告表明:“超越”以89%∶6%的懸殊比分,遠遠超過了“爵士樂”。

這次成功,使蓋茨雄姿英發,信心百倍。

1943年7月,在盟軍登陸北非的戰役中,兩位名將巴頓與蒙哥馬利是盟軍的前線指揮。

在戰役最激烈的階段,蒙哥馬利與德軍陷入僵持,誰也不能前進一步。

這時,巴頓趁德軍與英軍廝殺之機,乘虛而入,沿環島公路急速西進,他要從西部為盟軍奪回主動權,這點得到盟軍駐北非總司令亞曆山大的認可。

7月18日,巴頓電告第3步兵師師長:我要求你五天之內進入巴勒莫。”

這一命令簡直苛刻無比。第3步兵師當時距該城有161公裏遠,而且該師完全靠步行前往。脫離束縛的巴頓就是這樣,他把特拉斯科特的第3步兵師、李奇微的第82空降師和加菲的第2裝甲師組成一個臨時軍,由凱斯將軍指揮,於7月19日向巴勒莫發起攻擊。

之後,巴頓把自己的指揮部遷至阿格裏琴托,等待凱斯攻入巴勒莫的消息。

由於美軍快速行動,以至於意大利軍隊還未來得及布好防守,就被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守軍幾乎沒有抵抗就投降了。

第3步兵師於7月22日占領巴勒莫,比巴頓預計的早了兩天。巴勒莫是巴頓戰前就力主堅持首先奪取的目標,他認為亞曆山大分給美軍的目標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在西西裏島地圖上都是些不起眼的地名,而巴勒莫則是西西裏的首府,其震撼作用不言而喻。

巴頓終於如願以償了。本來美軍隻需保護英軍翼側,可現在因為進攻順利而有望成為攻打下一個戰備要地——墨西拿的“主角”之一,巴頓贏了這場無形的“戰爭”。機會的存在往往是稍縱即逝的。稍一猶豫就可能錯失良機,這就需要一種勇氣、一種魄力。如果說發現機會是一種機智,那麼把握機會就是一種勇氣。隻要一有機會就要迎頭上,這樣才能為你爭取更多更好的生存機會,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人生定律。在現代商戰中,善於發現機遇並且抓住機遇的能力是關係到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對於想有所成就的企業家來說,更需要有這種膽略和能力。

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就是以善於把握機遇、當機立斷、大膽投資而出名。他在收購“地王”的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長江集團由此獲得第二次騰飛,成為香港華資企業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