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外長說:“隻要雙方都有互諒互讓的精神,問題就可以得到迅速解決。”現在,中巴邊境問題解決了,“巴基斯坦人民對此感到很高興。”“希望我們兩國之間的友誼不斷增長,並加強友好合作。”
毛澤東還就兩國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同布托外長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毛澤東的豁達大度,坦率真誠,以及他的深邃思想,銳敏觀察,給布托外長留下深刻印象,受到很大啟迪。布托外長從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的身上,了解到中國革命所走過的漫長道路,看到了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戰勝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人民對朋友的關心是真摯熱忱,無私相助的。這些使布托外長深切感受到中國是一個英雄的國家,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從而,在他的心目中,把中國視為巴基斯坦最可信賴的朋友,他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之間也建立起一種真誠互信的友好關係。
患難之中見真情
1974年5月11日,首都北京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市區主要街道上彩旗迎風飄揚,高大建築物上懸掛著巨幅歡迎標語。數千名歡迎群眾懷著喜悅的心情,聚集在機場上,熱烈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下午,應周恩來總理邀請來我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總理阿裏·布托乘專機飛抵北京,受到我國領導人葉劍英、鄧小平、阿沛·阿旺晉美和姬鵬飛外交部長、劉湘屏衛生部長以及政府有關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革委會、對外友協、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等負責人的熱烈歡迎。機場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樂隊奏巴中兩國國歌,布托總理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並與歡迎群眾親切見麵。隨後驅車至國賓館。周恩來總理在夫人鄧穎超的陪伴下,抱病在賓館熱忱迎接布托總理和夫人以及其他巴基斯坦貴賓。
此時布托的心情較兩年前來北京的心情大不相同,可以說是雲開日朗。兩年前的巴基斯坦正處在最悲慘、最黑暗、最令人難以忘卻的痛苦時刻,好端端的一個完整的巴基斯坦經受了一次痛心疾首的宰割。由於葉海亞·汗政府的腐敗和對東巴基斯坦的錯誤政策,使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地區遭受了一場人為的災難,大批孟加拉人逃往印度。這給印度一個可乘之機。1971年12月3日,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打著所謂“建立共同秩序,使不斷逃亡印度的難民能回歸家園”的旗號,悍然出兵東巴基斯坦,同時也向西巴基斯坦發動進攻,從而爆發了曆史上第三次印巴戰爭。葉海亞·汗政府對這一突發事件準備不足,倉促應戰,在短短的17天當中,巴基斯坦四分之一的飛機被擊落,一半的艦艇被擊沉,9.3萬名巴基斯坦士兵被俘虜,500平方英裏的土地被印軍占領。12月20日,東巴基斯坦的首府達卡陷落,宣布成立孟加拉國。葉海亞·汗政府因戰敗而垮台。作為巴基斯坦議會中席位最多的黨的民選領導人布托出任總統兼軍法管製首席執行官,這是巴基斯坦曆史上第一個以文官總統來領導一個軍法政權。布托受命於危難之際,他接下的是一個破爛攤子:軍事上失利,國內經濟困難,國庫空匱。正如他在日記中寫的:“葉海亞·汗隱退以後,我不得不麵臨巨大的困難,堤壩似乎已經崩潰,嚴重影響著巴基斯坦的經濟。巨大的責任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必須改組政府機構,以便實施一項在政治方麵恢複和平,在經濟戰線取得進步的新計劃。”
布托在最困難的時刻,想到了中國這個最真誠的朋友。
1972年1月31日,他應中國政府的邀請,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熱忱接待。2月1日,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布托,並就南亞次大陸形勢、加強中巴兩國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毛澤東主席在表示堅決支持巴基斯坦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的正義行動的同時,強調要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他說:“不搞自力更生,專靠別人是沒有出路的。”這給布托以巨大的鼓舞,增強了戰勝困難的決心。布托總理還同周恩來總理就印巴衝突及其後果、重大國際問題和進一步鞏固中巴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詳細地交換了看法,並發表了《聯合公報》,對印度赤裸裸的武裝入侵巴基斯坦、占領巴基斯坦領土的野蠻行徑進行了強烈的譴責。中國政府認為,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包括民族問題,隻能由本國人民自己處理,任何外國無權幹涉;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應由有關雙方和平協商解決,而不應訴諸武力。一國若使用武力,包括武裝侵略,把它的意誌強加於鄰國身上,必將對世界秩序產生嚴重後果。中巴兩國要求印度必須執行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分別於1971年12月7日和21日通過的決議,從巴基斯坦的領土撤出軍隊。中國政府莊嚴表示,對巴基斯坦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來侵略和幹涉的正義鬥爭,始終不渝地予以支持。
鑒於巴基斯坦所處的困難狀況,中國政府決定把向巴基斯坦提供並安排使用的四筆貸款全部改為無償援助,將1970年提供的一筆貸款的償還期推遲20年,以利於巴基斯坦人民發展經濟。中國真誠無私的援助令布托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後來,他充滿激情地說:“在1971年悲劇性事件發生以後,許多人擔心巴基斯坦在被肢解後,能否拒不接受附有專斷條件的和平。也有些人低估了我國人民捍衛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意誌、毅力和決心。……在我們曆史的那一黑暗時刻,是中國的堅定的支持給了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以力量,是中國增強了我們的決心,這就是拒絕接受武斷的條件而不惜付出痛苦的犧牲,堅持必須有一個光榮的和平解決。”
兩年來,在布托總理的領導下,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在維護獨立和主權,反對外來幹涉,努力醫治戰爭創傷,恢複發展民族經濟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就。巴基斯坦同印度和孟加拉國經過多次談判,終於達成了三方協議,解決了遣返被印度無理扣留的巴基斯坦戰俘和平民的問題,使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的有關決議得到了實施,為加強南亞次大陸各國人民的團結和實現巴孟印三國關係正常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好評。
布托抵達北京的當天晚上,毛澤東便在中南海住所親切接見了布托總理,對布托總理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布托總理向毛澤東真誠地表達了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感激之情,他說:“我要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對主席、主席的領導以及中國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能夠再次到中國來訪問和有機會同老朋友相見和交換意見,是一個極大的愉快。”“從1962年起,我們就發展了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密切關係,而且正在繼續這樣做。”這種關係“是在最困難的時期,經過多年時間建立起來的,我們不能讓這種關係受到損害。”並表示今後“不管國際上超級大國如何競爭和稱霸,如何欺侮我們,我們將克服困難,不讓巴基斯坦脫離中巴友好的軌道,因為中巴友誼是根深蒂固的。”布托總理還向毛澤東主席介紹了自1972年初以來巴基斯坦的情況。布托說,自第三次印巴戰爭之後,“我們進行了兩年半的工作,我們努力深入群眾,政治上已有很大變化。特別在有了憲法以後,我們有能力克服困難。我們完全能夠控製國內局勢。”目前,“我們國內的經濟形勢好轉,糧食今年幾乎可以自給自足,還可出口大米、棉花。”在談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關係時,布托說:“我們希望恢複與孟加拉國的關係,恢複孟加拉人民對我們的好感和信任。”“我可能在本月之內去訪問孟加拉國,穆吉布·拉赫曼已經邀請我去訪問了。我們將要恢複關係。”
毛澤東主席對巴基斯坦人民在布托總理領導下所進行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表示歡迎,說“隻要我們力所能及,可以幫你們的忙。”對巴基斯坦積極改善同鄰國的關係甚為讚賞,說:“我讚成你這個做法,到孟加拉、印度、蘇聯去。”中國“也可以準備跟它(指孟加拉國)發生關係。”並表明中國人民和政府希望看到次大陸各國之間關係能夠正常化,希望看到受折磨的次大陸恢複和平,終止對峙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