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總理這次訪華時間雖然很短,隻有短短的三天時間,但卻為增進中巴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和加強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取得了圓滿的成果。正如布托總理所說:我們“這次訪問,在我們兩國關係上開啟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階段。”它“進一步鞏固了我們之間已經存在的合作關係,加強了我們一致要求為和平和第三世界的事業繼續努力的決心。”我相信,“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友誼將繼續堅定不渝。”“這種友誼將永遠是密切的、熱烈的。”
巴基斯坦報紙《巴基斯坦時報》、《黎明報》、《新時代報》、《建設報》等也發表社論和文章,盛讚布托總理這次對中國的訪問,稱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在中巴關係上開創了一個富有活力的新階段。”這次訪華,“不但在繼續增進久經考驗的(中巴)友誼方麵非常有成果,而且在促進整個第三世界,特別是南亞地區的爭端和幸福的事業方麵也將如此。”
最後一次會見的外國貴賓
中巴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合作在兩國領導人的精心培育和嗬護下,不斷得到加強和發展。這種親密的關係,正如布托總理所說:“是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的,是經受住了變化多端的政治氣候的考驗的。”“我們兩國都信守國際行為的崇高原則,這是我們友誼的基礎。”所以,彼此都把對方視為最可信賴的朋友。在此情況下,1976年5月26日,布托總理應華國鋒總理的邀請,再次來我國進行正式訪問。
5月的北京,雖剛剛入夏,但人們感到今年的夏天好像比往年來得早似的。熱浪已開始襲來,讓人感到煩悶、急躁。聯係到當時的政治氣候,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不幸病逝,天安門悼念周總理的活動受壓,鄧小平副總理再次被貶,“四人幫”氣焰囂張以及毛澤東主席越來越少露麵等等,使人感到不安和焦慮。
同時,人們從新聞媒體報導的蛛絲馬跡中,開始悄悄地議論和擔心毛澤東主席的健康狀況。
晚年的毛澤東,身體狀況一直不好,特別是林彪事件的打擊,使他大病一場。此後,每年冬夏之交,總要生病。1974年8月,他在武漢下榻的東湖賓館檢查眼睛時,又確診患了老年性白內障,雙目幾近失明。這對嗜書如命的他來說,沒有比這更痛苦和更難忍受的了。1975年8月,毛澤東做了白內障摘除手術,使他的視力有所好轉。但進入1976年,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更趨惡化,由於長年累月地躺臥在床上辦公和看書,活動量減少,導致腿上的肌肉萎縮,兩條腿膝關節不能伸直,如果沒人攙扶,站起來是相當困難的。說話也很費勁,隻能從喉嚨裏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詞語。肺心病、帕金森病症等也困擾著他,使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盡管如此,他的豪情不減當年,仍牢牢地掌握著中國的曆史航船,決定著國家的方針大計。
布托總理這次訪華,仍像往常一樣,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隆重、盛情的歡迎和接待。他來華的當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便與華國鋒總理就國際形勢,加強兩國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會談,誠摯友好地交換了意見,進一步加強了相互理解和信任。
5月27日晚,即布托總理來華的第二天,毛澤東主席便在中南海遊泳池寓所的書房裏接見了他和同行的巴基斯坦國防、外交國務部長阿齊茲·艾哈邁德。此前,毛澤東早已不接見一般的外國友人了。但布托總理是特殊的客人,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毛澤東雖重病在身,腿腳不便,但還是要同這位老朋友見見麵,話話家常,敘敘舊誼。
布托總理步入書房,見毛澤東與兩年前相比,顯得蒼老憔悴,身穿一件寬大衣服,腳穿布鞋,坐在沙發上。毛澤東見布托總理進來,便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勉強地在原地站起來,與客人握手,微笑地說:“歡迎你,你好嗎?”
布托總理見患病的毛澤東抱病接見他,深受感動,動情地說:“我很好,謝謝你,主席。”
毛澤東把頭仰靠在沙發上,喘著氣,費勁地說:“我不大好。”並用手指著腿說:“腿不大好,講話也不大好。”說著,抬起右手,顫抖地指著布托和華國鋒說:“你們談得怎麼樣?”
“我們的討論進行得非常好,我們已經討論過兩次了,我們討論了許多問題。我們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布托恭敬地回答。
“那很好。”毛澤東滿意地點了一下頭。
“我們還將進一步討論。”布托略為停了一下,滿懷激情地對毛澤東說:“毛主席抽出時間來接見我和我的外長,這使我非常感動。我記得很清楚,1963年我來北京簽訂邊界協定的時候,主席就接見了我,以後我又有幸多次見到主席,祝毛主席健康長壽。”
毛澤東對自己的病情非常清楚,對人的生與死的看法也非常辯證、豁達、透徹。他早年就曾說過:“人類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則之支配,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毀之法則。”又說:“大風卷海,波瀾縱橫,登舟者引以為壯。況生死之大波瀾何獨不知引以為壯乎!”所以,他聽布托總理祝他健康長壽時,很坦然地說:“我不好。”
“但是,主席創造了偉大的曆史,主席高舉著人民革命鬥爭的旗幟。”布托總理認真地說。
“我沒做出多少成績,你們巴基斯坦搞得好嗎?”毛澤東關切地問。
“我們國內情況很好。自從我擔任總理職務4年以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們正在加強國內的團結,由於友好國家,特別是中國對我們的友好援助,使我們能夠取得很大的進展。我特此表示感謝。這是因為我們同中國之間有了如此堅定的友誼。”布托總理真誠地說。
“好啊。”毛澤東讚許地表示。
接見中,布托總理還向毛澤東主席簡要地介紹了近來蘇聯對巴基斯坦施壓的情況。布托說:“蘇聯很想得到我們的暖洋水域,但是,我們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雖然他們對我們的壓力很大,但是在中國的支持下,我們頂住了壓力。我們的人民團結一致進行抵抗。”“他們是來自一個寒冷地帶,我們怎麼能夠讓他到暖洋地方來呢?”
“就是嘛。”毛澤東讚同布托總理的說法。
毛澤東感到有些累了。至於雙方關心的國際形勢等具體問題,讓華國鋒總理同客人去談。他用手指著華國鋒總理和布托總理說:“你們去談吧。”
“好。有些事情布托總理就和我談了。有些事情需要請示主席的,我再請示。”華國鋒總理考慮到主席的健康情況,盡快結束會見,以便讓毛澤東主席早點休息,便說:“今天是不是就談到這裏。”
布托總理和艾哈邁德起身和坐在沙發上的毛澤東主席握手告別。布托總理戀戀不舍地說:“非常感謝你。”
這次會見,是毛澤東曆來接見外賓時間最短的一次,曆時僅有10分鍾;也是說話最少的一次,隻有8句最簡短的話。由於毛澤東久病纏身,而且今年以來病情不斷加重,所以在接見中已失去昔日談笑風生,詼諧幽默的風采。現在說話不僅費力,含混不清,有時還不得不借助紙筆來表達。盡管如此,但毛澤東的思維仍然清晰,觀察仍然銳敏,這使來訪者印象深刻。事後,布托總理在談到這次接見時說:“像往常一樣,他的智慧使我得益極大。他對巴基斯坦人民的福利的關心,以及他對在我們兩國間保持最密切關係的強烈興趣,使我深受感動。”
毛澤東主席和布托總理的這次會見,可以說是一次難忘的會見,也是一次絕後的會見。因為對毛澤東來說,是他生前最後會見的一位外國貴賓。此次會見後不久,中國政府即正式宣布:毛澤東主席年事已高,而且工作很忙,我們黨中央已做出決定,不再安排他會見外國貴賓。會見後的44天,即9月9日,毛澤東主席就與世長辭。對布托總理來說,也是他慘遭誣陷和迫害,以致殉難前最後一次到中國訪問。這次訪問後的第二年夏天,他就遭到政變軍人的拘捕,直到他在1979年4月4日慘遭殺害前,再也沒有機會重新踏上他所熟悉的、視為結下了最親密友誼的國家的這片國土。然而,毛澤東主席和布托總理在患難中建立起來的這種真摯的中巴友誼,已深深地植根在中巴兩國人民的心中,兩國人民永遠緬懷和珍惜這種深厚的患難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