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相知無遠近,互信顯真情(3 / 3)

贈象儀式結束後,中國運動員為斯裏蘭卡貴賓進行了精彩的體育表演。整個體育館浸沉在中斯兩國人民的友誼之中。

班夫人請毛澤東簽名

6月28日,夜幕徐徐降落,喧囂一天的北京也慢慢地沉靜下來,長安街上華美的路燈綻放出柔和的燈光,把北京點綴得更加美麗、安詳。載著班達拉奈克夫人的黑色高級轎車在警衛車的鳴笛聲中,急速地駛向中南海。坐在車中的班達拉奈克夫人,心潮起伏,想起初次和毛澤東謀麵時的情景,真是時光荏苒,轉瞬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在這十年中,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自己也經曆了宦海沉浮的嚴峻波折。但值得欣慰的是,中斯兩國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礎上的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兩國人民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友誼不斷加深。這次重訪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的誠摯熱情的歡迎和盛情友好的款待,特別是和周恩來總理重敘舊誼,就雙邊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進行了坦誠、有益的會談,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想著想著,班達拉奈克夫人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轎車在毛澤東的住處停了下來。老朋友見麵分外親切,等候在客廳中的毛澤東主席雖然在去冬大病一場,但現在已經康複。他見班達拉奈克夫人走了進來,便迎了上去同她熱情握手,麵含微笑地說:“你好,總理夫人。”

班達拉奈克夫人見毛澤東主席還是和10年前一樣,沒有多大變化,睿智寬大的前額仍不見皺紋,慈祥安寧的臉上也未見老年斑,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她親切而恭敬地回答:“謝謝你,你好嗎?”

毛澤東主席請客人在沙發上落座,服務員送上香茶。毛澤東關切地說:“你的身體好像比過去更好了。”

“就是還有一些小毛病,關節炎。”班達拉奈克夫人回答道。

“噢,我也是。”毛澤東深有同感。

“那我得到了安慰,有人和我作伴。”班達拉奈克夫人饒有風趣地笑著說。

“同病相憐。不過你還當總理,我不能了。”說著,掉過頭用手指了一下坐在旁邊的周恩來總理:“隻有他行。”

“也不行,老了。”周恩來總理搖著手說。

“我們大家都老了。我們都不會越活越年輕。”班達拉奈克夫人說到這裏不覺笑了起來,在場的人也跟著笑起來。“工作都很辛苦。”她又補充了一句。

“你們這個國家有多少人,我搞不清楚。”毛澤東主席問。

“將近1200萬。”班達拉奈克夫人回答說。

談笑中,氣氛是那麼的和諧親切。話題也從斯裏蘭卡去年4月國內發生的武裝叛亂談到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和“支左”問題。

毛澤東心情沉重地說:“我們這個國家也有人罵我們,說是整了‘左派’。我們的‘左派’是一些什麼人呢?就是火燒英國代辦處的那些人。今天要打倒總理,明天要打倒陳毅,後天要打倒葉劍英。這些所謂左派,現在都在班房裏頭。”說著用手指著在座的王海容和唐聞生,“他們外交部,她們這一派是‘右派’,就是保守派,靠邊站,弄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為什麼?”班達拉奈克夫人不解地問。

“被那些‘左派’奪了權。一個半月,權不在我們手裏,在那些所謂‘左派’的手裏。這些所謂‘左派’,其實就是反革命。”毛澤東沉靜了一會,若有所思地說:“幾個月過去了,幾年過去了,總後台的人現在也過去了,叫林彪,坐一架飛機往蘇聯去,其目的是想見上帝。”

“見上帝?”班達拉奈克夫人好奇地問。

“是的,摔下來了,見上帝去了。”毛澤東把雙手一攤,做了一個無可奈何的動作。

“噢,我明白了。”班達拉奈克夫人若有所悟,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毛澤東指著茶幾上的茶杯,客氣地對班達拉奈克夫人說:“請喝茶。”

班達拉奈克夫人端起茶杯,與毛澤東碰了一下杯,笑著說:“祝你健康。”然後,呷了一口茶。

“祝你健康長壽。”毛澤東也舉杯呷了一口。

“祝你繼續活許多年,為你們國家的人民、世界人民多服務一些時間。”班達拉奈克夫人充滿感情地說。

這時,毛澤東好像想起什麼似的,問班達拉奈克夫人:“你們這個國家現在改了名字,怎麼叫斯裏蘭卡?”

“這是我們原來的名字。”接著她進一步解釋說:“英國人來了後,才叫我們錫蘭。”她想了一想,搖了搖頭:“不,可能是葡萄牙人。現在我們是恢複原來的叫法。僧伽羅文裏‘錫蘭’就是‘蘭卡’。”

毛澤東一邊靜靜地聽著班達拉奈克夫人的解釋,一邊從茶幾上拿起一盒煙,從中抽出一支,遞給班達拉奈克夫人,“要不要?”

班達拉奈克夫人搖了搖頭,客氣地說:“謝謝,我從不抽煙。”她停頓了一下說:“我的兒子抽煙,如果你能送給他一支,他一定非常高興。”

毛澤東遞了一支煙給班達拉奈克夫人,然後自己點燃了一支,吸了一口,問:“他多大了?”

“24歲。他這次也到北京來了。”班達拉奈克夫人回答說。

“留了胡子,看起來比班夫人還大。”周恩來總理補充了一句。

班達拉奈克夫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原來留了一臉大胡子,來前我叫他剃了。我說,你這樣去北京,中國人不會容忍你。”

毛澤東聽後側身指著周恩來總理風趣地說:“他也是一個大胡子,刮了,他現在裝年輕。”

說畢,哈哈一笑。他的笑聲,也感染了其他人,大家也隨之笑了起來。

毛澤東就是這樣一種個性,不擺架子,不裝腔作勢,語調平和,談吐幽默,海闊天空,妙語連珠。往往以俚俗的詼諧來表達自己的真意,在戲謔的調侃中帶出主要問題,這使交談者感到輕鬆愉快,無拘無束。透過這些,襯托出他深邃的思想,銳敏的觀察,超凡的才智,淵博的學識,給人以一種巨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班達拉奈克夫人在同毛澤東的交談中也不例外,感到親切隨和,富有人情昧,就像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似的。他們談到了青年問題,談到了嬉皮士,談到了兩國的友好交往,談到了當今的世界風雲。真是內容廣泛,剖析深刻,談到高興處,還發出陣陣笑聲。他們談得那麼融洽,那麼投機,忘了時間,忘了疲勞,本來計劃接見幾分鍾,殊不知時光流逝得這麼快,不知不覺中已過了一個多小時。

“毛主席恐怕累了吧,我該走了。”班達拉奈克夫人依依不舍地說。“我也想借此機會,代表我國的人民,感謝毛主席在我們困難的時刻,給我們一切支持、同情和對我們的好意,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

“支持得不夠,沒有多少支持,太少。”毛澤東謙遜地說。

“我們感覺是件大事,因為是在困難的時刻給的,因此我表示感謝。我們有句俗話說,患難中的友誼最珍貴。”說著,班達拉奈克夫人取出一塊印製精美的蠟染布和三張照片,不好意思地說:“我帶了一件禮物送給你,是一塊蠟染的花布。另外我有三個孩子,請你給他們每人一張簽名照片,我把照片帶來了。”說畢,把禮物和照片一並遞給毛主席。

毛澤東在照片上簽了名,笑著說:“中國字我也不會寫了。”

“請你給我也簽一個名吧。”班達拉奈克夫人把一本簽名冊遞過去。毛澤東翻開簽名冊,在上麵寫下:

“毛澤東

贈班夫人

1972年6月28日”

班達拉奈克夫人站起身來,雙手接過簽名冊,動情地說:“感謝你給我們的一切支持和同情。祝你活得很長很長,好多為你們的人民服務。”

毛澤東也站起來同班達拉奈克夫人親切握手,並用英語與她話別:“Good—bye.Thankyouverymuch.(再見,非常感謝您。)”

毛澤東把班達拉奈克夫人送至門口,見她登上汽車,在夜幕中漸漸遠去。

這次會見,令班達拉奈克夫人難以忘懷,正如她所說,“我能夠會見毛主席,這是對我很大的禮遇,而毛澤東主席能夠接見我,使我感到特別榮幸。”“他當時是非常忙的,我隻要求會見5分鍾,但是,我們談了一個半小時以上,他對我們的問題非常了解。他和周恩來總理向我提出了許多建議,對這些我是絕不會忘記的。”“毛主席是斯裏蘭卡的一位偉大和真摯的朋友。斯裏蘭卡人民將永遠以感激的心情銘記他對我國進步和幸福的深切關懷。”

現在,毛澤東主席和班達拉奈克夫人雖然先後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開創的中斯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永遠植根於兩國人民的心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