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滄海橫流顯本色,狂瀾力挽仗要人(1 / 3)

20.滄海橫流顯本色,狂瀾力挽仗要人

——毛澤東與卡達爾

1956年2月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做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國際共運中引起軒然大波,而且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蘇緊張關係尚未完全解決,就又發生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國內外的反動勢力利用人民對共產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失誤的不滿,在匈牙利製造了反革命暴亂。各國反動派推波助瀾,在國際上掀起凶猛的反共惡浪,給各國共產黨人造成了巨大壓力。麵對嚴峻的形勢,采取什麼方針才能團結人民、打擊敵人、鞏固社會主義陣地,這成為各國共產黨人的重大課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以馬克思主義為銳利武器,清醒地判斷事件的性質,堅決支持以卡達爾·亞諾什為首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和工農革命政府平息反革命暴亂,從而鞏固了社會主義陣地,加強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在事件處理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袖們既表現了穩如泰山的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又表現了深邃睿智的高超的鬥爭藝術。這也正如中國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滿江紅》詞所說的:“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也正是在這個事件處理的過程中,毛澤東認識了卡達爾,卡達爾也敬佩毛澤東。通過事件架起了兩位領袖之間友誼的橋梁。

潛伏著的危機

地處歐洲中部喀爾巴阡盆地的匈牙利,是一個內陸國家,與蘇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毗鄰。匈牙利曆史上多次遭受外國的侵略、奴役和壓迫。為了爭取獨立和自由,匈牙利人民進行了前仆後繼的英勇鬥爭。1919年3月,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匈牙利無產階級建立了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同年8月,這個蘇維埃國家就被帝國主義聯合武裝扼殺了,匈牙利恢複了君主立憲製,開始了海軍上將霍爾蒂為攝政的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匈牙利加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成為希特勒的仆從國。匈牙利共產黨聯合左翼力量進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鬥爭。1945年4月4日,蘇軍解放匈牙利,匈牙利隨即廢除帝製,成立了共和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經過較量,以拉科西·馬加什為總書記的共產黨上台執政。

匈牙利勞動人民黨(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匈牙利解放後,宣布實施匈牙利共產黨提出的民族獨立陣線綱領。匈牙利人民政府依靠廣大人民的支持,很快地恢複了遭到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到1949年底,就提前完成了1947年8月開始執行的發展國民經濟的三年計劃。1949年的工業總產值比戰前1938年增長28%,農業總產值接近戰前最高水平,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超過戰前。盡管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嚴重問題:

(一)照搬蘇聯模式,經濟結構不合理,製約經濟全麵發展,影響人民生活提高。戰後初期,雖然匈牙利經濟有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有較大提高,但由於匈黨領導人不顧本國國情,完全照搬蘇聯的經濟管理體製,套用蘇聯的發展戰略,片麵強調發展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盲目擴大投資,積累比例過大,就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食品和日用消費品供應緊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慢,甚至有所下降。

(二)政治大清洗,在人民中製造了新的裂痕,傷了共產黨的元氣,加劇了社會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美對峙的冷戰形勢下,歐洲共產黨成立了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但不久,蘇聯共產黨和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矛盾就暴露出來了。1948年6月,情報局做出了《關於南斯拉夫共產黨狀況的決議》。決議指責南共“背叛了馬列主義、背叛了國際主義”,已處於“和參加情報局的各國共產黨相對立的地位”,“從而處於情報局的隊伍之外”。1949年6月,情報局又做出了《南斯拉夫共產黨在殺人犯和間諜掌握之中》的決議。決議明確提出:“反對鐵托間諜凶手集團的鬥爭乃是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職責”。於是在東歐各國共產黨內立即開展了清洗“鐵托分子”的運動。在匈牙利,拉伊克·拉斯洛就成為第一個被清洗的對象。拉伊克是匈牙利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匈牙利共產黨書記。1945年後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外交部長,人民陣線總書記等職。拉伊克威信很高,許多人特別是青年和知識分子對他推崇備至。就是這樣一個深受人民愛戴的領導人卻遭受了誣陷並被處決。受株連的還有瑟尼·博蒂爾等匈黨中央領導成員。接連遭殃的是卡達爾。卡達爾·亞諾什是匈牙利共產黨的傑出領導人。1912年5月26日生於阜姆一個窮人家庭。1929年參加工人運動,1932年轉為匈牙利共產黨黨員。1945年匈牙利全國解放後,曆任布達佩斯警察局副局長、匈共中央部長、布達佩斯市委書記等職。1945年5月,當選為匈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1946年,任匈共中央副總書記。1948年匈共和社會民主黨合並為勞動人民黨,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副總書記。1948年9月任政府內務部長。1950年6月任中央黨群組織部長。1951年2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卡達爾性格內向,沉著冷靜,遇事深思熟慮,處事謹慎穩重,受到黨員的尊敬和熱愛。然而,卡達爾也因受誣告於1951年6月被捕入獄了。1949—1952年,匈牙利約有20萬人受到清洗。1953年春天,有15萬名“政治犯”被關在集中營裏。

(三)一切效法蘇聯,大搞個人迷信,損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引起了匈牙利群眾的憎惡。拉科西等人積極推行“全盤蘇化”,一切效法蘇聯。建國初期,匈牙利把蘇聯紅軍解放全國的日子定為國慶節。不久,國旗也改成像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的國旗,軍隊的製服也效仿蘇軍的,甚至學校中的記分製也改成同蘇聯一樣的。拉科西把黨政軍大權集中於自己一人身上,1952年8月,他又兼任部長會議主席。他大搞個人迷信,一些人稱頌“拉科西是斯大林最優秀的學生”,“是匈牙利人民英明的父親”,全國各地到處有用“拉科西”命名的工廠、合作社、學校、街道,甚至幼兒園,個人迷信現象達到了狂熱的程度。

(四)匈牙利很多反革命分子隱藏下來,甚至鑽進要害部門,伺機進行反攻倒算;帝國主義糾集逃亡在外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階級敵人,進行軍事訓練和反動宣傳,妄圖顛覆人民政權。匈牙利的共產黨人在掌握政權後,雖然也進行了肅清法西斯分子的工作,但是並不徹底;在全黨、全國範圍進行的政治大清洗,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傷害了自己的同誌,保護了敵人。

總之,50年代初期,匈牙利表麵是平靜的,但潛伏著深刻的矛盾,一旦條件具備,這些矛盾就會迅速地激化起來,就會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

震驚世界的暴亂

1956年2月,蘇聯共產黨召開二十大,赫魯曉夫做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這在國際共運中引起巨大波瀾。1956年3月7日,匈牙利一大批幹部和知識分子成立了裴多菲俱樂部。他們召開會議,批評和反對拉科西領導集團的政策,要求納吉·伊姆雷重新回到黨內來。納吉,1896年6月7日生於貧農家庭。1918年參加俄國共產黨(布)。1929年在莫斯科農業研究所和中央統計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莫斯科任科蘇特電台編輯。1944年底回國,先後任匈黨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農業部長、內務部長、食品部長、部長會議副主席等職。1953年6月下旬,赫魯曉夫指責拉科西把經濟搞亂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用強迫命令組織合作社,導致農業生產發展緩慢,違反法製,判刑太嚴,搞個人崇拜,獨斷專行,提出由納吉擔任部長會議主席職務。納吉出任部長會議主席後,降低重工業發展速度,發展輕工業,允許農民退社和取消合作社,允許小私有企業合法化,撤消某些拘留措施和關閉集中營。正當納吉要深化改革時,赫魯曉夫對馬林科夫的發展輕工業的新方針進行了批判,同時也批評了納吉發展輕工業的方針。拉科西借機在1955年3月的中央全會上指責納吉推行修正主義路線,並把納吉開除出政治局,撤消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55年11月又把納吉開除出黨。

裴多菲俱樂部為納吉翻案的活動,遭到拉科西的反對。1956年6月,匈黨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譴責裴多菲俱樂部的活動是反黨反人民的,並提出要懲罰“集合在納吉·伊姆雷周圍的右派分子”。匈牙利的局勢發生動蕩了,這引起蘇共領導的不安。米高揚受赫魯曉夫派遣前往匈牙利,迫使拉科西辭職,格羅·艾爾諾出任黨的第一書記。在裴多菲俱樂部的推動下,格羅被迫釋放了300餘名“鐵托分子”,並為拉伊克等4名原黨的領導人平反,為拉伊克舉行了隆重的國葬。10月22日,裴多菲俱樂部向黨中央提出10點要求,“建議中央應在最近召開一次中央全會,納吉同誌應參加全會的籌備工作”;“建議納吉同誌以及其他為社會主義民主和列寧主義原則而奮鬥的同誌,必須在黨和政府中占有重要位置”;“建議把拉科西開除出黨”。同日晚,布達佩斯各大專院校學生團體聯席會議向政府提出16點要求,要求“新政府必須在納吉·伊姆雷同誌的領導下組成。斯大林時代所有犯罪的領導必須立刻解職”。提出要把斯大林的塑像,盡可能地搞掉。

10月23日,在電台拒絕廣播學生提出的16點要求之後,學生們不顧內務部長禁止示威遊行的命令,舉行大規模的遊行,工人和市民紛紛加入遊行隊伍,他們湧向裴多菲廣場,然後湧向貝姆廣場。在貝姆廣場分為兩路,一路向國會大廈進發,一路向廣播大廈進發。開始有五六千人,到下午3點多鍾聚集了10萬多人,到下午4點多鍾就達到了20多萬人。示威遊行在反動分子的煽動下,很快演變成暴亂。一批人衝向廣播大廈,用石塊、木棍撞擊廣播大廈的門,一些守衛者被打傷,推翻燒毀了廣播大廈前邊的汽車,開槍打死一名國家保安局的軍官。一批人向電話局發動了進攻,有兩名戰士和一名警察被解除武裝,電話局的5名文職人員被趕了出來,電話局被暴亂分子占領。一批人又衝擊匈黨中央機關報《人民自由報》大樓,用石塊打破了玻璃門窗,約三四百人衝進了大樓,摘下了樓頂上的紅五星,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著作扔到廣場上燒掉,用槍逼迫工人印刷反動傳單。深夜,一批全副武裝的暴亂分子襲擊並占領了陸軍軍械庫和陸軍電訊站,搶走了大批武器和彈藥。

10月23日晚上,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委員會舉行了緊急會議,討論了匈牙利已經產生的情況,並且改組了黨的領導機構。納吉·伊姆雷被選進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格羅繼續擔任第一書記;建議由納吉擔任部長會議主席。為了穩定局勢,黨中央會議決定宣布戒嚴令,並請求蘇聯出兵。但是事態不斷擴大。布達佩斯的動亂迅速波及全國。

10月24日清晨,赫魯曉夫派米高揚和蘇斯洛夫匆匆趕到布達佩斯。他們下了飛機就在坦克掩護下各乘一輛裝甲車趕到匈黨中央領導人的辦公室,責怪匈黨領導人誇大並歪曲了暴亂情況。

隨後他們又登門拜訪納吉,商討行動方針。他們要求格羅下台,由卡達爾·亞諾什接任第一書記,並指定納吉出任部長會議主席。卡達爾是1954年獲釋的,後曾任布達佩斯第十三區委書記、佩斯州黨委第一書記。1956年7月當選為匈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10月25日,匈黨中央委員會免去格羅第一書記的職務,選舉卡達爾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卡達爾出任第一書記,處理匈牙利事件的重擔就自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當天,卡達爾發表廣播講話,指出由於反革命分子的混入,人民群眾的和平示威遊行,“變成了反對人民民主國家政權的武裝進攻”,並號召各級黨組織和全國軍民,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打敗這種武裝進攻。但是這個講話並沒有使局勢穩定下來,反革命暴亂反而愈演愈烈。

10月24日,出身於貴族家庭、曾在霍爾蒂軍隊裏任職的匈牙利國防部上校馬勒特·帕爾派他的兒子馬勒特·彼得和兩名軍官幫助工業大學的叛亂分子建立了指揮部。10月25日,馬勒特·帕爾親自帶領坦克兵在吉裏安兵營建立反革命指揮中心,瘋狂摧毀各級黨組織。他因而相繼被納吉提升為少將國防部長。

10月25日,納吉下令解散人民武裝力量。納吉特赦了原霍爾蒂軍隊總參謀部的將軍、曾因間諜罪被判死刑的基臘伊·貝洛,並指使他成立了所謂“特警隊革命委員會”。根據納吉的命令釋放的1.7萬名法西斯分子、箭十字黨人、戰犯、盜匪和殺人犯等政治犯和刑事犯罪分子就成了貝洛的骨幹。

匈牙利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使蘇聯領導人深切不安,手足無措。10月29日,米高揚和蘇斯洛夫又一次來到布達佩斯。他們與納吉討論了四個問題:第一,關於立即撤回蘇軍;第二,匈牙利退出華沙條約;第三,匈牙利重新確立多黨製政權;第四,準備自由選舉。雙方達成了協議。蘇軍開始撤退。

10月30日,納吉宣布廢除一黨製,實行多黨製,沒有通過國民議會和共和國主席團,就宣布成立“民族聯合政府”,自任部長會議主席兼外交部長。各級政權機構被瓦解,代之以包括地主、富農、資產階級、憲兵、霍爾蒂軍官、牧師、罪犯等在內的“革命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工人委員會”等。

10月31日,曾因煽動教徒起來反對民主製度和土地改革、從事間諜活動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紅衣主教明曾蒂回到了布達佩斯。納吉政府專門派了一個副團長擔任護送明曾蒂的工作。美國指名道姓要明曾蒂充任“匈牙利政府首腦”。一時間,國內外各色反派人物經常出入明曾蒂住所。

反動黨團、地主、資本家、憲兵、特務、反動教會頭子瘋狂地進行階級報複,反攻倒算。叛亂分子在全國各地組織了“討伐隊”,成立了“複仇局”,製定了屠殺各級領導人的計劃。從10月23日叛亂開始,每天都有流血事件。10月23日至11月3日,大約有2500人慘遭殺害,3000人被監禁,還有1萬多人被列入準備槍殺的名單。

西方國家的反動勢力直接插手了匈牙利反革命暴亂。l0月初美國政府就已經知道了暴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