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讓激情貼著地麵運行(1 / 3)

第四章讓激情貼著地麵運行

一、激情與公司文化同行

激情是一種力量,它可以融化一切;激情源自內心,它不是虛偽的表象。熱忱使人充滿了魅力和感染力。在一個積極有力的人麵前,縱然是堅冰也不再冷漠。

——傑克·韋爾奇

激情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促進公司文化的廣泛傳播,而公司文化又反過來推動員工的激情,因此,有文化的公司未必都成功,但沒有文化的公司注定不會成功。任何一家想成功的公司,都必須充分認識到公司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場競爭中隻有依靠文化來帶動生產力,從而提高競爭力。

1.塑造員工忠誠

忠誠是一個合格員工必備的條件,在眾多條件中,激情是員工忠誠的一個具體體現。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能刻苦、有忍耐力、反應敏捷、並處處替考慮,如果他隨時隨地都能用腦子想出些明智、有創見、完善的方案來,那他的上司自然會逐漸重視他。沒有一個雇主不喜歡忠誠可靠的部屬,他們時時在觀察部屬是否可靠。雇主對於員工的勤奮程度、做事的成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毋庸置疑,忠於職責的員工肯定是一個有效執行公司目標任務的員工,因為他們與公司的命運係在一切。任何工作不努力、錯誤不斷的員工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遲早都會被發現。大部分雇主對員工的品格也大體知道得很詳細,他明白誰會尋找機會偷懶,誰習慣在老板麵前假裝賣力。最容易讓雇主信任的下屬,總是能做到認真工作、從不怠惰、忠於職守。一個員工如果想獲得晉升,首先要得到雇主的信任。

忠誠是贏得上司信任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自己規劃自己職業宏圖的一個源動力。隻有自己忠於職責,何何事情都會迎刃而解。事實證明,雇主不會無緣無故去提拔一個他不信任的人。雇主所希望的是這樣的員工;無論在他麵前還是他不在的時候,都一樣努力,一樣忠實可靠,甚至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然會格外賣力地做事。而那些迅速晉升的人,往往隨時隨地都會考慮雇主的利益,他會替雇主分擔工作,竭盡全力來協助雇主去實現經營計劃。

所以,在工作中要獲得成功的秘密有三條:一是忠於自己的職責,誠實可靠;二是隨時隨地考慮雇主的利益;三是刻苦耐勞,全力以赴。

要想提高公司員工的激情力,讓員工自動自發地、努力地工作,就必須提高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因此,如果員工希望盡快晉升,早些獲得較高的職位,那就絕不可以養成非監督逼迫不能好好工作的惡習。員工就必須注意去做好雇主希望完成的事情,員工還必須調動你所有的創造力、洞察力和執行力,去迅速地解決隨時隨地產生的問題。做任何職業,員工都不能這樣想:“隻要照著上司的吩咐去執行,按部就班去做就可以了”員工必須在做事過程中盡力使你的智慧、思想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惟有這樣,別人才會重視你、尊重自己。

激情力是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於提升公司的激情力,《紐約時報》是這樣發表評論文章的:“在許多公司,很多公司隻想從工作中或社會上獲得什麼東西,卻很少去主動付出什麼,不付出哪能有收獲呢?員工隻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熱情奉獻給工作,員工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收獲。”

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1770年,納爾遜參加海軍,21歲升為上尉。

1794年在一次海戰中納爾遜失去右眼,1796年,納爾遜晉升為分艦隊司令,次年,納爾遜獲英國少將軍銜。在有一次戰役中喪失右臂複員返鄉。

1800年,納爾遜重返軍隊時晉升為英軍中將。

1805年10月21日,納爾遜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大敗法西聯合艦隊,最終挫敗拿破侖入侵英國的計劃。

納爾遜在作戰中陳亡,在死亡之前,納爾遜最後的一句話是“感謝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職責。”

“無敵”號艦艦從屬桅頂部開火,在當時的情況下,兩般甲板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5碼,納爾遜的肩膀被擊中了。

經過檢查才知道是致命傷。這事向除了哈定艦長、牧師和醫務人員之外的所有人保密。從後背的感覺,從胸口不斷湧出的鮮血中,納爾遜自己很清楚已經回天無術,所以納爾遜堅持要外科醫生離開,代之以那些納爾遜認為有用的人。

哈定說畢提醫生可能還有希望挽救納爾遜的生命“哦,不,”納爾遜說:“這不可能,我的胸全被打透了,畢提會告訴你的。”然後哈定再次和納爾遜握手,痛苦得難以自製,匆匆地返回甲板。

哈定船長離開船艙15分鍾後又回來了。納爾遜很費力地低聲對他說:“不要把我扔到大海裏。”納爾遜說最好把他埋葬在父母墓邊,除非國王有其他想法。然後納爾遜流露了個人感情:“關照親愛的漢密爾頓夫人,哈定,關照可憐的漢密爾頓夫人。哈定,吻我。”

哈定跪下去吻納爾遜的臉。納爾遜說:“現在我滿意了,感謝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職責!”

納爾遜說話越來越困難了,但他仍然清晰地說:“感謝上帝,我履行了我的職責!”納爾遜幾次重複這句話,這也是他最後所說的話。

在納爾遜受傷3小時11分鍾後,於4點30分去世。

激情是員工忠誠的一個具體表現,就像納爾遜一樣,納爾遜把自己獻給了國家。我想勸告所有的員工們,你們都應該學習納爾遜。不一定能夠做到像他一樣,但至少要認識到責任的重要。做每一件事你都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隻有這樣,你才能夠獲得像納爾遜一樣的榮譽,也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成功。

激情是打造一個公司基業常青的重要方麵,這對於製造員工忠誠也是一個有力的推動,也是提高公司執行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傑克·韋爾奇認為,員工忠誠是公司基業長青的保證,否則一切無從談起。因此,隻要認真觀察周圍的事情,其中有很多我們是可以不必等上司吩咐就應該去做的。如果對於這些事,你這樣想:“反正老板不在這裏,就省省力氣吧”,那你前途就岌岌可危了。事事馬馬虎虎,處處投機巧,時時都認為自己所耗的精力和時間已經大大超過薪水的酬報,因為沒有額外的津貼便不再多加把油,也不肯多提一些如何改善經營的建議;對於同事,也表現出冷淡、輕視的態度,還常常對同事們說不要白白替雇主效勞!這樣的員工,無論學識多高、本領多大,也絕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有些員工常常驚奇他們自己為何升遷得這樣慢,如果老板對他說:“這全是因為你太自私的原因“,他們一定會感到驚訝。其實,如果他們足夠明智,能替雇主考慮一下,就知道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刻苦努力、自動自發、兢兢業的員工,這樣的員工也必然是晉升最快的。

2.讓自己跑起來

激情力是影響一個公司基業常青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公司發展長大的關鍵條件。可以這樣說沒有充分重視公司員工的激情力的公司注定會死亡。因此,激情力是打造公司永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清晨,當太陽剛剛升起,露珠還未完全消失,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奔跑。

最先跑起來的是羚羊。它們成群結隊地跑過平緩的山崗,找到水源,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又開始新的奔跑。就在它們不遠的地方,也許就在附近的草叢裏,狼群也在奔跑。它們的奔跑是為了羚羊。

當狼群開始奔跑的時候,獅子也開始了奔跑。它必須趕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則,今天可能又是一個忍饑挨餓的日子。

這是每天發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賽。

沒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導演這一切。它們奔跑完全是來自內心的驅使——要麼生存,要麼死亡。隻有“讓自己跑起來”才能生存,也隻有跑起來的動物才能獲得比同類更好的生存環境,不管是主動攻擊的動物還是被攻擊的動物。

“為自己跑起來”是動物世界永恒的法則,也是激情力的一個具體的體現。人類正是通過這一法則首先成為人。但是當人類逐漸進化、逐漸變得聰慧時,他們再也不再“為了自己而奔跑”。他們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他們漠視自己內在的動機和需求,他們隻要求索取和坐享天成。他們在內心永遠失去了奔跑的動力:他們為自己尋找各種理由和借口,他們認為優秀是別人的事。

激情是創造一切之源,沒有激情,一切就無從談起,但是很遺憾,在很多公司中,這樣的人隨處可見:隻有在形勢所迫時才去工作,對於自己身上的潛力無動於衷,遇到事情總是敷衍塞責,寧願呆在原地也不肯花點心思向上攀登。這些人私下裏認為自己很聰明,他們滿足於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魚,過一天算一天,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浪費自己寶貴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他們為吃飯而吃飯,為勞動而勞動,為工作而工作,為報酬而報酬,他們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沒有一件事情做得讓人無可挑剔拍案叫絕,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直到退休仍然一事無成。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蹩腳的工作,對老板的損害不及對自身損害的一半。對於老板而言,這可能會是幾個美元的損失,但對他自身來說,這卻是人格和尊嚴的喪失,是做人的喪失。還有些人本來有不賴的工作和崗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當他們攀升到一定的高度時,就停滯不前,躺在已經取得的成就上睡起了大覺,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令人十分惋惜!這種行動上的遲緩、思想上的愚鈍和道德上的玩忽職守,導致大量的工作崗位有名無實、大量的工作資源被無謂地浪費掉。

激情是打造公司基業常青的前提,如果沒有激情,公司的發展當然岌岌可危,更談不上永續發展了。在福特汽車公司,新員工在培訓部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三隻饑寒交迫的老鼠一起去偷油。它們決定采用疊羅漢的方式,輪流喝油。當其中一隻老鼠爬到另外兩隻老鼠的肩膀上,“勝利”即將在望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突然倒了,巨大的響聲驚醒了主人,它們隻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回到鼠洞後,它們聚在一起開了個內部會議,討論這次集體偷油失敗的潛在原因。

最上麵的老鼠說:“因為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所以我不小心碰倒了油瓶。”

中間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麵的老鼠抽搐了一下,於是我抖動了一下。”

而最下麵的老鼠說:“我隱約聽見有貓的叫聲,所以抽搐了一下。”

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

讓員工自己先跑起來,是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具體措施,也是提高公司員工激情的一個重要方麵,然而,在很多公司中卻經常出現上述故事中的那一幕:

在思迪公司的季度會議上就可以聽到類似的推諉。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理想,我們得負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先進。”

研發經理“認真”總結道:“最近推出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車薪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

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能節約就節約。”

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

於是,大家家異口同聲說:“原來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沒有責任。

最後,人力資源經理終於發言:“這樣說來,我隻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這樣的情景經常在不同企業上演著——當工作出現困難時,各部門不尋找自身的問題,而是指責相關部門沒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責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後,問題隻有不了了之。

公司裏這樣的員工屢見不鮮。

“斯蒂文先生為什麼還沒有簽下那一單?”老板問。

約翰呆呆地坐在那裏,臉色蒼白:

“他還沒有給我答複,先生。”

“他多少天沒有答複了?”

“已經有一個月了,先生。”

老板大怒:“那你為什麼還呆在這裏?”

而可憐的約翰還呆在原地,左顧右盼,不知如何是好。

這樣的員工,就是為工作而工作、為生活而生活的員工,就是沒有“激情力”的員工。

對於激情的作用,比爾·蓋茨非常重視,他說:“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因此,比爾·蓋茨的這句話闡釋了他對工作的激情。在他看來,一個成就事業的人,最重要的素質是對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責任及其他(雖然它們也不可或缺)。他的這種理念,成為一種微軟文化的核心,像基石一樣讓微軟王國在IT世界傲視群雄。

3.讓員工真正地自動自發

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不能忽視激情力的存在,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在《財富》500強公司中,有99.64%的公司的CEO讚成提升公司員工的激情力,同時他們也讚成隻有員工的激情力才會有公司的基業常青。

在美國希爾頓飯店,培訓部已經將康拉德·N·希爾頓的故事寫進培訓教材內容中,這個故事在世界得商圈裏婦孺皆知,成為詮釋公司員工激情力精神的最佳典範。如果員工隻是為老板工作、隻為老板的薪水工作,那麼員工能做到的隻是去洗馬桶;如果員工不僅為薪水工作,還為自己工作,把老板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即使員工去洗馬桶,也是一個最優秀的洗馬桶者!在這種激情力量驅動下的員工,他們永遠保持最旺盛的工作熱情、最忘我的工作態度,他們就成為每個組織和機構最歡迎的雇員、每一個老板最欣賞和重用的人才。美國之所以成為經濟強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主要歸功於美國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角落處處充滿像希爾頓那樣具備超乎尋常的集郵激情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1)他們在別人都放棄時仍努力不懈;

(2)在所有人都認定事不可為時仍殫精竭慮;

(3)他們不僅僅維持工作或恪盡職守;

(4)他們更深入內在,尋求更多的東西。

他們工作是為了內心的滿足,他們因為滿足而願意全力以赴,他們願意為了工作與企業一同成長;他們在沒有其他外力的刺激下從內心照樣迸發出激情,他們這樣做隻是為了讓自己能做得更好。

而上帝總是這樣獎勵他們:他們不為工作而工作,但最後他們總是能從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回報。我們稱他們為“優秀”,也可以稱他們為“自動自發”、“自覺自願”。他們把最簡單的事堅持每天都能做好,所以做到了“不簡單”;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超越崗位的業績,所以做了“不平凡”。

這樣的人,就是有著強大的內心精神動力的人,就是有“激情力”的員工。希爾頓之所以這樣自動自發、自覺自願地工作不是為了獲得更多一點的薪水、更高一點的職位。他們對工作有一種非做不可的使命感,並為之願意奉獻一切,不計任何報酬。

像希爾頓這樣的員工,我們應該為他們滿堂喝彩,應該為他們拍案叫絕!我們應該為他們塑造銅像,應該倡導所有的職場中的員工學習希爾頓身上具備的超乎尋常的職業素養: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得最好!如果上帝要你洗馬桶,就要做一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雖然不是每一個士兵都可以成為元帥,但是你起碼可以確保自己做一個最優秀的士兵。

這是一個很樸實的道理,可是在很多公司中,許多員工卻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願意去努力去實踐;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功秘訣,它使所有其他法則相形見絀;它無疑包含在數千年數百年來被證實了的各項原則中;因為它太難做到了,所以大多數人一再地漠視它躲避它違背它。

擁有“激情力”並不是要求“最高”。“最”不是絕無僅有,沒有雇主要求員工必須成為像希爾頓、洛克菲勒那樣聲名顯赫的人或完美得沒有一點瑕疵,那不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人,而隻是一個標本。

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一種曆程,做一個最好的清潔員、做一個最好的父親、做一個最好的上司,這本身不是一種目標,而是一種態度。

不是非要每一個人都要喝馬桶裏的水。完美是工作和生活的態度。也許我們盡力了卻未必完美,也許機遇和境地無法讓你完美,但這並不重要,真正可貴的並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結果,而是你所形成和表現出的職業素養,工作精神。

讓自己驅動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讓別人無可挑剔或不忍挑剔。這是我們在職場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的惟一法寶,如果員工做好了,員工不用擔心沒有人看不見,沒有人不認可你,如果員工是金子,總會閃光。也許員工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汗水,但我們也會收獲比別人更豐碩更甜美的果實。

擁有“激情力”的人,就是不僅在行動上自動自發的員工,更在精神上自動自發的員工。喝不喝馬桶裏的水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當員工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或者表白時有沒有希爾頓那樣從內心深處湧現的力量。

二、要麼卓越,要麼平庸

我們沒有偉大的學校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優秀的學校;我們沒有偉大的政府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優秀的政府;很少人能經曆偉大的人生,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能比較輕鬆地獲得不錯的生活。同樣,大部分公司沒有成為偉大的公司主要是因為它們相對比較優秀,這正是它們的主要問題。

1.追求卓越

“通向偉大公司的惟一道路就是刪繁就簡和勤奮工作。”湯姆·彼得斯研究了1435家優秀公司過去40年的發展曆程後,在《從優秀到卓越》中得出了這樣一個似乎太過於尋常的結論。不過,當讀過傑姆·柯林斯的《基業長青》之後,人們知道,湯姆·彼得斯正在接近商業世界的真實。

湯姆·彼得斯對自己五年研究的結果同樣吃驚,因為在從優秀公司到偉大公司的轉變過程中,根本沒有什麼“神奇時刻”。成功的惟一道路隻是清晰的思路、堅定的行動,而不是所謂的靈感;成功需要我們每個人排除一切幹擾,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去實現目標。而吉姆·柯林斯對領導力的結論則具顛覆性:謙虛+意誌=領導力,那些帶領一家優秀公司轉變為偉大公司的領導者往往謙遜,但是有韌性、質樸和無畏。

確實,員工的激情是追求卓越的前提條件,就像約翰·斯蒂文斯把馬桶洗得幹幹淨淨,並盛了一碗水一飲而盡。希爾頓深深地被震撼了,希爾頓發誓“即使一輩子洗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出色的人。”這是希爾頓當晚的日記,是希爾頓生命中的一個裏程碑,從這一刻起希爾頓淩駕於普通人之上。這就是激情的力量。下麵就是希爾頓的日記內容,供讀者一起共享。

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我曾經一麵敷衍我的雇主,一麵抱怨我每時每刻麵對的都是奴役。對我而言,工作是維持生存不得不付出的辛酸代價。我出生時,上帝準是在打瞌睡,為什麼他沒有把珠寶放在我的手上,也沒有把桂冠戴在我的頭上?

以前的我是多麼愚昧多麼狹隘啊!現在我才知道,隻有辛勤的勞動才能結出最甜美最豐碩的果實。偉人可能承擔神聖的工作,但也必須依靠辛勤的勞動才能得以實現。今天,我終於恍然大悟。要是把我以前用來逃避瑣屑工作浪費的時間想方設法用於改進工作,那麼我今天的成就該是多麼顯著啊!

有一個偉大的成功秘訣,它使所有其他的法則相形見絀。

它無疑包含在數千年數百年來被證實了的各項原則中,因為它太難做到了,所以大多數人一再地躲避它違背它:

隻要你下定決心全力以赴,每天付出更多的熱情和汗水,那麼,財富、地位、名譽,甚至遙不可及的幸福都會如約而至。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住生活中這條最艱辛的原則:那就是如果人家要你走一裏路,那麼你要自覺自願地多走一裏路。

從古至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寥寥無幾屈指可數,但隻有他們享受到了成功的殊榮。

從今天以後,做任何事情,我將竭盡所能全力以赴。

現在我知道,為了實現遠大的目標,我必須恪盡職守,爭分奪秒,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從古至今,那些精英分子從來都不僅僅以份內之事為己任,他們獨辟蹊徑,義無反顧,比常人做得更純粹,更無畏。因為他們知道因果報應,知道生活遵循這樣的一條規律:如果你想生活賜予你什麼,你必須先付出。

農夫隻有在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才會有豐收。一個人想要前程似錦,鵬程萬裏,離不開艱難險阻。如果我不願付出艱辛的代價,那麼我的未來一定充滿眼淚和辛酸。從今以後我要洗心革麵,我不能再虛度光陰,我不能再重蹈覆轍。

從今以後,做任何事情,我將竭盡所能全力以赴。

苦差是開掘寶藏的惟一途徑,惟有它能夠改變我的命運。這就好比耕耘播種為的是收獲果實一樣。世界的進程並不僅僅憑借英雄們有力的臂膀的推動,每一個恪盡職守的人都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成功會降臨在那些堅持不懈,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建造房子的人身上,他們拿起最後一塊石頭與拿起第一塊一樣地小心謹慎,他們總是認為最重要的一塊石頭就是此時拿在手中的這塊。世界將給他們以殊榮,既有名望也有財富。

從今以後,做任何事情,我將竭盡所能全力以赴。

從今以後,我要以優異的成績讓世人為之驚歎。我要延長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讓那額外付出的汗水成為明天的資本。我知道,隻有這樣,我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