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他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人;從此,他的工作質量也達到了無可挑剔的高水準:為了檢驗自己的自信心,為了證實自己的工作質量,也為了強化自己的敬業心,他也多次喝過廁水。從此,他很漂亮地邁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從此,他踏上了成功之旅,開始了他的不斷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幾十年光陰一晃而過,後來,他成為世界旅館業大王,他的事業遍布全球,他的一切成就都得益於他永不停頓、永不滿足的創造與卓越的行動。他就是康拉德·N·希爾頓,他建立了享譽全球的希爾頓酒店帝國。
激情還表現為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現出強烈的自驅力,希爾頓正因為有激情,之所以他能“就算一輩子洗馬桶,也要做一個洗馬桶最出色的人”。這就是希爾頓成功的奧秘所在;這一點使希爾頓幾十年來一直奮進在成功路上;這一點使希爾頓擁有了成功的人生,使希爾頓成為幸運的成功者、成功的幸運者。
讓員工的激情力實現員工自我驅動,成為最優秀的最能幹的員工!這是一個很樸實的道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願意去努力去實踐。
“最”不是絕無僅有,沒有人要求你必須成為一個首相、一個富翁或完美得沒有一點瑕疵,那不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人,而隻是一個標本。
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一種曆程,努力地達到,便成為自己寶貴的人生經曆。做一個最好的清潔員、做一個最好的父親、做一個最好的上司,這本身不是一種目標,而是一種態度。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收獲和成功的快感,直到做得連自己都認為無可挑剔時,別人的眼光中就隻有感動和敬佩了。
不是非要每一個人都要喝馬桶裏的水。完美是工作和生活的態度。也許我們盡力了卻未必完美,也許機遇和境地無法讓你完美,但這並不重要,真正可貴的並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結果,而是你所形成和表現出的職業素養,工作精神。
竭盡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讓別人無可挑剔或不忍挑剔,這是我們在職場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的惟一法寶,也許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汗水,但我們也會收獲比別人更豐碩更甜美的果實。
喝不喝馬桶裏的水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當你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或者表白時有沒有希爾頓那樣從內心深處湧現的力量。
隻有經曆磨練才能成才,古往今來的無數事例都證實了這一規律。由此,可以說——上帝偏愛他,讓他洗馬桶。
3.工作沒有限製
一次,一個在報社工作的年輕女士說,她不會努力地為自己的老板竭盡所能地工作,因為他們“付給自己的薪水不夠多”。因為老板所付不多就敷衍自己的工作,正是這種想法和做法,令成千上萬的年輕人與成功絕緣。“薪水低”不應該成為做事馬虎和敷衍了事的借口。事實上,一個人所拿到的薪水的高低,與其工作的完成質量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工作的完成質量應該是良心問題,是職業道德問題。它涉及到一個人的人品,而與報酬無關。
要想成功就得努力除去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種種妨礙個人發展的限製。不管你是誰,有三種自我設限你必須與之抗爭。
(1)拖延怠惰
習慣之中足以誤人的莫過於拖延,許多失敗者都是因此而陷入困境。拖延的習慣,最能損害及減低人們做事的能力。你應該極力避免拖延的習慣,像避免罪惡的引誘一樣。
在興趣濃厚的時候做一件事,與在興趣消失了以後做一件事,其間的難易、苦樂真不知要相差多少。在興趣濃厚時,做事是一種喜悅;在興趣消失時,做事是一種磨難。
你應該將“拖延”當作最可怕的敵人;因為它要竊取你的時間、品格、能力、財富與自由,使你成為它的奴隸。當我們拖延著不去做某些瑣事時,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且如果我們一天漏掉做幾件瑣事,這一天看來也似乎不至於太糟。但是,長期以往,就足以造成悲慘的一生!
假使對於某一件事,你發覺自己有著拖延的傾向,你就應該立刻跳起來,不管那事怎樣的困難,你也應立刻動手去做,不要畏難、不要偷安,這樣久而久之,你自然能改變拖延的習慣。
(2)推諉責任
成功者做事總是找解決辦法,而失敗者總是找借口;成功者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失敗者抱怨個不停;成功者承擔責任,並全力以赴,失敗者等著別人送食物上門;成功者發現毛病就會改進,失敗者隻會挑毛病;成功者主動進取,失敗者消極怠工。一位哲人說過:“職責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粘合劑;如果沒有職責這種粘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有時候我們難免怪罪某人或某事,早在某個果園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這種自我設限的習慣了,園裏的男人說:“要怪女人,是她害我這麼做的。”而那個女人則怪罪那條蛇引誘她。為什麼我們怪罪別人而不反躬自省?
(3)妄自菲薄
猜猜這世上有多少種借口?人們總喜歡費盡心機來逃避現實,我想他們寧可創造100萬個借口,也不願創造100萬美元。
有些人對自己缺乏信心,他們總是一再的否定自己:“我能做什麼大事?我這樣做又能改變什麼?”
一位年輕的小說家最近與我談及她的寫作野心,然而,當我提到一位著名小說家時,她卻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當然了,我是不可能獲得他那樣的成就的。”
她的態度令我大失所望,因為我知道,她自愧弗如的那位作家,並無超群的智慧和天賦,除了堅強的信心,他在任何方麵皆與普通人沒有兩樣。
多年來,我曾與無數的失敗者交談,他們曾經憧憬、闖蕩、冒險、絕望,最後給自己找到了失敗的各種理由與借口,他們抱怨道:
“這件事,現在想起來,本來就是行不通的。”
“還沒幹,我已經表示懷疑了。”
“老實講,這件事沒幹成,我絲毫不奇怪!”
“好吧,我試試看,但我並不認為這件事會行得通。”
凡持這種心態者,必遭失敗。
懷疑是一種消極的力量,當心智產生“懷疑”或“不信任”時,會製造出各種“理由”來支持這種懷疑。懷疑、不信任、失敗的潛意識,以及並不指望成功等態度都是導致失敗的罪魁禍首。
所以,這裏有個你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從今天開始,你打算怎麼改進自己?歸結起來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摒棄自我設限,五年之後你還是會跟現在一樣毫無進展。但是如果你試著除去自我設限,你就可以脫胎換骨,煥然一新,這聽起來不是很振奮人心嗎?
希爾頓說過:“你自己做的模子有多大,你所能發展的價值就有那麼多大。做一個家庭主婦、好廚子、精致的木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來期盼。很多人一事無成,就是由於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於成就也縮小了。一塊價值五元的生鐵鑄成馬蹄後,可以值十塊半;若製成工業上的磁鐵之類,價值三千多元;倘若製成手表發條以後,身價即跳躍至25萬元之多。你也正是如此。”
一個人的成就的大小是由這個人的行動的模子的大小所決定的,而人的行動模子恰恰是你自己設計的,也是由你自己親手鑄造的。當你親手鑄造出什麼樣子的行動模子,你就隻能在行動中取得多少成就——這同樣是一個行動的規律。偉大而卓越的人,之所以能夠永無止境到追求卓越,創造卓越和超越卓越,就在於他們遵循和靈活運用這一行動的規律而已。
四、冒險是激情的另一個表現
杜邦公司創始人亨利·杜邦認為,危險是什麼?危險就是讓弱者逃跑的惡夢,危險也是讓勇者前進的號角。對於軍人來說冒險是一種最大的美德。
1.勇敢地麵對危險
在公司中,許多員工常常猶豫不決,使他們的信心得不到升華。他們能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弱點,而懷疑就經常從這種事實中產生。許多員工對一切了解太多,所以他們生性謹慎,願意推遲重大的決定,有時甚至無動於衷。
但怎樣才知道別人比你決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會對他們的惡習和弱點感到吃驚。他們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躊躇不前。問題是,你對你的一切知道得又具體又透徹,而對他人的一切卻了解甚微。你同其他員工可能習性相同,隻要你有相同的成功機遇,你完全可以同他一決高下。你所需要的隻是放開膽子敢拚敢打的冒險勁頭。索尼公司每年都要對新員工重複這句忠告:“接受困難,勇於冒險。”
大馬哈魚生長在溫暖的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每年秋天大馬哈魚的幼苗會從亞馬遜河的各個分流遊向亞馬遜,通過亞馬遜河再遊向大海。這種現象讓科學家們很奇怪,大馬哈魚是淡水魚類呢?還是鹽水魚類?如果所有的大馬哈魚都遊向大海,他們為什麼會在亞馬遜流域出現呢?
帶著這些疑問,耶路大學生命研究中心的迪埃爾·卡特教授通過3年跟蹤調查終於揭開了大馬哈魚的秘密。原來大馬哈魚遊向大海後,每年春天他們都會遊回亞馬遜河流域。可是這讓很多人難以相信,因為亞馬遜河的入海口水流十分湍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河水和大海有著二三米的落差,大馬哈魚能遊上去嗎?
事實上,大馬哈魚並沒有依靠任何外力,他們用自己的激情噴發出來的毅力,以超過水流的速度奮力遊上亞馬遜河,並且克服許許多多困難,遊回自己的出生地繁衍後代。
這多麼讓人難以置信,大馬哈魚通過生命的激情創造出一個偉大的奇跡。
敢於冒險是激情的一個具體體現,在西點軍校,西點所有學員都必須接受體能訓練,參與相當危險的運動。男生要修拳擊和摔跤,而男、女生都要修體操、遊泳救生和肉搏自衛訓練的課程。此外運動競賽也是必修課程,而且學員至少有一季要參加團隊運動比賽,這些都是有可能受傷的劇烈運動。這些必修課程非常重要,不僅能鍛煉年輕士兵的體能,同時也教導他們另一項根本的管理技巧:勇敢地麵對危險。
每一位西點學員都需要冒險。風險愈高,人的情緒愈接近恐慌。要訓練自己在重要關頭能夠處理恐慌,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控製的情境下練習克服恐慌。
每一位西點學員在訓練中全心投入,跟隨整體追求勝利。在追求勝利之時,意誌和勇氣都是一項重要的條件,任何一個西點學員都知道,達到勝利必須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
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環境多變,市場的廣闊和競爭的劇烈增大了公司管理者決策的風險性。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一般說來,決策可能得到的效益與決策所冒的風險是成正比的。因此,在決策時,要對效益和風險這兩者作認真的、仔細的權衡。企圖回避風險,隻能使風險更大。作為公司的管理者,隻要估計風險是在主客觀條件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為了獲得較大的經營效益,就應該勇於冒險決策。
一個有誌於在公司中有所作為的員工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如果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雖然平靜,但那真正是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一個懦夫。其最為痛惜之處在於,這個人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潛能。他本來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悅,可是他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去勇敢地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於冒險的英雄。
用“冒險”這個詞去概括西點軍人克服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品質,是再恰當不過的詞了。畢業於西點軍校的羅文中尉在三個星期的冒險傳奇中,盡管曾經麵臨絕境——一道道深溝險壑和敵人的阻擊,但他知道沒有冒險就不可能達到人生的卓越。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敢冒險,缺乏膽量隻求穩妥,所以一事無成。所謂膽量,就是指做事時膽子要大一點,就是指要克服隻求穩妥的弱點,就是要敢作敢為、膽敢冒險,相信自己能展翅飛翔。有時膽子要大一點不是在說要粗枝大葉、閉眼蠻幹,也不是在談論隻求前進而不管實際,要分清楚哪個是敢作敢為,哪個莽撞蠻幹。
西點員工考慮的是:在我們這一生中,在某些時候我們必須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動,但這隻是在仔細考慮這次行動成功的可能之後才把膽子放大而采取的行動。
在麵對是否采取行動的問題上,特別是這種行動涉及到冒險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猶豫不決、坐失良機;在這種情況中,是傳統的觀點在作怪:“不要魯莽行動,這裏很可能有危險,不要去嚐試。”這常常是明智的勸告,但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威廉·埃勒裏·查寧卻這樣說道:“有時……把膽子放大一點敢作敢為最聰明。”
2.接受挑戰
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自己成為老板。問題出在大家都坐等機會來臨,機會是不會光臨守株待免的人的,隻有積極進取、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才能抓到機會。
或許你現在坐在椅子上閱讀本章時會說:“你說得很好,但是我的環境不同,公司不允許我去冒險。”這種觀念也就是你最大的敵人。你在這種情形之下,更應當冒更大的險,愈是平平庸庸的人生愈需要冒險。你的弱點要靠堅強的行動來治療它。不妨作出出人意料的事,必要時破窗而出。現在就開始!
西點的冒險精神要求的首先是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險。軍人首要的是目的明確,在目標召喚下勇敢地去做、冒險地去做。
公司中大多數員工不敢冒險,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平平安安的晉升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情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隻能在擁擠的員工中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保住工作。其實這樣並不安全,因為仍然要承受失敗與被上司鄙夷的風險。
西點的新學員訓練營中經常彌漫著一股尖銳的殺伐之氣。這些年輕的學員在種種場合中個個都想出人頭地,嶄露頭角。棒球賽、跳水比賽、爬杆比賽,就像上心理課程一樣,緊張刺激而全神貫注。學長們把課程排得非常緊湊而有趣。每一周都舉行節目,每一個新學員都要學習如何表現自己,怎樣使他們感到快樂,把握自己的個性使它能吸引眾人。一定爭取最能夠管理而又最能影響別人的機會與地位。
在這樣一個自勵過程中,所有新學員都在全心全力地表現自我、發展自我。來西點受訓的學員能體驗到生命的各個方麵都充滿趣味。還有什麼地方更能讓他們體會到生命的新境界呢?訓練營的格言是:“隨時隨地,表現自我,敢於冒險,傾盡心力!”隨著訓練項目,他們盡其所能地生活著,光榮地完成訓練。
對一個奉獻自己的西點學員來講,軍人是一項光榮的冒險事業。他們一早從床上跳下來就充滿著戰鬥力,因為隻要學員肯於對問題采取積極的態度,他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隻要他使出更大的心力,勝利就會提早來臨。
西點學員明白積極進取的生活可以改變人生的麵貌。大多數學員學會如何克服憂慮、恐懼,從不害怕生病、苦日子、失敗。
事實上,勇氣之中就含有憂慮和恐懼成分,主要重點在於如何去克服它。西點軍人的可貴之出就在於他們敢於向憂慮和恐懼進攻,他們善於控製憂慮和恐懼,而不是為其所控製。
畢業於西點的威廉·B·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求永遠不犯錯,正是什麼也做不成的原因。”因此,公司的員工需要改掉的是一整套的習慣。首先,遇到有小事要決定的時候,向西點軍人那樣練習“快動作”。譬如說,決定請哪個客戶吃飯,給上司寫什麼信,要不要買某一件外套送給下屬。這一切隻用五分鍾決定,絕對不要磨磨蹭蹭。強製自己在某一時限內作決定,決定好了就不要改變,(不要寫了信又撕掉,買了外套又退回店裏)。或許會覺得做這件事太莽撞,太不顧慮後果,這種想法正是問題真正所在。事情過了幾天,說不定會意想不到地對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
我們必須學習西點軍人勇於冒險求勝的精神,你就能比你想像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曆,這種經曆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複活力。
西點軍人的冒險精神品質實際上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現在有很多員工渴望成功,卻非常缺乏這一點因素,所以隻能看到希望,卻無法達到希望。把西點軍人當作自己行動的導師,去做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那麼成功就會在你腳下。
3.站在最前麵
在兩軍對陣的訓練中,西點的學長們總是衝在最前麵。雖然這是最危險的位置,但對西點員工來說,這是一個象征榮譽的位置。愷撒說:“如果我是塊泥土,那麼我這塊泥土,也要預備給勇士來踐踏。”
拿破侖將軍親率軍隊作戰時,隻要他站在前線,同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便會增強一倍。軍隊的戰鬥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基於兵士們對於統帥敬仰和勇敢與否。如果統帥抱著懷疑、猶豫的態度,全軍便要混亂。拿破侖的勇敢與堅強,使他統率的每個士兵增加了戰鬥力。
西點員工明白具有勇敢精神往往能使平凡的自己做出驚人的事業來。膽怯和意誌不堅定的人即便有出眾的才幹、優良的天賦、高尚的性格,也終難成就偉大的事業。西點軍人非常清楚,他們的成就,決不會超出他勇敢所能達到的高度。如果拿破侖在率領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的時候,隻是坐著說:“這件事太冒險了。”無疑的,拿破侖的軍隊永遠不會越過那座高山。所以,西點新員工被灌輸著這種冒險意識,無論做什麼事,勇於冒險,都是達到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西點軍人堅強的自信,便是他們成功的源泉。不論才幹大小,天資高低,成功都取決於他們堅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夠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那就決不會成功。
南北戰爭期間,一個士兵騎馬給格蘭特送信,由於馬跑得速度太快,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跋,那馬就此一命嗚呼。格蘭特接到了信後,立刻寫了封回信,交給那個士兵,吩咐士兵騎自己的馬,迅速把回信送去。那個士兵看到那匹強壯的駿馬,身上裝飾得無比華麗,便對格蘭特說:“不,將軍,我是一個平庸的士兵,實在不配騎這匹華美強壯的駿馬。”拿破侖回答道:“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美國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在公司中有許多員工這樣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不是他們這一輩子所應享有的。他們認為,生活上的一切快樂,都是留給一些命運的寵兒來享受的。有了這種卑賤的心理後,當然就不會有出人頭地的觀念。許多青年員工,本來可以做大事、立大業。但實際上在公司中竟做著小事,過著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於他們自暴自棄,他們沒有遠大的誌向,沒有堅定的自信。
西點軍人都知道,與金錢、勢力、出身、親友相比,自信、勇敢是更有力量的東西,是他們從事軍人職業最可靠的資本。自信、勇敢能排除各種障礙、克服種種困難,能使事業獲得完滿的成功。
在《哈得遜周刊》的成功箴言版裏,畢業於西點的史迪威將軍這樣說:“我打了那麼多次勝仗,其實說起來毫無秘密,因為我總能看到希望。”的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有自信的人能夠化險為夷。
在公司裏,很多員工總是用懷疑的口氣質問自己:“我行嗎?這項工作這麼複雜,技術要求也高,我能完成任務嗎?”這種員工的心態特別脆弱,連最基本的自信心都沒有,害怕麵對失敗。還有的員工,初步的信心是有的,但是一經挫折,卻半途而廢,這是因為自信心不堅定的緣故。所以,光有自信心還不夠,更須使自信心變得堅定,那麼即使遇著挫折,也能不屈不撓,向前進取,決不會因為一遇到工作中的困難就退縮。
如果我們去分析研究西點那些成就偉大事業的卓越軍人的特質,那麼就可以看出一個特點:這些卓越軍人在開始做事之前,總是具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堅強自信心,深信所從事之事業必能成功。這樣,在做事時他們就能付出全部的精力,破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做一個西點軍人,他們首先看重自己,真正地看重自己,並且贏得他人的尊重。造物主給予西點軍人們巨大的力量,鼓勵他們去從事偉大的事業。而這種力量潛伏在他們的腦海裏,使每個人都具有宏韜偉略,能夠萬古流芳。
這是一個不變的邏輯:你如何思維決定你如何行動,你如何行動卻又決定別人如何對你作出反應。如果你是一個自信的員工,你每天朝氣蓬勃地做你的工作,並且時刻麵帶微笑,你愉悅的心情會感染每一個人。你的自信會為你帶來豐碩的回報。
自尊在西點員工做的每一件事上表現出來。某些特殊的辦法可以幫助員工們增強自尊,因而也贏得他人的更多的尊重。
在公司中,員工們的各部分的精神能力,像西點員工一樣,也應該信賴其主帥——那不可阻遏的“自信、勇敢”。對於公司員工來說,有堅強的自信,往往可以使得平庸的人,能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成就那些雖則天分高、能力強,但疑慮與膽小的員工所不敢染指嚐試的事業。
河流是永遠不會高出於其源的。西點軍校所倡導的勇敢、自信、自尊造就了4000多名將軍和無數企業家、文學家、藝術家等等,可以說,這些精神成就了西點的輝煌。
同樣的道理,一個勇敢、自信、自尊的員工也是值得稱讚的,他們沒有理由不成功。做事業是這樣,做人更需要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