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懷感恩之心(2 / 3)

美國曾經流傳這樣一則故事:一個村子裏,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飯,母親端上來的卻是一盆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母親說道:“我給你們做了一輩子的飯,你們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感謝的話,從未稱讚過飯菜的可口,這和吃稻草有什麼區別!”既然連世上最不求回報的母親都渴望聽到哪怕一絲感謝的回聲,那麼我們對待別人給予的幫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恩的話說出來了。那不僅是為了表示謝意,更是一種內心的交流,在這樣的交流中,我們會感到世界因這樣的息息相通而變得格外美好。

所以,女人在得到別人關愛、疼愛的時候,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既使是你最親近的人,也千萬不要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你應該真心實意地向他們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感恩,來自於心理的滿足,來自於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於一種回報他人和社會的良好心態。感恩,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有利於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感恩,使女人少些抱怨、仇恨和對抗,多些寬厚、友善和快樂,使人有積極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態,能夠善待他人的誤解與錯誤。女人隻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才會理智地麵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從容地麵對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換來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

“感恩”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冷淡,所以,每個女人都應該學會“感恩”。女人學會“感恩”,才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

女人對生活心存感恩,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蠻橫,還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和災難。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些曾和你有過結怨、甚至觸及你心靈痛處的那些人,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闊宏遠。

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準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的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女人隻有懷有感恩之情,才能對別人、對環境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女人道義上的淨化劑、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係得更緊,感恩能堅定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

女人常懷感恩之心,能發自內心地讚美別人給予的恩惠,就一定能夠收獲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4.要感謝對手甚至敵人

在成功的道路上,幫助女人最多的不是機遇和順境,而是挫折和打擊;鼓勵女人堅持到底的也不是親人和朋友,而是她們的“敵人”和對手,因此,女人要感謝對手和敵人,他們使你變得更強大。

很久以前,挪威漁民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岸邊就已經口吐白沫。由於活魚比死魚的價格貴出好幾倍,所以漁民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然而,唯獨有一條漁船總能帶回活的沙丁魚。

這是為什麼呢?這條船又有什麼秘密呢?原來,他們在沙丁魚槽裏放進了幾條鯰魚。眾所周和,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魚槽裏同時放有沙丁魚和鯰魚時,鯰魚出於天性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就這樣,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拚命地遊動,激發了其內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鯰魚效應的由來。“鯰魚效應”的道理非常簡單,即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麼自己也不會強大。

對手是什麼?簡單地說,你是一隻羚羊,那麼對手就是追逐你的鬣狗;你是一匹賽馬,那麼對手就是賽場上的另一匹馬。

對手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它就像水、土壤、陽光組成的世界一樣與我們共存著。有對手,就會有競爭,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對手可能是某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物,也可能是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等,但無論是什麼,對手都是客觀存在著的。然而,很多女人卻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詛咒我們的對立物,或者因為自己遇到了厲害的對手而失魂落魄。其實,我們要明白,遇到對手很正常,也並非壞事,因為對手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威脅,但有時候也會成為我們進取的動力。

愛爾蘭當代著名女作家梅芙·賓奇原來隻是一位小學教師,生活十分清苦,在債主的催逼下,她被迫拿起筆,靠寫作掙錢還債。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漸漸地,賓奇的名字在愛爾蘭家喻戶曉了。多年後,她在公共汽車上巧遇當年的債主,不勝感激地說:“感謝你,是你把我逼成了暢銷書作家!”賓奇的成功來源於債主的“逼迫”,如果沒有外界的壓力,也許她仍然生活在碌碌無為之中。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女人永遠不要試著消滅你的對手,有時候更要善於看待對手的強大和優點。女人在和對手競爭的過程,就是不斷提高、充實自己的過程。希臘船王歐納西斯有句名言:“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敵人。”是的,對手的力量會讓一個人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取得驚人的成績,尤其是當對手足以威脅到他生命的時候。

女人,請感謝你的對手吧!因為對手的存在,才會讓你變得冷靜而成熟,讓你時刻保持警惕來麵對一切;因為有了對手,你才能磨練得更加強大,去挑戰生活中任何的艱難險阻,成為一名勝利者。

一個強大的對手給你帶來的,不僅僅是競爭意識作用下對自我能力的開發和潛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他能夠讓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並為此兢兢業業、奮勇拚搏。

一位動物學家在非洲考察時,意外發現一條河兩岸的羚羊截然不同。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強,而且奔跑速度也快很多。對此,他感到十分奇怪,環境和食物都相同,為何差別如此之大?為了解開這個謎,這位動物學家和當地動物保護協會做了一個實驗:在河兩岸分別捉了10隻羚羊送到對岸生活。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隻,而送到東岸的羚羊隻剩下3隻,另外7隻都被鬣狗吃掉了。

謎底不久便被揭開,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身體強健,是因為東岸居住著一群鬣狗,這使東岸的羚羊每時每刻處在一個機警的狀態下。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變得越來越有“戰鬥力”。而西岸的羚羊因為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因而變得弱不禁風。

生活中出現對手,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都把對手視為心腹大患,把對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其實隻要理性地思考一下,我們會發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我們時刻有危機感,會激發起我們更加旺盛的鬥誌。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生活因為擁有了強大的對手,才會讓你自強不息。失去了對手,如同黑夜中失去了一盞明燈,你會因此失去方向,失去奮發進取的動力。女人應當慶幸自己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他們的存在,讓我們努力向前,保持活力。

生命中,女人應該感謝的人有很多。女人應該感謝自己的親人,是他們給了我們溫馨的關愛和勇氣;女人應該感謝自己的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無私的幫助與支持。可女人別忘了,我們更應該感謝敵人和對手,他們才是真正讓我們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動力與支柱所在。

生活中,女人應該感謝自己的“敵人”和對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為了成功山巔上的那個金蘋果,我們難免會被腳下的溝壑絆倒;我們也會被高山大河阻隔,甚至還有人會暗地裏使一些小伎倆,讓我們跌得慘不忍睹。生活就是這樣,現實的社會充滿了競爭,不會有唾手而得的成功,也不會有樂善好施的對手,生活逼著你去麵對一個個強勁的“敵人”,去和他們作鬥爭。

一個女人能否成功,除了她自身的能力和機遇外,關鍵是看她有沒有執著的信念和拚搏的勇氣。女人,請不要埋怨生活的挫折,也不要抱怨“敵人”和對手的窮追猛打。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路,你會驚奇地發現,在成功的道路上,幫助我們最多的不是機遇和順境,而是挫折和打擊;鼓勵我們堅持到底的也不是親人和朋友,而是我們的“敵人”和對手。

相傳,古印度有位英勇無敵的王子,某次征戰之後,率兵得勝回朝。在盛大的慶功宴上,王子謙遜地舉起金杯,向前輩、大臣、在座的將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謝意,甚至連為他牽馬的仆人也沒忘記,這使得大家深為感動。就在此時,旁邊坐著的老國王提醒道:“我的孩子,有一個最重要的人,你還沒向他致謝呢。”那王子怔了半晌,始終想不出這個人是誰,隻好向父王請教。隻聽老人一字一句地說道:“你的敵人。”

女人的一生,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難免要扮演“戰士”的角色,與大大小小的“敵人”遭遇。戰場上的真刀真槍自不必說,哪怕是在和平年代裏,大到創新事業,小到一場牌局,同樣需要艱苦奮戰,才能手操勝券。至於平日工作中的競爭對手,學習上的懶惰情緒,也會處處與你作對。海誓山盟的愛人隻會陪伴你大半生的時間,然而,形形色色的“敵人”卻會伴你終生。

敵人,世上最聰明的對手。他能輕而易舉地找出事業的結合部、疏漏,甚至暗藏危機。記得一位法學人士說過,人類幾乎所有的法律條文,都可以說是在罪犯或違法者的“協助”下一遍遍地“修訂”而成的。仔細想想,每項政策或法規出台後,那些別有用心者便可迅速找出其中的漏洞,並加以利用,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每天湧現的新型犯罪,也促成了現有法律的不斷完善。同理,在生意場上,消費者和不法商販也算得上一對“敵人”,雙方鬥智鬥勇,不知演繹出多少權益故事。

其實,在很多時候,對手和敵人比朋友顯得更真誠。盡管他們在打擊你的時候,是那麼地不留情麵,那麼地冷酷無情,那麼地卑鄙下流,不惜使用任何手段。但是,我們應該牢記:正是因為對手的強悍才迫使我們迎難而上,正是因為對手的狡詐和卑鄙造就了我們的警覺之心,是對手和敵人讓我們不斷學習和強大,是他們的圍追堵截使我們不斷突破。

所以,女人要感恩對手,向對手和敵人學習,珍惜每一次與他們過招的機會,時刻關注對手的利益,尊重對手的權利。

5.停止一切無謂的抱怨

怨天尤人的憤怒情緒,隻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把解決問題的機會再次錯過。女人遇事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這樣才能生活得更加理智,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抱怨和牢騷。

抱怨是最無濟於事的一種態度,它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常引發團隊的消極心態,像病毒一樣感染群體。抱怨的人不是無助,而是無能。沒有比抱怨更糟糕的處世心態,如果不能得到校正,下一個要倒黴的就是懷有這種心態的人!

有這樣一則故事,頗令人深思。

受不良經濟形勢影響,某公司要裁員。名單公布下來了,有辦公室的小燦和小燕,公司規定她們在一個月之後離崗。那天,大夥兒看她倆都小心翼翼的,更不敢和她們多說一句話。因為,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這事攤到誰身上都難以接受。

第二天上班,小燦的情緒仍然很激動,誰跟她說話,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火藥似的,逮著誰就向誰開火。裁員名單是老總定的,跟其他人沒關係,甚至跟辦公室主任都沒關係。小燦也知道這一點,可心裏憋屈得很,一肚子怨氣可又不敢找老總去發泄,隻好找杯子、文件夾、抽屜撒氣。“砰砰”、“咚咚”,大夥兒的心被她提上來又摔下去,空氣都快凝固了。人之將走,誰忍心去責備她呢?

摔打抱怨一番後,小燦仍舊不能出氣,又去找主任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麼把我裁掉?我幹得好好的……”眼珠一轉,滾下淚來。

旁邊的人看著心裏酸酸的,恨不得一時衝動讓自己替下小燦。以前辦公室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都是小燦的活兒,現在她根本就不再過問。小燦原來很討人喜歡,這時候,她人未走,大家卻有點討厭她了。

小燕的表現卻截然不同。同事們早已習慣了這樣對她:“小燕,把這個打一下,快點兒!”“小燕,快把這個傳出去!”小燕總是連聲“答應”,手指像她的舌頭一樣靈巧。

裁員名單公布後,小燕哭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上班也無精打采的,可打開電腦,拉開鍵盤,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幹開了。小燕見大夥兒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麼,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反正已經這樣了,不如幹好最後一個月,以後想幹恐怕都沒機會了。小燕心裏漸漸平靜了,仍然勤勞地打字、複印,隨叫隨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小燦如期下崗,而小燕卻被從裁員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那天,主任當眾傳達了老總的意見:“小燕的崗位,誰也無可替代;小燕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由此可以得出,怨天尤人的憤怒情緒,隻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把解決問題的機會再次錯過。你流連於小溪邊的愜意,也就是滿足了自己的平庸;你欣賞到了山峰突兀的險峻,也就有機會了解到自己的卓絕。勇於進取是一種魄力,勇於麵對失敗也是一種魄力;聰明的人懂得在失敗後總結教訓,愚蠢的人則牢守自己的失敗,抱怨不休。

有人認為女人發牢騷,是對不滿情緒的發泄,有利於身心健康。其實不然,抱怨不僅不會給女人帶來健康,而且還會給她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麻煩。

那麼,為什麼女人有那麼多的抱怨呢?也就是說抱怨的女人會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1.“應該如此”的心態

簡單地說,“應該如此”的意思就是,“事情理應如我所認為的那樣發生”。她們事事要求公平,要求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如果稍有偏差就覺得老天對自己不公平,比如說女人們經常抱怨:我為他、為這個家庭付出這麼多,為什麼得不到回報呢?她們認為:自己必須受到對方的關注和尊重,自己的付出理所當然就應該得到別人的回報,家人應該滿足自己的要求;且潛意識中又往往想少付出而多得到。這都是一些不合理的過分要求,自己卻又難以意識到。一旦這些過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有一種被捉弄和被欺騙的感覺,心中憤憤不平,於是各種抱怨就出來了。

2.“托付心態”

“托付心態”指的是把生活中自己成功快樂的控製權托付給別人。由於女性從小就受傳統觀念的熏陶,使她們習慣於設想自己未來的生活是做賢妻良母。如果社會真正提供機會讓她們完全獨立,過一種全新的、不依靠男人的、體現男女平等的生活時,女性從小養成的依賴心理又會使她們感到猶豫不決,甚至為失去男人的依靠而感到恐慌和不安。所以說,女人真是一種矛盾體,她們一方麵渴望一種全新的生活帶給她們發現自我和實現自我的機會,以維持獨立的人格和尊嚴;但另一方麵,她們又不願承擔過多的責任,害怕獨立生活的操勞、緊張、競爭和不穩定。所以,很多女性都處於自立和依賴相互矛盾的內心衝突之中,甚至那些在事業上很成功的女性也仍然傾向於依靠什麼人。正如有的女性所說:隻要周圍有什麼人可依靠,我就不想靠自己。

女人一旦把自己的快樂和成功托付給了別人,那麼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會給你帶來影響,不順心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抱怨和牢騷也隨之而來。

總的說來,抱怨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感覺,是一種追求完美的心理,是一種情緒化的心態。那麼,女人如何克服這種有害的心理呢?

首先,女人要糾正自己某些錯誤的信念和觀點。其實,我們任何人都不能對別人有過分的要求,哪怕是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沒有責任和義務來滿足你的一切要求。生活的真諦不在於求得回報,別人不欠我們任何東西。因為別人不可能按照我們的意誌、喜好來行事,我們不可能主宰環境和他人。所以女人必須對自己的情感、生活負責。一個女人如果把自己的命運、情感交給環境、交給運氣或交給他人,那麼,她時時都有受到傷害和產生怨恨的可能。所以,女性要走出情感困惑,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對自己的情感負責,否則,她未來的生活將可能充滿悲哀。

其次,克服依賴心理。每個女人都需要照顧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樂,隻可有自己才能找到。女性朋友要解除自身煩惱,不能怨天尤人,要充分認識到家庭、社會因素隻是誘發煩惱的外因,而自身的個性、心理弱點才是導致煩惱的內因。女人隻有調節自己,才能改善情緒。女人要逐步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尊、自愛、自強、自立、自主等品德,這是衝破傳統觀念的無形羅網,掃除各種情緒障礙的最好突破口,也是女性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