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摒棄煩惱之心(1 / 3)

第八章 摒棄煩惱之心

引言

女人在人世間踽踽獨行,難免會被煩惱所羈絆,但是不可否認,女人的煩惱多半是由自己造成的。因此,女人要想告別煩惱,就要做到凡事不能太過計較,要及時調節失衡的心態,與自己的內心進行良好的溝通,時刻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懂得自我克製,不因瑣事亂發脾氣,找準時機,適當宣泄不良情緒。如此才能收獲良好的心境和幸福的人生。

1.女人不能太計較

女人隻有跳過那些暫時的嫌隙和憤怒,跳出自己被激怒的情緒,以冷靜的態度麵對曾經的傷害,才能從痛苦和誤解中掙脫出來,微笑著麵對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好勝心,但有一顆寬容心更重要。當女人與上司、同事和朋友發生摩擦時,對一些非原則性問題,不必計較,要給對方一個台階下,滿足對方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也許會出現一個好的結局。古人尚有“千裏送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的境界,對於現代人來說,少計較一些又何妨呢?

如果一個女人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卻對別人的錯誤耿耿於懷,那就證明她自身存在性格上的缺陷——自私狹隘。再說,一個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就是對的,也許你看到的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實際上是你的誤會和偏見呢!每個女人本身都不完美,又為何要求別人盡善盡美呢?所以說,對待別人要寬容,要有一顆平常心,要時刻提醒自己,大家都是平常人。這樣一來,你就會觀人之長,容人之短了。

說到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間很多人或事都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往往是正與邪、善與惡的交錯。生活固然有黑白之分,但更多的是原則以外的事。多一分寬容,便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寧靜。我們常說“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也是這個道理。

寬容是諒解,也是忘卻。忘記過去,正是一種女人對人對己的寬容態度。女人隻有寬容地麵對生活,才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女人學會忘卻別人對自己的敵視與指責,忘卻昨日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自己就能活得輕鬆。你寬容別人,給別人留條後路,別人才會報之以寬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女人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你多給別人留一些空間,自己將得到一片藍天!

寬容不是無能,而是一種卓識。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對待別人,寬容別人,女人才會心安理得,問心無愧,才不會為心靈扭曲而苦惱,也不會被包袱壓得透不過氣來。因此,有時候,寬容別人也是對自己的解放。女人隻有跳過那些暫時的嫌隙和憤怒,跳出自己被激怒的情緒,以冷靜的態度麵對曾經的傷害,才能從痛苦和誤解中掙脫出來,微笑著麵對人生。

小楊是一個非常節儉的女人,從來不亂花一分錢。按照她的話說叫“好鋼用在刀刃上”。有5毛錢的公交車,她絕不會坐1塊的,哪怕是多走一站路也在所不辭。後來,在她和老公開源節流、勤儉持家的努力下,他們終於買了屬於自己的新房子。為此,她老公總是對她的勤儉作風讚不絕口。

後來小楊生了孩子,她老公也開了自己的公司,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是小楊節約的性格一點也沒有變化,尤其是對待公婆的贍養費上,更是一分錢也不想多出。她有自己心理不平衡的理由,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要贍養費,而且還時不時地貼錢給他們,而遠在外地的公婆,家裏有多困難他們不管,每個月雷打不動地打電話來要錢。這讓小楊有些惱火。

小楊逢人便說公婆的不是,說公婆不近人情,以前他們收入那麼低,公婆也不體諒他們,電話一來就是要錢,而且是理直氣壯那種。

再後來婆婆來身邊給她帶孩子,小楊更是看不慣婆婆大手大腳地花錢。她的婆婆是個很喜歡花錢的人,特別喜歡買衣服。這讓小楊非常鬱悶,她跟朋友講:“婆婆越是喜歡買衣服,我越是不帶她去買,自己去小店裏買好了,商場我是不帶她去的。”

小楊把家裏的錢看得死死的,規定好了一年隻給公婆六千塊錢,多一分都不行。後來,她婆婆與鄰居聊天,無意中說道:“我家這個媳婦,自以為十分精明,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防公婆就跟防賊一般。其實,我兒子每年私下裏都給我不下兩萬塊錢。我兒子公司裏有多少錢,根本就沒有對她講過。她對我們真的是太過分了,如果不是看在孫子的份上,我肯定要他們兩個離婚,有多少人都覺得她配不上我兒子啊。”

小心眼,就是女人的通病。女人總是計較公婆的不是,對自己還特別有信心,說老公對自己如何貼心。其實女人完全可以大度一點,把老公私下裏給的那部分錢主動地笑嗬嗬地給公婆。一樣的錢,不一樣的效果,還落了個賢惠的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公婆可能也有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但是即使他們有萬般不對,但他們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是生了一個令人滿意的兒子,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很多女人總是喜歡計較眼前和過去的事情,很少去考慮將來。萬一因為太計較金錢而影響了家庭和諧,那就太不值得了,那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愚人之舉!

“一個女人的快樂,不是因為她擁有得多,而是因為她計較得少”。凡遇不順心、不如意之事,女人不要太認真,也無需計較太多,這樣隻會“傷”了自己。有句話說得好:“聰明的人猜心,雖然每次都猜對了,但卻失去了自己的心;傻氣的人給心,雖然每次都被人嘲笑了,但卻得到了別人的心。”希望每個女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傻”就傻點吧,何必計較那麼多。放開心懷,就會活得更輕鬆自在。

假如在生活中,你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你會怎麼辦?假如你的朋友傷害了你,你會怎麼辦?假如……女人,請學會寬容吧!心底無私天地寬,願世間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讓我們的人生在寬容中彰顯魅力。

2.同自己進行良好的溝通

自我溝通是心靈的對話。女人隻有沉靜下來以後,才能真正麵對問題,與自己對望,與古今聖賢交談,才能最終達到“身心安泰”的平安境界。

女人,你懂得嗬護自己的心靈,並時常與它對話嗎?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或這或那的性格缺陷,世上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這樣想不是為自己開脫,而是使心靈不至於被擠壓得支離破碎,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美好認識和執著追求。

其實,女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內心。不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精神的解脫,它會促使女人從容地走自己選擇的道路,做自己喜歡的事。假如我們的內心鬱悶,不痛快,就要學會原諒自己,這樣心裏就會少一點陰影,多一點陽光。這既是對自己的愛護,也是對生命的珍惜。

曾經有人問古希臘大學問家安提司泰尼:“你從哲學中獲得了什麼呢?”他回答說:“同自己談話的能力。”同自己談話,就是審視自己的內心,發現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人生是由一連串無聊的符號組成。”的確,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光都在普通的日子裏度過。有時,看似很正常的生活,感受上卻似走進了生活的誤區,有點兒渾噩,有點兒疲憊,有點兒茫然,有點兒怨恨,有點兒期盼,有點兒幻想,總之,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緒、感受,占據了內心的空間,但又懶得去理清。

所以,我們總是希望在冥冥之中有一個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夠在大千世界中坐下來靜靜傾聽自己心靈的訴說,能夠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為自己開辟一方心靈的淨土。可芸芸眾生,欲將心事付瑤琴,弦斷有誰聽?

事實上,我們本身不就是自己最好的知音嗎?世界上還有誰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呢?還有誰比自己更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呢?女人,當你煩躁、無聊的時候,不妨和自己對話,讓心靈回歸到自己的空間中,與自己親密接觸,靜下心來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問問自己:我為何煩惱?為何不快?我滿意現在的生活嗎?我的為人處世的方式錯在哪裏?我是不是還要追求工作上的成績?我要的是自己現在這個樣子嗎?生命如果就此結束,我會不會有遺憾?我讓生活壓垮或埋沒了沒有?人生至此,我得到了什麼,又失落了什麼?我眼下在追求些什麼……

這樣,在自己的天地,你可以慢慢修複自己受傷的尊嚴。可以毫無顧慮地“得意”,可以犀利地剖析自己、感動自己、征服自己。女人學會與自己對話,是一種人生的成熟,一種心靈的升華。

自我溝通是心靈的對話,因為,最了解你的人隻有你自己。同自己的溝通非常重要,一個人不管有多忙,每天一定要留出一點時間與自己獨處。比如讀書,它會激發、促成與自己的溝通。那時,頭腦的狀態會變得更好。還有寫作,這是自我溝通的最佳方式,在自我對話的思維空間裏,你可以傾訴,可以想象,可以與古人交流,也可以與未來會麵。

與自己溝通時,還要注意給自己提出積極的問題。這時,你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當你與愛人生氣的時候,要回憶與愛人戀愛時的甜蜜時光;當你遇到挫折時,要回想自己最成功和最得意的一件事;當你與同事發生不愉快時,要想起同事曾經對自己的幫助和好處。總之,與自己溝通是一種自我滋養心靈的有效方法。在不斷的積極自我溝通過程中,你的心胸會開闊起來,你的心靈也會和諧與豐富起來。

無欲無求,人格自然就高貴了;有了淡泊之心,心靈也就進入了寧靜的世界。不過,所謂“寧靜”,並不是指外在的一切運作都停止,飛機不飛,車子不跑,人們不講話等等。我們不必抹煞外在的一切聲音,而要學會在喧鬧中沉入內心的空寂境界,即使在熱鬧場所,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所染。如此,在心靈的寧靜和莊嚴下,道德可以完成,人格也可以升華。

當我們在蔚藍的天空下靜靜獨處的時候,宇宙是那麼廣闊,自然是那麼靜謐安詳;當我們一卷在握,徜徉經卷之中時,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傑與我們對語,風流千古,一切盡在心裏,如此任意暢遊在太虛之中,你能說我們不富有嗎?生而為人,還有比這樣的境遇更美好的嗎?

所以,一天當中,我們起碼應該保有十分鍾的寧靜,讓精神有喘一口氣的閑暇,有一個可以讓陽光照進來的間隙。在一年當中,都市裏的人們至少要有一個月的安靜生活。否則,長期陷入浮躁、動蕩、嘈雜的生活中,人們會迷失方向、不辨是非,被人趁亂牽著鼻子走。而沉靜下來以後,才能真正麵對問題,與自己對望,與古今聖賢交談,才能最終達到“身心安泰”的平安境界。

生活就好像是自己在跟自己較勁。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裏,會生活的女人,淡然恬靜,坦然相順。女人要想過上理想的生活,就應該經常傾聽自己的內心,哪條路該走,哪條路走不通,幹什麼光榮,幹什麼可恥。隻有在心裏先明白方向,才能在爾後行動中更加清晰。人生的內在充實完全靠自己決定,經常捫心自問,掂量自己,自我成熟,自我完善,為自己的心靈保健,這比別人教你來得更踏實,更得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從自我做起!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叫“認識你自己”。如果女人一生都不能和自己的心靈好好地溝通,都不了解自己,那麼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糟蹋自己的立學之月、而立之年、不惑之歲,等到天命來臨之日,再與自己對話,那就是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了。

人生中總有不如意的時候,麵對委屈,女人要心不憂鬱;麵對不公正的待遇,女人要麵不憔悴。胸闊天地寬,切莫讓霧障迷失了自己。凡事先問問自己在道德規範上該如何去表示,讓時間去曝光那些邪惡的下流者。

生活的浪花,時時打在人生的船舷上,波峰浪穀的坎坷,流年歲月的風霜,無時沒有鞭策,無事不是教益。船後的浪花隻有船行過才會覺得美麗,不是嗎?

女人與自己對話,是審視自己、看清自己的過程。這種心靈的自我探討,是以主人公的人間正道來求索自己,不是自我折磨,貶低自己,一切都是為了明天的自己更完美。

3.莫為小事發脾氣

發脾氣雖然是女人的一種正常情緒表現,但它會使人處於非理性狀態,容易招致禍患。所以,女人學會控製自己的脾氣,這不僅是心智成熟的表現,也是保障身心健康的要求。

你常遇事小題大做,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嗎?你常為生活中的小事耿耿於懷嗎?你相信一個人可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而改變一生嗎?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它們帶給每個人的影響又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鬱鬱寡歡,也有些人會從中發現快樂!換一種角度看問題,世界就會因你而不同!

女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為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英國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如果女人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那麼就不會再為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而生氣了。

生氣是一把難用的刀子,如果沒有適當地運用它,很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所以,女人要選對時機去運用它。怒氣像一場火災,而心則是滅火器或水。當火災發生時,我們應盡快壓製火苗,而不是讓它繼續燒下去,畢竟當自己的房子燒起來時,沒有人想讓它燒下去,大家都是匆忙地拿水或滅火器去滅火。

一個女人情緒失控,往往是因為生氣這個病毒正在擴大它的範圍。因此,女人要想除掉這個病毒,就不要一直挑剔別人的過錯,也要反思自己的失誤,這樣,這個病毒下次就不會再感染你了。

當長輩做錯事時,我們不要用惡劣的態度對待他們,因為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人。當晚輩做錯事時,我們要耐心說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畢竟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時間。

事分大小、輕重緩急,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自動將所麵臨的、接觸到的事情自動化分為大事、小事……一段時間內你遇到的大事越多、小事越少,你的壓力就會越大,久而久之,你的生活就會被弄成了一場又一場的緊急事故。試想,一個女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每天都去處理“緊急事故”,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

雖然煩惱來無影去無蹤,但當煩惱來臨時,人們也並非束手無策。女人要想排除煩惱的困擾,首先要學會寬容和忍讓,要去除嫉恨之心,要學會寬宏大度,要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雅量。同時要學會理解人、體貼人,能夠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不要為一些小事而耿耿於懷。如果雙方都逞強好勝,矛盾就會愈積愈深,最後發展到勢不兩立的地步,既破壞了人際關係,又影響相互團結,還有損身心健康。所以,女人隻有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排解生活中煩心的事情,任何煩惱才可能冰消雪融。

發脾氣雖然是女人的一種正常情緒表現,但發作時會使人處於非理性狀態,容易做出過激行為,導致損物傷人,甚至違法亂紀。同時發脾氣會使女人的心跳加速,心律紊亂,有損身心健康。如果經常使自己處於發怒狀態,還容易導致心悸、失眠、高血壓、胃潰瘍以及心髒病等疾病。所以,女人學會控製自己的脾氣,這不僅是心智成熟的表現,也是保障身心健康的要求。在此,推薦幾種克製脾氣的方法:

(1)要加強道德修養。愛發脾氣就其本質來說,主要是道德修養水平不高所致。愛發脾氣的女人大都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和虛榮心極強。她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但自己卻不尊重別人,還養成“得理不饒人,無理辯三分”的習氣。因此,女人要克服愛發脾氣的毛病,必須從提高道德修養方麵做起。在語言上,說話和氣,文雅謙遜,不盛氣淩人,不強詞奪理,不講髒話粗話;在行動上,熱情幫助他人,善於體諒別人,願意聽取別人的教誨。

女人對發脾氣要有正確的態度,在主觀上要重視發怒的不良後果。有些人錯誤地以為,發怒可以威懾別人,抵消責任,挽回麵子,滿足願望等等。事實上,易怒者總是事與願違,得到的不是尊嚴、威信,而是他人的厭惡。既然發怒無濟於事,且於人於己有害,所以,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經常告誡自己“不發怒”。

(2)要開闊心胸,寬容他人。女人隻有寬以待人,才能真正幫助教育他人,贏得友誼。寬容絕不是軟弱,它體現了一個人的品格與教養。

愛發脾氣的女人一般心胸比較狹窄,容不下批評的意見,也見不得別人的過失。其實,女人一旦心胸開闊了,就會心中有國家、集體和他人,就會欣然接受別人的批評,並將對自己有益的批評作為前進的動力。女人即使是麵對一些閑言碎語,也犯不著去計較和爭辯。此外,在待人接物方麵,女人不能對別人過於苛求,要養成能夠原諒別人的缺點和過失的習慣,要以誠懇的態度去感化人。女人一旦發起脾氣來,別人就很難接受,就會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

(3)要學會克製自己的脾氣。女人在脾氣將要發作時,不妨給自己一些暗示,告誡自己“冷靜些”、“別發火”、“要發火也要等10分鍾以後”等等,以便給自己一個理性思考的機會。

愛發脾氣的女人往往感情用事,不管別人是否接受,也不管於事是否有補,先發一通脾氣再說。這樣不僅傷人,也會害己。女人明智的做法是,一定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把火氣壓下去。怎樣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呢?首要的是學會忍讓。俗語說“忍一言,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通過忍讓,火氣便得以緩解和降溫,以免事件的擴大和惡化。這樣,你就會有時間對事情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做出冷靜的處理。

(4)要學會轉移“視線”。當女人感到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時,越想越生氣,越看越生氣,越聽越生氣時,采用轉移注意力或轉移環境的辦法是非常明智的。離開令你生氣的環境,有利於自己更理智、更全麵、更客觀地看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聽聽音樂等方式來轉移一下注意力,緩和一下激動的情緒,說不定自己會覺得因此而生氣不免有些好笑,為自己避免了發怒而感到慶幸。

女人無法選擇自己的老板,更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問題。一個苛刻的老板,可以鍛煉我們的耐力;一個貧苦的出身則可以激發我們奮發圖強的鬥誌。

其實,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隻是每個人麵對煩惱時,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女人遇事應該多往好的方麵想一想,心中才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眼前才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學會忍讓,學會“化幹戈為玉帛”,唯有如此,女人才能不為一些小事而生氣傷神,才能收獲人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