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青藤教育法則
1、什麼是常青藤教育
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國東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學: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康奈爾、布朗、達特茅斯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8所大學,除了康奈爾大學建於1865年以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紀創建,屬於美國曆史最悠久也是最為精英的大學。在習慣上,人們把精英教育稱為常青藤教育。19世紀末,一些研究型的大學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等,但是,在人們的習慣之下,還是把常青藤教育作為精英教育的另一個代名詞,雖然它的範疇遠遠超越了這8所大學,而成為了全世界精英教育的典範。 多年以來,在美國的學術界漸漸形成了一種學術標準,對真理的認真探索以及道德水準的提高至今仍然是這一標準的核心,而這一標準的源頭,正是出自於哈佛大學。哈佛的創辦者是一批從英格蘭遠道而來的清教徒,在他們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種求真求實的做人態度,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導他們以此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哈佛大學第19任校長昆西曾著重指出:“大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隨任何派別、時代或局部的利益。” 哈佛學子威廉·詹姆斯在1903年開學典禮致詞時說:“真正的哈佛是無形的哈佛,藏於那些較為追求真理、獨立而孤隱的(學生)靈魂裏……這所學府在理性上最引人稱羨的地方,就是孤獨的思考者不會感到那樣的孤單,反而得到豐富的滋養。”的確,在哈佛,真理被擺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學的過程就是求真的過程。不斷地掌握知識、探索世界的過程,就是不斷接近真理的過程。 在美國,曾經有位企業家說過:“你就是讓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學、隨便幹點什麼,20年後,他們還是會比別人成功。關鍵不在於哈佛教了他們什麼,更在於哈佛選了什麼樣的人。”可見,常青藤的精英教育法則最根本的一點不在於讓孩子能夠走進常青藤,獲得常青藤大學的精英教育本身,而在於挑選並培養具有“常青藤素質”的孩子。那些剛剛進常青藤的孩子們,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這樣的素質。因此,不要將孩子未來的成功寄希望於千方百計把他們塞進常青藤的大學,讓他們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在於從小就開始培養你的孩子,讓他們具備“常青藤素質”。國外研究指出,人到17歲時個人素質的發展基本定型,再進行教育效果就不大了,而17歲以前特別是14歲以前,可塑性非常強。這時期的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應該盡早用常青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們進行培養。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一出生時,就希望他們能走進常青藤,做下一個“哈佛女孩”、“哈佛男孩”,然而,出於各種限製,並不是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能走進常青藤。其實,走進常青藤也許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但絕對不是成功人生的目標。衡量一個人,從來都不是看他是不是上過常青藤。隻要孩子們具有常青藤素質,不管他們身處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在越來越要求創造力和競爭力的未來世界中脫穎而出。 要使孩子具有“常青藤素質”,就必須從孩子出生開始用常青藤的教育目標、原則和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常青藤的教育目標,絕不僅僅是學到知識,而是引導他們走向成功。這種成功並不僅僅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有權有勢,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大寫的成功。常青藤的教育理想是培養一個完美的人,一個有能力讓自己幸福也能帶給別人幸福的人。常青藤要培養的是下一代人在各個領域中的領袖。這一代領袖的價值觀念、遠見和能力,都關係著未來社會的發展,擔負著未來人類的命運。 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倘若查一查常青藤出來的孩子們,你就能夠看到無數包括總統、議員、政府官員在內的美國政治精英、企業總裁、頂尖律師、媒體掌舵人等等,他們就是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的受惠者,也是常青藤教育出來的領袖。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不例外。在他小的時候,據說常常會提一個問題,不得答案不罷休。這個問題是:“這樣是不是公平?”奧巴馬的當選當然不是偶然,他小時候的這個問題就已經顯露了他身上的某種領袖氣質。政治家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國際爭端、國家發展、利益共享等等,但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公平”這一問題。他小時候的思考就決定了他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然而,在中國的教育中,家長們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意誌塑造孩子,孩子們最大的責任就是被灌輸知識,記住大人們告訴自己的事情,他們並不作為家庭成員參與家庭討論,就更不用說提出問題了。常青藤的精英教育法則強調讓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啟動自己的大腦。孩子們隻有學會挑戰大人,長大後才可能超越父輩,走向自己人生的獨立和成功。要讓孩子從小就能獨立麵對世界,建立自己的信心,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此外,常青藤的教育絕不局限於課堂,他們最為提倡的是家庭教育,要讓對孩子的教育滲透進生活的點點滴滴。本書就是希望能為各位家長們撥開教育的迷霧,呈現出常青藤最為清晰的教育藍圖。 在中國,許多家長,特別是這一代新興中產階級的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夢想,夢想著下一代能擁有一個自己不可企及的,甚至難以想象的美好人生。但是,在這個日趨全球化的時代裏,我們不能期待孩子靠著中國傳統教育或者家長潛移默化中已經根深蒂固的教育觀念來實現一個不同的人生。對孩子美好未來的夢想如果不以一個暫新的教育為起點,將永遠停滯在不會前進的起點。 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權威式的,講究死記硬背。而“常青藤教育法則”提倡平等。要求父母和老師通過提問、討論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幫助他們主動吸收知識,讓他們自發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達力。過早逼迫式的死記硬背也許會使孩子在教育的早期領先於他人,讓家長獲得暫時性的滿足,但日後則非常容易厭學,成績往往落後於那些遊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常青藤的教育讓孩子一生下來,父母就要做孩子的朋友,甚至可以說是重新變為孩子,和他一起去成長,一起去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互動教育。換言之,這裏的常青藤首先是我們自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父母必須用心引導和教育孩子。父母要用心給孩子創造一種很好的常青藤氛圍,幫助孩子利用各種盡可能好的受教育、訓練和熏染的機會,以便讓孩子首先培養出常青藤素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潛能和特點,關鍵是父母必須用心地觀察、體會,發現孩子的潛能,不要錯過發展這些潛能的最佳時機。對於孩子的教育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中國的大課堂和統一的培養方式容易扼殺孩子的潛能,家長必須通過成熟的家庭教育來彌補這一不足。
2、常青藤的孩子們
到目前為止,哈佛共出過8位美國總統,34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2名普利策獎獲得者。此外,還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學術創始人、世界級的學術帶頭人、文學家、思想家,如諾伯特·德納、拉爾夫·愛默生、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查爾斯·皮爾士、羅伯特·弗羅斯特、威廉·詹姆斯、傑羅姆·布魯納、喬治·梅奧等。著名外交家、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我國近現代,也有許多科學家、作家和學者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如胡剛複、竺可楨、楊杏佛、趙元任、陳寅恪、林語堂、梁實秋、梁思成、江澤涵等。 而耶魯大學也一樣擁有眾多傑出的校友:美國前兩位總統都是耶魯大學校友,喬治·布什是耶魯著名的秘密團體骷髏會的一員,克林頓與他的夫人希拉裏就是在耶魯的圖書館裏認識的。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時代周刊》的著名專欄作家凱文·翠林都是耶魯人。在耶魯大學眾多的學術精英中,有13位學者曾榮獲諾貝爾獎。除了這兩所大學,其他的常青藤盟校也是人才輩出。人們不禁想到,究竟是學校造就了天才,還是天才造就了學校?下麵我們就來看看哈佛天才的故事。 1914年,美國一個年僅15歲的少年從哈佛大學畢業了。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塞德爾茲,是著名心理學家鮑裏斯·塞德爾茲的兒子。 威廉·詹姆士·塞德爾茲的學曆非常奇特:他不到兩歲就開始接受教育,3歲時已經能用母語流利地讀寫了。他5歲時看到家裏的骨骼標本,又對人體產生了興趣,從而開始學習生理學,不久竟然達到了執業醫師水平。他6歲那年春天,和別的孩子一樣開始上小學。入學那天上午,他被編在一年級,可是到了中午,他母親去學校接他時,他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就在這一年,他學完了小學的全部課程。第二年,7歲的他打算上中學,因為年齡不夠,學校不收,他隻好在家自學,主要是學高等數學,語言學他早就學過了。 一年以後,他滿了8歲,終於被中學錄取。他的各科成績都很優秀,數學更是出類拔萃,所以沒多久,學校就同意他不再上數學課,並讓協助老師批改其他同學的數學作業。不僅如此,他還在中學期間編寫了天文學、英語語法和拉丁語語法的教科書。不久,由於中學課程已無需再學,他就退學了。 這位小神童很快就出了名,很多人專門從各地趕來考他,結果他的表現比傳說中的更令人驚訝。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用自己在德國讀博士時感到頭疼的難題來考他,沒想到他很快答了出來。這一年,他才9歲。 在隨後的兩年裏,他還是在家自學。11歲時,他考進了哈佛大學。入學後不久,他就能講解四維空間這樣的數學難題了,這使教授們大為驚訝。他父親塞德爾茲博士曾在《天才與俗物》一書中,寫到他12歲時的情況: 他今年才12歲,卻擅長連不少學者都感到頭痛的高等數學和天文學,還能用希臘語背誦《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等名著。他精通古希臘文,在讀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斯、阿裏斯托芬等人的作品時,就像其他孩子讀《魯賓遜漂流記》那樣輕鬆自如。他還精通比較語言學和神學,同時還熟讀了邏輯學、古代史、美國史等書籍,並熟悉美國的政治和憲法。 1914年,塞德爾茲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了,隨即在該校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這一年,哈佛大學還出了兩個像塞德爾茲那樣的小畢業生。一個叫阿道夫·伯利,是塔夫托大學神學教授伯利博士的兒子。他是13歲半進入哈佛大學的,比塞德爾茲稍晚一點,但他隻用了3年時間就讀完了4年的課程,畢業後在該校學習法學。 另一個叫諾伯特·威納,是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教授威納博士的兒子。他上大學比塞德爾茲還早,10歲就考入了塔夫托大學,14歲大學畢業,隨後考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同樣在1914年,年僅18歲的威納就順利地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看了上述幾個事例,大家也許會想,這就是人們說的神童,不過古話說,10歲是神童,15是才子,過了20就是凡人。這幾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難道再過幾年都會成為普通人?其實,這種想法是沒有根據的。他們過人的才能決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得益於科學的教育。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這一點,威納和伯利的兄弟姐妹都接受了同樣的教育,因而有著同樣的學曆。伯利的姐姐麗娜,15歲就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學,1914年和伯利同期畢業。他的妹妹米勒姆和弟弟魯道夫,分別在14歲和15歲考入大學;威納的兩個妹妹,康斯坦斯和貝爾特,都在14歲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學。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說:“每個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強項,而每一種智能強項的充分培育和發展都能導向成功。”這就是說,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或者說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和教育。 在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裏,有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裏麵講述了德國法學家卡爾·威特的父親是如何對他進行教育的。他生於1800年,出生地是哈勒附近一個叫洛肖的村莊。他的父親也叫卡爾·威特,是村裏的牧師。老威特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就有了一個信念——孩子必須從嬰兒時期開始教育。用他自己的話說,當嬰兒出現智力的曙光時,教育就應該開始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普通兒童可以變得才智過人。 後來,他有了一個孩子,但很快就夭折了。小威特是他第二個孩子。小威特在嬰兒時期顯得特別癡呆。殘酷現實一度使這個牧師非常傷心,他曾這樣說:“我有什麼罪,上帝給了我這麼個傻孩子?”鄰居們雖然嘴上勸他“想開點”,但心裏都認為小威特的確是個傻子,事實上,他們在背後也是這麼說的。但老威特並沒有絕望,他開始認真地按自己的計劃對小威特進行教育。出人意料的是,正是這個傻孩子,不久就讓鄰居們驚訝不已。小威特8歲時就學會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6種語言,並擅長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和化學,數學尤其出色。他9歲那年,考入了萊比錫大學。1814年4月,還不到14歲的他就發表了數學論文,並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時隔兩年,他剛滿16歲,又被授予法學博士學位,並被柏林大學聘為法學教授。一個傻孩子通過適當的教育變成了天才,這就是教育的魅力。 巧的是諾伯特·威納的父親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他就是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之後,對威納兄弟進行早期教育的。塞德爾茲的父親畢業於哈佛大學,也是在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塞德爾茲進行教育的。我們不知道伯利的父親和哈佛大學有什麼關係,但是,從他寫的《家庭學校》和《家庭教育》兩本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也是在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後對伯利兄妹進行教育的。由此可見,天才並不是偶然的,人為的努力能夠改變孩子的未來。 以《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為基礎,常青藤的精英教育融合了常青藤各個盟校的教育實踐成果,在兒童教育上顯然技高一籌。
3、精英教育從不讓孩子自由發展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 常青藤精英教育並非讓孩子完全自由成長,而是建議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興趣導向,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盡早對其進行職業與生存能力的引導。 美國人都不管孩子,讓孩子自由發展嗎?這絕對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近年來美國的許多政治家,不論是布什還是戈爾,或者是克裏、迪恩,全是“常青藤”打造的世家子弟。如果沒有從小的帶有針對性的培養,他們根本無法走進哈佛,然後步入美國的領導階層。 要知道,掌握財富和地位的美國上層階級是絕對不讓孩子自由發展的!頭腦清醒、不滿足於現狀的中產階級中的上層人士也不會讓孩子自由發展!在充滿競爭的世界中,他們不但沒有滿足感,相反地,卻充滿了危機感。他們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想方設法培養孩子從小擁有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那些表麵上看起來的不作為,譬如孩子摔了不會去把他們扶起來,讓他們自己麵對挫折,懶於伸出援手等等,都是一種積極的教育。中國的父母們,想要學習常青藤的精英教育法則,首要的便是澄清這一觀點——讓孩子自由生長!這絕對是一種對美國精英教育的認識的誤區。 普林斯頓校友在休斯敦的萊斯大學隆重舉辦宴會,邀請了很多高中畢業生和他們的家長參加。這次校友會出動了不少老校友,還專門從遠在新澤西州的校本部調來幾位在校大學生當說客,目的在於動員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普林斯頓大學。 晚宴開始之前,盛裝的男女主賓們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交談著。在這其中,有幾位家長都是律師,有位白人學生的父親是律師,這個學生表示,在他本科畢業後,也將選擇法學院。他對大家說,他還有一個哥哥,也是普林斯頓的學生,今年夏天就畢業了。學的是音樂專業。他的媽媽在一旁馬上補充道:“哥哥在普林斯頓這四年,隻有一次得過B,在校的平均成績GPA超過3.9。”讓人驚奇的是,父親聽了,馬上又補充道:“是3.97,而且現在已經接到好幾個法學院的錄取通知,已經決定了,秋季開學就去上紐約大學法學院。”很難想象,讓孩子自由發展的美國家庭能夠如此清晰地記得孩子的本科成績,這在中國也未必可能。但事實如此。 美國的精英階層其實都在以一定的方式培養著他們的孩子。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艾琳娜·卡根的父親是律師;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的父親,也是耶魯法學院的教授;哥倫比亞法學院院長的父親同樣是該法學院的教授;最高法院大法官金絲帕格的丈夫、兒子、女兒都是律師。 這麼多成功律師的孩子,鮮有不當律師的。這讓人更加確信了美國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施加的強大影響。 在美國,人口總數5%的人掌握著全國約59%的趨勢。作為一個商業社會,美國以金錢論英雄是很自然的。依靠個人奮鬥與智慧獲得財富的人被社會尊重,被看做成功者、上流階層,看做英雄。這一類人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們知道什麼樣是好的,於是他們設法從小培養他們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具備成功者所必需的素質。 曾經有調查顯示,美國大學生,隻有20%不到的人承認,他們的職業發展是受了父母的影響。於是很多人因此認為,美國人都是任由孩子自由發展的。但是,這是一種美國文化宣傳的麻醉劑。雖然大多數的美國父母是任由孩子自由發展的,但是,理智的中上階層美國家庭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在那些出身於政、商、醫、法家庭背景的哈佛朋友中,隻有極少數大學畢業後不是選擇政商法醫的專業。他們大多數都是在進入大學以前就有了明確的目標,而後基本沒有什麼改變。 在中國,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告訴孩子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孩子的成績,孩子成年前的教育都是圍繞著一個目標——高考。隻求將孩子送進大學,從來不考慮孩子的興趣、特長與誌向。而美國精英教育中對孩子的“包辦”與中國的“包辦”是不一樣的,美國的精英教育思考的不是能夠在考試中拿高分,而是盡可能地開發他們的潛能,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幫助他們早早開始樹立人生理想,培養孩子的職業與生存意識。 所以,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倘若想要培養出一個未來社會的精英,就應該開始把對孩子的培養從“分數高於一切”轉到幫助孩子做好人生長期規劃上。在孩子最初的十幾年裏,幫助孩子設立一個或者幾個人生目標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在成長旅程中,許多人會因為種種原因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有一個大致的人生方向,比迷茫過完高中,迷茫選擇專業,倉促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好得多。從小樹立人生目標,家長和孩子可以及時找出現實與目標間的差距,調整學習方向,培養相應的能力和素質。 讓孩子成人以後才開始學習與生存密切相關的知識、技能,才開始訓練本該長期才能培養起來的與職業有關的素質,難免會使孩子在越來越殘酷的競爭中落敗,使孩子屢屢遭受精神創傷,這才是失敗的教育,讓孩子們在懵懂中選擇了讓他們厭惡一生的工作,這也是失敗的教育。在孩子尚小的時候,不妨引導他們設定一個或幾個專業方向與職業目標,在促進孩子具有廣泛的愛好與知識麵的同時逐步培養其對某些專業的興趣,這才是我們應該向常青藤的教育精英們學習的。不要再把美國崇尚“自由獨立”的口號掛在嘴邊了,對於教育來說,“自由獨立”隻是方法問題,而不是原則。 有的人因為從小沒有奮鬥目標,於是將人生最寶貴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浪費掉了;有的人有了理想和目標,卻不去采用科學的設計和規劃,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動,反而將理想束之高閣。這些都是我們家長需要注意和改變的。 參照世界先進的教育目標,參照常青藤精英教育理念,結合社會資源和環境,在孩子們幼時就幫助他們一起規劃未來、設計人生,是這個時代的家長們應該做出的抉擇。 在國內,小周的父親是家大型企業的老總,從小給小周講很多商業知識,還鼓勵他說一定要上哈佛,讀MBA。他父親工作忙,經常國內國外兩頭跑,到了小周放暑假時,就盡量帶小周一起出去,以便多和小周呆在一起,給他一些商業熏陶。小周七八歲時,就開始被父親拉去參加董事會議。在那些會議上,小周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從小在那樣的環境裏長大,使他知道,要辦成一件事情的困難,也知道了作為一個商業管理人員的工作和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在他爸爸的影響下,小周從小就有了要讀哈佛MBA、要經商的思想。 因為小周從小就被培養了經商意識。他真的考進了哈佛,並參加了商學院裏的一個榮譽學生組織。當時有70多人申請,隻有15人通過麵試被錄取,而他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入學第一年的聖誕節,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回家,而是留在學校裏,對今後的職業和就業做研究。當他在網上看到了著名的摩根斯坦利投資銀行招收實習生的信息後,他根據自己的興趣,申請金融部的顧客服務部中一個為顧客管理股票賬戶的工作。順利通過第一輪麵談後,他進入了第二輪麵試。在進入第二輪麵試的6個人中,除他以外,都是三四年級的學生。最後一關是和主管單獨談話。他一進辦公室,主管就直接說:“談談股票吧。”由於受父親的影響,他已經具備了豐富的商業知識。他父親的公司裏有一個證券業務部,他常常去那裏討教。出國以前,他還有一個獨立的股票賬戶,並且有3年的股票實際運作經驗。所以,談起這個問題,他滔滔不絕。最後,主管打斷他,說:“好了,你很酷,你拿到這份工作了,我知道你是個新生,但你懂得比他們多。” 小周的成功,來源於父親從小對他的職業啟蒙,引導他從小建立職業意識,培養職業興趣,並立下目標,根據這個目標,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很多成功教育的典範都在於家長能夠在孩子幼時讓他們成功地樹立起自我意識,從童年開始就進行人生的規劃與準備。與他人相比,他們有長久的職業預備期,和他人相比,具備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能夠順利走入社會,成為優秀的職業人才。
4、牢記教育中的天賦遞減原則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2 常青藤大學的研究表明,對孩子的天賦越早進行開發,孩子成為天才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因此,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必須杜絕天賦遞減。 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在2009年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中說,5歲的兒童都是天生的數學家,在沒有進行正規的教育或教授相關知識的情況下,他們也能自己掌握數字抽象概念和算術法則。人們相信有數學天賦的兒童,不是循規蹈矩教出來的。當學齡前兒童麵對簡單數學問題的時候,他們能不用指導而自己回答出大部分。 由此可見,在學齡前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就不會扼殺孩子的天賦,能夠讓孩子成為天才的可能性增加。既然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或者說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那麼開發孩子潛能的最佳的時機是什麼?常青藤教育告訴我們:潛能開發越早越好!因為在人一生的智力發展中,存在一個絕對的真理——天賦遞減原則。 比如說,生下來具有100分潛能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恰當的教育,將來就可以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即使是非常理想的教育,將來也隻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就隻能具有60分的能力了。這就是說,教育得越晚,兒童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得越少。這就是兒童潛能遞減規律。但是,中國的父母在孩子們年幼時,注意力僅僅集中在孩子們的衣食冷暖上,認為學習是長大後的事,在小學之前完全忽略掉兒童的啟蒙教育。實際上,這是一種教育的浪費,家長們錯過的是將兒童培養成天才的最佳時機。 司各特伯爵夫婦攜帶他們的新生嬰兒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時遇到大風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難,隻有司各特伯爵夫婦帶著兒子爬上了一個海島。那是個無人的荒島,島上長滿了熱帶叢林。司各特伯爵夫婦很快就被熱帶叢林裏的各種疾病奪去了生命,隻留下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後來一群大猩猩收養了隻有幾個月大的小司各特,他就跟著這班動物父母成長。20多年後,一艘英國商船偶爾在那裏拋錨,人們在島上發現了小司各特,他已經長成一位強壯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樣靈巧地攀爬跳躍,在樹枝間蕩來蕩去,他不會用兩條腿走路,也不會一句人類的語言。人們將他帶回英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科學家們像教嬰兒那樣教導小司各特,力求他學會人的各種能力,以便他能夠重歸人類社會。他們花費了10年功夫,小司各特終於學會了穿衣服,用雙腿行走,雖然他還是更喜歡爬行。但是,他始終也不能說出一個連貫的句子來,要表達什麼的時候,他更習慣像大猩猩那樣吼叫。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學習語言能力的發達期是在人的幼兒時期。小司各特當時已經20多歲了,他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他的這種能力永遠消失了。 產生兒童能力遞減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動物的各種能力有著不同的發展期,而且各個發展期是基本不變的。當然,某一些能力的發展期可能很長,而另一些能力的發展期則很短。如果一切能力不在發展期內得到發展,就永遠不會再有發展。比如,小雞追隨母雞的能力的發展期是孵出後4天左右,如果不在這段時間內發展這種能力,它就永遠不會具有這種能力了。所以,假如在小雞孵出後4天左右這段時間裏,把它和母雞隔離開,它將永遠不再追隨母雞。再比如說,雛雞辨別母雞聲音的能力的發展期是在孵出後8天左右,假如在這段時間裏不讓它聽到母雞的叫聲,它就會永遠喪失這種能力。小狗把剩餘的食物埋起來的能力的發展期也是固定的,如果讓小狗在發展期內呆在不能埋藏食物的地方,這種能力就再也不會發展起來了。同樣,人類的能力也有固定的發展期。 外語學習便是如此,如果不從10歲以前開始,就很難掌握地道的外國口音,腔調總會有點“怪”。不少專家認為,鋼琴如果不從5歲開始練,小提琴如果不從3歲開始練,就不可能達到很高的境界。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發展期內進行培養,就會出現兒童潛能遞減的現象。這就是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是要杜絕這種天賦遞減。而且由於這種遞減是因為未能給孩子發展其潛在能力的機會而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處就在於要盡可能早地給孩子以發展其能力的機會,也就是說要讓孩子盡早發揮其能力。
5、教育分階段,找到敏感期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3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於不同事物的敏感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常青藤教育鼓勵家長應仔細觀察孩子每一階段對某些事物的敏感度,予以有針對性的培養。 翻開古希臘曆史,我們會發現雅典的天才層出不窮。然而,雅典的人口卻少得可憐,即便在全盛時期,也才50萬人左右,而且其中五分之四是奴隸。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派出12萬人、600艘戰船的大軍要踏平雅典,而雅典派出的軍隊隻有一萬人。我們都知道,馬拉鬆戰役是曆史上有名的大戰役,但據說雅典軍隊在這次戰役中,隻有192人陣亡。像雅典這樣的小城,竟出現了那麼多的天才,這是為什麼呢?人種改良論的鼻祖高爾頓認為,那是因為希臘人是優秀人種,也許這的確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受過早期教育。古希臘有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的傳統。 哲學家盧梭在他的教育學著作《愛彌兒》一書中有如下一則比喻: 這裏有兩條狗,它們由一母所生,並在同一個地點接受同一母親的教育,但是,其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其中一條狗聰明伶俐,另一條愚蠢癡呆。這種差異完全是由於它們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與之相對的是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齊的一段寓言: 有兩匹長得一模一樣的小馬。一匹交由一位莊稼人去喂養。但那個莊稼人非常貪得無厭,在這匹小馬還沒有發育健全時就用它來賺錢,最後,這匹小馬變成了很普通的馱馬。與上述這匹命運迥異的是,另一匹小馬托付給了一個聰明人,最後在他的精心喂養下,這匹小馬竟成了日行千裏的駿馬。 以上兩則小故事代表了有關天才與成才的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前者強調的是天賦,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其天賦的大小決定的,而環境的作用是次要的。與此相反,後者則幾乎視環境的作用為萬能,天賦的作用則毫不重要。 自古以來,在關於孩子的成長問題上,很多人更傾向於盧梭派的學說。然而,常青藤的教育認為: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各自的稟賦。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比如說稟賦為80的,可能隻發揮出了40;稟賦為60的,可能隻發揮出了30。因此,若能乘此之虛,實施可以發揮孩子稟賦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來稟賦隻有50的普通孩子,他也會優於生下來稟賦為80的孩子。 當然,如果對生下來就具備80稟賦的孩子施以同樣的教育,那麼前者肯定是趕不上後者的。不過我們不要悲觀,因為生下來就具備高超稟賦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數孩子,其稟賦約在50左右。 所以,我們就應該扔掉智力天注定的惰性思想,及時提高孩子的稟賦。先天的稟賦固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但是後天教育對於孩子成長起著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先天的稟賦是一定的,個人在知識、才能、性格甚至道德品質諸多方麵的表現都是在後天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 從生下來起到3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展最為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後截然不同。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分辨人的麵孔的能力,到三四個月,或五六個月,就能分辨出母親和別人的麵孔,知道“認生”了。但他這時並不是對麵孔的特征進行了這樣那樣的分析之後才記住的,而是在反複的觀察中,把母親整個麵孔印象原封不動地作了一個“拷貝”印進了大腦之中。 嬰兒的這種純記憶式的識別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嬰兒對多次重複的事物不會厭煩,所以3歲以前也是“硬灌”時期。嬰兒依靠動物的直覺,具有在一瞬間掌握整體的記憶識別能力,是成人遠遠不能及的。他們的大腦還處在一個白紙狀態,無法像成人那樣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可以說他們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認為正確的東西,經常地、生動地反複灌入幼兒尚未具備自主分辨好壞能力的大腦中的話,他就會毫無區別地大量吸收好壞不分的東西,從而形成人的素質。 給3歲以前的記憶時期“硬灌”些什麼呢?大致是兩方麵的內容:一方麵是反複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所謂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的模式;另一方麵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 最近幾十年來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已經具備初步的認知能力,而且相當善於模仿。如果從嬰兒具有求知欲的時候開始,能夠用適當的方法引導,都會取得不錯的效果。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兒童隱藏著未來的命運,隱藏著人性的秘密,早期的毫厘之差會導致日後生活的重大偏離,成人的幸福是與他在兒童期的那種生活緊密相連的。”天賦優越隻提供了發展的基礎,而那些卓越有成就的人,大多數受益於兒童期良好的早期教育。 部分家長擔心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出現“早慧早衰”。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兒童的身心發展與大腦的發育完善緊密相聯,嬰兒出生時腦重量就已經是成人的1/4,3歲時已達到2/3。人腦細胞約140億,其中大約70%~80%是在3歲前形成的,此時大腦結構已接近成人,生理特點與成人相似,這說明嬰幼兒具備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質基礎。 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的智能發展有其敏感期,抓住敏感期進行科學、係統的教育是培養超常智力結構的重要一環。”兒童每種智能的獲得,都有一個敏感期。所以,早期教育不應盲目,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不能錯過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兒童在技能發展的敏感期內沒有接受相關的訓練,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期,帶來一些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以下列出了孩子的9個敏感期。當然,每個孩子的敏感期會稍有不同,這取決於個體的不同以及環境的影響,父母需要細心觀察。 (1)語言敏感期(0~6歲); (2)秩序敏感期(2~4歲); (3)感官敏感期(0~6歲);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5)動作敏感期(0~6歲);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7)書寫敏感期(3.5~4.5歲); (8)閱讀敏感期(4.5~5.5歲); (9)文化敏感期(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