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讓孩子自己承擔損害性後果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0 常青藤教育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你犯規,就將承擔後果。即使在孩子很小時,當他們犯了錯誤,也嚴禁家長代勞。隻有當他們造成的損害性後果嚴重超出了他們自己的承受能力,才能由家長適度分擔。 在常青藤盟校之一的普林斯頓大學,所有的本科學生都要簽署被稱為“榮譽規章”(“Honor Code”)的學術誠信的保證。這條規定需要學生寫一份書麵保證,保證對所有的書麵作業既沒有剽竊也沒有違反其他道德規範。學生們在每一次考試前都被要求寫下“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沒有在這次考試中違反榮譽規章”的誓言。這份規章帶有第二份義務:在入學考試的時候,每個學生保證在看到別的學生舞弊時向學生維護的榮譽委員會報告。由於這個規章,普林斯頓大學考試無人監考。違反榮譽規章的學生會遭到最強烈的處分,包括短暫的禁閉以及經常性的開除。可喜的是,盡管無人監考,處分並不經常被使用。課外作業不在榮譽規章的管轄範圍內,但學生也經常需要在作業上寫下絕無作弊行為的保證。 普林斯頓的學生之所以在考試時無人監考,正是因為通過榮譽規章的學生們已經知道了倘若自己犯規將要承擔的嚴重後果。 由此出發,常青藤教育認為:不僅在大學教育中,應該從孩子幼時開始,就通過教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將會帶來的後果,並讓孩子有限度地承擔錯誤,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責任心與自尊心。 中國父母與西方尤其是歐美國家父母的重大區別之一是:中國式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吃虧受委屈,影響其身心健康,往往包辦代替,不讓孩子直接承受自己行為產生的後果,尤其是失誤行為產生的損害性後果。歐美式父母出於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目的,鼓勵孩子從練習爬行、走路、吃飯開始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承擔後果。 中國父母普遍認為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時,才應該開始讓他們承擔一定後果,而在此之前,不應該太過於苛刻,畢竟孩子們還太小。其實,孩子們的幼兒時期是心智培養的最好時期,在此時就應該讓他們了解他們的行為會帶來什麼。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過:“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 茨格拉夫人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一次,她的兒子從學校回家比平時晚了半個小時,茨格拉夫人對此表示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確地告訴兒子:“你玩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半個小時,這個時間我們可要遵守。”這樣,就讓兒子意識到了自己晚回家的後果,他就可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茨格拉夫人說:“有時候,做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孩子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麵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隻能做出很‘遺憾’的決定。” 常青藤的教育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幫助孩子盡快成熟起來,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個性特征的孩子,讓他們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他們承受的損害性後果超出其承受能力時再給予救助,包括分擔責任、減輕後果、心理幹預、心理疏導等。 著名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9歲的時候,有一次,父母帶他去商店。大衛在商店櫥窗裏看到了一雙帶皮毛的漂亮皮鞋,非常喜歡,就吵著要父母買下來。母親同意了,但父親不同意,因為這是一雙木頭做的鞋,不適合孩子穿。 大衛哭鬧著執意要買。父親想了想,就對大衛說:“我可以答應給你買這雙鞋,但是,你要承諾,買了以後你必須穿著它,否則我就不給你買。” 大衛想著可以買自己心愛的鞋子,高興地答應了。 誰知,鞋子買回來後,大衛才發現穿起來會“咯噠咯噠”作響,非常不舒服。如果長時間穿這雙鞋,腳會很累。這時,他才知道父親之所以不讓自己買這雙鞋的原因,自己確實太虛榮了,現在穿這雙鞋簡直就是受罪,他甚至願意付出一切代價,隻要能不穿這雙鞋子。 聰明的父親看出了大衛的想法,他對大衛說:“孩子,我並不強迫你去穿這雙鞋子,但是,你要學會反省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不良思想的陷阱。” 雖然父親沒有強迫大衛再穿這雙鞋子,但是,大衛覺得應該給自己一個警示。於是,大衛把這雙鞋子掛在自己房間裏容易看到的地方,讓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任性,不要貪圖虛榮。 讓孩子承擔後果,是讓孩子形成習慣性地思考問題做出正確決定的關鍵。老師和家長在告訴孩子甚至是幼兒事情的後果之後就一定要讓孩子及時承擔起應該承擔的後果。孩子隻有在承擔後果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機會的平等和把握機會的重要,了解到後果是由自己的行為產生的。時間長了,孩子們就會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在做事情時,也會習慣性地先思考後行動。 如何讓孩子承受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讓這種後果真實、直接地落在孩子身上,有的後果甚至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如何幫助孩子麵對這種後果時正確認識和正確抉擇,如何鞏固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防止損害性的後果再次或多次發生,控製有益性和激勵性後果持續發生;如何人為創造各種有益和有害等不同類型的事件讓孩子去承受後果(磨練教育、磨難教育、挫折教育、激勵教育、愉快教育……);如何在孩子承受行為後果的過程中去主動介入,站在旁邊觀察分析和與孩子交流溝通,必要時進行心理救助和行為矯正,這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有識之士和有責之士在社會教育中,以及孩子自己和同伴在自我教育中都值得去研究和探索的教育課題。
13、當孩子摔破了牛奶罐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1 常青藤教育認為,當孩子們摔破了牛奶罐,最糟糕的做法是緊盯他們造成的後果加以訓斥。家長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出原因,讓他們從中學習。 相對於亞洲人來說,高大的美國佬粗獷而豪放。但其實,這隻不過是表麵現象而已。很多情況下,他們比我們的情感甚至更加細膩。 理查德正在書房裏看書,猛然聽見廚房裏“乒乓”一聲,似乎是什麼東西摔在地上了。 理查德聞聲而來,看見滿地的牛奶,5歲的女兒菲比皺著眉頭站在一邊。“哇!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牛奶海洋!難道是有頭奶牛來我們家,擠完牛奶就跑掉了嗎?”理查德誇張地叫道。 “很糟糕,爸爸,那牛奶已經不能喝了!我拿不住它,所以——牛奶罐就摔倒了。”小菲比有些傷心,但卻絲毫不害怕父親責怪她的樣子。 “不過,親愛的菲比,我建議!下回你可不要將牛奶再摔地上了,要是倒進浴缸去,你就可以洗個牛奶浴了!” 菲比被逗笑了。 “我想,既然我們的菲比是這樣能幹,那我就要榮幸地和她一起清理戰場。你覺得怎樣,菲比?”理查德問。 “哦,爸爸,我十分願意和您一起來清理!”小菲比開心地回答。 看來,理查德務必要讓小菲比親自清理她犯下的錯誤了。 理查德拿起幹抹布,然後讓小菲比學著他的樣子蹲下身,一點一點地清理。在理查德父女的通力合作下,廚房裏很快恢複了原狀。 理查德摸著菲比可愛的小下巴,說:“好了,菲比。接下來,我想,我們得認真地學習一下,怎樣製服這些該死的牛奶罐!” 然後理查德站起身,把空的牛奶罐裏盛滿清水。 理查德把裝滿了水的牛奶罐,放進冰箱,然後再對菲比說:“哦,親愛的,怎麼才能製服它呢?嗬嗬,小菲比,看仔細哦!必須像我這樣,用雙手一起拿,牛奶罐才會老實聽話。然後,我們把它平穩地放在這張小桌子上,接下來,哈哈,輕輕鬆鬆打開蓋子,這樣,牛奶才不會打翻在地上啊!來吧,親愛的菲比,來試一試怎麼樣?” 剛打破了牛奶罐的小菲比有點猶豫。 理查德回頭對小菲比做了個鬼臉,然後豎起了大拇指:“來吧,我的小士兵,勇敢承擔困難吧,爸爸支持你!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菲比看著爸爸笑了,走了過去打開了冰箱的門。 美國小孩將牛奶罐打碎了,父母不是罵孩子一通,然後擦拭幹淨,而是叫小孩和父母一起收拾,一起承擔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而且,還把牛奶重新裝滿水,再教小孩怎麼拿,讓他們不會再次出錯。 所以美國的孩子們就“不怕做錯事”,每次都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地嚐試、實驗;盡管有時還是會出錯,但他們在這種家庭教育下學到了用“心平氣和”的心態來看待問題,並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美國家長們信奉“Be Generous with Praise,Cautious with Criticism(不吝於表揚,但要慎於批評)”,而中國的父母大多喜歡走極端——不是大發脾氣,就是溺愛孩子,不讓其分擔任何一點憂愁,哪怕這憂愁是孩子本人造成的。 心理學家說:“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都是於事無補,大聲責罵小孩,也隻是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懼而已;而且憤怒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 當孩子造成的錯誤已是既成的事實時,就必須教會他勇敢麵對並勇敢承擔,父母千萬不要全權代勞——因為,父母不能照顧他一生! 在常青藤的教育中,孩子做錯了事,迷失了方向,最重要是幫他反省——錯在哪裏了,怎麼改正。成功的家長從來不會不停地責怪孩子,那樣除了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外,沒有任何用處。孩子想要什麼或是想看什麼,本身並沒有錯,因為孩子有這個需要,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來指責,大人隻能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適當地做出解釋和說明,並加以引導。 譬如,當孩子闖了禍時,美國父母會說:“你是好孩子,想想看是什麼原因做了錯事呢?” 當孩子考砸了,這些父母會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為什麼考得這樣糟?咱們找找原因,一定會趕上來的。” 在這樣的明智寬容的父母麵前,孩子一般不會出現心理問題,並且會恰當地總結教訓,一躍而起。 任何國家的任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隻是大多數美國父母比較明智,能巧妙地度過危機。這些優秀父母的特點是:第一,相信孩子是好的;第二,相信孩子是聰明的;第三,永遠鼓勵孩子,從不挖苦孩子。 要知道:孩子摔破了牛奶罐並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父母因小事就刺傷了孩子的信心,或是壓製住了孩子成長的欲望。
14、喚起興趣,摒棄填鴨式教育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2 常青藤教育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因此,當孩子學習某一知識,首先應該喚起他們的興趣,然後再適應其興趣進行恰到好處的教育。 填鴨式教育是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發明的,現在在中國應用很廣泛。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與之相對的是啟發式教育。相對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方式當然是啟發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前兩項都占全了,就是沒有“做”這一環節。而啟發式教育就充分考慮到了做的重要性。 從局限性上來講,填鴨式教育之弊就更是多了。它隻充分把老師和書本的思想灌輸給了學生,毫無創造性可言。 常青藤教育認為:灌輸式教育就像給樹澆水,隻澆到樹葉上,根本就沒有澆及根部,樹木是吸收不到水分的。在一股腦兒的知識灌輸中,學生的感知功能因而喪失殆盡,所接收的隻是大量抽象的原理與公式,完全沒有真正理解。這種教育就好比全家人喂養一隻寵物,大家爭先恐後地喂它,隻好將它的嘴撐開,像填鴨一樣把食物一股腦兒送進它的嘴裏。這樣孩子既難受,又學不到任何有用的東西,隻會成為死板的知識接收器。 他們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是,首先喚起兒童的興趣,然後再適應其興趣進行恰到好處的教育。中國的教育更為習慣係統的知識教育。而常青藤的精英教育則不鼓勵對兒童進行係統性的教育。他們從不事先告訴兒童哪是生物上的問題,哪是化學上的問題,也不會照本宣科,按照課本教給孩子基礎知識。這些都與兒童的學習習慣不符。他們鼓勵興趣教育,比如,在散步中當孩子對某種動物或者植物有所注意時,就教給他相應的知識。當孩子後來閱讀動物學和植物學的書籍時,他對書上的內容並不感到生疏,而且會很容易理解。 要想喚起孩子的興趣,要搞清外界輸入的哪些信息可以使孩子們產生興趣,或者說產生興奮及愉快的感覺,哪些信息又可以使人抑鬱或者感到厭煩。有意識地輸入前者,排斥後者,則是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則。具體說來: 1.新鮮的刺激比重複的刺激更容易使人興奮 在一切學習活動中,初學者往往是從模仿開始,就像是小孩子學走路。由於入門是一個飛躍,從未知到知,從不會到會,最初模仿的東西都是新鮮的,自然有一番情趣。但是,如果模仿性的學習持續太久,那麼興趣就要衰減。 所以,在學習時,要不斷提出新問題,或者不斷顯露出問題的某個新方麵。這會使自己受到新鮮的刺激,從而使興趣油然而生。 2.生動形象的東西比平淡、抽象的有趣 當遇到平淡無味而又必須學習的東西時,如果把它們與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相結合,則能提高學習的興趣。現在,一些中小學校在對孩子們教外語時從唱外語歌、聽外語唱片開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記外語單詞本來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但它一旦與音樂相結合,就顯得非常輕鬆,能給人以愉快、舒暢的感覺。 3.節奏感強的東西比單調的東西有趣 哈佛的一些教授在給學生上閱讀課的時候,經常會給一些文章譜上節奏感極強的曲子,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4.真實的東西比遙遠的東西有趣 哈佛的學生為了練習外語口語,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外語演講比賽、外語科技報告會,或者把課文編成短劇進行排練,建立模擬小商店,幾個人分別充當顧客和售貨員等等,在創設的環境中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當學生自己步入“逼真”的環境之中時,他們就會不再視學習為苦事了。 5.學習內容的難度與孩子的知識水平相適應 其實這裏的道理很簡單:原有知識水平高的人看太淺而易懂的書,因為講不到多少新的信息,也就不會感興趣;相反,原有知識水平低的人去看太難的書,因為過分吃力、緊張,就容易過早感到疲倦,亦很難激起興趣。學習內容與實際需要相適應。當孩子們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什麼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度。 6.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 當孩子要學的科目很多或者他們想學習什麼知識難以決定時,指導孩子們從他們最需要的地方下手,這樣他們的興趣很快就會被培養起來。 從最需要的地方下手,之所以有助於興趣培養,一是因為目標明確而且近在咫尺,注意力容易集中;二是因為它見效快,當看到自己已經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時,每個學習者都會興趣倍增。 中國的父母無疑是關愛孩子的,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把對孩子的教育任務更多地扔給了學校。然而,學校的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對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收效甚微。不僅如此,學校還常常給學生布置很多相當死板而且缺乏趣味的家庭作業。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無疑僅僅扮演著監工的角色,更加助長孩子的厭學心理。 既然如此,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何不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將自己真正地放到一個興趣啟蒙者的位置上去呢?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讓學習變成一種快樂,讓它填充在生活的每一分鍾,孩子便自然而然地能夠擺脫填鴨式教育施與他們幼小心靈的不利影響。
15、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人生沒有彩排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3 美國的精英教育重視讓孩子“活在當下”。要讓他們知道,想要得到什麼,就要從這一秒去爭取。 常青藤的教育裏麵,會對孩子強調一點,那就是: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我們不能總為昨天的遺憾而歎息,因為昨天已成曆史,已確鑿地寫在你的人生上,抹不去,擦不掉;也不能把希望寄予明天,因為明天是那麼的不可預料。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今天,不要讓今天成為明天的遺憾。 幾個學生向著名的智者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是什麼?” 蘇格拉底並沒有直接回答他們,而是把他們帶到一片整整齊齊的蘋果林裏。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紅彤彤的大蘋果,誘人極了。 “你們每個人都選擇一行果樹,然後沿著它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個自己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但是,有兩個條件:一不許走回頭路;二不許做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道。 學生們出發了。他們一邊走,一邊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蘇格拉底已經在那裏等候著他們了。 “你們是否都找到了自己滿意的果子?”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麼啦?孩子們,難道你們對自己的選擇都不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剛走進果林,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滿心以為後麵肯定還有更大更好的,於是繼續往前走,可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時,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個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剛向前走了兩步我就發現,林子裏比我摘下的果子更好更大的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也這麼請求,可見大家都沒有找到自己最為滿意的果子。 蘇格拉底堅決地搖了搖頭,說:“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一開始,便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活在當下”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在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裏麵感受到真正的自己。沒有擔心未來,也沒有懺悔過去,完完全全活在這一刻。同時,不要將任何希望留在未來,想要得到什麼,就從這一刻開始去努力爭取。 羅傑·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在這兒出生的孩子很多人從小就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而羅傑·羅爾斯是個例外。麵對記者的提問,他對自己的奮鬥史隻字未提,隻談到了他上小學時的校長——皮爾·保羅。皮爾·保羅走進大沙頭諾比塔小學的時候,發現這兒的窮孩子不與老師合作、曠課、鬥毆,甚至砸爛教室的黑板。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引導他們,可沒有一個是奏效的。後來他發現這些孩子都很迷信,於是在他上課的時候就多了一項內容——給學生看手相。當羅爾斯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皮爾·保羅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當時,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長這麼大,隻有他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皮爾·保羅先生的話,並相信了它。從那天起,“成為紐約州州長”就成了羅爾斯的人生誌向,他不僅勤奮讀書,修煉品行,而且就連言談舉止也努力向州長那樣。51歲那年,羅爾斯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誌向。 羅爾斯是幸運的,他因為遇到了皮爾·保羅先生,沒有沉溺於貧民窟的惡劣環境,於是從知道自己方向的那一秒就開始努力,從此改變了人生。人生是個大舞台,我們每天都在這個舞台上盡力地表演,有時出現精彩的片段,有時也會留下令人懊惱的沮喪。隻不過,所有這一切都是直接進行的,所有這一切都隻有一次表演的機會,所有這一切每分每秒都在直播。這是因為,人生這出戲隻會永遠演下去,不會停下來,直至走到終點才會謝幕。 許多時候,明明發現自己很多事情做錯了,很想重來,但時間不可以倒流,錯了就是錯了。於是,“後悔”接踵而至,“後悔”大概是人生沒有彩排的結果。 讓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時間不會駐足,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播自己的人生。這種沒有彩排的人生更需小心翼翼,更需三思而後行。正因為人生沒有彩排,珍惜每一次機會便成為惟一的選擇。倘若真的做錯了,不要為曾經發生過的懊喪不已,從這一秒開始,重新開始人生,一樣可以扭轉局麵,重要的是不要放任自流,畢竟時間如水流,永不重回。
16、讓孩子知道,他是與眾不同的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4 常青藤教育一方麵讓孩子認識到人人平等,另一方麵則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教育的責任就是要充分開發孩子的與眾不同之處並讓他們自我認同。 讓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與眾不同感應來源於生命的真實感受。每個生命都是特殊的,都負有特殊的使命。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下來就是要成就某種非凡的事業的,是負有使命的。當你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特殊之時,就可能有一種“生命的覺醒”,覺得此生不可虛度,要給世界留下點東西,進而變成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孩子在精神上有些優越感並不是什麼問題,隻要這種優越感能夠轉化為責任。 凱凱是一個早產兒,個頭比別人小,吃得比別人少,就連哭聲也比別人低,凱凱媽媽心裏真不是個滋味。凱凱5個多月時,媽媽發現凱凱有一個特別的手指動作,常把中指尖騎在食指上。媽媽覺得很有趣,便向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請教,專家說:“這種動作是靈長目動物特有的,嬰兒一般到9個月才會出現這種手指動作。”媽媽大喜,凱凱雖說是個早產兒,但他的手指較同齡孩子靈巧,於是,專門為凱凱找出一些訓練手指的遊戲,如吹肥皂泡,媽媽吹,逗凱凱用手指將肥皂泡戳破,凱凱樂得手舞足蹈,手眼協調能力不知不覺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有“伯樂之心”的父母一般都能慧眼識珠。許多父母也許會認為孩子能說會道是優點,而用手指戳泡泡算不上孩子的什麼大本領。其實,用手指戳泡泡,對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大有好處,手眼協調能力對許多職業至關重要。人的長處沒有貴賤、好壞之分,關鍵在於長處顯著不顯著,發現得早、訓練得法,不顯眼的優勢也會變成難能可貴的“特長”。 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許多獨特的優勢,家長的責任在於幫助孩子把它們挖掘出來,發揚光大。家長在與孩子的交往中,應學會運用觀察、展示的手段,發掘孩子的強勢,評估孩子最突出的智慧表現。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強勢在哪裏。當你的孩子看到別人做某件事時,他心裏是否會有一種癢癢的召喚感——“我也想做這件事”;他在做某類事時速度很快,無師自通,不按部就班,似行雲流水般地一氣嗬成;當他完成某一件事時,他會有一種滿足感或欣慰感。所有這些,都暗示著一個重要的信號:你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時,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地修正和演練,而做另一些事情時,卻幾乎是自發的、不用想就能很快地完成,這就是他的強勢。 除此之外,你還可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不規矩”的表現。語言智慧方麵占強勢的孩子,常表現出愛說話;空間智慧方麵占強勢的孩子,愛塗塗畫畫、發呆冥想;人際交往智慧方麵占強勢的孩子,善與人交往;肢體動作智慧方麵占強勢的孩子,常坐不住、愛打鬧。孩子在生活中特殊而“不規矩”的表現,其實也是一種重要信號,是孩子向大人表示他們的長處所在。 觀察孩子特長的重要途徑,是多留一些時間和孩子呆在一起。無人指導時,看孩子平時都願意做些什麼?觀察孩子與同伴、朋友的談話和討論,收集孩子的活動資料等,家長應做有心人,不放過孩子的點點滴滴。此外,還需加強自身的學習,以便對孩子的表現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孩子的胚胎是由兩億個進入子宮的精子中那個跑得最快、體力最好的一個精子和卵子發育而成的,也就是說你的孩子是經過“億裏挑一”而誕生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孩子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一定有生存能力,有其獨特之處。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喪失信心,當父母把這種信心傳遞給孩子時,孩子就會有動力。要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有人會問,讓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是否會培養自我中心、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驕傲心態?確實,與眾不同的感覺容易催生自大的人格。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意識到一切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17、培養能夠自由表達的孩子
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則15 常青藤教育以哈佛為代表,倡導一種精神,那就是精神的獨立與表達的自由。因此,應鼓勵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應得到讚賞。 哈佛大學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在一次聯誼會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學者”的講演。在演講中,他強烈抨擊了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勞動大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在民眾中造成了巨大的反響。 要知道,愛默生極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言論而遭到社會多方人士的指責或抨擊,但哈佛的教育給予了他強大的精神動力,他覺得他有義務說出事實的真相,揭露出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以及人們心中的不良思想。即使因此遭到打擊或不公的待遇,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說法。他通過對哈佛“求是崇真”的校園思想的深入認識和解析,並以此指導自己的思維,愛默生終於創立了自己獨特的思想,提出了“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獨立自助,崇尚個性”的觀點。 可以說,愛默生代表了哈佛精神,那就是堅持精神的獨立與表達的自由。這正是我們需要在教育中輸送給孩子的重要觀點。 中國的孩子有一個很相似的成長曆程,那就是被要求“聽話”。在家要聽家長的話,在校要聽老師的話,大人說話不許插嘴,上課不許說話,長輩批評不準反駁,平時要“少說話,多做事”……總之,在大人眼裏,孩子說的話是無足輕重的,是幼稚無知的,所以,他們不該多說。很多中國孩子的話語權就此被剝奪。 這樣的教育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中國人不善言辭,在公眾場合害怕開口,麵對權威唯唯諾諾,少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想,更少有在眾口一詞之下敢於發出不同聲音的人。很多人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中國國民的一種劣根性來批判,但少有批判者指出,這種劣根性源於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和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相反,常青藤教育培養的是能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孩子,而不是僅僅聽話、被動接收知識的孩子。孩子要在表達自己的過程中,加深對世界的認識。 實際上,孩子是最有創造力的,他們描述一個東西,肯定和別人不一樣。中國人總是喜歡讓孩子背古詩,實際上,背古詩則是把孩子最有創造力的感性定型化,或者說告訴孩子你應該怎麼感受(什麼場景應該用什麼詩句表達),抹殺了孩子的個人意誌。這樣,孩子就變成了機械接受。 如今在美國的漢學家中,大部分都不是從小學中文的,更不用提背古詩了。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研究,有不少貢獻超過了國內學者。耶魯一位文學博士曾談起為什麼西方有那麼幾個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總是對古典文學有獨特的感受和見識,而國內的學者則跳不出既有的框框。他感歎說:中國現在的古典文學研究,都是被清代的選本給搞壞了。比如《唐詩三百首》,不能說選得不好。但這個本子一流行,就被視為是唐詩的規範,人們不再從《全唐詩》中挖掘了。在中國的教育中,你還沒有開始研究,往往什麼是經典、經典講的什麼意思,就全已經定好了。再看美國那幾個漢學家:一首在我們從小就熟讀的並自以為知道其意思的唐詩,對他們而言是第一次見到的新鮮東西,興奮得很;而且他們對文字的理解全無信心,於是拿一堆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地研究,最後看出與我們常規理解不同的意思。再加上人家良好的文學訓練,一分析可不就有創見嗎?這些美國的漢學家讀古詩,就像個剛剛認字的孩子,蕩漾著新鮮的生命,所以有創造力。我們的孩子讀古詩,則像個暮氣沉沉的老人,心靈已經枯萎。 一個孩子的降生,是對這個世界的新貢獻。許多孩子,可以成就其父母不可想象的事業。因此,對孩子不僅要愛,也要敬畏。要珍惜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的意見、他們的原創,幫助他們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貢獻於世界,而不是讓他們機械地接受我們的成見,更不能人為地把他們對世界的新鮮感給剝奪掉。我們永遠要記住:孩子未來是否成功,取決於她或他給予了世界什麼,而不是她或他記住了什麼別人告訴他們的東西。 從這一點出發,常青藤的教育強調麵對麵的討論班優於階梯教室的大課。他們認為,好的教育,尊重並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新鮮的感受和原創的表達,即使這些很幼稚甚至有不少錯誤。 事實上,以表達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僅增強了孩子的創造力,也使其接受知識的過程變得更有效率。許多家長相信早期的閱讀訓練,急不可待地讓孩子早認字讀書,這不免就要死記硬背。但是,孩子今後在學校中的表現,並不取決於早期的閱讀能力,而取決於其詞彙量的多少和豐富性。 兩位早期教育專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調查了三個不同階層中的孩子詞彙量的發展後發現:孩子運用的詞彙,有86%~98%是來自家長和他們講話時所用的詞彙。在四年的時間內,專業人士階層的孩子會聽到450萬個詞;勞動階層的孩子會聽到260萬個詞;靠政府福利救濟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則僅聽到130萬個詞。這也印證了社會學家Annette Lareau的研究成果:專業人士和中高產階層習慣於和孩子討論、磋商各種問題,使用的語言要豐富得多;勞動階層則隻給孩子簡短的指令,用的語言很少。假設這些孩子的智力基因基本一樣,他們在不同家庭中的語言經驗則完全不同。這種不同,也決定性地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學業表現。因此說,討論得越多,越有利於孩子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潛能的培養。 學校的討論班也是如此,麵對麵的討論班不僅語言密集,而且讓學生通過表達自己的意見更有效地吸收了知識。大課語言雖然密集,但學生是否聽、聽懂多少,很難保證。在大學是如此,在早期教育中當然也不例外。家長、老師與學生麵對麵的互動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也有力地印證了這一結論。Project Star跟蹤了田納西州12000名從學前班到八年級的學生(八年級是美國中學的最後一年,孩子一般在13歲以上,後麵還有四年高中),結果發現:在13~17人的小班中讀書的孩子,考試明顯比在22~25人的大班的學生成績要好,這些孩子的高中畢業率也高。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Peter Muennig最近在《美國公共健康學刊》上發表的研究甚至揭示:從班級規模不超過17人的高中畢業的學生,日後的平均壽命要比同伴長1.7歲!這些研究結果還很初步,不應該武斷加以解釋。不過,基本的道理還是顯而易見的:小班使每個孩子從老師那裏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也有益於麵對麵的對話和互動,自然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還不應該忘記:最小的班,其實是在家庭,是家長和孩子的一對一甚至二對一。家教重於學校。中國的中小學,許多班級規模達40人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家庭的小“常青藤”就更加重要了。那些放棄自己責任的家長,很可能導致孩子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