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學習是一種能力(1 / 3)

第四章學習是一種能力

1、常青藤的“綜合素質”標準

常青藤知識教育法則1  常青藤教育有一套專門的、更為精確的衡量孩子綜合素質的標準。這一標準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向和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參照作用。  素質教育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在美國,具備非凡的綜合素質意味著被名校錄取,甚至伴隨著巨額獎學金。這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乃至奢望。  什麼是素質?是唱歌跳舞、彈琴武術,還是考級證書?  《普林斯頓評論》與《時代》合編的年刊——《適合你的最佳大學》,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指導讀者怎樣以升學顧問的眼光給自己評估,計算出自己的“錄取競爭指數”。按照美國人才的培養標準,所謂“錄取競爭指數”也就是個人的“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總分=就讀的高中(0~4分)+課程難度(0~21分)+年級排名(-1~3分)+平均成績(0~16分)+SAT成績(6~25分)+全國榮譽學者(0~3分)+申請論文(-3~5分)+推薦信(-2~4分)+課外活動(-5~30分)+種族多元化(-3~5分)+體育活動(8~40分)+超常錄取(40分)+[體育教練點名(5~10分)+家住遠處(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參與“綜合素質”評分的項目主要有12項。顯然,前麵6項主要體現“學業素質”,後麵6項體現與學業關係不直接的“其他素質”,在中括號裏的4項是大多數人不會有的附加項目。  從以上可以看出,影響學業素質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選修難度高的課程和SAT獲高分。  就“其他素質”而言,大學申請論文優劣的範圍從-3分到5分,相差8分。論文是闡述思想,也是書麵表達能力的象征,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不難理解的。推薦信好壞有6分之差,起的作用很大,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會獲得較好的推薦信。  課外活動在“其他素質”裏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負分數,這一項的差別竟有35分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酬的工作也算在課外活動這一項裏,每周工作20~30小時的學生可以得到22分。  在學校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可以大量加分,其範圍為8~40分,如果是校主力隊員並且投入很多精力的,可以得到13分,全美高中最優秀的運動員,如奧林匹克運動員,可以加40分。  “超常”項,一拿就是40分,不過必須確實很“超常”,比如,獲得英特爾科學比賽大獎、擔任一部電影大片或係列電視劇的主角。此外,父母是大名人,給大學捐贈巨款也屬這一項。  由此可見,無論“學業素質”如何優秀,也無論“其他素質”如何了得,都不能得到很高的分數,最高的“綜合素質”必須是“學業素質”和多項“其他素質”相結合才可以獲得。  以往大家對什麼是素質,什麼是素質教育有爭議。從這裏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發。不僅在“重點”高中學習的學生具有高素質,不在“重點”高中,但是選修很多最難課程的學生也具有很高的素質;善於“應試”,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考試能夠獲高分,也具備高素質,因為“應試”也是一種素質。此外,善於準確地用書麵形式表達思想,能夠獲得老師的大力推薦,是優秀素質的表現;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參加社會活動、課外活動,甚至打工,也是優秀素質的表現;花大量時間參加體育活動,成為優秀的運動員,理所當然地也應當被認為具備極其優秀的素質。  成績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觀,學習成績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綜合素質。體育運動優秀、能打工、能說會道、能寫會畫的,都具備相當高的素質。  隻要發揮各自的特長、優點,都可以達到“優秀素質”的目標。某方麵不足、不擅長的,可以在其他方麵,以其他形式來彌補、平衡。  從這個評估法分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美國教育看中的是什麼,具備怎樣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可能被認為“優秀”、“高素質”。無論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的華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尤其是有心出國留學的孩子和家長,都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評估,對各方麵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具備各種各樣特長和特點的孩子都能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不過,應該提醒注意的是,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學生盡管可以進入好大學,但是,卻並不一定都能夠實現特定的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比如,“學業素質”不高,但是由於“其他素質”較高,使得整體“綜合素質”提高的學生,如果在大學期間依然無法提高“學業素質”,大學畢業後就難以進入對“學業素質”要求更高的醫學院、法學院,也難以進入理工和商學院讀研究生,盡管他們優秀的“綜合素質”能夠使他們進入理想的大學,但是可能無法實現更高一層的既定的人生目標。  因此說,綜合素質應該在孩子們進入高等教育之前多加培養,如前文“精英教育從不讓孩子自由發展”一節所講,想要讓孩子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還需要從小對他們進行職業規劃,並且有針對性地發展孩子的能力。

2、家長能教孩子什麼

常青藤知識教育法則2  常青藤教育認為家長不是那個為孩子傳授具體知識的人,因為受個人經曆和知識結構所限,家長能夠教給孩子的應該是一種主動學習、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  哈佛校史上有一位校長納森·普西曾說過:教師的任務並不是灌輸知識點,而是把將要學的課題放到學生的麵前,通過同情心、情感、想象力和耐心喚醒學生永不休止的動力,尋求答案和見解,使其開闊人生視野,並賦之以內涵。  不但是教師,家長更應如此。然而很多家長卻並非如此,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就開始教他們知識,從小學到初中,從數學到英語,一直教到自己也沒有能力再教。即使那樣還不罷休,教不了的時候就開始當監工。於是,我們常常聽見有些家長抱怨:教孩子真是太辛苦了。  但不知家長曾否認真想過,你到底能“教”孩子什麼?你能教小學生的語文嗎?你能教初中生的數學嗎?你能教初中、高中的各科目,包括語文、英語、數學、化學、曆史、地理、生物、政治、音樂嗎?  顯然沒有幾位家長有這種能力。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絕大多數家長沒有辦法教好孩子的一門功課!  在中國,即使學理工科出身的家長,常常也無法輔導孩子的數理化課程;在美國,大多數理工科出身的家長,對中小學裏的人文課程翻白眼。幾十年來,本來就是在那種狹隘的教育觀念中熏陶出來的這一輩人,加之世俗社會的影響、現代社會的種種誘惑,還有幾個能夠靜下心來,廣泛讀書,擴大知識麵呢?  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加速了成年人的知識老化;高節奏的工作壓力,也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力不從心。這是身不由己的。  現在作為中小學生家長的這一代人,自己的學識、思想、素質、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已經難以應對全球化和激烈競爭環境下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即使是少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和其他不甘示弱、自學自救的精英,也無法幸免由於專業等原因造成的狹隘的知識結構問題。  何況,現代社會是專業化的社會,教育也是一樣。  《華盛頓郵報》資深教育專欄作家傑伊·馬蒂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哈佛學習,現在每周為該報的教育專欄寫一篇文章。他曾提到,有一次,他和念高中十二年級的女兒一起做美國曆史AP考試的多項選擇題,“她做她的,我做我的,每做一題就對照書後的答案,看誰的答案是對的,15分鍾以後,她比我至少多做對了7道題”。由此事例,可以讓我們大家都清醒清醒,世上到底有多少家長可以真正稱職地當孩子的老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的家長,即使有能力教孩子基本的數學、小學的英語,可曾想到,到了課程逐漸加深,教不了孩子的時候,一手放掉讓你“教”(嬌)慣了的孩子,將會是個什麼局麵?這個習慣了家長教的孩子喪失了自學能力,不能獨自麵對沒有“家教”的世界,隻好一路走下坡。這是很不明智、很不負責的,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可悲的。  不過,確實也有極少數有精力、有能力,甘心奉獻自我的家長,能夠輔導孩子的功課,一路保駕孩子高中畢業到上大學,這是難能可貴的。不過,這是在犧牲自己的前提下做出的。家長也應該享受生活,大可不必“毀滅自己,照亮孩子”。  常青藤的教育告訴我們:在孩子從小開始自學的時候,家長隻要能給他們提出好的問題就行了。把問題留給孩子,放心地讓他們從書中尋找答案,家長可以參與其中,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出來的孩子,能夠具備高度獨立思考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3、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常青藤知識教育法則3  不愛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教育方法出了問題。一味逼迫孩子,甚至不惜充當監工角色,摁著牛頭吃草,勢必適得其反。利用人的生命發展中的主動性規律,讓孩子實現學習中的快感與滿足感,這才是常青藤家庭教育最為提倡的。  厭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癌症”。教育者過度強調控製,摁著牛頭吃草,其結果就是大量孩子不愛學,然後不會學,然後更加不愛學,如此惡性循環,使得教育的生產力極為低下。  據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專家在北京市20多所學校的調查,由於不愛學、不會學而煩惱的孩子,初中達到了58.6%,高中達到了72.4%,嚴重影響了教育質量。這些孩子又不得不學,長期壓抑,痛苦不堪。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著急,老師也著急,可是我們也許忽略了,最痛苦的是孩子本人。他能體會到周圍所有人對他的不滿,能感知到周圍所有人對他的失望,這種痛苦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難承受。  厭學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癌症”。有教育專家通過大量研究得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有三個非體製原因:  一是教育者按照自己一廂情願的教育設計,迫使孩子們“就範”,忽視甚至控製了人的主動性,而進行被動教育,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消極抵抗的心理。  二是教育者過於執著用大腦教育孩子,而忽略了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應另外一顆心靈,這就導致很多老師和父母,說的話都是好話,但就是說不到孩子心裏去。  三是教育者過於迷信教育模式與技術,或者盲目地把舶來的心理教育方法奉為圭臬,而不是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順其自然地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  如果說教育是“生產人才”的事業,那麼類似以上三種產能低下的“生產方式”確實到了該徹底顛覆的時候了。或者說,我們的教育到了換“發動機”的時候了。這個“發動機”就是——回歸心靈深處,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建立“健康、自然、無汙染”的教育價值觀。  我們知道,對學習內容或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叫做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盤”,對人的知識的增長、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調動、品格的形成、潛能的發揮等,都起著巨大的作用。從社會角度來看,興趣是愛學、會學的重要基礎,是終身學習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  怎樣把學習變成孩子內心真正的渴望,是所有教育者最為困惑的問題。為孩子購置一些具有娛樂功能的學習機,解決的仍然是表麵問題。要真正地改變人,必須從人的內心深處下工夫——利用人的生命發展中的主動性規律。  除了釋放束縛孩子主動性的“緊箍咒”,激發孩子的興趣,無非有三種思路:一是感覺引導;二是降低難度;三是協助孩子發掘學習的快感。  一位老人遇到了麻煩,每天都有一些頑皮的孩子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頭。老人想了很多辦法來阻止他們,叫警察、打電話給孩子們的父母、大喊大叫地威脅他們,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們似乎更加起勁,扔石頭扔得更歡了。  經過思考,老人將孩子們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我現在慢慢地喜歡你們向我的房子扔石頭了,為此我願意向你們付錢,每人每天一塊錢作為回報。”盡管這個承諾在孩子們看起來很離奇,但他們仍然非常高興地接受了這個協議。於是,孩子們每天都在約定的時間裏來向老人的房子扔石頭,老人也如約付給他們每人每天一塊錢。  這樣過了幾天,老人又把孩子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很抱歉,最近我掙錢出現了一些困難,我無法每天付給你們一塊錢了,每人每天付給你們五毛錢怎麼樣?”孩子們當然很不樂意,但他們嘀咕了一陣子後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  又過了幾天,老人再次對孩子們說:“最近我的掙錢狀況實在糟極了。我連付給你們五毛錢也無法辦得到,但我還是願意付給你們每人每天一毛錢,你們看怎麼樣?”  孩子們很快交換了一下眼神,其中一個打破了沉默:“別想得太美了,誰會願意隻為了一毛錢幹這種苦差使?”就這樣,孩子們再也不來扔石頭了。  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扔石頭是出於內在動力的驅使,扔石頭讓他們覺得新奇、好玩、冒險,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們就越逆反。  可是,從老人給他們第一筆錢的時候,這些孩子扔石頭的原因或者說動機就發生變化了,他們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於興趣,而是從內心的渴望轉變為外來金錢的刺激,當外來的刺激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消失的時候,扔石頭的行為也就失去了激勵因素,其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這個故事並不新奇,但我們可以從中洞見孩子內心變化的基本線索,這也是吸引孩子從內心裏出發愛上學習的基本線索——感覺引導。當孩子感覺到學習是為了別人,無論是滿足家長還是老師的要求時,學習的動力就會降低;當孩子的學習能滿足自己的好奇,能收獲美感和滿足感,不用別人催促和監督,這種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愛學,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嚐到甜頭。而讓孩子嚐到甜頭的唯一辦法就是減少知識總量,降低學習難度,使孩子不斷獲得小成功,嚐到小甜頭。在學習過程中,把一個大目標科學地細分成若幹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得到一次激勵,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複成功培養天才,反複失敗培養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斷獲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從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學習的目標太高、難度太大,孩子努力了還達不到,失敗幾次之後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理想的學習是“站著坐著夠不著,跳起來正好”,不斷嚐到小甜頭,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終的成功。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仿佛隻要是學習,就是“苦”的。孩子們不喜歡學習也是因為覺得學習太苦。其實,學習充滿著快感,隻是這種快感是隱藏著的、深層次的,需要家長幫助他們來挖掘、體會。  1.學習能讓孩子發現新的事物、美的事物,學會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在不斷地發現中,人很容易獲得滿足和快樂;  2.不斷克服困難的學習有快感。真正的學習是對未知的探索。學習如同探險一般,既充滿浪漫新奇的體驗,也有意想不到的障礙。人隻有不斷探索攀登,克服重重障礙,才可能“修成正果”。每一次探險,都會留下難忘的回憶,這種回憶不僅是學習的成果,更成為快樂的源泉;  3.每個人的學習潛能都是巨大的。當孩子界定一個目標,專注而堅持地付出自己的努力,整個人都將充滿愉悅和激情,如果能發掘出自己從未察覺的潛能,取得相當的成績,成就感和驕傲感就會油然而生。  當然,學習是孩子的工作,需要發自內心,沒有外力強迫的、為自己學習的人,才可能摒棄依賴心理去自覺、主動地學習,才可能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的確是一件苦差使,不付出努力和汗水絕不可能成功。深入的學習常讓人感覺肉體的疲憊,但對心靈而言,卻又意味著滿足和快樂。所以,學習的本質仍然是快樂的。這種快樂區別於將學習娛樂化所獲得的表麵的、短暫的快樂,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層次的快樂。一旦發現了它,孩子就一定會樂此不疲,不能自已。

4、廣泛閱讀:實施“超前”教育的條件

常青藤知識教育法則4  對孩子的教育不應過分專注於學校的書本教育。犧牲一部分成績,讓他們盡早廣泛地涉獵各種文學、曆史、哲學作品,對於他們的智力開發和未來的思維與知識結構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常青藤精英教育認為:童年少年時代的教育不應該隻是停留在“知識”的教育上,應當及早地盡量多地讓孩子們接受優秀的世界文學作品的熏陶,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倫理和理想的教育。否則,今後即使“成才”,培養出來的也不過是生物型的“機器人”。在引導孩子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分析作品,把感想表達出來,對自己的思想觀、社會觀、道德觀進行反思、提高,這才是現代教育所應該注意的。  在中國,有多少學生被訓練成不讀課外書、不善言談、不愛思考,也不會寫作的解題高手呢?培養重複的技能,還是培養嚴謹的思考能力、積累廣闊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們該作何抉擇?  一個優秀的人才,其閱讀麵應該是很廣泛的,僅僅讀教科書是絕對培養不出精英的。應試教育在中國的曆史上寫下了“讀書人不讀書”的一頁,這是讀書人的恥辱,是應該予以糾正的。中國的教育是題海教育,就以數學為例,以“題海”方法練數學,靠的主要是記憶和熟練,並不需要多少創造性和研究性的思維。所以,我們的孩子在基礎教育時,成績總是高過像美國、歐洲這樣的西方國家,家長也為此洋洋自得,然而,等到孩子們走進高校,我們就悲哀地發現,他們的天賦停滯不前了,很少有人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  費爾茲獎是全世界最高榮譽的數學大獎,有人將它稱做數學諾貝爾獎,自1936年以來,共有兩位華人數學家獲獎,其中一位是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丘教授當年是在香港的鄉下學校上的中小學。  不少人津津樂道美國學生的數學有多差,卻沒有人去研究為什麼數學基礎“聲名狼藉”的美國人,竟有十多人獲得費爾茲獎?接受嚴格的數學“基礎教育”,從小在奧賽中泡大的中國中小學生,總數是美國學生的10倍,參加奧賽的學生甚至可能是美國學生的數百倍,為什麼幾十年來,竟沒有一人最終獲得費爾茲獎?  更加發人深省的是,數學奧賽在美國不但不是家喻戶曉,就是在美國的很多中小學裏都是罕為人知!甚至想在書店找到數學奧賽的參考書簡直就難於上青天,與中國書店鋪天蓋地的數學奧賽資料形成巨大反差。再與費爾茲獎結合起來分析,不難得出一個投入產出比極低的、“勞動密集型”的教育典型。  從另一方麵來說,靠“多做題”、題海戰術來獲得的成功是暫時的,過多的“勞動密集型”訓練雖然可以讓孩子“技術”熟練,但是由於占用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無暇擴大涉獵麵,以致不少青少年知識狹隘、頭腦簡單、缺少豐富的情感和愛心,社會活動能力低下。其結果不僅耽誤了孩子,長遠來說也將“遺禍”於社會,漸漸削弱整個民族的競爭力。家長、學校和整個社會如果津津樂道於“基礎教育”的“成果”、沒完沒了地訓練那些“技術”能力,而忘記必須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的話,培養出來的孩子將缺少文化修養,久而久之,還會影響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丘成桐教授說過,他念小學時數學常常考不好,到了中學二年級,碰上一位良師,常常介紹有趣的題目,數學的背景、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數學的發展等,使他逐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父親是哲學教授,他認為父親的文學、哲學素養對他的影響最大。他父親引導他讀不同的書,中國曆史、文學和哲學的熏陶對他日後的研究工作影響深遠,這些經史子集滲透進了自己的潛意識,左右了自己的想法。  中學二年級以前數學不好,最終成為國際數學大師,靠的竟是文學、曆史、哲學的啟發及其在潛意識中的影響。這就是研習文史哲的力量!  這個力量在過去多年來,被中國教育大大忽視,一個學生在整個12年的基礎教育階段甚至不要求閱讀一本文學原著!很多學生也從來不讀任何題材的全本課外書。學生們成了隻做題、不讀書的“讀書人”。在美國的好學校裏,不僅英文課要求學生每學期閱讀幾本原著的全本,即使是外語課,高中階段也要求閱讀長篇小說原著,並且還要寫論文、讀後感。與美國好的教育相比,這個差距是巨大的。  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博覽群書使人淵博,交談使人機敏,寫作使人嚴謹。”可惜,有多少學生被訓練成不讀文學、曆史,不善言談,不愛思考,缺乏情感也不會寫作的解題高手呢?  一個頭腦裏裝滿了書籍的孩子,哪怕很小,也會有思想,有分辨力,有良知,這一點可能很多大人還沒有意識到。很多人認為優秀孩子的成長隻是完全得益於大人長期耐心的“素質教育”式的說教。人們沒有認識到,優秀的書籍對人們的影響大多是積極的、深刻的,對孩子也一樣,讓孩子們吸取豐富的營養,自己體驗和感受世界,常常比大人灌輸的要更容易接受,理解也更深刻。  閱讀研究專家波瓦爾寧在其《應當怎樣讀書》中推薦了5條“自學者選書守則”:  1.讀得少些,但要好些;  2.讀必讀之書,即使沒有興趣的也要讀;  3.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書;  4.讀不容易的和不太難的讀物;  5.按照一定的閱讀計劃讀。  無論孩子的誌向目標是什麼,涉獵廣泛的好書是實施“超前”教育理念的條件。閱讀和寫作遠遠比求解各種各樣的習題重要得多。以犧牲寶貴的時間、犧牲攝取廣闊的知識為代價,換取應試技術是不值得的,是與具有良好教育的人所應掌握的知識結構不相稱的,也是不符合常青藤的精英教育原則的。

5、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外語天才

常青藤知識教育法則5  隻要方法得當,孩子的大腦完全可以承受多語種的學習。同時,語言可以決定思維能力本身,讓孩子嚐試以語言為切入點,逐步了解他國的文學、藝術、政治、曆史、宗教、社會和經濟等,將會使他們在這個國際化的世界裏,成為備受青睞的人才。  美國得州大學休斯敦醫療中心具有全世界最有影響的語言研究專家和設施,該中心的西蒙斯等科學家使用探測大腦神經活動的腦磁圖,研究兩種語言在人的大腦中的活動情況,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人人都有多語言天賦”。他們在美國《神經外科》雜誌上發表了有關雙語腦神經活動的論文,實驗對象包括各年齡層的人。在實驗過程中,讓實驗對象交替地聽、說英語和西班牙語。他們的測試表明:在聽、說不同語言時,實驗對象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分別被激活,也就是說,英語和西班牙語分別使用人腦的不同區域。  這個研究結論也許可以說明,為什麼雙語和多語種可以同時學習,並且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大腦而不至於造成混亂——因為他們使用大腦的不同部位。卡爾·威特對於兒子外語能力的培養證明了這一研究的正確性,為我們培養孩子的外語能力帶來了一線曙光。  卡爾·威特認為教給孩子多種語言,有利於孩子正確地理解詞義和進行思考。  從先易後難的原則出發,他決定讓兒子在掌握本國語讀法的基礎上,學習相近的外國語。在小卡爾·威特能用德語自由地閱讀後,卡爾·威特又馬上開始教他學法語,那時他才6歲。由於運用了恰當的方法,隻花了一年的時間,小卡爾就能用法語自由閱讀各種法文書籍了。當然,他之所以學得這樣快,首先還是因為他的德語知識非常豐富。  小卡爾學完法語後,又馬上開始學意大利語,隻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這時卡爾·威特認為,可以教他拉丁語了。  學校裏一般都規定學習外國語必須首先從拉丁語學起。但卡爾·威特覺得這樣做過於勉強,隻有從與德語最相近的法語開始學起才是合乎邏輯的,所以就采取了先易後難的順序。學拉丁語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也是相當難的,被視為所謂頭痛的語言。因此,卡爾·威特經過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以後才開始教他。為了提高兒子的興趣,在教拉丁語之前,卡爾·威特先把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的故事情節、高超的思想、漂亮的文體等講給他聽,《埃涅阿斯紀》是小卡爾從小就很熟悉的詩篇,現在詳細深入的講解對小卡爾不僅沒有難度,反而讓他覺得親切和更加透徹。後來,小卡爾隻用9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拉丁語。然後小卡爾開始學英語,學完英語又學希臘語,前者用了3個月,後者用了6個月。  小卡爾學希臘語是從背誦常見的單詞開始的。卡爾·威特為他做了希臘單詞和德譯卡片,他首先從這些卡片中學會了常見的單詞。  掌握了一些單詞後,他立即轉入譯讀。最初,他讀的是《伊索寓言》,接著又讀了色諾芬著的《遠征記》。同教授其他幾種語言一樣,卡爾·威特並不係統地講授語法,隻是隨時教他必要的東西。  學完所有這些語言時小卡爾剛8歲,他已經能夠讀荷馬、維吉爾、西塞羅、席勒等人的作品了。  一般人都畏懼學習外國語,會6國語言,對他們來說是需要花上一輩子的精力才能完成的事。小卡爾在這麼小的年紀,用這麼短的時間就做到了,這裏麵有什麼秘訣嗎?卡爾·威特在教授兒子外國語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首先,用“耳”學外語。卡爾·威特在兒子的搖籃時期,就開始教他拉丁語。很簡單,就是讓他聽。由於嬰兒善於用耳而不善於用眼,所以卡爾就利用聽的辦法教兒子拉丁語。每當兒子睡醒以後情緒比較好的時候,卡爾就用清晰而緩慢的語調對他朗誦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這是一部出色的敘事詩,同時也是一首極好的搖籃曲,小卡爾非常喜歡,每每聽著聽著就入睡了。因為有這樣好的基礎,所以小卡爾學習拉丁語時感到很輕鬆,並且很快就能背誦拉丁文的《埃涅阿斯紀》。  其次,與其背不如練。和中國的英語教育從語法開始不一樣,卡爾·威特從不係統地教授語法,因為即使教給孩子語法,孩子也不會懂的。誠然,對大人來說以語法為綱來學習外語是有效的。但是對孩子則必須采用“與其背莫如練”的方法。教語言時,通俗易懂的詩最易於記憶,所以卡爾總是先教些詩歌,使兒子熟悉這種語言的感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東西後,卡爾就要求兒子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此外,卡爾還鼓勵兒子與外國孩子通信,起初是和一些外國朋友的孩子,後來範圍漸漸擴大到學習希臘語時,小卡爾開始給一個希臘孩子寫信,不久,就從希臘來了回信,他高興極了。從此,他對希臘很感興趣,便讀了許多有關希臘的書。接著他又和意大利、英國的孩子通信了。他對這些國家也很感興趣,還興致勃勃地研究起他們的地理和風俗習慣。就在通信的一來一往中,小卡爾的外國語長進了不少。  再次,用不同的語言去讀同一個故事。讀過一遍小說,一般人就不想再看了,而小卡爾卻樂意反複多次地聽相同的一個故事。卡爾·威特抓住這一秘訣,在教外國語時,讓兒子用各種不同的語言去讀同一個故事。比如在讀安徒生的童話時,既讓他用德語讀,又讓他用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讀。小卡爾將各種語言融會貫通,學習起來又輕鬆又快捷。  最後,我們要強調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各種遊戲。在小卡爾剛學會說英語時,卡爾·威特就把“您早”這句話用13國語言教他,他很快就學會了。而且學習方法也很有趣,每天早起,卡爾讓兒子對著代表13個國家的13個玩具娃娃,用各國的語言說“您早”。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特點,卡爾和孩子利用語言做各種遊戲,比如講故事、說歌謠、猜謎語、比賽組詞造句、編動作說諺語、編故事等等。如此生動的學習,小卡爾怎麼會學不好呢?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化的趨勢,大量外企和涉外工作機會湧進中國,海外對中國人才的渴求以及企業、國家對外派人員的大量需求,具有高水平的外語能力成為參與競爭的基本條件,也成為人們收入提高以後日益普及的留學教育的基本條件,而且必將水漲船高。是否具備高水平的外語能力,注定成為求學求職中的高樓、平地之分,是爭奪教育機會和優越工作機會的先決條件。  著名語言學家本傑明·沃爾夫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提出了語言決定論的假想,就是著名的沃爾夫假說——“語言本身決定人的基本思維”,他認為個人的語言決定了其對世界的認識。那種認為外語或語言隻是工具的看法是陳腐過時的。在中國,如果對老一代人來說,外語曾經隻是工具,對新一代人來說,外語還應該過渡到文化的層麵,是麵向國際化的必要條件,而不僅僅是工具而已。  不僅如此,學習一種語言的同時還學習了一種文化和一種思維。在中國,目前的外語教育基本上隻是停留在語言教育本身。在美國的大學,外語專業的學習不僅僅隻關注語言本身如詞彙、語法和文章結構、翻譯等,而是把語言作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該國的文學、藝術、政治、曆史、宗教、社會和經濟等。比如說,美國的孩子在高中學習法語和西班牙語時,每學期老師都要求他們閱讀法國和西班牙文學原著,上課討論、課外寫論文,就是為了達到廣泛深入地了解外國文化的目的。  在這個逐步國際化的社會裏,具備多語言能力的人被認為具有多元化的視野和思維,是國際化社會所青睞的人才。他們在未來的職場中將受到極大的歡迎。  既然外語在人生發展中非常重要,我們又知道了每個孩子本來都具有多語種“天賦”,就應當幫助他們及早開發,不要把這一寶貴資源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