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品德教育與孩子一生相伴(1 / 3)

第五章品德教育與孩子一生相伴

1、勇於剝去身上的泥土,才能露出金色的心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1  孩子正處於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超強的模仿力和較弱的判斷力總讓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無意間就會形成種種毛病。隻有讓孩子盡早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讓他們不被這些問題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遮掩自己優點的泥土,這泥土不過是各種醜陋的缺點和惡習,隻有勇敢地剝去這層泥,才能展現優秀的自己。  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失的金子般的心。  這道旨意下達之後,長時間內沒有人敢於冒這個險。過了很多年,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能過河呢?你不要白日做夢了。”  “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的那種感覺嗎?”  “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食,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  盡管很多人都勸阻他,然而,這個小泥人卻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樣一個小泥人。他想擁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必須先過地獄——就是他將要去經曆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河邊,猶豫了片刻,便把他的雙腳踏進了水中。  頓時,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籠罩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東西在遠離自己的身體。  “快回去吧,不然你會被毀滅的!”河水咆哮著,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地往前挪動。一步,又一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似乎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以一種讓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向前挪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  魚蝦貪婪地啄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每一刻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差一點葬身於波浪之中。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下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會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奇妙的是,每當他覺得自己將要死去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能夠使他堅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讓他絕望的邊緣,他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的衣衫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吃驚地發現,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  在人生道路上,隻有勇於在磨難中剝去自己身上的“泥土”,才能令自己身上金子般的智慧展現出來,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孩子正處於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超強的模仿力和較弱的判斷力總讓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無意間就會形成種種毛病。我們培養孩子勇敢的心態時,要強調讓孩子勇於認識自己的不足,並花大力氣改正、去除缺點。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一點小毛病沒什麼大不了的,沒必要因此而委屈孩子。於是就不聞不問,任由孩子自由發展,結果形成了一種讓父母尷尬的現象:你會慢慢發現你的孩子可能聰明伶俐,學習很棒,隻是總會有類似不講禮貌、任性貪婪、不文明、動作粗野甚至撒謊、不尊敬長輩等等讓人頭痛的問題困擾父母。因此,為了不讓這種令人遺憾的缺點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家長必須讓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不足之處。  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點辛苦,這就需要孩子敢於麵對,敢於吃苦。“想要一塊土地不長野草,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種滿莊稼”,隻有剝去身上的泥土,才能展現出孩子最真實的美好。

2、讓孩子體諒別人的感受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2  教育孩子的首要問題是先讓孩子學會做人,善良、友愛、真誠的人才能贏得社會的歡迎和接納,而擁有寬容的心態,為他人著想,並避免因自己的行為傷害別人,才能獲得他人的愛與尊重。  當孩子能為他人著想,體會到別人的感受時,就已經是一個善良寬容的人了。父母的教育就已有所成效。  有一天,在兒童俱樂部的大廳裏,一位滿臉歉意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位四歲的小孩。  原來這位工作人員因為一時疏忽,在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澳洲小孩兒留在網球場。等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回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而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而飽受驚嚇,已經哭得精疲力竭了。  正在這時,小孩的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也非常擔心。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痛罵那位工作人員,還是生氣地將小孩帶走,再也不參加俱樂部了?  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她的小孩,並且很理性地告訴她:“已經沒事了,那位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所以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姐姐臉頰,安慰她一下!”  隻見那位四歲的小孩,踮起腳,親親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員,輕輕地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故事中的媽媽是好樣的,她抓住了教育小孩的最好機會,及時教給孩子在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也要記得別人的感受。孩子的這一舉動,令那位大意的工作人員心裏寬慰了許多。我們可以欣慰地想,當那可愛的孩子踮起腳親她的時候,她一定是很開心的,而且一定是一下子就放下了心頭的一塊大石。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一個可能很不快的局麵得到緩解,這種氣氛是多麼溫馨和美啊!  在我們的記憶中,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個個都嬌生慣養,父母從來都舍不得打罵孩子,因而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起來了,隻想著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了他人的情感。難道就由著孩子這樣發展下去嗎?不,如果要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就必須要懂得關心體貼別人,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在受到傷害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別人的感受,因為那個使你受傷的人也許正在為傷害了你而自責不已。  我們時常發現孩子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更深一步地說,他們常常會無視他人的存在,任性而為。無論是什麼場合都隨便使小性子,利用父母尷尬的處境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提出很多無理要求。即使是同小朋友在一起時,也總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動轍哭鬧,隻因對方不理睬自己或對方不聽從自己的支配。更不要說當他們受到傷害時去安慰對方,為對方著想了。  此外,孩子有時為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或者是想討好四周其他的人,他們往往樂此不疲地模仿別人的缺點,暴露別人的短處。父母必須明白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任何人都不應該這麼做。當他在這麼做的同時,可能就已經為自己這一輩子樹立了一個敵人了。不僅如此,在現場的朋友當時可能因你的孩子的滑稽表演而覺得好笑,但是他們在笑過之後,事後想起來,一定會感覺這樣做是不友好的,然後對他的人品有所質疑。因此,你的孩子將為他的舉動付出沉重的代價。他的成長道路必定越走越窄。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的最早引領者,我們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種種惡劣行為簡單地認為是孩子的調皮和無知,一旦他們這種毫不為他人著想、不注意別人感受的行為形成一種習慣甚至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觀,那你的孩子注定一生都將生活在抱怨、不滿、貪婪的不幸生活中,甚至造成犯罪。他們對他人或許出於習慣的無意傷害,往往讓人對他們敬而遠之。種種弊端都必須讓父母們警醒,從而重視對孩子寬容心態的培養和造就。  教育孩子的首要問題是先讓孩子學會做人,你的孩子善良、友愛、真誠才能贏得社會的歡迎和接納,而擁有寬容的心態,為他人著想,知道當自己做事時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感受,並避免因自己的行為傷害別人,才能獲得他人的愛與尊重。這就需要家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努力培養,並以身作則。  首先家長必須有強烈的是非觀念,寬容待人,才能對孩子潛移默化。若家長自己斤斤計較,半點不肯吃虧,那孩子隻會“青出於藍”,後果更是嚴重。  其次,父母疼愛孩子一定要有分寸,不要整天圍著孩子轉,滿足孩子的一切願望,否則孩子一定會養成自私自利的不良心態。  再次,當孩子犯錯或與別的孩子發生糾紛時,一定不要護短,而應合理引導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體會別人的感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3、樂觀是以歡笑作為生命的止痛劑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3  笑是百藥之長。讓孩子們學著感受痛苦,並讓他們在痛苦中學著用微笑麵對,他們就會找到開啟人生秘密的鑰匙,成就偉大的心靈。  赫胥黎曾經說:“充滿著歡樂與戰鬥精神的人們,永遠樂觀地歡迎雷霆與陽光。”  在生活的舞台上,讓你的孩子學著像個演員那樣,感受痛苦;此外,也讓他們學著像旁觀者那樣,對痛苦發出微笑,讓他們懂得這才是真正的樂觀。  馬克·吐溫被評論家們稱譽為美國最偉大的愛開玩笑的人。他還是美國最深刻的哲學家之一。  他從小就遭遇生活的種種悲劇,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他年輕時相繼死去。  他的母親對他說:“如果我們以歡笑為止痛劑來減輕失敗的苦痛,也能得到樂趣。我們不妨使自己處於超然的地位,來觀賞我們自身痛苦的情景。”  後來,他的4個孩子,在他還活在人世的時候,一個個先他而去。他飽嚐了生活的痛苦。  但有了母親的教誨,在沉重的打擊麵前,馬克·吐溫仍以處世不驚的樂觀心態,戰勝了沮喪,麵臨一次又一次不幸,他冷靜而達觀、愉快而坦然,終於踏上了成功的殿堂。  樂觀不僅減輕生活的痛苦,更能治愈身體的疾病。  巴甫洛夫說過:“憂愁悲傷能損壞身體,從而為各種疾病打開方便之門,可是愉快能使你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每一現象敏感活躍,能使你的體質增強。”“藥物中最好的就是愉快和歡笑。”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諾曼·卡滋斯教授,40多歲時患上了膠原病,醫生說,這種病康複的可能性是五百分之一。他照著醫生的話,經常看滑稽有趣的文娛體育節目,有的節目使他捧腹大笑,有的節目使他從心底發出微笑。他除了看有趣的節目,平時還有意識地和家人開開玩笑。一年後醫生對他進行血沉檢查,發現血沉降低了。兩年以後,他身上的膠原病自然消失了。後來,他撰寫了一本書,書名叫《五百分之一的奇跡》。書中說:“如果消極情緒能引起肉體的消極化學反應的話,那麼,積極向上的情緒可以引起積極的化學反應……愛、希望、信仰、笑、信賴、對生的渴望等等,也具有醫療價值。”  “笑是百藥之長。”笑不僅具有醫療功能,它在人的生活中,還能產生人所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像卡耐基所說——  給予別人不會減少,而得到的極為豐富;  不論怎樣一個大富豪,沒有它無法生存;  不論怎樣一個窮光蛋,因為有它而變得富有;  是給家庭帶來幸福的友好的信號;  是疲憊者的休養,是失意者的光明;  是悲傷者的太陽,是煩惱者的天然解毒劑;  你買不到,你偷不到,你強取不到;  隻有無償地給予,才產生價值。  哲人說:“快樂的微笑是保持生命健康的最為有效的藥物,它的價值是千百萬,但卻不用花費一分錢。”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笑。  尤其是孩子,當他初生人世時就以哭聲宣告他的誕臨,但隻月餘的嬰兒就學會了笑。在家人的撫愛中得到成長,這個過程中,孩子是否歡笑決定了他一生的心態是否樂觀豁達。孩子的天性是活潑開朗的,但由於現在家家隻有一個孩子,單元樓房又隔絕了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的交往,父母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門玩,孩子們與外界接觸的時間更少了,不少孩子變得孤獨、不合群。這樣的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應努力改變這樣的狀況。

4、愛心教育很重要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4  孩子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製於周圍環境。父母及家人的過度溺愛以及對於成績和知識的過度關注,使孩子容易養成獨食、獨玩、孤僻等不良習慣。常青藤教育重視愛心培養,因為愛心是孩子為人處世和親和社會的基礎,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動力。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一個人的快樂和愛心之間的關係。  一個女孩走過一片草地,看見一隻蝴蝶被荊棘弄傷了,她小心翼翼地為它拔刺,讓它飛向大自然。後來,蝴蝶為了報恩化作一位仙女,對小女孩說:“因為你很仁慈,請你許個願,我將讓它實現。”  小女孩想了一會兒說:“我希望快樂。”於是,仙女彎下腰來在她耳邊悄悄細語一番,然後消失了。  小女孩真的很快樂地度過了一生。她年老時,鄰人問她:“請告訴我們,仙女到底說了什麼?”她笑著說:“仙女告訴我,我周圍的每個人都需要我的關懷。”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心胸狹窄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對孩子這種性格影響很大。父母及家人的過度溺愛,使孩子養成了獨食、獨玩等不良習慣,由於孩子在獨生子女的環境中缺乏和同齡孩子的接觸,致使他們養成了做事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和心胸狹窄的性格。  培養孩子豁達的性格,必須及早糾正孩子的“小氣”行為。比如“食物不肯給別人吃”、“玩具和學習用具都不願意給別人用”等。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把好食物主動拿出來給別人吃,樂意把東西借給鄰居。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與慷慨的兒童或成年人接觸和來往,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孩子會不知不覺地學著別人的樣子,慷慨待人了。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善良、同情和愛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從一歲開始就有情感的反應,如果有其他孩子在一旁哭,他也會被感染而開始哭。兩歲時,孩子的情感反應就變得明顯起來,懂得去安慰別人,比如當同伴哭泣時,他知道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對其進行安慰。到了五六歲時,他已經能夠十分恰當地安慰同伴了。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缺乏愛心了!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自然表現的愛心一步步消失了呢?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原因,家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並不盡如人意。許多家長太關心孩子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了,認為有了好的成績就有好的未來,也就有自己家庭的幸福,而對孩子的任性、冷漠、自私、霸道、殘忍加以縱容。孩子放學一回家,就讓他鑽進自己的房間寫作業,等飯做好了才出來吃,吃完後又繼續學習,然後睡覺,和家人缺乏交流和溝通,對周圍環境和社會缺少接觸,從而讓孩子沒有了同情心,失去了應有的愛心。  據某項現代兒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在中國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獨尊”的傾向,隻有15%左右的孩子在父母生病時知道照顧、安慰,而主動幫助過殘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邊有困難的小朋友的僅僅隻有2%。  曾有一個家長講過這樣一件事:她給三歲的兒子買了他非常愛吃的雪糕,孩子高興地吃著,不肯讓她吃一口。她故意咬了一口孩子手中的雪糕,結果就招來了孩子一通脾氣,還不依不饒地非要她吐出來。她無比感歎地說:“我這樣愛他,他卻不知道體貼我,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誰知道會怎麼樣……”  很多家長誤認為,有沒有愛心是由孩子天生的性格決定的,從不去從自身找原因。其實,很多孩子缺乏愛心的原因,就是父母過分溺愛孩子,不重視愛心教育和培養的結果。  就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來說,愛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為人處事和親和社會的基礎,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動力。孩子心中有了愛,他感知的世界就是溫暖而明亮的。如果孩子缺乏愛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情感淡漠、沒有追求、合作精神差、遇到任何事都認為別人應該讓著他、很少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甚至心中對別人充滿仇恨。這樣的孩子,缺乏友誼,不會給別人溫暖,也體會不到別人的溫暖,他生活著的世界是不快樂的,也是寒冷而陰暗的。  培養孩子的愛心,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從點滴入手,培養孩子的情感  從孩子有情感反應時起,就逐步培養。在孩子3歲以後,要讓孩子為父母和長輩做一些事情,比如拿報紙、拿鞋子,端茶水等。當長輩有病時,要啟發孩子去向長輩問候,給長輩捶背、講故事、唱歌,把好吃的留給長輩等。  2.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像。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示範作用,家庭成員之間的體貼尊重和相互關愛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父母不孝敬長輩,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孝敬父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不是基因的遺傳,而是潛移默化的效果。  3.鼓勵孩子的友好行為  “人之初,性本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孩子的友善行為,就要及時讚揚和誇獎孩子。比如,可以采取獎勵孩子小禮物、小玩具等方式鼓勵他,孩子受到鼓勵後,就會有意識地把友善的行為表現出來,逐漸形成一種友善的好習慣。如果孩子的友善行為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孩子慢慢地就會減少表現友善行為的頻率和興趣。  4.學會與孩子一起分享  很多的父母們都寧肯虧了自己,也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盡數堆在孩子麵前。當孩子拿著東西讓父母分享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搖頭拒絕,哪怕隻是象征性地分享,也不肯接受,謝絕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沒有了謙讓與分享的意識,有了東西盡管自己吃。所以,父母們要學會與孩子共同分享,成為與孩子分享的夥伴,讓孩子養成分享的意識和習慣,這樣有利於孩子愛心的形成。  5.引導孩子發現身邊的愛  培養孩子的愛心,如果僅靠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是難以奏效的。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愛心故事,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感動。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父母應該引導和鼓勵孩子們用眼睛觀察“身邊的愛”,用細膩的心靈體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最好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當他們被感動得流淚時,就接受了一次愛心教育。  6.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  比如在放假期間,參加一些社區活動,為孤寡老人做好事,看護社區公共設施,保護生態環境等。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得到鍛煉,又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愛心的培養和家庭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和愛心的孩子,對家庭也會有責任心和愛心。一些家長阻止孩子去參加一些社會或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認為那太浪費時間,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如果一味培養、開發孩子的智力與知識,忽略了品質的教育,培養出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孩子,那麼,不僅對社會有害,對自己的家庭也沒有絲毫益處。

5、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5  平凡的意義不在於自甘平凡,而是要讓孩子養成平和的心態,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獲得幸福感與滿足感。  美國教育學家杜朗曾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他曾經這樣尋找幸福:  首先,從知識裏找幸福,他認為知識可以給他帶來他想得到的幸福,結果希望破滅了。  然後,從旅行裏找,他認為旅行可以擴大視野,增加見識,可是他得到的隻是疲倦。  接著,他打算從財富裏找,認為隻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財富並沒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讓他嚐盡爭鬥與憂愁的苦。  最後,他決定在寫作中找,他認為寫作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變得充實,結果得到的隻是勞累。  他試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是徒勞,直到他打算放棄的時候,他卻發現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有一天,他在火車站看見一位少婦,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坐在一輛小汽車裏。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剛進站的火車上走下來,徑直來到汽車旁邊。他深深吻了一下妻子,又在嬰兒的額頭上落下輕輕的一個吻,生怕驚醒嬰兒。然後,一家人開車離去了。  看到這一幕後,杜朗恍然大悟,原來幸福是這麼簡單。平凡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源泉。  瑞土著名的心理學家米納專門探討兒童的內心世界,她那本著名的《天才兒童的苦惱》寫盡了兒童的悲哀。米納所指的“天才兒童”,並非一定是天生具有特別天賦的孩子。米納認為,我們所有人在兒童時代,都要具有特別的才幹,才可以應付父母對我們的各種要求。而父母們的各種要求來自何處?正來自父母內心強烈的成就焦慮。因為在父母們看來,如果不把孩子培養成為最優秀者,就是父母的失職,孩子將來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很好”地生存。可是,當孩子“很好”了以後,他就一定很快樂嗎?很幸福嗎?  米納還認為,成人的困擾大部分與兒時的經驗有關。父母的愛並非無條件的,很多時候都與賞識不能分割。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要凡事達到父母的期望,否則就會失去父母的賞識,失去他們的愛。漸漸地,孩子學會再也不以自己的感覺為感覺,隻求得到父母的賞識。  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對整個世界也具有同樣的心態,他們需要站在世界的巔峰,受到全人類的讚歎,他們當然也對自己萬分欣賞。這些人一旦從高峰跌下或經曆做人必經的正常階段,如生、老、病等,就會陷入低潮,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一個不是十全十美的自己。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為一個形象而活,很少有人會真的讓自己接觸內心真正的感覺,尤其是令我們失去“好孩子”形象的感覺。我們的自我評價,大部分都是根據自己的成就、美貌或突出之處,很少會安於做個平凡而深知自己七情六欲的人。因為我們從孩童時候就知道,為了要獲得父母的愛,我們需要突出自己。於是,父母眼裏的“好孩子”會焦慮,為了要保持一貫的好孩子形象,父母眼裏那些不算好的孩子更加焦慮,因為他們為了獲得父母的賞識,總在焦急地盼著何時能突出自己。  米納在書再版時重新寫了一篇序,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暴行,除了肉體之外,還有更大部分是微妙的心理控製,而且這種控製,是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的。  單從我們的名字,也可以看到上一代放在我們身上的壓力。中國人起名,不是揚名聲、顯父母,就是超凡脫俗,總得有過人之處。一位年僅八歲的小朋友名叫超人,也許她在下意識中知道,超人的路並不好走,因此,一有機會,她就會放聲大哭。  她能夠哭泣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讓她心中的壓力有個出路,但是,慢慢地,她會學會怎樣控製哭泣,那時候,她將會把自己的感覺藏得很深。  有趣的是,人的情緒處於低潮或神經緊張的狀態,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內心強烈的感覺無法流露所致。  著名心理治療專家查夫基認為,極度沮喪的人,大部分都是無法接受自己或生活中的不完美之處。因此,他的心理治療,常刻意地把“不必完美”的觀念灌輸到病人的意識中。他先讓病人放鬆,然後十分溫和地用聲音把病人帶入催眠的境界:我要你思想集中,找尋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之處……做人的不完美之處……不但要想,還要去欣賞這些不完美……  事事追求完美,是我們不少人一輩子鑲在頭上的緊箍咒,那金剛圈子一天不除下,我們一天得不到自由。  心理醫生建議超人的爸媽,為女兒起個新名字,叫小花貓也好,小黃狗也好,八歲的孩子應與動物為伍,又跳又叫。一個孩子過早背上征服世界的使命,擔子實在太重了。  怎樣警惕父母和孩子的成就焦慮,讓孩子擁有知足的心態從容自然地長大?建議如下:  1.不追求十全十美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對孩子提過高要求。有些父母也許剛開始並沒有給孩子提多高的要求,但他們的“胃口”卻挺大,孩子差的時候就要求孩子好,當孩子好一些了就要求更好,這樣芝麻開花節節高,要求也一步步躥了上去,其目標是希望孩子十全十美。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盡管口頭上不對孩子提過高要求,但這樣沒有止境的“欲望”,孩子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他會變得焦慮。所以,成年人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希望孩子永遠爭第一的心態未必對孩子有利。  2.不對孩子進行過分栽培  像有的父母那樣,給孩子準備了全世界各種語言寫成的書籍,連上廁所也要培植音樂細胞,這樣做,本身就是一種焦慮行為,即使父母什麼也不對孩子講,孩子也會從中體會出焦慮的情緒。父母隻需幫助孩子成長,不要太刻意地去栽培孩子。  3.寬容孩子的不完美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當孩子身上存在一些不完美的東西時,隻要無傷大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沒有太大障礙,不妨和孩子一起去理解和寬容那種不完美。同時,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講一講那些不完美的人的成功軌跡,讓孩子了解任何一個人身上都並存著美和不美的地方。  4.給孩子無私的愛  多數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當孩子達到了父母要求的標準,父母就慈眉善目,對孩於喜愛有加;若孩子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愛也會被大打折扣。父母最好調整心態,取消愛的條件,當他成功時你愛他,當他不能讓你榮耀的時候你也愛他。這樣,孩子就不會為了得到你的愛而過分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