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品德教育與孩子一生相伴(2 / 3)

6、學會珍惜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6  要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隻有懂得珍惜的人,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才不會錯過諸多生命的美麗。  一天晚上,一群遊牧部落的牧民正準備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  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的期盼,恭候著來自上蒼的重要旨意。  神果然出現了,他對這些虔誠地信仰著他的人說:“你們要沿路多撿一些鵝卵石,把它們放在你們的馬褡子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說完,神就消失了。  牧民們感到非常失望,他們原本期盼神能夠給他們帶來無盡的財富和健康長壽,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無論如何,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仍舊各自隨意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馬褡子裏。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降臨,他們開始安營紮寨時,忽然發現放進馬褡子裏的每一顆鵝卵石竟然都變成了鑽石。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懊悔極了,後悔沒有撿拾更多的鵝卵石。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有許多眼前看似鵝卵石一樣的東西被我們棄如敝屣,然而,忽然有一天,當我們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就變成了鑽石,而我們卻不得不為以前丟棄它們而懊悔不已。  因此,要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現在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早已經把艱苦樸素當成了曆史,他們不僅自己肆意享樂、浪費,還千方百計地讓孩子享受、浪費,美其名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結果浪費有理,揮霍無罪,暴殄天物,不少孩子早已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隨隨便便浪費的習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新世紀的希望。如果他們不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便無法創造更加美好的一切。  生活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也不會永遠停留在現在。中國長期以來流傳著“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很多人批判這是一種宿命論思想。但仔細一想,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而且堪稱“經驗之談”。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人們長期生活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圈子裏,農業文明是整個社會文明的主體。老百姓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大多也隻能求個溫飽度日,一夜暴富的情景在農耕社會裏幾乎是天方夜譚。大多數老百姓窮慣了,苦怕了,一旦時來運轉,家景亨隆,就很容易嬌慣子女,生怕子女再重複自己以前的生活。殊不知,避免子女重複艱苦生活的關鍵在於培養他們成才,在於讓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自己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來滿足孩子的揮霍享受。孩子用著父母創造的錢財,渾然不知稼穡的艱難,一旦父母年老,讓他們自己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才開始犯難。但可怕的不是犯難,而是知難而退。許多孩子不願迎難而上,守著父母給他們創造的家業,繼續逍遙度日,結果到了他們的下一代,日子就不再那麼寬裕了。很多人都在重複著這樣的故事,周而複始,很難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富不過三代”似乎也就成了宿命論。  當然,我們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其優越性遠非自然經濟時代可比,每個人都有不少發財致富的機會。但是,發家致富之餘,也不能忘記向孩子灌輸勤儉節約的意識。我們的機會雖然比先輩多,但我們麵臨的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孩子如果缺乏勤儉節約的意識,處處揮霍浪費,不尊重金錢,不愛惜有價值的一切,將會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敗得體無完膚,仍難逃脫“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遺憾的是許多父母並沒有這樣去要求他們的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投入非常大方。有些父母寧可自己節約,也要讓孩子享受,他們甚至覺得能夠為孩子提供豐裕的物質生活是一種榮耀。孩子輕輕鬆鬆地用著父母給他們提供的錢財,心安理得,一出出不尊重勞動果實的滑稽戲在上演。比如,一群孩子一邊唱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邊跳著皮筋,把吃剩下的零食扔到一邊……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與其創造財富讓孩子去揮霍,不如讓他們學會勤儉節約,自己去創造財富。這樣,他們的財富才會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而不至於坐吃山空。

7、感恩的心,感謝花開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7  感恩意味著善良、意味著發現生命中的美好,也意味著懂得分享。善於感恩的孩子總是有著一顆豐富瑩潤的心。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麼出色,都是難以成為有用之材的。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可以立足社會,成為人生的強者,就必須培養他們感恩的心態——感謝父母、感謝社會、感謝大自然、感謝每一個人。  關於感恩,一位母親說:  女兒睡覺前,除了要給她講一個故事外,她自己也有一個任務,即要回憶自己一天來所經曆的人和事,並要在心中默默感激三個人、三件事。  這個“任務”是我安排的,我想讓她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並真心地感恩。一個常常感恩的人,才會惜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圓滿溫潤。  這天晚上,女兒在鋼琴邊發呆了許久,我以為她困了,便叫她上床睡覺。可她似乎沒有什麼反應,顯然她在深思什麼,我便提醒她今天“感謝過了”嗎?  女兒為難地告訴我,今天她謝過了為自己剪指甲的奶奶,為她上鋼琴課的老師,為他們班做衛生的鍾點工以及老天沒下雨……可是,還少一件事需要感謝,想來想去,她不知還要謝什麼,正傷腦筋呢。  我建議說,隻要讓你快樂的事,都值得去感激。這時,女兒歪著頭問我,媽媽種的茉莉在陽台上開花了,這事令她最開心了,那麼香、那麼美,她要謝謝花開了!  想不到女兒如此有心,而且詩意盎然。  我也被她感動了。而最初,是花感動了她。  6歲的女兒,已開始會感謝花開;等到秋天,她就會感激碩果;到了冬天,她一定會覺得富饒滿足。  心懷感念,我們會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感激的人和事,是它們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切。想到生命中有這麼多的事物在支撐著我們,我們該知足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抱怨孩子們不聽話,孩子們抱怨父母不理解他們;男朋友抱怨女朋友不夠溫柔,女孩子抱怨男孩子不夠體貼;在工作中,也常出現領導埋怨下級工作不得力,而下級埋怨上級不夠理解自己,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總之,很多人對生活永遠是一種抱怨,而不是一種感激,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快樂生活的。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激之心,這樣他們長大之後,就會時時懷有感恩之心,少有抱怨。  教孩子學會感恩,要讓孩子從感謝父母開始。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來自父母那最簡單的衣食,最質樸的關懷,也無不傾注著父母對他們的愛。向孩子講述自己的奮鬥經曆,讓孩子知道父母艱辛的付出,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理解並愛父母。  一位父親是這樣教孩子學會感恩的: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學會記日記,專門記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學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如今孩子長大了,在家是好孩子,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的大都是美好的東西。雖然孩子的家境並不算好,但孩子並不抱怨,因為他已經擁有了父母很多很多的愛,擁有了很多很多點點滴滴的美好。現在孩子仍堅持寫日記,日記中大多仍是那些閃光的東西。孩子總能保持著平和的心態,不和別人攀比,並且懂得為別人著想,有著寬容、分享的胸懷。孩子的這種優秀的品格,是和父母從小就進行的感恩教育分不開的。  孩子會從最初感激父母開始,學會感激老師、感激同學、感激哪怕是送給他一個微笑的陌生人、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位母親是這樣培養女兒感恩和分享的心的:每年孩子生日,母親總是要帶她到醫院去看望當年的產科醫生,感謝醫生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是他高明的醫術才迎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每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父母不是先誇獎她,而是首先提醒孩子,她的好成績離不開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應該感謝他們。  這位母親從小教女兒學會了感恩,並讓周圍的人都來分享孩子的滿足和快樂。父母和他人對她的關心和幫助,都使她滿懷感激之心。她不僅懂得關心父母,而且還知道關心老師、同學和身邊的人。  在一所學校,一位老師是這樣給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她布置了一道很特別的“家庭作業”,讓全班學生回家給父母洗一次腳。這位老師說,布置這種家庭作業,一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孝敬之心,二是加強孩子與父母的溝通,了解父母的辛勞。  其實孩子能為父母做的事很多,比如幫父母做點家務;父母做事累了,為父母倒上一杯茶;或是給勞累一天的父母捶捶背、揉揉腰等。孩子即使隻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父母都會感到高興和欣慰。  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孩子不僅僅單方麵接受父母的愛,同時也要回饋父母的愛。隻有學會分享和感恩,將來孩子在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  總結起來,父母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孩子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並對美好的事物抱有感激之心,而不是理所當然地接受。  2.要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和體會到父母的愛,懂得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艱辛,讓孩子被父母的愛感動,並學會回饋父母的愛,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不僅關注孩子的物質需要,更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對孩子的精神成長加以幫助和指導。這樣孩子和父母才會更貼心,才會更深刻理解父母的愛。  4.讓孩子懂得感謝他人的幫助和關心,感恩之心不僅僅針對父母,也包括其他人。  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分享,有助於養成孩子好的品格,並讓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8、讓孩子學會幫助其他人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8  常青藤的教育中強調的助人為樂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教育,也是一種生存教育。在現代充滿競爭的社會中,樂意幫助他人並懂得如何幫助他人,實際上也是在為自己鋪就成功之路。  沙漠中的行者,最需要的是什麼?對,是水。但在取得別人為你留下的水後,別忘了還有更多人也需要它。  有一個人在沙漠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當他快撐不住時,突然,他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了屋內。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後院,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架抽水機。上麵還有一張字條寫著:“引水。但是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他急忙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但是,他的內心卻開始交戰。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裏;如果照紙條說的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抽不出來,他就會渴死在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然後用顫抖的雙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喝足水後,又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加了他自己的留言: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誰都會有行程中口渴的時候,誰都會有旅行中迷失方向的時候,人都是需要別人幫助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別人幫助我們之後,學會幫助其他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接力棒隻有這樣傳遞下去,整個社會才能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集體。也隻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更加美好,更有意義。  隨著人生的成長,孩子就是接過大人手中接力棒的傳承者,每一個兒童都應以助人為榮,因為助人會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  現在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抱怨自己的孩子懶得很,一丁點兒小事,怎麼也不肯幫大人的忙。其實,這中間的原因在於我們平常的教育不得法,正確解決辦法應該是讓孩子積極參與生活。  其實不論是原始社會還是近代社會,孩子總是參與家庭和社會生活的。隻是這種參與有積極與被動之分。在積極參與家庭生活的過程中,孩子會從中找到歸屬感,並從幫助父母的過程中獲得被人需要的成就感。而且,隨著兒童逐漸長大成熟以及各種能力的發展,他們會日益發現幫助他人可以得到滿足感。  家庭中的勞動也能鍛煉孩子自主動手能力和感恩的心態。幼兒專家一般認為,孩子真正開始做家事的年齡是2歲,大多數四五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幫家裏幹許多活了。當然大多數工作對小孩來說還太艱巨,因此,要想讓孩子積極地參與生活,可以從教他清掃地板上的灰塵這類簡單的事開始。  勞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家務活動中可以充分體現其活動的天性,而且,他對此懷著強烈的興趣,所以我們應早點花心思去教他動手做點家務,以免將來抱怨“喊不動他”。然而,教孩子做家務,安排他如何幫忙,卻是一件需要年輕媽媽們花費心思的工作。因為很多事情你會覺得自己動手省時省力得多,所以凡事都想自己代勞。這樣,你又怎麼能指望他體會到你照顧家庭的辛苦呢?  當小孩做完一件事後,不管這件事本身的大小,你都應該對此表示高興,讓小孩知道你很肯定他的工作,但在肯定時忌用物質刺激,盡可能多采用鼓勵性的話語。  現在,許多媽媽在工作之餘還要兼做家務。因此,讓孩子積極參與生活,對於配合維持一個整齊、幹淨的家,就顯得格外重要。這裏不僅是讓小孩懂得收拾自己的東西,更主要的是要作出安排,製造機會,讓孩子參與家務。這不但可讓孩子體會並分擔父母的辛勞,還能讓孩子學到許多做事的方法,從中培養體貼、負責、感恩的心,父母亦可以省許多力氣,少操許多心,使家庭的氣氛和諧、融洽。

9、自卑是心靈的釘子

常青藤品德教育法則9  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孩子幼時,無論他身處怎樣的環境,麵對怎樣的不幸,一定要讓他擁有自信。自卑的釘子若不拔去,必將為孩子的一生帶來痛苦。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一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又過了一年,父親又帶兒子去了丹麥。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參觀,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怎麼他生前會住在這棟閣樓裏?”父親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的各個港口,他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20年後,伊東布拉格在回憶童年時說:“那時我們家除了很窮以外,還是黑人,父母都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是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也是父親讓我認識到了黑人並不卑微,這兩個人的經曆讓我知道,上帝沒有輕看任何人。”  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撒到每個人的麵前,卑微者同樣擁有機會。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不能自卑。因為,自卑是心靈的釘子,若不拔去,它就總是折磨人。  在人類的心態詞典中,與自負相對應的是自卑。有句諺語“愛之過甚則憎之亦極”。同樣道理,自負往往可以轉為自卑、自暴自棄。  一定意義上講,教育就是“幫助受教育者樹立自信。”兒童一旦喪失自信,那問題就十分嚴重了。  父母教育孩子或祖父母教育孫兒時,最喜歡“比較判斷”。他們常常把優異的哥哥姐姐或附近的同學作為比較的標準,從而對孩子嚴加申斥。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機雖然是想鼓勵孩子,其結果卻往往是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強烈刺激,以致喪失自信,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原本打算激勵,反而會得到相反的效果。例如采取諸如“笨蛋”、“蠢豬”等斥罵方法,亦即用所謂強烈的“消極方法”,孩子就會真的變得愚蠢,甘居落後。  “我不行,沒能力。”看不起自己的人終有一天會變為一個無所作為的廢物。而且,別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輕視他們,看不起他們。顯然,這是自作自受。有句古語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法國也有句與此意思相同的諺語:“自以為是鼠輩的人定被他人輕視、欺侮。”  人不可自負亦不可自卑。不過,較之自負,自卑尚略有可取之處。自負源於優越感。自卑源於自卑感。自卑感是優越感的反麵。有些人自卑感強烈,這表明他的內心非常希望能超過他人。自負的人之所以自高自大是以不如自己的人作為比較的標準;自卑的人之所以自暴自棄是因為假設的標準過高,差距過大。不過,自卑的人有時可以通過某種機緣,拋掉自卑感,轉而奮起,迅速成長。曆史上許多名人都具有強烈的自卑感,他們為自己的貧窮、門第、身份、學習成績以至身體狀況而深感自卑,但他們把這一切化成了反抗奮進的動力,迅速成長起來。  孩子自卑心態的產生,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目標定得過高,連遭挫折的打擊;二是與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麵存在劣勢,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  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來源於心理學上的一種消極自我暗示,表現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偏低的評價。產生自卑感的人常常膽小、怯懦、孤獨、沉默、不喜歡交際、缺乏知己、活動能力差、進取心不強、更多地考慮自我、對人不夠熱情、經常回避群體活動、缺乏自信心,這樣一個自卑感強的人,是很難做出成績來的。  要孩子克服自卑感,首先父母自己要有自信心,否則就一定不能成功。父母要多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管是身體方麵還是其他方麵,要使孩子能夠揚長避短。  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講,許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陷,都會產生自卑感,關鍵要能夠克服它。  俄國大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為自己相貌不揚而自卑。據說,從孩子時起,他就對自己的其貌不揚十分敏感。他感到苦惱,像自己這麼醜的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取得成功。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還是凹進去的,前額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頭一樣,耳朵大得令人吃驚。他在校時,老師對他的評價也是不高的,說他哪一方麵都不行。但他克服了自卑,揚長避短,不被不良評價所影響,最後終於寫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學名著,成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伊索、亞裏士多德、達爾文、拿破侖都有口吃,亞曆山大、莫紮特、貝多芬、拜倫都分別因身體佝僂、口吃、身材矮小、耳聾等而產生過自卑感,但他們不因此而灰心,不喪失生活的勇氣。他們堅定了成就大業的信心,結果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他們克服不了自卑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愛因斯坦在校時被稱為“不愛學習的孩子”;愛迪生的綽號叫“笨蛋”,是學習劣等生;拿破侖的學習成績曾排在第42位;丘吉爾則兩次“高考”落榜。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自卑,相反都取得了成功。  總之,要經常告訴孩子可以把自己與各種人相比較,對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自負、不自卑,要以更高的標準作為自己的目標,自強不息。如果目標達到就應該把目標定得更高,這樣他才可以永不停步、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