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讓孩子們認識自己,走自己的路。正如詩人道格拉斯·馬爾洛赫所說: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青鬆屹立山巔,
就去做峽穀中一叢灌木——
但要做最好的小叢搖曳在溪邊。
如果你不能做參天大樹,就做一棵矮樹樂而無怨,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矮樹,就去做一株小草,
把大道裝點得更加美麗。
如果你不能做一條大馬斯吉魚,那就做一尾小鱸魚也好——
但要做最快活的小鱸魚在湖中遊戲!
如果我們不能做船長,那就做水手,
在這裏我們都有廣闊的天地。
要做的事巨細都有,而我們必須急事優先:
如果你不能做大道,那就做小路,
如果你不能做太陽,那就做星星,
大小並非決定成敗的關鍵——
不管做什麼,
要做就要出類拔萃、精益求精。
46.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
身為長輩的我們,狹窄地界定了成功的定義。其實,當總統是成功,當小醜也是成功。
——梁秋麗
美國現代大畫家路西歐·方達,早年畫油畫時受到很大挫折,因為人人指責他不是畫畫的料,要他轉行算了。他心情大為惡劣,總覺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他卻很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工作,他畫好了一幅畫,便拿到市場上去展出。他在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一則說明:親愛的參觀朋友,如果你認為這幅畫哪裏有欠佳之筆,請你賜教,並在畫中標上記號。
晚上,路西歐·方達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他心中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路西歐·方達決定換一種方法再去試試。於是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都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標上記號。結果是,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路西歐·方達大為吃驚,迷茫不解,他把兩張畫拿給他的老師看,他老師看了,笑道:“哦!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對吧?”然後繼續說道,“你難道沒有發現一個奧秘,那就是我們不管做什麼,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裏恰恰是美好的。”
之後,路西歐·方達深記老師的話,不管別人對他的畫如何評價,隻顧努力地做畫,終於成為偉大的畫家。
一個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許,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因此以讚賞之心看待孩子,孩子會因此努力以求得讚美。隻是我們在鼓勵孩子的同時,更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一個人必須得到別人的讚許,那就是將自己的價值交給他人去評定。一個人將自我價值置於別人的控製之下,這不是謙虛謹慎,而是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由別人隨意抬高或貶低自我價值。人家反對,你就灰心喪氣;人家給你讚許之詞,你才會覺得自己不錯。凡事如此,你還有什麼價值?如果人家不說你好,你又該怎麼辦呢?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在現實生活中,不必期望人人都表示讚許,這樣,我們就不會自尋煩惱,情緒消沉,也就不會因為別人對你某一點的否定而視為對自己整個人的否定了。
林肯說得好:“……假使要我讀一遍針對我的各種指責——更不要說逐一作出相應的答辯,那我還不如辭職了事。我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盡力工作的,而且將始終不渝地這樣工作。如果事實最後證明我是正確的,對我的反對意見將不攻自破;如果事實最後證明我是錯的,那麼即使有十個天使起誓說我是正確的,也將無濟於事。”
這話說得實在而深刻。所謂獨立行事、自我仲裁,也就是實事求是、光明磊落的做人處世的態度。
有人以為堅持獨立自主,似乎很難得到別人的讚許,很難處好人際關係,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和誤解。一個真正能夠主宰自己的人不會為了迎合他人的觀點與喜好而放棄自我價值、自我追求;不會為了博得他人的讚許而跟隨他人的指揮棒轉。如果一個人別人希望他怎麼樣,他就怎麼樣,這是多麼可憐、毫無價值的形象;如果一個人不能明確地闡明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和感覺,那就沒什麼人會與你坦誠相見,會真正地尊重你。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人際關係和生活方式。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保持自我,消除祈求人人讚許的心理。隻有不放棄獨立自主的權利,以積極的心理態度表現美好的自我形象,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認可。
47.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該送他“出海經風浪”。
——教子格言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讓他學會自理自立:
(1)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
孩子從出生到一點一點長大,家長逐漸掌握了孩子冷暖、饑飽的規律,懂得了孩子需要什麼的種種表示。然而就在孩子一切都變得“敏銳”時,家長卻應該變得“遲鈍”些,應該給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努力地教會孩子,冷了、熱了、渴了、餓了該怎麼辦,讓孩子想要什麼東西,想要什麼幫助,主動告訴家長,不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辦周全了。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需要成人對自己的“自然反應”加以控製,“懂裝不懂”,把成人已經習慣了的快速反應放慢半拍。
(2)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耍
我們都知道,親子遊戲在嬰幼兒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關係到孩子的情緒、認知甚至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但我們也不能忘了,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讓孩子自娛。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玩得高興,或與別的小夥伴玩得高興,他就不會過於依賴成人的關注。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獨自玩耍的機會。
比如,做飯的時候,家長可以都到廚房去幹活,而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做飯,特別忙,你去陪小白兔玩,給她講講故事,講完哄她睡覺。等她睡著了,爸爸媽媽就把飯做好了。”或讓孩子自己畫畫,看書,幹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孩子要求家長陪伴,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正在切菜呢,等媽媽切完就去。”幾次下來,孩子就會漸漸習慣。孩子自己玩的時候,要確保周圍環境的安全,並抽空去看一下,對孩子玩出的花樣給予誇獎和鼓勵。
(3)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到鄰居家做客,或請他的小夥伴到家裏來玩。把孩子送到鄰居家的時候,要事先跟孩子講好,爸爸媽媽有點事要出去,一會兒就來接他回家。剛開始時間最好短一些,別讓孩子久等,並對孩子的合作行為給予熱情的鼓勵:“你在小姐姐家玩得真好。咱們下次請小姐姐到家裏來玩吧!”“兩個小朋友釣了這麼多魚呀!”
串門不僅可以讓孩子和小夥伴一起玩,還能在一種較寬鬆的氣氛中讓孩子適應別人的教育方法,了解一些和自己家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並且學會在爸爸媽媽來接他之前必須等待。
(4)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首先要著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孩子穿衣、吃飯、上廁所都不需要大人操心,到幼兒園後對老師的依賴性就小,就不那麼容易感到失落,也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另外,要提前按照幼兒園的情況調整孩子的生活。比如自己睡小床、習慣喝白開水等。
還應該提到的是,如果家長自己心情沉重、憂慮,談論之間流露出對幼兒園的種種擔憂,敏感的孩子也將把幼兒園看成一個不快樂的地方,這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將會產生負麵影響。如果家長對這件事感到向往和喜悅,這種心情將感染孩子,使孩子感到上幼兒園是件快樂的事。
上幼兒園是孩子走進真實社會的第一步。在那裏,孩子要開始脫離家長溫暖的目光。在孩子走出這一步之前,如果家長有意識地“減少”關注,他們將更容易適應未來生活的變化,走得更快、更好。當然,這裏講的“減少”,並不是不關注孩子了,而是要減少那些表麵的、外顯的關注行為,而轉向對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注,這種內在的關注將有力地支持著孩子的成長。
48.“離開”你的孩子
對孩子的愛需要理性,需要節製。盲目地愛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
——梁秋麗
孩子和父母同睡,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父母如果熬夜,孩子也跟著晚睡,那些父母會辯解說,那是小孩不敢自己一個人睡的結果。
比較起來,許多歐美人士的態度就跟我們大不相同。我們常可以看到外國影片上,小孩子向父母道過晚安後,獨自一個人回到房間去睡。不管白天怎麼寵孩子,跟孩子多麼要好,晚上一定是孩子自己一個人睡,因為晚上是“大人的時間”,大人和孩子的生活方式必須要區分清楚。
歐美人士對何時應該斷然地分別親子關係,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從小他們就訓練孩子自己一個人睡,也就是想要讓他們習慣大人與孩子生活習慣的差異。
而我們的親子關係卻是“二十四小時”的,不管白天、晚上父母和孩子都親密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會想到應該分離。
並不是說所有的歐美教養方式都是好的,但是從小就讓孩子一個人睡,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好方法。因為“二十四小時接觸”對孩子的精神成長來說,絕不是件好事,它會影響孩子精神上的獨立。
在美國,祖孫幾代同堂的“大家庭”是罕見的,成年子女廝守在父母身邊的極少。孩子中學畢業,就靠自己半工半讀求學,如果孩子所掙錢不足以交學費,父母可以資助,但以後孩子要償還。子女從不希望繼承父母遺產。成家後,不管多麼困難,也不會請父母照料自己的孩子。同樣,父母不管多喜歡孫子輩,也不會承擔撫養第三代的責任。美國的父母,從小就重視兒童獨立精神和獨立能力的培養,因此美國兒童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認為依賴別人是無能的表現,以獨立為光榮。
一個4歲的美國兒童在彎腰費力地係鞋帶,一個中國學者看見後想去幫助他,卻遭到了拒絕。孩子問:“你知道我多大了?”“不知道,但我想你還小。”“我已經不小了,我都四歲了。”意思是他已經長大了,係鞋帶這類事不需要大人的幫助。這孩子身上體現的自主意識在美國是很普遍的。
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把教育方式全改為美國式,但我們可以借鑒一些,至少孩子能做的事應讓他自己去做。
當孩子拿起杯子歪歪倒倒地走過來,一下把水潑在沙發上,你是否把孩子趕到一邊,心疼地去收拾殘局呢?孩子早上起來自己穿衣服,卻總是把袖子穿反,把褲子擰成一團,你是否因為他耽誤了時間而大聲禁止他,並動手代勞呢?你是否每天讓孩子自己洗臉、洗腳、洗襪子、整理床鋪呢?
如果你氣急敗壞地禁止孩子自己動手,或者你幹脆去為他服務,那麼你就錯了。
要知道,獨立生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要從小加以培養,讓他們逐步養成自己照顧自己的好習慣。
其實,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自己做事,“做”是他們鍛煉的機會。孩子一學會走就有幫助媽媽的願望,2歲的孩子就會幫大人拿東西或跑跑腿,3歲的孩子自立願望非常強烈,什麼事都想去幹,但是他們還小,獨立活動能力還很差,常常會把事辦糟。這時,家長就應鼓勵他們試一試,“你自己去倒水。”結果孩子把水潑在沙發上了,你不要責怪他,因為保護孩子的心靈遠比保護你的沙發重要。這對他們來說,隻是犯了個小小的“可愛”的錯誤。這樣的失誤,他們長大後自然就會避免了。
當布瑞納中學畢業時,富有的父親隻送給他一枚硬幣作為禮物,並附以語重心長的囑咐:“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後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份工作,到外麵去闖一闖吧!”後來取得巨大成就的戴維·布瑞納回首往事時,認為那枚硬幣是今生今世父親送給他的“最好禮物”。
可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態,比饋贈他一筆豐厚的財富更有價值。
49.讓孩子學會“自食其果”
優秀和明智的父母總是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兒女。
——杜威
一天,1l歲的兒子約瑟夫對美國著名教育家芭芭拉說:“媽媽,我想把頭發的一側留成雙條式的發型。”
作為一位比較傳統的媽媽,芭芭拉非常不喜歡兒子留那樣的發型。但她知道,一個發型並不危及兒子的道德、健康甚至生命,而且頭發剪掉還會重新長出來的。於是,她平靜地對兒子說:“說實話,我不喜歡那種發型,而且憑媽媽的經驗,我覺得周圍大多數人也不喜歡那種發型。不過,如果你已經決定了,我可以忍耐。同時,我也希望你知道,你可能需要忍受其他人對你發型的非議。”
於是,芭芭拉就帶著兒子去了理發店,在美發師給約瑟夫洗頭的時候,美發師還不住地誇讚他的滿頭金發非常漂亮。當約瑟無描述完他想要的發型後,美發師非常驚奇地問芭芭拉:“把您兒子的頭發的一側剃成雙條式,能行嗎?”
芭芭拉回答道:“我並不喜歡這種發型,但他已經決定了。”
就這樣,美發師剃去了約瑟夫一側的頭發,保留了其中的兩條,並盡量使發型在第一天看起來好看一些。但是,第二天早晨,約瑟夫就試圖恢複原來的正常發型。可想而知,他在第一天的遭遇肯定並不愉快。但是,約瑟夫再怎麼努力,也已經無法改變現在這種怪異的發型了。後來,他的姐姐隻好費力地給他的頭發噴上發膠和摩絲,盡力幫他能夠出去見人。在那一年中,約瑟夫又換了六七種怪異的發型,不過,到了第二年,他就開始留傳統的發型了,並且再也沒有換過。
孩子必須學習“自食其果”,這是孩子學習自立的重要一課。
對父母而言,眼看著孩子犯錯、造成尷尬或不快,讓他自食其果實在不容易做到。因為沒有哪個父母會不愛孩子,而且父母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曆,他們對於事情的前因後果一目了然。要讓他們在明明知道後果的情況下撒手不管,任由孩子去承擔不好的後果,對父母是個考驗。
如果孩子不理會父母的提醒,那麼父母“合理的後退”是相當可取的做法,讓孩子“自食其果”是教育子女過程中必要的一環。孩子需要承受自己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越早讓他自己承擔責任,他就越快學會自己糾正自己。
然而,需要記住,當“後果”終於到來時,父母要謹守一條重要的原則:切莫直接對他說“我早就警告過你”這樣的話,而要溫和地重複提醒他未來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說:“你的自然課實驗還有兩個星期就要到期了,等你把這份作業完成,我來幫你計劃一下如何按時完成作業。”
相反,如果父母不斷地與孩子爭執,竭盡全力地想讓他認識到,他的一意孤行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這隻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更想在辯論中戰勝你,卻忽略了對行為本身的思考。隻有讓孩子親身經曆自己惹來的麻煩,他才會被迫認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如果父母習慣於事事不斷地介入,想要充分地保護他,他就永遠無法真正看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常常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成人後,喜歡處處與人爭辯,不會客觀地、就事論事地與他人坦誠協商,成為令人厭煩的“杠頭”;另一種是孩子長大後,仍然處處依賴權威,既不在乎個人的成就感,也沒有膽量承擔責任,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懦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