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寬容心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接受和熱愛身邊的所有人,包括那些身上有缺陷的朋友、教會他們謀生技巧和愛的藝術的父母、老師和孩子,以及讓他們經受磨難、建立起堅強性格的對手們,從而更健康地成長。
59.有愛的人才懂得寬容
愛能使世界轉動。
——狄更斯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一個人的快樂和愛心之間的關係。
一個女孩走過一片草地,看見一隻蝴蝶被荊棘弄傷了,她小心翼翼地為它拔刺,讓它飛向大自然。後來,蝴蝶為了報恩化作一位仙女,對小女孩說:“因為你很仁慈,請你許個願,我將讓它實現。”
小女孩想了一會兒說:“我希望快樂。”於是,仙女彎下腰來在她耳邊悄悄細語一番,然後消失了。
小女孩真的很快樂地度過了一生。她年老時,鄰人問她:“請告訴我們,仙女到底說了什麼?”她笑著說:“仙女告訴我,我周圍的每個人都需要我的關懷。”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心胸狹窄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對孩子這種性格影響很大。父母及家人的過度溺愛,使孩子養成了獨食、獨玩等不良習慣,由於孩子在獨生子女的環境中缺乏和同齡孩子的接觸,致使他們養成了做事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和心胸狹窄的性格。
培養孩子豁達的性格,必須及早糾正孩子的“小氣”行為。比如“食物不肯給別人吃”、“玩具和學習用具都不願意給別人用”等。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把好食物主動拿出來給別人吃,樂意把東西借給鄰居。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與慷慨的兒童或成年人接觸和來往,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孩子會不知不覺地學著別人的樣子,慷慨待人了。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善良、同情和愛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從一歲開始就有情感的反應,如果有其他孩子在一旁哭,他也會被感染而開始哭。兩歲時,孩子的情感反應就變得明顯起來,懂得去安慰別人,比如當同伴哭泣時,他知道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對其進行安慰。到了五六歲時,他已經能夠十分恰當地安慰同伴了。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缺乏愛心了!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自然表現的愛心一步步消失了呢?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原因,家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並不盡如人意。許多家長太關心孩子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了,認為有了好的成績就有好的未來,也就有自己家庭的幸福,而對孩子的任性、冷漠、自私、霸道、殘忍加以縱容。孩子放學一回家,就讓他鑽進自己的房間寫作業,等飯做好了才出來吃,吃完後又繼續學習,然後睡覺,和家人缺乏交流和溝通,對周圍環境和社會缺少接觸,從而讓孩子沒有了同情心,失去了應有的愛心。
據某項現代兒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在中國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獨尊”的傾向,隻有15%左右的孩子在父母生病時知道照顧、安慰,而主動幫助過殘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邊有困難的小朋友的僅僅隻有2%。
曾有一個家長講過這樣一件事:她給三歲的兒子買了他非常愛吃的雪糕,孩子高興地吃著,不肯讓她吃一口。她故意咬了一口孩子手中的雪糕,結果就招來了孩子一通脾氣,還不依不饒地非要她吐出來。她無比感歎地說:“我這樣愛他,他卻不知道體貼我,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誰知道會怎麼樣……”
很多家長誤認為,有沒有愛心是由孩子天生的性格決定的,從不去從自身找原因。其實,很多孩子缺乏愛心的原因,就是父母過分溺愛孩子,不重視愛心教育和培養的結果。
就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來說,愛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為人處事和親和社會的基礎,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動力。孩子心中有了愛,他感知的世界就是溫暖而明亮的。如果孩子缺乏愛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情感淡漠、沒有追求、合作精神差、遇到任何事都認為別人應該讓著他、很少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甚至心中對別人充滿仇恨。這樣的孩子,缺乏友誼,不會給別人溫暖,也體會不到別人的溫暖,他生活著的世界是不快樂的,也是寒冷而陰暗的。
培養孩子的愛心,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從點滴入手,培養孩子的情感
從孩子有情感反應時起,就逐步培養。在孩子3歲以後,要讓孩子為父母和長輩做一些事情,比如拿報紙、拿鞋子,端茶水等。當長輩有病時,要啟發孩子去向長輩問候,給長輩捶背、講故事、唱歌,把好吃的留給長輩等。
(2)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像。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示範作用,家庭成員之間的體貼尊重和相互關愛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父母不孝敬長輩,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孝敬父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不是基因的遺傳,而是潛移默化的效果。
(3)鼓勵孩子的友好行為
“人之初,性本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孩子的友善行為,就要及時讚揚和誇獎孩子。比如,可以采取獎勵孩子小禮物、小玩具等方式鼓勵他,孩子受到鼓勵後,就會有意識地把友善的行為表現出來,逐漸形成一種友善的好習慣。如果孩子的友善行為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孩子慢慢地就會減少表現友善行為的頻率和興趣。
(4)學會與孩子一起分享
很多的父母們都寧肯虧了自己,也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盡數堆在孩子麵前。當孩子拿著東西讓父母分享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搖頭拒絕,哪怕隻是象征性地分享,也不肯接受,謝絕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沒有了謙讓與分享的意識,有了東西盡管自己吃。所以,父母們要學會與孩子共同分享,成為與孩子分享的夥伴,讓孩子養成分享的意識和習慣,這樣有利於孩子愛心的形成。
(5)引導孩子發現身邊的愛
培養孩子的愛心,如果僅靠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是難以奏效的。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愛心故事,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感動。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父母應該引導和鼓勵孩子們用眼睛觀察“身邊的愛”,用細膩的心靈體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最好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當他們被感動得流淚時,就接受了一次愛心教育。
(6)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
比如在放假期間,參加一些社區活動,為孤寡老人做好事,看護社區公共設施,保護生態環境等。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得到鍛煉,又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愛心的培養和家庭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一個對社會有責任心和愛心的孩子,對家庭也會有責任心和愛心。一些家長阻止孩子去參加一些社會或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認為那太浪費時間,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如果一味培養、開發孩子的智力與知識,忽略了品質的教育,培養出一個極端自私自利的孩子,那麼,不僅對社會有害,對自己的家庭也沒有絲毫益處。
60.和愚蠢的人較量,就會變得愚蠢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康德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裏悠閑地散著步,一邊走,一邊愉快地聊天。忽然有位憤世嫉俗的青年出現,用棍子打了他一下就跑了。他的朋友看見了,立刻回頭要找那個家夥算賬。
但是蘇格拉底拉住他,不要他去報複。朋友覺得很奇怪,就說:“難道你怕這個人嗎?”
蘇格拉底說:“你認為我是怕他嗎?不,我絕不是怕他。”
朋友又疑惑地問:“那麼,人家打你,你怎麼都不敢還手?”
此時蘇格拉底笑著說:“老朋友,你糊塗了,難道一頭驢子踢你一腳,你也要還它一腳嗎?”
他的朋友點點頭,就不再說什麼了。
真正快樂的人是超脫於日常生活之上的,他絕不會睚眥必報。笑看世間萬物風雲,你會變得大智大勇。
對於外界的打擊辱罵,也許我們還達不到所謂“愛敵人”的修養程度,但至少也應該愛惜自己,不要讓他人來影響你的情緒和健康。
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說:不要為了敵人而過度燃燒心中之火,不要燒焦自己的身體。
有關專家認為,長期積怨不但使自己麵孔僵硬而多皺,還會引起過度緊張和心髒病。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直敏於行、訥於言的巴金先生,也曾受過無聊小報、社會小人的謠言攻擊。巴金先生有一句斬釘截鐵的話:“我惟一的態度,就是不理!”因為受害者若起而反擊,“小人”反倒高興了,以為他們編造的謠言發生了作用。
胡適在致楊杏佛的信中寫道:“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的太過火,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願挨罵。”
巴金、胡適麵對他人的辱罵所表現出的平靜、幽默、寬容,不失為排除心理困擾的妙藥良方。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要遇上難堪的誤解,甚至遭到他人不公正的批評甚至辱罵。無論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告訴孩子千萬不要因一句不公正的批評或難聽的辱罵,就失去理智。獲勝的惟一戰術,就是保持沉默,不和別人發生正麵衝突,就連多餘的解釋也沒有必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相互爭吵辱罵,既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快樂,也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勝利,隻會帶來更大的煩惱、更大的怨恨、更大的傷害。退一步講,在對罵中沒有占上風的一方,當眾出醜,帶來的隻是對自己魯莽行為的悔恨;占了上風的一方,雖然把對方罵得體無完膚,又能怎麼樣?隻能加深對立情緒,加深對方的怨恨,在旁觀者的眼裏也不過是一隻好鬥的公雞罷了。
當孩子受了委屈,或受到他人的誤解,總想當時解釋清楚,通過解釋去化解矛盾,洗刷自己的清白。其實這時最好不要去解釋,最佳的辦法還是保持沉默。因為這時的解釋是杯水車薪,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有人說他丟了錢包,你能解釋清楚不是你偷的?有人背後議論你是“白癡”是“騙子”,你聽了能解釋清楚你不是“白癡”不是“騙子”嗎?諸如此類的事,越解釋對自己越不利。
讓孩子記住:聒噪不如沉默,止謗得於無言。
61.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與人的交流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
——加藤諦三
我們生活在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的體現,也是一個人的事業走向成功的良好開端。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要懂得尊重別人,對別人真心感興趣,他在兩個月內所得到的朋友,要比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多幾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尊重別人的美德,因為隻有尊重別人,才會正視他人的意見,改正自己的缺點。但現在孩子的種種表現,卻讓家長感到很無奈:他們不尊重長輩,做事霸道,不能原諒別人,沒有愛心甚至對同伴大打出手。
《北京青年報》
曾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一個15歲的少年,因為環衛工人製止他亂扔紙屑,他就頓時火冒三丈,對女清潔工破口大罵一通還不解氣,又對女清潔工一頓拳打腳踢。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許多人表示出了他們的憤慨之情。孩子的蠻橫之舉的確令家長們痛心疾首。在我們身邊,這種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孩子的確不在少數。由於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個人修養的教育,尤其是家裏有老人的,對孩子過度溺愛,一切都讓孩子說了算,於是,日積月累,孩子變得霸道起來,認為任何事都應該以他為中心。
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陳童的同學王黎到他家來玩,後來他們一起在電腦上打起了遊戲。八點半鍾,陳童的媽媽下班回家,看到王黎在自己家玩,很熱情地向王黎打招呼,可是王黎連頭也沒抬,繼續玩遊戲。陳童的媽媽以為王黎打遊戲入迷,沒有聽到她說的話。又過了一會兒,陳童的媽媽給他們洗好了兩個蘋果遞過去,王黎伸手抓了一個大的,什麼也不說,就吃起來。後來遊戲結束了,王黎又在陳童的臥室裏翻來翻去,弄得屋裏亂七八糟。王黎走後,陳童的媽媽對陳童說:“以後不許跟這樣的孩子玩,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別人。”
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很好地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他也一定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孩子學會尊重別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有一顆體諒別人的心。
(1)要想孩子尊重別人,父母必須尊重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對父母也不例外。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把尊重孩子變成一種習慣,不要動輒就對孩子大喊大叫,說“滾一邊去”、“胡說”、“打死你”這類的話,需要孩子幫忙做某件事,要說“請你……”而不要用生硬的口氣。在孩子幫父母做完某件事後,要說聲“謝謝”。
當然對孩子的尊重也是要有限度的,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孩子的一些過分和無理要求,父母必須加以糾正,不能一味地順從孩子。畢竟孩子還小,在一些事上思維和判斷能力還不成熟。
(2)要求孩子用尊重的語氣同別人說話
首先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尊重長輩。讓孩子認識到尊重長輩的意義。長輩為孩子操勞,理應受到孩子的尊重。在這方麵,父母不但要言傳,還要身教。尊重長輩就是感激長輩的養育之恩和辛勤勞動。父母對長輩的尊重,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要關心長輩的身體、生活和飲食。當孩子冒犯了父母和長輩,要馬上給予糾正,比如孩子對父母語言上粗魯,父母不做出反應,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習以為常,不在乎他的語言是否傷害了別人。
(3)讓孩子體驗到不受尊重的滋味
當孩子不尊重別人時,也要讓他嚐嚐不被別人尊重是什麼滋味。比如:家裏來客人了,孩子用言語或行動頂撞了客人。在客人走後,家長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讓他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不被別人尊重的滋味,這種反思比父母苦口婆心地勸說效果更好。
有一位老師就是用這種方法教育學生的。有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老師們都很喜歡他,出現了驕傲的情緒,在課堂上夥同其他同學擾亂課堂紀律。老師下課後,把這名學生叫到辦公室,讓他寫檢查。當這名學生寫好後,老師看都沒看,就把檢查撕了個粉碎。這名學生當時就被激怒了,猛地站了起來,說:“你也太不尊重人了!”老師說:“知道不被別人尊重的感覺了?你知不知道我在講課時,看到你的搗亂,也是這種感覺。”
從此以後,這名學生懂得了尊重別人,在班上也遵守紀律了。
62.家長善於引導,孩子才會寬容待人
兒童們可以經過教育而養成任何一種情感和習慣。
——歐文
一位社會學家曾經說過:“真誠待人,寬宏大量,是健康人格的必備素質,也是處理好人際關係,溝通彼此心靈的重要條件。”要想孩子擁有寬容的心態,家長的引導是不可少的。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培養孩子的理解與寬容的品質,父母首先要為孩子樹立起豁達大度、寬宏大量的形象。
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引導孩子學會寬容:
(1)引導孩子學會助人
家長、老師要積極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注重培養孩子同情人、幫助人的意識,鼓勵孩子多與他人進行真誠、平等的溝通、交流,使孩子完全融入周圍的群體中去,養成樂於助人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孩子知錯就改
每位家長都應培養孩子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俗話說,做錯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錯不改。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教育孩子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為自己所犯的錯誤負責任,並積極改正錯誤。
(3)引導孩子學會忘記
—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善忘,是人生的一種佳境。作為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經曆,例如苦悶、挫折,忘記他人對自己的不公,例如誤解、怨恨……將那些讓自己感到難過的事情通通拋到腦後,以積極的心態前進。
總之,家長要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真正理解寬容的深刻含義,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豁達的心。
寬容能使人性情和藹,能夠消除許多矛盾,化幹戈為玉帛。寬容的人能容別人所不能容之事,不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能夠保持一份好心情,盡心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胸懷。”
要讓自己的孩子胸懷廣闊,父母在待人接物時就要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這樣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成長為寬容、大度的人。
據調查顯示,孩子們有時候比成人更具有寬容之心,例如孩子在尊重不同意見、不排斥異己、能夠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等方麵,都比成人更寬容。可是孩子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寬容,這就需要家長給予引導。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在某些方麵的寬容性超過了成年人呢?這與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
以前社會強調一致性,比如行動要一致,言行要一致,於是很多人把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視為敵人,甚至還有一些人懷著鏟除敵人的心態,這時要做到寬容實在太難了。而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人們的行為方式也是多元的,個性化的東西越來越多。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對別人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習已為常了。所以,他們能更寬容。
還有一點原因很重要,那就是如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了,孩子們沒有兄弟姐妹,父母又沒有時間陪孩子玩,所以他們不得不主動開拓交往範圍,和別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這勢必會打破非獨生子女的那種以血緣關係為主的比較封閉的交往關係和交往模式,在和別人家的孩子的交往過程中,獨生子女之間不斷發生衝突,又不斷解決衝突,於是孩子們學會了合作,而合作的基礎正是寬容,對不同家庭的不同習慣寬容,對不同意見的寬容。
正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變遷,孩子和孩子之間有了足夠的寬容,可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流卻出現了問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為舉止,認為現在的孩子太難管教了;孩子也不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覺得父母的思想太落伍了。於是,父母孩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要想解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惟有寬容才是可行之計。
作為父母,要承認社會的進步是曆史的必然,自己的思想不能總是停留在自己是孩子的那個時代,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父母就能理解孩子的行為了。
寬容,是父母與孩子暢快交流的潤滑劑,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讓他們健康成長。